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2022-05-30麻婷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闻记者大数据时代

麻婷

摘要:新闻采编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极需耐心和创新的工作。因此,关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方法仍然需要新闻记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便可以在采编过程中使用它来提升采编效果。当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大众开始普遍地使用手机、电脑等一系列大数据信息传播媒介,对信息的接收也随之向着全方位、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老一套的单一信息接收模式。但要把信息数据化真正落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电视台新闻记者要做好采编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大数据时代的初期,要使采编工作的成果更加深入人心,新闻记者需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采编,进而引导社会大众在数字媒介上开展有效的、自觉的信息接收。再者,新闻媒介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关键平台,电视台应考虑开展线上互动的采编模式,新闻记者可以通过与社会大众在数字化信息平台上的互动交流掌握关键的细节性的信息,使得电视台在相关平台上就可以准确、快捷地完成对大部分新闻信息的采编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新闻记者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减少一些关于新闻采编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让社会大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新闻报道的魅力。此文以新闻采编的现状为着眼点,进一步阐述了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闻记者;大数据时代;现状;重要性;策略

在电视台的新闻采编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新闻采编对于进一步发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并尽量落实信息数据化的采编策略,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主观能动性,让社会大众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新闻采编过程中与新闻工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当前在大数据背景下关于新闻采编工作方法的有效探索,将对国家、社会与人民的全面、和谐发展大有裨益。

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

当今时代,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两大现状主要是时效性和复杂性。其一、新闻采编工作的时效性,它主要是由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时代特征造成的,在大数据潮流的影响下,一系列的传统信息传播媒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电视、报纸更新换代,现代社会,社会群众可以通过各式各样新颖的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信息,较之原来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方便、更快捷,与之相应的,借大数据时代之东风,新媒体运营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新闻采编工作的步骤与流程也随之变得高效而又简练,甚至出现了直播的形式开展新闻采编工作,使得新闻报道同步化、实时化。其二,新闻采编工作有其复杂性,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影响,社会大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发布信息的低门槛、即时化,新闻采编和传播都变得复杂,在这种状况下,电视台方面需要承担更大的舆论责任,新闻采编工作需要更严苛的监督力度,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向更加积极、正面、求同存异的方向发展。在社会心理学范畴里,社会大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接受型和探索型。其中接受型是指社会大众在新闻记者的新闻报道下被动地获取信息,而探索型是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媒介提供一定的氛围和环境,社会大众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闻信息,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闻记者和新闻平台在其中并不是主导作用,而是辅助作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媒体更多提倡的是让社会大众以“探索型—接受型—探索型”的模式获取信息,探索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探索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并与各种心理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复杂性信息获取方式。单独的认知参与不足以形成探索,还包括一定的自身经验和思维模式的融入。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可以通过结合社会大众自身的认知情况和成长规律,创造真实的或再造已经经历过的场景,呈现或复原其采编内容,使得社会大众在模拟情境和实践中展开思考与探究,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成长,强调人格的完整性,认为人的存在应当是知行合一的,而对于人的信息接收应是灵魂的接收,而非简单的非理性信息的堆积。当今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不仅要致力于让社会大众接收信息、了解事件、认识事物,更致力于通过新闻采编让社会大众最大限度地调动潜力,建立思维框架、培养思维模式,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自发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它的特征是尊重社会大众的独特性与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关系与一般性采编相比也大有不同,并不是单纯的新闻记者与媒体传播、社会大众接收的单向关系,而是通过日常采编中的双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的一种具有反馈性质的双向关系,如果双方非常默契的话,甚至会形成一种双向促进的、注入生命力的正向关系。

大数据时代电视台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意义

有利于提升社会大众获取新闻的积极性

在大数据时代电视台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不仅可以让社会大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得以提升,而且可以使社会大众对具体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刻和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构建生动、真实、互动化的新聞采编情境,从而营造出浓厚的传播信息的氛围就能让社会大众对具体新闻事件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自发地对新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与讨论,讨论过程中遇到认知冲突也会与新闻记者、相关平台、同伴进行积极博弈。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新闻的了解与认识将更为深刻,甚至可以升华到对情感与共情的高度去体会新闻事件人物情感、了解新闻事件的知识,从而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关于新闻传播的效果。

有利于促进社会大众个性化发展

新闻采编是一项需要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出发点的工作。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大数据时代熏陶下的新闻采编工作更加离不开人文关怀,需更加注重社会大众的自我实现、内在成长,强调灵魂式的新闻传播以及触发个体内在的情感与思想。不是单向式的采编,而是双向式的互动,这样更能激发社会大众的发散性思维以及聚合性思维,进而促使社会大众主动地探索外在世界、建立内在的思维体系。这种以人为本的采编模式,推翻了传统化的笼统式采编,更好地促进了社会大众的个性化发展,在提升社会大众新闻接收能力的同时,更加促进了社会大众以理性的角度对待生活与成长,培养出自己客观问题客观对待的应变思维和反应。这种传播模式下进行的新闻采编,熏陶出来的不仅仅是一批遍知天下事的听众,而是绽放着具有着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智人群。

有利于社会大众对具体新闻事件的了解

毋庸置疑,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采编模式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采编要求下,新闻记者不仅要注意社会大众新闻信息的获取率,更要注重社会大众的共情程度。新时代背景下的采编与报道模式的形成,对于不管是新闻记者还是社会大众来说都是一项艰难而又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但是一旦落实到位,社会大众将受益颇多。社会大众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对于各项新闻事件的了解与接收之中,从而自发地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式的共情化剖析,进而提炼出更高级的思维。此时,新时代背景下的采编与报道模式就可以在社会大众的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比如说在向社会大众传播新闻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注意的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借鉴、发展自身,而不仅限于新闻事件的接收。所以新闻记者应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假如能够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对民生多一些观察、与社会大众多一些沟通,新闻记者就可以更加了解社会大众关于新闻的兴趣点以及社会问题的敏感点,关注到他们的内在心理动向,从而在日常的采编与报道中做到对症下药,促进社会大众对新闻知识的获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做到让社会大众对待新闻不丧失兴趣,对于信息不闭塞,做到积极接收、积极参与。

大数据时代电视台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策略

采编工作者需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现象渗透到了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文化与思想也随之出现了量与质的飞跃,人民大众开始注重新闻的内在质量与情感素养。对此,针对新闻采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下,由于社会大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获取信息内容的复杂化,例如,在有关于山区留守儿童的相关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采编工作者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更加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留守儿童事件是一个社会敏感性话题,也是一个普遍性话题。新闻记者在采编过程中必须在采编事实的同时,避免有失偏颇的报道,又须加以客观化的视角和共情化的态度。后者在笔者看来比前者更难做到,它需要新闻记者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才能实现。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和社会责任意识,以此在庞大的信息洪流中进行采集和甄选,更加注重新闻信息采集的细节化和新闻报道的实际化,从而做出更高质量的、更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指向标,引导社会大众塑造更有利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最终促进社会民生与经济、文化与思想的高质量发展。

合理设计新闻采编模式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合理设计新闻采编模式,更有机会进一步锻炼社会大众的新闻信息敏感度、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新闻记者更要鼓励社会大众在了解新闻事件内容的过程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于有关于新闻事件的发生追根溯源。在每次新闻采编的初期,新闻记者应建立一系列引导社会大众对于相关新闻事件主题的延展和深化的模式,同时,新闻采编人员也应尽量摆脱惯性思维,在新闻的采编模式上远离原先报道形式上的框框架,以一种首创的、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采集、感受和理解新闻信息。尤其重要的是,在每一次的新闻采编、报道的实践中,新闻记者在报道真实事件的同时都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作再一次的信息采编和报道,从而使得新闻报道在尊重事实与客观规律的条件下添上了几分人文主义的色彩,使其更加人性化,不再是以往的冷冰冰的报道,而是有人情味的论述。这种新闻采编与报道在不失公信力的同時,更增加了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接受程度。

注重联系生活细节式的新闻采编

报道来源于生活。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开展生活化、现实化采编,更切实地联系生活中的细节以此来培养社会大众敏锐的观察力和觉知力。例如,在关于扶贫工作的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前往农村、乡下去进一步了解与感受扶贫工作的现状以及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稻田、牲畜以及农户的居住场所都是关于扶贫的新闻采编工作的采编素材,通过对其进行报道,可以培养社会大众对于贫困的基本感知,以此来促进扶贫工作的精准化与深化。在农村生活细节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环境相对轻松、愉悦,更有利于新闻记者新闻信息采编过程的实施和社会大众新闻信息的接收。在生活细节化的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信息由原来的单向式接收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了双向式的互动探索式接收。在互动探索式接收信息的过程中,社会大众会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投入到关于新闻信息的了解与接收中,甚至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还会主动发声,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创新新闻采编策略,结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引导社会大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平台上开展真实、有效的新闻报道,让社会大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新闻信息传播的魅力、新闻报道中渗透着的共情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和内在思维的锐化,进而调动其了解和传播新闻事件与信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在现实中理性化、客观化,在情感中细腻化、共情化的思维和情感模式,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日常生活中内外兼修式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银风,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J].记者摇篮,2020,(05).

[2]张韬,新闻采编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的模式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

[3]李桥升,对大数据背景下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探究[J],记者观察, 2019,(08)

[4]李龙治,电视新闻采编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视技术, 2021,(45):07.

[5]次卓嘎,央拉,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4.

(作者单位:庆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新闻记者大数据时代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