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2022-05-30戴茹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5期
关键词:理解力表达能力书籍

戴茹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语文教育”越来越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随着社会对学生整体素养要求的提高,需要更丰富和多元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提高综合素养最基本也是最便捷的途径。阅读能力作为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言的应用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讀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阅读是能否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考试中经常会出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错误。深究其原因,是其理解力的问题。由于不能理解题意或者是不愿意深度思考而导致在处理信息时出现根本性错误。理解力差或不愿深度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储备不够。有效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我们所看到的做错题,其实只是表面问题,很多我们以为的知识性错误其实是理解力问题。

我们经常说,人生不是一次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问题上,目光需要更长远。而阅读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在以后的学习中才更持续、长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通过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不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都非常重要。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不敢与人交流,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得不到思想的碰撞,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不自信。不敢表达或不能流畅地表达,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事物认知较少,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足够的是非观。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不断积累,进而消化、吸收,经过长久的积累,就会自然地输出。

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教学氛围,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兴趣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其次,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对于成人来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阶段性地产生成果是让这件事情更好地坚持下去的最好办法。过程性的成果是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更是这样。对于他们来说,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多少会显得有些空洞。知道这个学生最近在读哪本书,聊天或上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往这本书的内容靠近,让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可以请教这本书里的一些知识。学生会觉得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别人所不知道的知识,阅读的兴趣自然提高。

(二)深入阅读,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课外阅读。觉得课内的是上课。却不知,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小学生受其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制约,复杂的内容和晦涩的语言不易被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了显得高大上而使用不在小学生认知水平内的语言,而要将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转化,这样更有利于深入地理解和阅读课文。

(三)培养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除了课堂内的阅读教学,还要有意识、有目标地进行课外链接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宽度和广度。首先,阅读的范围要宽,小学阶段学生一般在自主阅读时会喜欢故事类或童话类的书籍,因其故事性强而更具有吸引力。但如果只是单一阅读这类书籍,就会“偏食”。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和推荐。除文学类、故事类等书籍,还要涉猎科普、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家长只是推荐,而不能代替学生做出选择,强制阅读。首先,要把握好度。其次,阅读的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纸质书籍的阅读,也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电影或优秀的纪录片等。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也能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并开展多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理解力表达能力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的理解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