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与纪录片英译中的读者关照

2022-05-30赵鑫茹

今古文创 2022年45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赵鑫茹

【摘要】 当今世界文化对外交流的形式日趋多样。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影视作品以文化内涵丰富和获取途径广泛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纪录片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为纪录片英译提供了新思路。纪录片不仅要宣传中国形象,还要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考虑中西方文化、语言、认知等差异,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具体化“未定点”,重视对目的语观众的关照,将含有完整意义的译文呈现给观众,向外国观众介绍特色中国文化和历史,力求使观众达到同源语观众同样的观看效果。

【关键词】接受美学;纪录片英译;读者关照;期待视野;未定点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45-010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32

一、前言

中国近年来重视外宣工作,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强调文化自信。然而,相较于外国纪录片外译汉引进中国而言,中国外译作品少,海外传播仍处于相对弱势。《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2020年国产纪录片生产总投入49.19亿元,年生产总值突破64.33亿元。纪录片作为中国社会的记录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其主题多元,对传播中国声音有重要责任、担当和力量,对经济和社会效益影响巨大。纪录片英译不仅要考虑解说词含义、解说词与畫面的适配,还要关照外国观众的接受程度等。接受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该理论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独到之处可为纪录片英译所借鉴,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探讨接受美学对纪录片解说词英译的启示和读者关照。

二、接受美学及其对纪录片解说词英译的启示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率先掀起这一思潮。该理论以现象学和阐释学美学为理论基础,姚斯和伊瑟尔理论中所采用的一些重要概念的范畴, 诸如“期待视野”“效果史”“未定点”“具体化”等均是从海德格尔的“先在结构”“理解视野”和伽达默尔的“成见”“视野融合”和茵加登的“具体化”等概念范畴衍化而来。[1]接受美学认为在对文学作品研究过程中,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以作家和作品为中心,割裂了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了读者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作用,文学作品的接收效果和读者与作品交流的过程没有得到重视。

接受美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认为文学作品中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非相互割裂的。它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性,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动的参与者,读者在阅读时参与对作品的鉴赏、批评等,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完整的作品。“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由于社会历史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等差异,不同文化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3],由先在经验形成的视野期待影响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接受美学中另外两个重要概念是“未定点(places of indeterminacy)”和“空白”,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某种不确定的隐含意译,这些不确定性使阅读过程遇到许多空白点,而读者则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主体意识,在阅读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命情态投放到其中,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空白点得以填充。[4]文学作品中常通过双关、暗喻等修辞手法传达隐藏在字面含义以外的内容,这些手法往往在表达上含蓄、隐晦,不指明文字背后内涵意义,需要依靠读者的思考和理解填补本文中的空白之处,对文本空白结构的具体化有赖于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二)接受美学对纪录片解说词英译的启示

接受美学将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以读者的中心,这为译者提供了新的翻译视角。纪录片英译过程中的目的语观众的角色和作用类比于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读者。读者期待在阅读过程中更新视野,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审美距离,虽然这有助于读者确立新的视野,但当距离过大,就与读者期待视野难以融合,理解出现困难,从而导致读者抵制接受作品,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翻译策略,以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5]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而译者也可以通过译文保持或改变读者的期待视野。[6]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效果,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消除目的语读者对源语的理解困难,减少他们对作品中所涉及文化的陌生感,更新读者的视野。原作中出现的“空白”可以促进源语读者思考和想象,但却极有可能给目的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译者在处理原作中的“空白”时应当在理解原文后将其具体化,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美学在转变传统的文学翻译观的同时,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影视作品类型,其受众大部分是对中国不甚了解的海外大众,在翻译过程中应当考虑目的语观众的期待视野范围,促进观众视野融合,便于海外观众了解中国,达到宣传目的。

三、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英译中的读者关照

(一)《航拍中国》简介

《航拍中国第一季》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记录了中国的人文、自然景观,第一季选取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地为拍摄对象。自2017年播出以来,累计播放量超3000万,并获得中广联合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的最具影响力纪录片奖。中国国际电视台将该纪录片英译(英译名称为Bird's Eye)后推广海外,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风貌。

(二)对目的语观众文化心理的关照

记录中国人文自然景观的纪录片通常含有大量承载中国文化的词汇,这些词汇超出目的语观众的期待视野范围,对受众而言是较为陌生但新颖的,为了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近似的观看体验,译者要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使解说词的英译契合目的语观众的期待视野,便于观众理解纪录片内容。

例1:

原文:大多数人是从《西游记》中第一次听到火焰山的名字。

译文:Chinese children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flaming mountains at an early age as they feature in the classic,Journey to the West.

在中国,《西游记》是一部几乎人尽皆知的名著,由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火焰山”是该著作中的一处地名,以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灭火焰山为人熟知。但西方观众因文化背景差异,可能未曾听闻“火焰山”。在原文中,解说词意在体现新疆火焰山的知名度,但由于英译版本面对的是西方观众,如果严格按照原文字面翻译,西方观众很可能会产生质疑,因为在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下,大多数人并没有听说过火焰山。因此译文对“大多数人”进行限定,增译出“中国的”(Chinese);并将原意转换成了“中国儿童从小就因为名著《西游记》而了解火焰山”,同样传达出火焰山知名度高这一信息。此外,英文解说词考虑到文化背景差异,增译出“the classic(名著)”。目的语观众听后便明白原文的意思,体会到原文所想要表达的效果,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契合目的语观众期待视野。

例2:

原文:丰沛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打造了这片塞上江南。

译文:The lushness is enhanced by the abundant rainfall and melted water from the mountains.

“江南”是中国地理区域,广义上指长江以南,是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因物产丰富、产业发达,常让人联想到“美丽富饶”。“塞上江南”便由此引申而来,泛指宁夏黄河平原以及其他地方塞外富庶之地。但目的语观众缺乏相应文化背景,若直译为地理位置,则超出了目的语观众期待视野范围,造成理解困难。纪录片英译不同于传统翻译行为的一点在于原文和译文之间还存在第三个文本,即由画面、声音、配乐等元素构成的“中间文本”,中间文本为观众理解原片提供了额外信息,所以译者可根据画面等元素调整翻译策略。[7]这段纪录片内容展示了新疆伊犁河谷中的景色,镜头给出的是伊犁河谷丰茂的绿草地和蜿蜒其上的河流,考虑到解说词与镜头画面的配合,译文对“塞上江南”这一意象进行了浅化,用“lushness”表现此地的葱郁繁茂,使目的语观众体会到伊犁河谷的诗情画意,极为贴切应景。

(三)对目的语观众认知心理的关照

由于东西方文化起源不同,源语观众和目的语观众的认知域往往存在差异。跨文化翻译和传播不再是一个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译出语与译入语国家文化审美观与价值观的传播、交流与接受的碰撞。[8]在翻译过程中,可适当借助目的语观众认知域中的事物,和原文中的事物进行类比。将文化置于目的语观众认知域中,不仅可以满足他他们的文化期待,还能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拉近观众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例3:

原文:108米高的南山海上观音是全球最大的观音像。

译文:Its the biggest Goddess in the world.

观音若仅音译为“Guanyin”,则超出目的语观众认知域,造成理解障碍,所以译文把“观音”译为“Goddess”,西方对于女神形象则更为熟悉,如,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爱神维纳斯等,将中国的观音与西方的女神类比后,便于目的语观众理解“观音”这一形象。

(四)对目的语观众语言习惯的关照

中文表达含蓄、多重复,英语表达则更直观,有严谨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忌重复累赘,这些特点在以宣传为目的的纪录片中尤为突出。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原文进行适当加工,比如删减、增加背景内容等。[9]在解说词英译时要突出主要信息,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如,打破原文句式结构,增添逻辑关系等,使译文符合外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减小语言层面的陌生感,吸引海外观众,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例4:

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

Maanling is the largest of these volcanoes.

此处解说词介绍海南面积不大,但火山不少(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并对马鞍岭火山进一步介绍。中英文的一大区别是中文是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是“盖”,而英文是具体的语言,是“点”[9]。原文概括性的表示馬鞍岭是40多座火山中的明星,表现出马鞍岭火山和其它火山的不同之处,但并未具体说明它的特点。而英文解说词则将“明星”具体化,点明马鞍岭火山和其他火山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海南众火山中最大的火山,为纪录片接下来具体展示其构成和深度做铺垫。

例5:

灯塔成为航海人 最愿意看到的老朋友。

Here to ensure that the sailors reach the island safely more than twenty lighthouses have been built.

此处解说词介绍南海岛北部最凶险的海岸线之一,航海人以灯塔为指引,安全航行。原文使用了相对而言更模糊概括的表述,将灯塔比喻成航海人的老朋友,并没有将“海岸线的凶险”“航海人”和“灯塔”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说明,而英文解说词则将“to do”不定式结构放句首作目的状语,“为了保障航海人安全抵岛,岛上建了20余座灯塔”,明确地添加了恰当的逻辑关系,不仅体现出原文中灯塔的重要性,还具体化了灯塔的数量,让观众更直观感受到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对灯塔的信赖,同时衬托出北部海岸线的凶险。

(五)具体化未定点

“未定点”是没有被具体化的文本,读者通过思考和想象进行在创造,从而将其具体化。黄友义认为:面向外国读者,必须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能否按我们的意思去理解。[10]原文中的“空白”能够促进源语观众思考和想象,但由于语言隔阂,目标语观众只能依靠译文理解原作,因而译者首先要作为第一观众对原文进行理解,根据语境和以往的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等具体化原文中的“不定点”,填补“空白”,将含有完整意义的原文译为目的语传递给目的语观众,才能更好达成对中国人文地理的宣传作用。

例6:

原文:有人在追赶风的速度,有人想拥抱水的温度。

译文:While some people like to ski at the speed of wind,while others prefer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by swimming in freezing water.

原文描述了进行冰雪运动的两类人,前半句是说滑雪,后半句是说冬泳。原文中“拥抱水的温度”的字面意义是冬泳的人能够感受到冬季的水温,隐含意义未指明,留给观众自行理解。如果仅按照字面意思译为“embrace the temperature of water”,目的语观众可能很难体会到这处“空白”的内涵,而造成某些意义的缺失。根据纪录片画面镜头和前文解说词可以得知东北冬季是很冷的(大约在-30℃—-20℃),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冬泳表明这不是一项普通的游泳运动,不是简单地感受水温的运动,而是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条件,在刺骨河水中挑战自我精神的体现。因而译者将水的温度具体化为“freezing”,突出水的冰冷;把“拥抱水的温度“这一表述所隐含的意义具体化为“challenge themselves”,即“挑战自我”。至此,原文中留给源语观众的“空白”意义得以填补,观众能体会到和源语观众相同的观看体验。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航拍中国第一季》解说词的英译,研究受美学理论对纪录片英译的启示。综上所述,在纪录片解说词英译中,译者要考虑目的语观众的期待视野、认知域、语言习惯等,灵活处理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陌生感和理解困难,在观众接受范围内,拉近目的语观众和中国的距离,引导观众体验异域文化,唤起他们对中国的兴趣,通过纪录片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风土人情,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

(02):47-51.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1.

[3]尹鴻涛,曹微微.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墨子》英译研究[J].上海翻译,2021,(02):56-60+95.

[4]胡静.伊瑟尔本文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

[5]仇蓓玲,陈桦.读者期待视野与译者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6):8-11.

[6]张燕燕,郑亚南.殊途同归——读者“期待视野”下的归化与异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14-117.

[7]程维.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2014,(02):24-27.

[8]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8):56-59+65.

[9]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06):29-30.

[10]尹佳.从读者接受理论看外宣翻译中的读者关照——黄友义、徐明强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6,37(05):76-80.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浅谈盲人无障碍电影的选择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