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化社区: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路径之一

2022-05-30朱晓灿

新闻潮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

朱晓灿

【摘 要】数字化出版是一个大的趋势。学术期刊如何改变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实现繁荣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化社区平台建设是可预见的解决方案。出版方应加大新型专业人才的投入,建设高专业、低维护的虚拟学术社区,为用户提供更集中、更专业的知识服务,促进平台内外的共生发展,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社区;数字化出版转型

依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i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远超传统纸质阅读率[1]。如今出版业已主动将未来与数字化捆绑在一起,但如何随之改变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则成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半数字化”的出版状态

总体而言,国内的数字化出版尚处于尝试阶段,表现出“半数字化”的尴尬状态。现阶段除了“有声书”在策划时考虑到音频的呈现形式,大多数产品都是纸质出版的附庸。网络宣传则体现出“跟风”的态度,哪个平台火、用户活跃度高,就到哪个平台开设账号。几个平台“复制—粘贴—发布”,属于典型的“广撒网”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营销上不是“放任”产品跟随销售平台一起参与活动,就是象征性地常年打折,没有应对市场需求主动、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营销手段。这说明,人们虽然认可数字化是出版的发展方向,但在出版意识和实际操作上仍未脱离传统的出版习惯,属于不完全的数字化。

(二)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优势

期刊的数字化观念与手段通常从图书出版借用而来,因此数字化程度更低且有一定程度的滞后,这极大地放缓了期刊的数字化进程。其实,期刊有其独有的数字化优势。学术交流、发展,以及学术研究人员的自我提升与评价必须有期刊作为载体,文化与技术的留存也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流传。同时,期刊读者与作者高度重合,受众小但稳定,数据量少而价值极高。这决定学术期刊在数字化大浪潮中,有相对稳定的需求,难以被简单更替,问题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浪潮寻求发展。

对此,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于201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一流意见》),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繁荣意见》)。两个意见为学术期刊指明了发展方向。综合来看,文件中学术期刊數字化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专业化,优化出版、服务能力。这一点的实现集中体现在出版工作主体编辑的能力提升上。比如,《一流意见》提出,要以专业化建设提高科技期刊的服务能力,为世界一流期刊培育专业的主编、编委、审稿人,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2]。二是集群化,优化布局结构。这一点主要依靠期刊业界内部的整合与贯通。比如,《繁荣意见》提出,要以优质学术期刊为龙头整合资源,推动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3]对此,业界普遍认为“知识服务”是转型关键。数字技术使得原本倾向“学者→期刊”的“单方向”出版向着“学者?期刊?学术界”多方循环的方向发展,最终促进学术期刊向着两份文件中繁荣学术、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伟大宏图发展。为达到这一宏伟目标,一个可以预见的方案就是建立生态化的数字平台。

二、数字化学术期刊的生态社区化

(一)社区化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生态化数字平台的建设会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繁荣意见》要求:“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4]显而易见,这是针对学术期刊“散、小、弱”和同质化严重提出的集团化、平台化、专业化意见。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要实现“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流意见》也提到,要建设“大数据中心”和知识服务的“出版平台”[5]。这显然不同于现存的小型数据库或阅读论坛,而是包含从论文采集到刊发全出版流程的多互动平台。

学术期刊的独特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读者与作者是同一群体,因此、服务读者就是服务作者。当读者向期刊投递了稿件,其身份就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提供者。如果期刊想要快速完成读者身份的转化,吸引更多学者产出优质的学术成果,就要看该期刊能多大效率完成一套出版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读者的身份转变不够便捷。写作前,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查看投稿要求;创作阶段,借用数据库查阅参考文献;投稿时,使用商业邮箱发出邮件。投稿前期作者至少要使用3种工具才能完成任务,且投稿后作者无法查看编辑部审稿进度,可想而知作者身份的转化效率很难称为理想。正因如此,“全链条”服务的平台社区建设具有理论意义。《繁荣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大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开发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咨询平台、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学者的虚拟学术社区。”[6]这就是说,要建设出版流程集中一体的透明平台,承担综合咨询服务,且提供全面的知识支持。这是一个全方位服务学者的平台,其形态特征是网络学术社区。

(二)社区化的现实基础

实际上,当下许多新媒体都致力于建立具有独特氛围的小型社区。比如,新浪微博更适合以简短的文字配以动态视频做预告宣传;微信公众号更适宜以文配图的形式静态宣传某些官方信息;抖音和快手氛围活泼,侧重于“短平快”视频。这些都是早期平台搭建有意引导或是后期逐渐形成的社区氛围。几乎每个平台都结合文、图、音频、视频进行展现,但偏好的展现形式、内容、情绪,以及预期群体都各不相同。与学术期刊十分相似的是,全员媒体时代下,任何人都是信息接收者和发布者,是可以随时转换身份的宝贵“资源”。因此,新媒体为了尽可能吸引并锁牢“资源”在自己的平台上,打通接收、发布一体化的“快速通道”,营造独特社区氛围,使用户产生“归属感”是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理,学术期刊若要建立网络社区,无论是搜寻资料、公布信息还是学术交流,都应在社区内顺利完成,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沉浸时间,提升用户黏性,培养出高强度的使用习惯。而平台要达成这一状态,社区的生态化打造是重要指标。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生态学”定义为“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7]人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一个区域内所有元素在互相作用下能保持系统的多样、循环,达到良性的平衡,以健康稳定的态势运行和发展,即可称为一个“好的生态”。

三、數字化学术期刊的生态式运行

(一)“低程度”而“高专业”的维护运行

1.国外服务体系与国内生态社区的区别

一方面,商业性的多互动社区平台虽然已然出现,但目前国内学术平台尚处于简单的论文存取阶段,如知网、维普、万方等还是以“数据库”的定位运营。另一方面,国外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作者服务体系。譬如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建立的Mendeley(一款文献管理软件)平台,早在准备阶段,平台就能帮助作者查找文献并加以管理,寻找潜在合作者与机构;写作阶段能提供文献引用、批注等服务;出版后还能管理与展示论文,测评其影响力。[8]该平台的集团化发展、作者服务、“全链条”有借鉴价值,但其作者服务体系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出版生态,不宜照搬。与我国将要构建的学术期刊生态社区圈比较,有三个最大的区别。第一,Mendeley服务体系向作者个人提供服务,作者群体间无直接联系;我国要建立的是多用户交流的学术社区,因此能为社会营造出和谐的学术交流氛围;第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就是服务体系后最大的团体,而我国要建立的生态社区圈中整个社会都是学术繁荣的大后方,能协助学术研究长足发展;第三,Mendeley服务体系由出版集团全权运营,作者单方面从中获得服务;而我国要建立的生态社区圈中各方都是生态的一部分,作者在获得服务的同时也在反哺生态圈。整体来看,Mendeley服务体系中作者看似获得了服务,本质上却作为出版资源被提取利益。出版方无意于作者的发展,更不具有推进学术进步的大局观,与我国“百花齐放”的理念有很大区别。

相反,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起始和终点都是用户,他们为社区内的知识与出版资源吸引而来,与另一个关键元素“知识”共同构成社区的两大主体,用户自主获取、生产知识,不与出版方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出版方作为社区“管家”,以一种近于“隐形”的方式随时引导用户。用户“落户”后,后台通过激励机制促使用户向作者转变。作者创造时,技术人员助其获取资源,掌握搜索与投稿方式。在投稿和审核过程中,作者还能获得学术支持以便顺利产出,此过程透明可查。稿件经过编校出版后,作品可在后台展示。同时,平台也自动为作者提供帮助,整理社区用户对作品的反馈向作者报告,进一步强化社区学术氛围。社区平台外,高校等社会支持也在以其他方式影响着用户行为。从社会大层面来看,学者真正作为社区和学术研究的主体站在舞台上,形成与服务体系不同的学术生态圈。

2.“高专业”的技术要求

学术生态圈中各元素的自我调节,对出版方而言即意味着社区的“低维护”运营。除开对社区的平台建设和日常维护,平台还要着力向两个意见靠拢。比如,提供学术检测、建立新评价规则、推动学术交流等,这些都是完善社区生态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社区服务对编辑团队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注册账号借用平台不同,社区建设在更独立的平台上,建设前需要整个团体做好社区规划,交由技术人员进行搭设。不但要构建更大的知识库且做好分类与检索,也要设置敏感而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以绘制用户画像,搭建全程跟踪的出版链条等。用户使用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客服人员的回答,稿件的修改咨询需要学术人员的支持,编校人员对稿件处理后进行发布。营销人员根据平台形成的报告,向社会反馈并确定下一阶段的营销策略。可以看到,社区运行的主体虽然是用户,但社区的维护工作更细化,而工种的细化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做支撑。

以平台部分用户与知识的互动为例。数据库一般只为用户提供最基础的检索工具,能否检索到想要的信息端看用户检索能力的高低,如提取合适的关键字、切换搜索渠道、信息来源回溯等,都是影响搜索结果的关键。想要提高用户体验,技术人员要摸清用户搜索思路,从大量的检索记录中探明用户的内质需求,从而调校检索系统。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检索工具完善后平台无须人工干预就能根据数据智能推送,完成知识的双向循环。但是,智能推送只能依据过往数据推送关联信息,无助于用户知识视野的突破,极易产生“信息茧房”。为此需要审校人员人工干涉,推送优质的前沿研究打破这一怪圈。不单如此,早期数据库的建设与检索工具的设计,都需要审校人员的参与。也就是说,看似简单的信息获取,不但依赖平台背后高标准的数字技术支持,也需要各方人员的时时维护。同理,整个社区运行都依靠各方人员引导社区正向发展。考虑到平台扩大、分工细化、专业性加强及用户对数字平台即时响应的要求,传统期刊多部门合作或编辑兼职的方式恐怕难以支持平台正常运行,多岗协作的“大部门”可能更适宜实际需要。而这也符合《一流意见》支持跨部门、跨地区重组整合,“集团化”办刊的发展建议[9]。

(二)“平台内”与“平台外”的同生态发展

平台外的第三方也会影响社区的生态运行。其他团体暂且不论,学术期刊与高校有着天然的共生关系,高校学者有着强烈的刊发需求,较单纯、明确的使用目的,以及高集中的特性。而现今的学术服务平台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仅提供基于数据库的论文查询、存取以及查重等基础服务。对高校而言购买的仅是基本的学术研究工具,并不会推进校内研究风气的传播。于平台而言,虽然是一笔无须额外付出就能获取大量新用户的“好生意”。但这样的知识服务只是单纯的买卖供需关系,无助于双方的共生繁荣,生态社区对此能做的更多。

1.针对性的服务

首先,高校用户可分小团体入驻社区,完善个性化订制,获得针对性的服务。譬如,对于文史哲一类的高校用户,“引经据典”是其学术论文的特色。普通的论文检测极易将正常的文献引用视为抄袭,这极不符合学科规律。因此,技术人员应相应调整此类学科的检索敏感度。同时,对此类群体文献查阅的高需求,可以为相关文献标注更专业、细化的专科关键词,或开放专区便于人工查找。比如,古代文学版本对比的需求,历史对人物、断代史的细节挖掘,文字学对字体演变的探究等,由于条件过于细碎具体,科技手段难以替代人工筛选,平台要相应地为之提供更全面的专门文献。

2.集中管理的服务

高集中的团体必然有更强的管理需求。比如,学校管理方希望能监控毕业生的论文进度,也倾向于为己校设置专有的数据管理库。社区可以为之提供专用的分级管理账号,以校、院、专业、导师为子集分级设立。如此一来,校方就能将账号发放到各级管理员手中,有序管理研究成果。这当然会加大平台的搭建难度与管理困难,但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对社区的依赖。一旦高校专区建设完毕,每届师生都会借用社区平台处理日常学术研究工作,学校就会与社区建立更紧密的共生关系。而对于专项资金课题、师生团体、教师队伍等更集中的“小团体”,它们的专业性更强,需求更明确,因此,社区可分派专门的编辑人员提供服务。比如对于有重大社会价值的研究,可为之申请专项课题与经费,为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前期筛选推送,联系不同高校、研究所专家交流等。同时,“小团体”高质产出的优势也能反过来为社区“造势”。如在社区首页或专栏展示其研究成果,于社區品位和影响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一举突破学术期刊同质化的困境。

3.特有数据库的服务

现有数字库对文献的处理较为分散、孤立,这对于需要经验、时间积淀的研究项目而言并不科学。比如,农业学校的水稻种植与改良技术、抢救性古籍整理项目,或是其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这些课题一般以固定的学校、团体为单位,经几届师生辛勤实践积累的数据才能得出成果。这些团体用户长期的信息管理及调取需求,证明了专有数据库的必要性。高质专题研究是极为优质的知识来源,能促使社区氛围打造、品牌建设在一众数字出版中鹤立鸡群。而充实的知识储备又反过来促进高校研究发展,社区生态圈多方共赢,这是单纯提供查询检测服务的数字平台不能做到的。《繁荣意见》提出建设大数据中心,也是为了打造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专业化数字出版信息平台。[10]也就是说,国家注意到在用户集中“办大事”的需求下,文献的集中共享非常重要,大数据中心就是为高校的高、新、尖研究提供便利。且考虑到提高办刊水平,让我国学术“走出去”,一则要把我国独有的“中国式”大项目做大做强,二则也要为海外用户提供可靠、高端的出版平台。这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性指导,为提高我国科技在国际场合的话语权,培育世界一流科技、学术期刊定制的发展方向。要达成这一目标,尽可能集结国内高校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是一个有担当的学术期刊应当完成的任务。

数字化出版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才能构建数字平台的“学者之家”成为业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生态化社区是目前可以预见,且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方式之一,它以服务作者与知识为建设起点,推进学术繁荣发展。但知识版权的授权与保护、检索技术的开发、画像建立与隐私保护的矛盾等诸多问题还需要探讨。即便如此,建设背靠中国特色学术研究,面向国际创新前沿的一流学术平台,始终是我国探寻的方向。凭借我国优秀的信息网络基础和庞大的数字终端使用量,相信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就在不远的将来。潮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去年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6% 数字化倾向明显[EB/OL].(2022-04-23)[2022-06-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9006457

33670392&wfr=spider&for=pc.

[2][5][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中宣部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8-16)[2022-05-02].https://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html.

[3][4][6][10]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2021-06-23)[2022-05-02].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2/76209.shtml.

[7]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8]刘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作者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借鉴:以Springer Nature和Elsevier出版集团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3):61-64.

(编辑:黄佳君)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