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022-05-30席妍妍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5期
关键词:劳动意识家庭

席妍妍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全面培养其综合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使其在文化课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人生观。但通过研究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当前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不强,不愿意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即使参加也更喜欢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或自我服务劳动;教师劳动教育的意识不强,没有积极开展有效的劳动,缺乏对学生劳动习惯的有效培养;在家庭中,家长更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其参与劳动的想法不强烈,甚至想要代替学生完成本该自己完成的劳动任务。基于此,必须重视对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进行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并有效开展、落实,实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一)学生方面

新时代农村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有明显提升,想要吃什么、买什么都能按照个人喜好随时满足。中小学生没有体会过饿肚子的感受,因而对粮食的珍惜意识也明显下降,对他人劳动成果也没有珍惜的意识,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如此,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更是如此。例如,班级中其他学生进行完值日劳动后,有的学生没有爱护劳动成果的意识,还是按照个人意愿在刚清洗的地面上任意行走,将果皮、纸屑扔到地上,教室卫生难以长久保持。此外,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机会不多,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在校期间只进行简单的值日劳动,在家庭中只注重个人服饰卫生,而对其他的劳动内容没有明确的参与意识。总之,中小学生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校园中,都没有得到正规的劳动教育指导,导致其劳动意识不强,劳动兴趣不高,劳动能力不足。

(二)教师方面

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劳动课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导致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教学设备以及教育劳动基地缺乏。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还能有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可以实施的劳动教育教学方案,导致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难以有效开展,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对文化课教学更为重视,对劳动教育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作用不大,可以忽视劳动教育。这种轻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课程挪作他用,劳动教育开展只重形式不重劳动本质,或错误地将劳动教育认定为体力劳动,等等,都是当前新时代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劳动教师或兼职劳动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劳动教育现状改革认识不足。例如,从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上可以看出,课时少,内容不具体,教学计划不规范,教育目标不明确,经常将劳动教育课变成自习课或其他主要学科的练习课,等等。

(三)学校方面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这就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这门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更应当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就目前学校安排的劳动教育课程而言,大部分课程内容只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对一些内容方面的设置过于浅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為地区性差异没有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风俗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各个地区的学校也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很多学校没有完整的劳动课程教育体系,对劳动课程教育缺少完整的师资力量。

第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理念,没有整合相关的劳动教学资源。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大部分劳动教育课程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相关理念,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迟迟不能发掘学科当中的劳动教育价值。学校方面并没有建设起学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大部分教学资源都难以整合。

(四)家庭方面

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兴趣培养不仅应该放在学校中,更应该在家庭中执行并落实。学生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较长,并且有非常多的劳动教育机会,可以参加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并没有在家庭中接受劳动教育,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放在学习上,对劳动教育忽视,对子女主动参与劳动的行为表示一定的抵抗情绪,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现在劳动,以后会一直劳动。这种错误的劳动思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劳动思想,使其认为劳动和自己无关,并不需要参与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此外,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包办现象极为严重。只要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家长都不想让子女参加,逐步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不良认知。例如,在晚饭后,子女想要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会直接告知其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劳动不用做。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降低。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劳动和自己无关,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在劳动中可以获得与学习不一样的体验,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愿意并主动参与到劳动教育中。

二、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改革建议与对策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需要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同时入手,重视家校合作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促使其可以正确认知劳动的意义。从学校方面入手,需要重视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劳动教育高质量开展与落实有保障;开设劳动课程比例要有所增加,按照教育方针政策有效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校重视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观,以此顺利影响学生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从家庭方面入手,家长要重视对子女渗透德智教育,并落实劳动教育,将劳动意识有效灌输给子女,使其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参加家庭劳动;学习并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任务,家长需要按照学校的劳动教育要求,做好积极配合,同时,为子女创造劳动机会,并且向其传递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使其不仅愿意主动参与劳动活动,更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家庭中,父母要从小培养子女的劳动意识,让其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并且在周末或者假期带领子女参加户外劳动活动,要让其明确劳动不仅存在家庭中和学校中,更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生活环境中。

(二)重视调动学生参加劳动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重视调动学生参加劳动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并树立劳动观念,当学生对劳动有清晰且正确的认识后,会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劳动中,并且积极、高质量地完成劳动任务。

第二,向学生讲解劳动常识,并将劳动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其不仅有劳动的理论基础,还有劳动的实践技能。

第三,重视创设劳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活动中,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劳动乐趣,找到劳动意义,最终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例如,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参考学生认知特点,开设劳动实践活动。“种蒜苗”是非常简单但具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劳动活动,对学生而言,劳动强度不高,技能水平要求不多;对学校而言,可以在短期内收获劳动果实,进行劳动教育延伸教育,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性,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逐步提升劳动强度,顺利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实践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并落实。

第一,训练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这是劳动活动开展目的最简单的劳动能力培养,对学生提出劳动任务,并使其明确劳动目标,进行适度的劳动指导,协助其完成任务,助力其树立劳动成功的自信心。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家庭劳动实践是最直接、最便捷的实施路径。

第三,组织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爱心从小培养,劳动意识从小树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将有助于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四,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活动。民以食为天,这是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但其却对粮食的认知力不足。为此,可组织学生参与秋收农忙,一方面让学生感知父母的辛劳,另一方面使其在劳动中坚定学习信念,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例如,在小麦收获季节,教师安排秋收假期,组织学生到田地中帮助父母秋收,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一点:安全。接着,教师告知学生劳动的技术要求,使其知道正确的揮刀手法,在锻炼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的基础上,让其感知劳动的艰辛与粮食的可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浪费粮食,不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对学生加强劳动锻炼,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对学生加强劳动锻炼,助力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落实。

第一,学校方面。学校作为劳动教育是否顺利开展实施的总领导者,需要明确表态,不仅要重视劳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与落实,还需要重视在校内开垦适合劳动活动开展的区域,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此外,学校可以与社区多联系沟通,成立劳动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

第二,家庭方面。家长要重视转变教育理念,不要以爱护为名包办子女的一切,要为其创设劳动实践机会。

第三,社会方面。社会中的公益活动要对学生开放,不可以有年龄限制。例如,敬老院中的劳动任务中,职工每日的工作量大,学校可以与社区联系,就本校学生参与养老院劳动实践活动内容详细制订计划,从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其在劳动中体会帮助他人的幸福感,从而明白助人为乐的真正含义,在多次的劳动锻炼中,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也会逐步养成。

(五)重视将教育与劳动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劳动与教育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助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需要有配套的劳动教育落实。在学校,教师在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劳动知识有更清晰的学习与理解;在家庭中,家长给予子女充分的空间与权利,使其独立进行劳动活动,在劳动实践中感知劳动意义,明确劳动价值,知道自己为什么劳动、怎么劳动。例如,教师在劳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劳动知识,并讲解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劳动技能,如“大扫除”,这是一项看似简单,任何人都可以操作的劳动项目,但若没有清晰的劳动活动安排,如先扫地、擦地,再进行玻璃的擦拭工作,将会使地面再一次被弄脏,因此,需要让学生明确劳动流程。最后,要让学生明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劳动是一项自愿的积极行为,并不是一项以完成别人交代的任务为目标的行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良好体验,有愉快的情感释放,对劳动实践产生积极情感,顺利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锻炼其劳动技能。

(六)引导学生分享劳动的乐趣,夯实学生劳动实践基础

劳动教育对物质设施是比较依赖的,劳动教育具有实用以及开放的特征。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有良好的条件,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条件,详细为学生设计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地,经过细致的管理,让学生都能够建立起相应的劳动实践责任区域,并以分班管制的模式进行。学校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统一的管理评价,让校园当中都可以看到劳动带来的美丽场景,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荣耀以及骄傲。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为师生展示劳动成果,建立劳动评价区域,从学生当中选出劳动模范,利用这样的方法,有效强化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与同学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为学生的劳动活动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学校还可以将一些植物类的劳动成果投入食堂当中,让学生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这样的劳动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沉浸到快乐以及幸福感当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还升华了学生的劳动感情。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这不仅受学生个人主观意识影响,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家长的养育想法有直接关系,为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其有明确的劳动意识,愿意参加劳动锻炼,并积极培养自身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质,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计划并有效开展落实,进而实现教育目标,落实劳动教育政策。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新时代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意识家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庭“煮”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