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思维,绽放魅力

2022-05-30王桂芳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5期
关键词:枝干导图词汇

思维导图是一种兼具直观化和逻辑化的教学辅助工作,其具象性为教学带来了便利,因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地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中,以期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绘制导图和指导学生应用导图的能力。文章以此为背景,总结了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索了其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辨析导图、绘制导图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在应用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使思维导图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以此完成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

一、夯实基础,利用思维导图串联词汇体系

为了发挥思维导图的有效作用、完成高质量的词汇教学任务,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示范,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怎样利用它建构词汇之树,待学生掌握应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后,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就能更得心应手。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family”教学为例,通过对单元词汇的研读,本单元的词汇教学主要目标是为帮助学生理清英语语境中家庭成员的组成要素,出于这一目的,教师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可以敞开心扉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利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的“Family tree”,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1]。

二、对话沟通,利用思维导图复盘对话思路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不仅需要学生书写英语单词和语句,还需要学生掌握对话的技巧、具备清晰的思路,這就为思维导图的应用埋下了伏笔,从英语教学的这一特征出发,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盘对话的思路,促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对话沟通,让学生明确对话交流的目的、所要达到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扩充他们的交际词汇和语句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教学中,这时正处于学生接触英语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黄金时期,结合人教版教材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引导他们运用简单的交际语句展开对话和沟通,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通常只是询问对方的名字后便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的英语对话思维尚未形成,就此展开教学和引导,教师可以采用层递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盘对话的过程,明确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如针对Lesson 1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回顾自己的练习内容,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下“Hello!”说明本段对话的核心内容为“问好”,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思维导图只增添了两个一级分支,即“My name is...”“Im ... years old.”,导图的内容单一且不具备扩展性,这就意味着学生只能借助所学知识简要介绍自己,却无法顺利开展对话。由此,教师在讲解Lesson 2 部分内容时,要以语言引导的形式开展教学,如“同学们会主动询问其他同学的姓名、年龄和班级吗?”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给出肯定答案:“会。”教师要继续与其进行对话:“那我们应该如何询问他人的信息呢?”并抓住机遇,引导学生填充导图的枝干,在两个一级分支后添加“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两个用于提问的交际语句,并加入“Im in class...”及对应的二级分支,从而丰富思维导图内容。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对话,借助思维导图主动询问信息,并使用恰当的方式作出准确回答,进而使学生能开展简单的英语对话,让他们在现实对话情境中充实对话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2]。

三、解读文意,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逻辑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阅读文本,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力度,让他们在充分认知文本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导图的结构。结合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的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安排阅读“Read and write”文本的任务,在正式利用导图开展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略读文本,初步了解文本的写作结构和涉及的主要内容,在此之后,利用思维导图解析文意[3]。学生通过阅读确定文中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Amy”的一天,学生可以将其作为导图的核心内容,并提取出与Amy一日活动相关的关键句子“Its time to get up”—“Time for music class”—“Its time for dinner”—“Its time for bed”分析文本中主人公一天的安排,将上述关键词作为导图的枝干。随后,对照导图枝干的关键句子,学生一一填充内容,如针对“Its time to music class”,在该枝干后,补充内容为“10 oclock”,并指导学生在枝干处画出时针的标志,为导图增添新的色彩。以此类推,学生逐渐补足了思维导图的框架和内容,将文本中的主要信息呈现在导图中,进而理解了文本的含义,对于本课节的“ Its time to ...”“ Its time for...”语法应用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教学作用之外,通过这一篇章的教学以及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更为明确,他们在文本主旨和思想的影响下,也能逐渐养成规划时间、有序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

以思维导图为辅助教学工具的英语课堂,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融入了生活教育、德育的思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能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四、复习巩固,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论语》,它出自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强调了复习和思考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指导现代教育的思想,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复习巩固的力度,以清晰、简洁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现英语知识,让学生以单元化和整体化的思想,总结和归纳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单元教学中的内容呈现在导圖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驱使学生以结构化的形式储存和记忆英语单词、语句,并在写作或者生活交际等学习任务中自如地调取英语知识储备,由此,学生储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比如,针对六年级上册“How can I get there?”的教学内容,在复习巩固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按照“词汇和短语”“句型”“写作技巧”等不同的教学板块绘制思维导图,将本单元的题目“How can I get there?”作为导图的中心并依据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逐一补足枝干中的内容,如在“词汇和短语”的板块中,填充“地点”“方位”“其他”等次级枝干,并继续补充细节,在“地点”这一枝干后添加“park”“post office”“museum”等内容,在“方位”这一枝干后添加“next to”“near”“beside”等词汇和短语。为提升复习巩固的效果,在师生共同总结梳理单元知识期间,教师可以以提问、讨论、竞赛等多样化方式引导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深入阅读教材,尝试独立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完成各个枝干的细节填写工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话、阅读、听力练习等多种方式检验自己的单元学习成果,当发现自己对某一词汇、短语或句型掌握深度不足时,在思维导图中进行标记,从而提升今后复习的效率和针对性。

简单而言,以思维导图作为贯穿英语课堂中的主要工具,借此串联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的流程,继而达成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思维导图作为展示教学内容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绘制导图,让学生利用导图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捋顺自己的学习思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发展为目标的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姚小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学周刊,2020(2):109.

[2]徐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2020(42):261-262.

[3]黄小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英语广场,2020(10):134-136.

作者简介:王桂芳(1979—),女,土族,甘肃永靖人,本科,副高,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枝干导图词汇
何 芳
烃思维导图
树叶一片片落下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