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幼小衔接中语言教学策略分析

2022-05-30王雨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语言教学幼小衔接

王雨

摘要:语言教学是幼小衔接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使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掌握相应能力,同时对幼儿后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一年级与幼儿园存在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语言渗透,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语言教学;教学形式;学习习惯;综合素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拓展活动范围,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使其掌握更多语言文字,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通过口头表达个人观点、生活情境的创设以及良好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对文字产生兴趣。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幼儿过早接触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超出幼儿的接受范围,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同时,也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幼小衔接语言教学的基本方式、策略,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在进行实践时,教师要合理规划语言教学课程时间、方式、环节,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使幼儿获得健康发展,完成幼小衔接工作。

1    问题背景与幼小比较

首先,要明确幼小衔接的发展背景,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都是国家的基础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对人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存在连续性特点,但是在现阶段,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幼儿发展的连续性,致使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角色转变存在一定困难,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难以适应自身角色,掌握相应学习能力。幼小衔接阶段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交叉时间,是学生掌握所有学科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语言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学生后续发展。因此,语言课程是幼小衔接中非常主要也是需要教师注意的关键部分。

其次,在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根本区别。在目标方面,幼兒园主要培养幼儿的学习态度,以及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强调生活中的常见规则,通过想象或游戏的方式,不强制性完成学业任务,也没有相应规则,只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强调学习纪律,也带有一定强制性,并有规定的学习任务和要完成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与其他人交流,通过朗读课文等形式,认识要掌握的生字,掌握课文主体内容,会写汉字,听、说、读、写相互融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学前阶段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要求教师选择故事性较强的内容,通过丰富的活动吸引幼儿注意力,主要侧重于幼儿的倾听与理解,根据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开展相应培训。小学则是按照严格的课程环节设置,连接教材文本主题内容,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文化知识学习。

最后,从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分析,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通过谈话、交流、讲述等活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也可以利用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等,使语言教学课堂更丰富多彩,更形象生动。而小学则是以讲授法为主要方式,通过形式的转变和强化,让学生扎实记忆知识,用以辅助的材料也仅限于生字卡片等,其过程较为单调、枯燥、乏味。从教学评价方面分析,幼儿园主要是以观察幼儿为主,通过作品展示或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小学则以测验法和观察法融合的形式了解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情况。

儿童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后会经历各种挑战,包括环境和学习方面的变化,尽管幼儿已经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生活了较长时间,但对于工具性和实用性的语言只能产生较感性的体验。在进入小学后,学生要接受系统且庞大的知识体系。当前,幼儿园规定不能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也就是在幼儿园内,幼儿没有正规基础拼音和汉字的教学。进入小学后,学生不仅要面对新环境、新学习方式,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要准备接受庞大的知识体系,不断改变个人认知结构,这是一项较难的挑战。尽管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课堂的各项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教师也能掌握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评价语都十分单一、空洞,无法产生直观评价,也就无法了解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理念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轨,无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与小学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特征,探索这一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

2    幼儿园幼小衔接中的语言教学策略

2.1教育内容的选择

首先,要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了解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作用以及影响,并分析语言对幼儿的综合性作用。因此,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在生活中帮助学生认识数字、了解方向并掌握钱币的用途,这些内容大多源自日常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之后教师进行合理引导并组织活动,可以与生活实践经验和真实情景相融合,对信息进行充分的归纳与处理,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社会中可理解的信息。诸如天气预报或体育运动类的信息,这些内容的掌握对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要求都较为严格,存在一定难度,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语言基础,能接受新的社会信息,也可以简单表述个人观点,与他人产生交流。幼儿对这类活动的兴趣也十分浓厚,愿意讲述所见到的内容,因此,对于幼小衔接工作而言,这类语言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语言知识框架,而且能发展幼儿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幼小衔接发展特点,选择一些幼儿可以接受的现代化信息,丰富语言内容。例如,宇宙飞船、互联网等词汇,这些活动涉及专业知识和专业用语,可以丰富幼儿语言词汇量,更能增强文字和口语表述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2.2创设有效的活动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因此,教师要创设适合的环境,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第一,可以开展参观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小学,观看升国旗仪式和课间操,参观小学的内部环境,通过参观分析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如何上课的,知道在小学上课需要准备哪些物品。第二,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主题为“我的文具盒”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桌上可以摆放整理物品的清单,组内成员共同商议,根据小学一年的课程表了解星期几要上什么课,有哪些活动,要准备哪些物品,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第三,教师要注重家校共育,可以与家长共同组织开展“汉字学习”主题活动,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有趣的汉字,幼儿在幼儿园中与教师进行整理并制作成册,教授幼儿认识象形文字。整个过程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更能通过此类活动认识语言文字,使幼儿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3    建立区域活动

开展区域活动时往往是幼儿单独行动,与教师关联性不强,这也是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存在的思想误区。实际上,区域活动是更为广泛的教育活动,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要通过各种辅助材料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探索环境,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选择活动材料,使幼儿在轻松、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语言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创设角色扮演区,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角色的个性特征,并进行角色转换,设置主题活动,开设角色小课堂,让每名幼儿都体验班级内的不同职务,幼儿与教师共同制定角色扮演规则。例如,每个角色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建议,与幼儿交谈也要轻声细语,有耐心。幼儿也要尊重教师的意见,主动遵守课堂纪律,当选班级干部的幼儿要对违反规则的幼儿进行提醒与忠告,这项活动不仅能改正幼儿平时的坏习惯,而且能激发幼儿的责任感,做到以身作则。其次,教师要注重区域活动的融合,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例如,在幼儿园的图书角可以放置一些文字类图书,让幼儿在故事探索和游戏中产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并有直观感受,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其自理能力,也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如何自我介绍,从而降低学生步入小学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焦虑感。

4     尊重幼儿的差异性

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性,这一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无法忽视的问题,每名幼儿都要度过幼小衔接时期,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具有层次感的教学活动,关注每名幼儿自身语言发展水平,使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每日播报新闻”或“每日播报天气”等活动,让幼儿每天轮流为大家播报新闻和当日天气等,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情境中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在开设此类活动时,每个幼儿都十分积极,渴望展示自我,对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认真完成,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也能丰富幼儿各方面知识,如科学、生物等,为幼儿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能为迎接小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提高个人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尊重幼儿学习习惯,与幼儿共同阅读、共同讲故事,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阅读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仅能丰富幼儿表达形式、内容,而且能提高幼儿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开展语言教学,教师要抽出一部分时间与幼儿共同完成阅读活动,并通过讲述幼儿所感兴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简单复述或概括故事内容,锻炼幼儿对于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前让家长准备一些有趣的书籍,利用早上的时间进行晨读活动,在幼儿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并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仅能为后续幼小衔接奠定基础,对幼儿后续成长也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在故事讲完后与幼儿聊聊最喜欢的片段,让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尽管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并不准确,逻辑也不一定清晰,但却能将大致内容说出来。教师可以引导一些思维混乱的幼儿,先想好要说什么再说,之后规范幼儿表达形式,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增强语言文字表达的自信心。

5    利用信息技术

丰富幼儿语言内容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幼儿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对事物直观感受来进行的,多媒体等新兴技术有着直观的特征,非常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幼儿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加深记忆。利用多媒体也可以创设出相应情境,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实用性功能,并进行美育教育,比如诗词、儿歌等,让幼儿通过多媒体音频或视频播放了解诗词背后的思想境界美,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幼儿在学习中感受不同的美。多媒体录音录像等功能也可以直观、形象地体现文中所描绘的画面,适合用来对幼儿进行教学,符合幼儿理解能力。例如,在進行语言文字教学时,以节日为例,利用多媒体等设计教学课件,在讲授我国传统节日的同时配有不同的音乐视频,这不仅会给幼儿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冲击,也能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爱国之情。在欣赏诗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等音频的播放,让幼儿了解诗歌的意境美,教师也可以播放风景类视频,并配备诗歌录音,通过丰富的画面和优美音乐的融合,吸引幼儿注意力。多媒体课件能打破空间限制,将不同景象融入课堂,使幼儿真切感受到画面,这些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做到的,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

6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衔接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要针对幼儿特点开展指导。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正确、科学、恰当的训练方式,在生活中渗透语言教学,通过故事讲解开展自主探讨,并设计游戏氛围,让幼儿在全新的课堂环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除此以外,也要增强幼儿对于语言文字学习的意识,通过搭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语言沟通桥梁,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幼儿后续成长,使幼儿能根据周围环境表达个人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要时刻注重幼儿的口语能力发展,使其符合年龄发展要求,并通过总结过往教学经验,提高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雪芸.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初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4):103-108.

[2]许雅雯.核心素养理念下幼儿语言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6):20-22.

[3]蒋文霞.幼儿语言教育意义探析——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1(11):146.

[4]李悦心.亲子绘本阅读背景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基于辽宁省S市幼儿家长的个案研究[J].教育观察,2021(04):75-77.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语言教学幼小衔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