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政协新闻宣传工作

2022-05-30孙金诚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宣传互联网时代

孙金诚

摘要: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的新闻宣传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内容。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生了明显变化。面对新的形势,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熟悉政协及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是时代交给政协新闻宣传队伍的重大课题。因此,将互联网与政协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载体、提高传播手段、优化传播环境,打造“互联网+政协宣传”新平台,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政协新闻;宣传

人民政协的新闻宣传工作既是党和组织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宣传政协制度的重要平台,对党和中央做好人民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人民政协新闻宣传特点的研究,提高政协新闻宣传水平,有利于扩大政协影响,让人民群众更完整了解政协,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政协对于协商民主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政协媒体开阔眼界,通过转变宣传理念,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利用“互联网+”拓宽政协宣传工作的途径,积极适应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变革及其所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提升政协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把握好深度和广度,结合新媒体长处发展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现在转变为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各种即时信息。但是,纵观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目前,政协工作在互联网舆论场中的传播依然有限,政协新闻报道仍然局限于“领导报道”“行业报道”“两会报道”的框架内,粗暴消解政协履职的深刻内涵,导致政协报道窄化、弱化、钝化现象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协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

此外,一些政协组织发挥平台优势不够,对“两微一端”运用不多,再加上很少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新媒体培训,导致无法有效拓展其宣传途径,从而使传统媒体新闻宣传工作受到较大制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推动政协类报刊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很可能被时代“淘汰”。

高品质、高效率的信息以及内容的传播是媒体行业的本质核心。政协类报纸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关注点放在传播形式的变化以及媒体载体的更新上,而应当牢牢把握住具体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与新媒体的长处相融合,进行补充发展。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和全国政协机关报,近年来,人民政协报社遵循“不建机构建机制”的理念,通过创新新媒体传播渠道,挖掘报道形式,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形成“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的全媒体格局。

2018年,人民政协报社建成融合采编平台“中央厨房”,该平台由报纸版面智能化设计系统、H5可视化内容制作系统、新媒体内容发布管理系统等11个系统组成,是人民政协报社新闻信息产品策划、采集、制作、刊播、反馈的大脑与神经中枢,助力报社媒体融合走向纵深。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政协报社深刻认识到,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把纸媒稿件平移到新媒体上,必须通过采编流程的重构优化,打破采编利益格局,才能建立移动优先的全新生产机制。

报社将多年积累的全国两会报道成功经验与新媒体特点相融合,通过不改变报社现有人员服务原部门工作的方式,将大部分人员与其工作特点相结合,纳入不同的专项小组,实行队伍融合、平台融合的体制机制。

2019年,人民政协报社在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两项重大报道活动中,对这一机制进行了“运行测试”,效果显示非常成功。

全媒体时代,“融”的是形式,“合”的是内容。2019年,依托核心优势和媒体资源,人民政协报社开发了“政协君”新媒体矩阵,主要运营有公众号、头条号、强国号、百家号、抖音、西瓜视频和快手等,打造了图文宣传、视频宣传、栏目合作、拍摄制作、嘉宾访谈、直播带货、活动直播等媒体融合宣传服务形式,实现了用户宣传需求的多领域拓展。

其中,“政协君”头条号每日即时发布《人民政协报》热点话题文章等,全年总阅读量2.5亿,粉丝数27万+。2021年,“政協君”抖音和西瓜视频账户粉丝量分别超过500万,快手账户累计粉丝量近390万,成为政协统战系统规模最大的网络IP账号。

此外,报社还着力打造了《人民政协报》、有事漫商量、天下政协、掌千秋等一批微信公众号,并采用与纸媒不同的语态、叙述方式和报道角度,把报纸中内容相对比较成熟、具有独家特色的内容,展现给不同受众,实现“重大事件不缺席”“重点事件有身影”。

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政协报》首次出现了媒体报道新面孔。在两会召开的第一天,融媒版推出了“社会各界热盼全国两会召开”用大数据归纳出10个热点问题作为预热报道,此外,抓住开幕式上为牺牲的抗疫烈士一分钟默哀的特殊会议程序,用大数据和网络留言及时推出了“泪奔,因为这个温暖的国家··”报道让人荡气回肠,凸显大国之以人为本的情怀。

另外,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社创新推出的专题报道“向新征程”受到全国政协领导批示表扬;“总书记讲话后,委员拨通了他们的电话”和“特邀委员记者行动”系列报道,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全方位报道各界代表委员、群众的热议和反响,扩大了政协声量,提高了报道影响力,被中宣部阅评组作为两会期间融合报道的典范多次点赞;“云端两会:高度、热度、温度”专题报道,展现了《人民政协报》的两会报道“上云”,推动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在社会上的良好反响。

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政协报还组织举办了“两会,我想说”网友留言征集活动,通过“两会知识小考”提高社会公众对两会的认知,并结合网友留言,邀请委员回应群众关切。

创新构建互动平台,拉近政协与民众距离

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等平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发声渠道。而今,人们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相应的平台上反映民生诉求。网络问政的常态化促使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的“民间舆论场”日益崛起并逐渐彰显出强大的影响力。以往网上舆论依赖传统媒体而形成的局面,已发展成网上舆论可以先生成,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体的形式。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大势,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广泛汇聚人心、凝聚共识,是政协宣传工作的“必答题”。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具备联系面广、代表性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因此,政协新闻在宣传方式和舆论引导上,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紧扣政协工作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畅通人民群众的建言渠道,彰显协商民主特色,切实发挥好“专”的优势,在重大事件中发出“政协声音”,使政协的新闻宣传“出新”“出彩”。

2019年初,人民政协报社立足政协优势特色,整合政协组织与委员资源,打造了“假如我是委员”小程序,搭建起网络议政新媒体平台。

该平台致力于让大众网民以虚拟委员身份,体验委员履职、学习政协知识,围绕经济社会、民生热点等问题开展调研、讨论、交流,反映社情民意,提交虚拟提案,进而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政治,理性表达诉求,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魅力。

同时,平台还模拟真实政协委员的履职历程,设置相应积分参数,促使虚拟政协委员通过积分层层升级,增加平台趣味性和用户黏性。

小程序一经上线,受到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学生以虚拟政协委员身份,在平台上与海淀区政协委员,就“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建立高中生职业体验基地”等议题进行交流。

截至目前,平台用户数量突破60万,有150多位真实的各级政协委员、8家地方政协入驻并与虚拟委员积极互动。在近期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假如我是委员”小程序入选“传媒类创新案例”。

与此同时,围绕全国政协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人民政协报推出“有事漫商量”微信公众号,用漫画形式讲述这些议题的前世今生,鼓励网友发表意见建议并整理呈报相关部门甚至反馈在会议中,营造“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良好氛围,形成网络议政闭环,赢得了众多“忠粉”。

截至2021年底,“有事漫商量”共推出近300期新媒体产品,总点击量800多万,成为报社微信矩阵的“领头羊”,深受网友喜爱。

2019年5月,依托政协委员中的专家资源优势,《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推出《第二时间》栏目,紧跟热点话题,及时发出政协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截至2021年12月,已推出80多期,总点击量达2000多万,成为品牌栏目。

2020年,人民政协报社又推出“我和委员说句话”“我和政协大会说句话”等融媒体产品,通过恰当的选题引导,利用视频的方式连通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围绕民生问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2021年,《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与百度百家号联合打造了名校教授解读时事热点节目—《时事求师(第二季)》,邀请10位来自知名学府的教授坐镇,聚焦热议话题,洞察事件真理。目前已推出12期,百度阅读量3500万,在抖音的传播量达1000多万,多个短视频传播量上百万。

立足政协新闻“源泉”,做好“政协特色”文章

各级政协委员不仅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典型代表,更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他们建言献策的成果、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事迹、履行职能的成效,是政协新闻宣传的“富矿”。

然而,事实上,近些年来,与政协有关的新闻中,大多数报道却未能使政协委员和普通受众产生共情,达到有效传播。究其原因,就是政协新闻报道仍显呆板,规定性、程序性的报道多,有深度、有内容的报道少,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成绩、經验和典型事例大多只在小范围和本系统内传播,未能被社会公众充分了解。

当前正处于传播巨变的时代,媒介协作、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政协新闻宣传应把握媒介间的融合之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各种传播渠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政协委员促进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福祉的情怀和担当,才能做出有深度、有内涵、社会关注度高、有“政协特色”的精品文章,扩大政协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让广大民众更加了解人民政协,更加认可政协委员,更加支持人民政协工作。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安徽省政协委员何宗文成为全国政协历史上首位作大会发言的地方政协委员。他的故事并不惊世骇俗,但催人泪下。之后,“何宗文现象”在国内迅速传播,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何宗文现象”是由《人民政协报》深入挖掘报道而广为人知的。在《人民政协报》关于何宗文的报道发表之前,许多人解读他只是一个“雷锋式”的好人,《人民政协报》记者通过跟踪报道之后,把他的社会价值完整地凸显出来,充分展示了一位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情怀。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讲好政协统战系统的抗疫故事,《人民政协报》深度整合报道资源,着力发挥媒介优势,刊发了《抗击疫情党派在行动》《向这些最美身影致敬》《两亿农民工节后如何安全返岗?》《复工季到来,台资企业如何纾困解难?》等一系列精品力作体现了民主党派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时代价值。

同时,《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联合策划“战疫时期特殊作业”“第一书记在'疫'线”“委员在'疫'线”、战'疫'日记等栏目,并在人民政协网和政协号APP同步上线“万众一心战'疫'必胜”专题,时事要闻滚动推送。据统计,仅2020年1月23日至3月19日期间,《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就推送稿件近1200篇,累计阅读量310余万,阅读量过万的稿件50篇,阅读量过10万+的稿件4篇。

2021年10月,《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首届“委员眼中的家乡”微视频案例展播活动,活动将持续至2022年11月,各级政协委员、普通网友均可参与。作品分为政协委员专区和网友专区,以政协委员、普通网友等多维度视角、融媒体方式,把家乡的风景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展现出来,在全社会倡导“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建设家乡”的风尚。2021年11月起,通过初审的参赛作品,已陆续在新浪微博、快手、抖音、B站等主流新媒体平台进行主题系列展播,让《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的好声音传到圈外。

此外,2019年至今,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社结合会议内容,在人民政协网开辟专栏,通过“聚焦”“会议新闻”“共同关注”“大会发言”“会议现场”等板块,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齐上阵,从不同角度反映政协委员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透视分析和建言对策,视觉冲击感强烈,令人印象深刻。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要突出政协组织及政协委员的宣传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优质内容建设,生成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管理机制,并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创造新的发展途径。

(作者单位:人民政协报社)

猜你喜欢

宣传互联网时代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