APP下载

家园共育 静待花开

2022-05-30韩越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5期
关键词:草莓经验家长

韩越

“让幼儿在体验中幸福成长”是晋中市第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所谓体验,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体验行为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有三种:一是说知,二是闻知,三是亲知。从字面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它的意思,“说知”就是从嘴巴里得来的知识,是推想出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父母、老师、亲友都可以是“闻”的来源;“亲知”则是亲身经历,从“行”中得来的。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激活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通过看、听、闻、尝、触摸、比较、实验、思考,去感知、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一切,进而来丰富他们自身的经验,建构属于自己的内在世界。我园的社会体验主题教育活动正和这一理念相契合,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然而,幼儿的教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任务,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家长,促使我园体验式教育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就成了活动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

一、兴趣为引,将疑问留给孩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哪,注意力就在哪,思考和收获就在哪。因此,社会体验绝对不可盲目地进行。首先,每一个主题的设定和开展都是结合各年龄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的,体验之前,教师和家长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家长,不仅要了解主题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具备指导幼儿进行体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产生对体验内容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带着疑问进行体验。

(一)体验前教师要做的

体验活动前,向家长发放体验告知书,内容包含主题说明、主题倡议,以及对家长的指导建议等,尤其是指导建议,是对家长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引导家长就体验的内容与幼儿进行谈话,从而使家长和幼儿双方都做好体验前的心理准备。

如在《疯狂动物城》这一主题中,教师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1.提前和孩子讨论确定体验活动的具体地点以及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并且准备好出行的所有必需品(如体验记录表、相机、水、垃圾袋等)。

2.引导孩子按计划进行活动,有重点地观察野生动物,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3.鼓励孩子在参观时遇到问题主动和爸爸妈妈或工作人员交流。

4.提醒孩子参观时不大声喊叫、不乱喂食、紧跟成人、不随意离开,与动物接触时要注意安全。

5.鼓励孩子观察动物园的场馆和标识,把自己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

6.抓拍孩子体验的精彩瞬间,在后期的记录或者作画时可以让孩子看着图片回忆讲述或者绘画,帮助孩子提升讲述和作画经验。

家长通过落实以上指导建议,一方面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对幼儿的兴趣及已有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体验中的指导才能更有效,目的才能更明确。体验是基础,是后期幼儿来园后拓展和提升相应知识经验的关键一步,因此家长在这一环节中的重视程度和指导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后期的深度探索和学习。

(二)体验前家长要做的

体验前必须计划先行,有了计划就减少了盲目性,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由于其绘画表征能力、回述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幼儿园已经具备了制订区域等各种计划的能力,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和幼儿通过书面的形式共同制订体验计划。计划内容包含:去哪里,怎么去,什么时间去,我们需要带什么,去了体验地点要看什么等,以增强活动的计划性,发展幼儿做计划及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的思维和能力。

家长实录:

在中班主题《我和秋天有个约会》中,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去哪里找秋天,孩子说:“我想回姥爷家收土豆。”我说:“好呀,那我们一起回姥爷家的田地里找找秋天。”“怎么去呢?”孩子说:“姥姥家远,我们坐爸爸的车回去,回去了再坐姥爷的三轮车去田地里。“那我们去田地里需要带什么呢?”“带水壶、袋子,还得带个小铲子,我要挖土豆。”就这样,孩子自己制订出了自己的体验计划。

二、探索为基,将机会留给孩子

儿童是天生的小小科学家,他们从一出生开始,便迫不及待地动用一切可以感知外部事物的器官来探索着周围的世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也不是成人直接告知和传授的,他们是一个个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或家长的作用就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就儿童而言,探索的本身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引导家长在体验中做到大胆放手和有效指导相结合呢?我们的提议是参照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法——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和解放时间。家长在体验活动中,要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让给孩子,把发现和记录的权利交给孩子,把表达和表现的自由还给孩子。简而言之,就是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自由,这就需要家长管住自己的嘴巴、双手和大脑,充满智慧地去帮助幼儿、指导幼儿、成就幼儿。

家长实录:

在“水果采摘樂”时,带孩子去采摘草莓,一进大棚,孩子立马被满地的草莓吸引,迫不及待地开始采摘,本想叫住告诉他们采什么样的草莓,想想还是算了。他摘了几个草莓后,跑来问我:“妈妈,我摘的草莓好不好?”我看看篮子里的草莓,有颜色红润,熟得正好的,有颜色暗红,熟过头的,也有带绿色,没熟透的。我问他:“你觉得呢?”他说他觉得自己摘的都是最好的。于是我用随身带的水洗了洗草莓,让他主要观察草莓的变化,颜色发暗的草莓已经把皮都洗掉了,变得不好看,剩下的红色和绿色中的草莓我让他品尝下,吃红色时,他一脸愉悦地说好吃,吃到绿色时,他龇牙咧嘴地说好酸呀。然后他看看我说:“我知道哪个是最好的了,妈妈,给我手机,我要把最好的草莓拍下来。”自己提着小篮子开心地去摘草莓,自己把心中最好的草莓拍了下来。我暗想,如果一开始时不让他自己去摘,而是手把手教她,又是什么样的后果呢?他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开心,充满好奇?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即便是错了,也能体会做错的乐趣,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也能提高他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往往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以为有我们的保护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实则是我们过多地保护反倒抑制了孩子自我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手,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

三、经验为主,将发展留给孩子

体验活动后,便是经验的梳理阶段,即将幼儿在体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通过亲子交流、照片回顾的形式进行再现,并记录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求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和幼儿共同翻看活动中拍摄的照片,通过照片,回顾在体验当中自己的发现,避免遗忘或遗漏体验内容。

第二,重视梳理过程中幼儿的讲述,这往往是判断幼儿兴趣和经验点的来源,在体验记录表中,家长要用原话客观、真实地记录幼儿绘画的内容,并帮助幼儿进行梳理,将零碎的经验条理化。

第三,对于孩子简单的问题,家长可直接为孩子解答,也可将疑问抛给孩子,但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查找答案、从书籍中查找答案或与孩子一起做小实验进行解答等。

第四,尊重幼儿,不小看幼儿的疑问和思考,因为幼儿看似幼稚的提问里,往往包含了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是幼儿最宝贵的品质。

家长实录:

在做“马路上的大发现”时,在“我还想知道的事情”一栏里,他说他想知道超级飞侠会不会来。我当时挺诧异,也微微有些不高兴,心想,整天就是动画片,这和马路有什么关系。忍了忍,问他:“为什么想知道这个呢?”他说,他喜欢超级飞侠,他想让超级飞侠来马路上看看帮助别人。“哦,原来是这样,凯凯也想做和超级飞侠一样的小英雄,是不是?”他点点头说是。“那凯凯可得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像超级飞侠那样知道很多很多知识,才能帮助别人对不对?”他也点头说对,然后他在那一栏里画了一个抽象派的超级飞侠的乐迪,我在下面给他标注上“这是我最喜欢的超级飞侠,我希望能见到他”。我庆幸刚才没有着急地否定了孩子,孩子的世界总是天马行空,我们不应该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他,把他美好的愿望在我们的不了解中被抹杀,而应该肯定孩子。

在梳理阶段,家长的引导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作为家长,不仅要帮助幼儿回忆体验内容、进行体验记录,还要引导幼儿进行初步的探究与查验,为幼儿到园后开展各项活动、分享交流经验提供准备。

在我园的体验教学中,家长带幼儿进行体验是第一步,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因为主题下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幼儿的体验内容和兴趣点展开的。在这一课程模式的开展下,生成活动的主要来源就是不同幼儿的不同发现,通过分享、交流、探索不同幼儿的经验点,将每个主题下幼儿的零散经验进行梳理、归纳、整理,由点到线、由线及面,促使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以建构和完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最后以一段话与家长共勉: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地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草莓经验家长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