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识字游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2022-05-30王芬芬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5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游戏

王芬芬

小学阶段,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和汉语拼音教学一块列为重点。学会汉语拼音,认识规定数量的汉字是继续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识字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识字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尝试的方向。汉字是方块字,每个汉字不管读音如何,但意思是固定的,可以说汉字是形状和意义紧密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利用汉字字形和意义的关系,可以开发各种识字游戏。同时汉字中,形声字占很大比例,抽象的汉字大多是形声字,因此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不同的识字游戏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阶段,不同年级识字数量不同,识字和写字的难度也不同。因此,小学阶段,教师开发识字游戏,必须注意很多问题。下面笔者主要通过实例谈谈游戏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及策略。

一、识字游戏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影响识字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点:游戏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识水平、游戏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游戏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识字效果。要实现良好的识字效果,除了这些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应在学生自身。识字游戏重在识字,要注意效率,提升识字效率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游戏设计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一般对游戏都感兴趣,识字游戏应该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运用识字游戏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课前设计游戏过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识记汉字“上、中、下”时,围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造字法设计游戏,可以说,“上、中、下”三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上”字上面的一横点,“中”字中间的一竖,“下”字下面的一右点都是指事符号,教师可以画出它们的形状,让学生猜字。

其次,游戏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学生有识字的信心,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因此,设计的游戏过程不要太复杂,不要太难操作,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若很多学生游戏过程中卡壳,往往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识字效率大打折扣。例如,开展猜谜语游戏,让学生猜美丽的“美”字。谜面为:孩子们在玩扑克牌时,其中有两个王,大王头上戴着王冠,是用一对羊角做成的,打一个字。这个谜语必须是在学生学会“王”字、学会“羊”字、学会“大”字的基础上进行,若其中有一个字没有学过,可能导致学生卡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假如学生猜不出这个谜语,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如告诉学生这个谜语和什么事物相近等。

再次,游戏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领导作用。教师可以提示游戏设计的难度,帮助学生完成游戏,游戏开展的过程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不愤不启,指导時要把握火候,要恰到好处。游戏设计中,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教师的作用就像导演,指导整个游戏顺利进行。例如,班级内分成若干小组,开展看图猜字比赛,这时候教师的作用不是在学生不愤不启时给学生提示,而是在大家都说不出答案的时候,告诉大家答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看答案是否正确。

最后,游戏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评价,如批评、安慰或激励等。当然教师要注意评价方式,评价必须不偏不倚,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评价要以安慰和激励为主,批评为辅。教师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批评,它的副作用非常大。怎么把握批评、安慰和激励的火候,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巧。笔者以批评为例,阐述识字游戏中批评方式的运用技巧。例如,针对某种情境,教师描述一个汉字,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字。教师让学生把答案写在本子上,不要让其他学生看见,假如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说明教师的描述是恰当的,是和课文中的生字一致的,学生结合课本中学会的字,得出答案很容易;个别学生不能写出答案,教师应给予提示,而不是进行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若是学生因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没听清楚教师基于情境所设置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先激励后批评的方式,可以说“××同学非常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出答案。”“今天他没有写出答案,可能是没听清楚老师的描述,老师相信他,以后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

二、要注意甄别网络识字游戏,并把适宜的游戏导入教学过程中

首先,甄别网络识字游戏是否适宜是教师的责任。例如,网络识字游戏有难有易,教师要注意把握;网络识字游戏有优有劣,教师要注意分辨;网络识字游戏有长有短,教师要注意抉择,不要给学生造成更多的识字负担,导致课堂容量过大,或者是占用学生更多的课下休息时间,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要从网络上学习识字游戏,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把网络识字游戏引入课堂。教师甄别游戏的过程中,必然能学会那些游戏,把合适的游戏导入教学活动中就是很自然的事。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识字游戏非常多,尤其是网络上,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学习这些游戏,然后在课堂上实践;教师也可以把合适的游戏视频下载下来,作为辅助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教师还可以把适宜的网络识字游戏视频或者是网址作为作业发给学生家长,督导学生在周末观看网络识字游戏。

最后,教师和家长对网络识字游戏达成一致意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网络上识字,要指定学习内容。有些家长认为网络游戏有害,会让学生上瘾,导致学生不爱学习。因此,很多家长谈“网”色变,在家中禁止孩子上网,这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学生上网,容易上瘾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不可全盘否定,应该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多不良信息,也可以给学生带来课堂和生活中没有接触的知识。因此,教师甄别和指定网络识字游戏的内容,让家长监督孩子观看。一是要看指定的网络识字游戏,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二是随时检查学生是否观看网络游戏,是否在这个过程中玩和学习无关的其他游戏。当然了,若家长有时间,最好陪同孩子一起观看,过程中还可以和孩子互动,这样完全可以避免网络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识字游戏要多样化

首先,游戏多样化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类型的游戏,不断在课堂上应用,没有新意。因此,学习和开发各种类型的游戏是教师必须尝试的工作。因为识字游戏也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例如,一节课上,针对生字教学,采取多种方式,如猜字谜游戏、找朋友识字游戏、看图猜字或者是根据字找图游戏等。

其次,多样化的游戏,才会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计一个新游戏,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必然会努力探索,认真参与。这样对全班学生来说识字游戏的参与度会明显提升。每个识字游戏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全员参與,但有些游戏适合少数人参与,这类游戏参与的人数受限,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心在游戏之外。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参与任务,或者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组内参加游戏,并让组长统计没有完成游戏任务的学生,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最后,游戏多样化还体现在游戏过程的多样化。游戏过程如果固化,毫无新意,谁都不愿意参与。笔者从同一类型的游戏和不同类型的游戏两个方面阐述游戏过程的多样化。同一个游戏,中间的过程必须前后变更顺序;同一个识字游戏,认识同一个字,描述的情境可以变更;同一个游戏,奖惩办法可以变更,如通常情况下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若上次发了一朵小红花,下次可以变更为奖励一个苹果等;对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游戏的学生,可以进行间接批评,也可以变更为让他为大家唱一首歌等。不同类型的游戏,通常情况下游戏过程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教师教学过程形成了固定模式,进行识字游戏时,很多流程还是类似的,这也是导致学生厌烦的主要因素。例如,看图识字游戏,教师把教学流程设计为,给出五个实物,让学生和对应的汉字连线。再如配对游戏,教师的教学流程还是类似的,即把一个偏旁部首和另一个偏旁部首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字,也就是能组合新字、偏旁进行连线。若简单地这么配对组合,学生会感到厌烦,若把这些不同类型的游戏,通过很多方式展示出来,如把连线组合改为表演组合,如两个偏旁都是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让两个学生不出声,用肢体语言分别描述这两个偏旁,让一个学生猜是什么字,这样做是不是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不管是哪一个识字游戏,也不管是同一类型还是不同类型的识字游戏,游戏过程玩出花样才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一言以蔽之,识字游戏很多,重在变化,玩出花样,能够避免识字游戏雷同是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游戏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