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创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2022-05-30马义明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5期
关键词:学情双减智慧

马义明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实践中,《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和增效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教师应顺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和实践智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全面成长。

一、准确分析学情,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的关键在于“提质”和“增效”。但是,通过部分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学情分析不准确,导致课堂内容设计不合理。如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分析不足,对学情的分析出现失误,忽视了对教学内容难度的合理安排,使得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造成了教学的两极分化,更难以达到“提质”和“增效”的教学目的。

针对此,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重视对学情的分析,立足学生主体,并从数学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信息素养、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设计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在学情分析中,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对学情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这时信息技术则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掌握更加可靠的学情。

如在“克与千克”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对学生的观察,形成了基本的学情判断: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对抽象的重量单位缺乏深刻的认识;小学生乐于通过探索性活动获得知识,能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保持对新知识的兴趣;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操作智能手机的相关经验,乐于参与线上学习活动,也能够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完成线上自主学习任务。这一学情判断展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同时为保证判断结果的精准性,教师还利用学习软件为学生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结合任务单内容完成“克与千克”的初步学习,并通过学习结果进一步判断学情。专业学习软件能够自动汇总学生课前学习成效,实现数据展示,展现学生任务单完成的进度、时长,以及测试、笔记、讨论等各种学习行为实际情况;汇总统计课前练习测试的结果、测试的平均正确率,详细记录每道练习测试题的数据。教师根据系统平台对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挖掘,对学情形成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基于此,教师对教材中“克与千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情感上的振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设计探究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依托生活背景亲自参与物品重量的测量,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精准契合学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综上,学情分析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其他设计环节的依据。当前,依托信息技术而构建的智慧课堂上,学情分析自然也应该显示出智能化特征。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对学情进行智能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在數学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信息素养、常见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进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凸显智慧课堂的特点。

二、优化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智慧课堂构建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准确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运用教学软件中的各种功能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参与探索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搭配(二)”这一课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搭配案例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利用专业教学软件设计了如下课堂活动:

第一,创设搭配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教师利用视频为学生介绍一位新朋友,并强调这位朋友遇到了搭配衣服的难题,然后展示她的衣柜,要求学生帮助她选一套衣服。在这一环节,教师利用教学设备展示各种类型的衣服,要求学生利用设备操作,根据自己的生活摆一摆,制订搭配衣服的方案,并将其录屏、提交,教师则随机点名、分享,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当然,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搭配的方法,并通过交流分享发现自己搭配中存在的遗漏,以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效果。

第二,设计趣味游戏,引导学生智慧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了衣服搭配相关知识后,教师利用应用软件的功能设计在线小游戏,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游戏内容主要包括:(1)早餐搭配游戏,即屏幕中呈现各种饮料和点心,要求学生从饮料和点心中各选择一种进行搭配,以作为早餐,然后问一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教师利用专业设备实现推送,要求学生线上操作并查看学生进度,同时针对学生所运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表述搭配过程,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点赞、表扬。(2)拖动纸游戏。师生共同登录软件,按顺序拉动屏幕中出现的数字纸条以组成两位数,不得重复,并观察屏幕中出现的数字,看一看一共能够组成哪些数字。在游戏中教师与学生交互探究,针对学生出现的重复情况进行指导,并不断渗透排列组合的方法,促使学生在熟悉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3)搭配生日礼物游戏。游戏中预设的情境是母亲节某位同学想要送妈妈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在可选择的鲜花和蛋糕的种类中,要求学生帮助她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并展示搭配方案,以检验学生对搭配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三,运用技术优势,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经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两种物品搭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完成新的搭配任务。在上述搭配生日礼物游戏中,某同学不仅要送妈妈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还想再送一张贺卡,教师结合这一新情况为学生提出搭配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继续运用图示法进行操作,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三种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最后展示搭配结果。在这一环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思维训练上,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对比分析,促使学生从已经掌握的知识中生成新的内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第四,引入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提炼搭配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活动中的搭配,引导学生总结图示法、列举法、连线法、文字表述法等,提醒学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促进学生对搭配方法的掌握。

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依托信息技术而展开,其中游戏环节是亮点,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让学生通过玩中学、学中玩获得知识、生成智慧。

三、关注多元智能,做好动态教学评价

在智慧课堂上,开展动态评价能跨越时空限制,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水平,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情感的塑造,关注评价后的改进,关注多元智能发展,以此展开动态评价,让学生随时获得激励和引导,减轻学生课堂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教师依托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结合动态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动态性评价目的决定了其评价机制的激励性,同时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对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适当调整,自然地流露真情实感,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如有的学生在将7个草莓分到3个盘子的过程中,面对剩下的1个草莓十分困惑,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应趁机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整除的相关知识类比思考,并引出“余数”的概念。在学生顺利生成知识之后,教师则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强化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接下来,在引导学生总结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做好课堂巡视,并展开多元化评价。所谓多元评价指的是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即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学生也应参与自评与互评,在评价的过程中自主反思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还要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互动的情况,从而在反思中提高自我认知。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也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教学评价一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学习观念等多方面内容的多维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分析其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出准确分析,展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多元,是指采用形成性评价、非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呈现。当然,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许多教师习惯于采用量化方式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评价,针对此,教师结合智慧课堂构建的要求,分析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各自的优势,并利用多种方法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最后,教师结合课堂上教学软件的应用,引入智能分析,即利用大数据、学习分析、可视化技术等开展评价,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自动反馈评价结果,并作为指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反馈。这样的教学评价展现了学生动态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判断和评价更加精准,也更利于教师、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智慧课堂构建的要求。

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那么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如在“千克与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中融入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与教学元素融入课堂之中,从而创建智慧课堂,如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一包零食重50克,一瓶水重500克,一桶油重5千克等,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物,这样学生就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差别。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工具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使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贴近生活。

五、加强生活实践,加强知识巩固

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较多,使学生经常需要占用课余时间完成作业。在实施“双减”政策之后,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明显加重,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也是学生在学校中掌握知识的关键,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巩固教学,并且在课堂中加强生活化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学习课本中的知识。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统计”相关的内容时,可先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然后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生活实践的具体要求:通过这一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大家要对“统计”这一知识点有所理解,接下来我们要在课堂中开展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那就是种植绿豆。接着向每个小组发放10颗绿豆,然后让学生带回家里种植,让学生记录绿豆生出芽的个数,然后在一周的时间内收集绿豆生长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相关的统计图。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生活中具体的案例引入课堂中,这样学生对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自然而然会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产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并且將课堂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平均数”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数据的调查和收集,如家里一个月的水电费、班上同学的平均年龄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教学实践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中探索知识并加强记忆。

总之,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趋势下,打造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身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尝试和探索,努力打造智慧、高效、创新的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学情双减智慧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