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律监督师,拖延症的克星

2022-05-30胡世鑫訾奕然

南都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监督者自律店铺

胡世鑫 訾奕然

自律监督师,一种新职业?

“今天真的很棒,再夸你一次!明天早上继续加油哦!”

这是监督师子怡睡前和顾客的对话。在上千万个淘宝网店中,有一些店铺,以提供自律监督服务营生。它们的服务类型多样,有单项任务监督一周的服务,也有魔鬼监督一个月的服务,顾客根据需要,向店铺说明自己的诉求,便会有合适的监督师来匹配。

子怡是一名二战上岸的研究生,在一家提供自律监督服务的淘宝店铺做兼职,已经有3个多月。她需要做的,是每天睡前和顾客沟通好第二天需要完成的计划,以便更好地监督。当然,如果顾客制定的计划不合理,子怡也会给出调整建议。

子怡对于自律监督师这一职业最初的了解,来源于某个短视频平台,视频中介绍了大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师来赚钱。正式应聘成为兼职监督师之后,她的工作内容也和自己预想中的差别不大,工作模式在子怡看来比较固定:制定计划、提醒打卡、给予鼓励......

一开始,子怡以为只有考研、考公的学生才需要監督。真正进入监督师职业后她才发现,需要监督服务的不只大学生,还有一些上班族和自由职业者。监督不同的顾客获得的酬劳的确有很大差异,子怡曾经接过一个订单,是做上班族的“小助手”,提醒顾客每天的会议事项。“这一项监督的酬劳比我监督其他6单的价格都高。”

笔者以关键词“自律监督”检索淘宝店铺,发现提供相关服务的店铺已超过100家。打开某店铺页面发现,在所有服务项目中,价格最低的名为“魔鬼监督一周”,需106元,提供的服务包括监督日常工作生活安排,协同制定计划,提供叫醒服务,情绪疏导安抚等。最贵的一项服务是“减肥强力监督一季度”,店铺会为顾客匹配有过减肥经验的监督师、健身教练或营养师,他们会根据顾客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制定营养减肥餐和运动计划等,价格达到1600元。

在兼职的3个多月里,子怡一共只接过15单左右,不过大多从一开始购买服务后,一直在续单。一般同时监督的顾客有4至6个。子怡表示,当初来应聘兼职并不容易,除了要求监督师有至少一项技能外,还要看是否真的适合监督别人。“很多大学生以为监督师就是提醒一下别人做任务,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便考核通过后,人员的培训也十分严格,监督员从入职到服务客户要经历一周左右的“老带新”培训。

正式接单后,子怡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也出现过忘记提醒的情况。“当时在做自己的事,就忘了一次提醒顾客。”但和顾客说明情况后,他并没有为难子怡,子怡也会向顾客道歉,通过增加监督一天的方式来弥补。

监督师≠人工打卡机

与误打误撞成为监督师的大学生子怡不同,时宜在兼职成为监督师之前,就已经是在大企业中摸爬滚打许久的“职场人”了,入行监督师这一新兴职业一年有余,所见所感,让她在监督他人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时宜监督过的用户形形色色,从大学生到职场小白,从考研人士到创业新手应有尽有,年龄、职业、被监督的具体需求都不一样,但时宜还是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共性,即人们擅长拖延的内在原因:“第一种情况是他自己本身的生活是没有规划的,他会把所有的事情放在一起,显得杂乱无序,人也会手足无措,这个时候他会摆烂,不想做其中任何一个;第二种情况是他本身对这个东西没有信心,没信心的话,就不会去尝试。”

在时宜看来,这两大类的原因当中,还存在着一种共性的心理,即对于自己所设置的目标,在内心深处并没有非常急迫的、必须实现的欲望或动力,“这个目标在这个人的心里,可能并没有到一个不得不做或者一定要做的程度”。

时宜记得,曾经有一位客户,计划在香港创业,开设自己的studio, 但是时宜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对方每天都忙到凌晨一两点钟,但创业规划却毫无进展。

于是,时宜开始主动追寻对方拖延的原因:“我会和他聊的,比方先了解‘你想开一家怎样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还没有开,你有没有去进行一些宣传?你有没有在facebook或者twitter上和老客户进行一些联系,让他们知道你即将成立工作室的事情?我会抛出很多个类似的问题,再把这些问题一个个深入地问下去,这时候就发现他有很多事情都没做,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饭碗需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他的紧迫感不就来了吗?”

在对方明确感到实现目标的重要性之后,时宜会在监督过程中结合自己在过往工作当中所积累的经验,向对方输送建议:“只有当你提出的建议确实有效,让对方感觉到,你对这个目标的实现路径是真的有了解,真的懂行的,他们才会更加愿意和你聊下去。”

这种“专业对口式监督”的实现,是升级版本监督师店铺经营策略的体现。曙光是时宜所在的店铺老板,他的监督师创业曾经历过一次推翻重启,早在4年前,曙光听到身边人常抱怨自己拖延症很严重,遂起了创立监督师店铺的想法,但当时他对监督师这一职业的想象,也只局限于人工打卡、较为机械化的定时提醒。开店3个月,接到的订单数量寥寥,每天最多也只有2-3单,首次创业被迫搁浅。

后来,曙光重新总结了自己的失败经历,在第二次创业时,他开始更多思考,监督师有别于机器的地方在哪里?分析问题,整合资源,用先前的经验来支撑起对方挑战目标的勇气,在对方颓丧时输出情感价值让对方重振信心,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才可以做到的事。

招聘新一批监督师的过程中,曙光开始看重应聘者自身的个性,他们是否有充足时间?是否愿意积极主动与对方交流?最为重要的是,监督师自己是否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功经历?这一点要求在之后匹配用户的过程中发挥巨大功能:曙光的店铺能够为考研人匹配成功上岸的监督师,为准备雅思考试的学生匹配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优秀的监督员,为有减肥困扰的女孩匹配半年成功瘦身60斤的监督师。

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历过更新换代后的监督师店铺,像是一个综合型人才市场,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监督师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闪光点,而他们也会用自己的闪光之处,尽可能地促进被监督者,形成良性的经验呈递。截至目前,曙光已经在淘宝开了7家自律监督店铺,监督师也有300余人,月营业额可达20万。

自律监督,是一种“双向奔赴”

根据曙光店铺用户的画像统计,使用监督师服务的人群大都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大城市当中的生活往往是孤独的。而监督师这一职业的属性,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时时提醒需要,建立起人际交往的脉络。子怡解释道:“监督师和手机是不一样的,手机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而监督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

监督师真的能够带来更好的监督效果吗?一些人确实这么认为。临近考研还有两个月,张博宇的学习仍然不在状态,每天睡到10点多钟,于是购买了监督学习的服务。在他看来,陌生人的监督能够很好地让自己自律。

而另一部分人在监督师服务当中所寻找的,比起切实的监督服务,更像是在找一位能让自己安心说出当下苦恼而没有心理负担的倾诉对象。另一家监督师店铺老板马克表示:“一些顾客的诉求其实就是陪伴,他们不要求学习,只是找人聊天。”

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是如此特殊,那些无法与亲朋好友吐露的烦恼困境,却可以在素未谋面的监督师面前轻易吐露。这样的现象在时宜看来并不奇怪,甚至是非常自然:“你会把工作上的困惑都告诉父母亲戚吗?你把自己的窘迫告诉朋友,他们能真的理解你吗?其实大部分人在亲近的人面前,都很难做到百分百的坦诚,因为会有心理负担。而告诉监督师则不同,因为前期方向匹配的关系,我们与被监督者大都是在被监督的领域里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因此我们至少可以给到被监督者两个东西—认同感和方向感。”

子怡今年监督过一个正在准备考研复试的女孩儿,每天的任务是督促她学习。但复试结果出来后,女孩儿并没有成功上岸。想起自己二战时痛苦的经历,子怡很是不希望女孩儿“重蹈覆辙”,想着怎么样也要帮她一把。于是,她们一起在网上找调剂院校的信息,“这些本来不是我的责任,但是就想着让她有学上。”最终,女孩儿顺利上岸了,并且考入的学校和子怡在同一个城市,她们约定开学时要在线下会面。

自律监督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二人签订协议,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相互陪伴,共同为计划的推进添砖加瓦。

因为要提醒顾客第二天起床,监督师本人也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也间接使得监督师自己的作息要更加规律。在监督过程中,监督师所收获的不仅是一份酬劳,也有可能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一份友谊。

马克表示:“监督这项工作本身很辛苦,一些同学希望能有一份补贴家用的收入。我们也经常遇到家境贫苦的学生,学习之外兼职赚钱。这份工作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内大学生群体日益膨胀,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充满担忧。市场似乎没有那么多岗位能提供给大学生,以至于他们毕业后的岗位和自己的专业、兴趣没有任何交集。市场是否需要如此多的的大学生,我们也很疑惑。日渐内卷的国内就业市场,大学可能是一条好的出路,但或许不适合很多人。”

时宜也在监督他人的过程里感受到自身的一些变化,当她每天发无数条消息给十几个人,监督他们完成一项项任务,向着阶段性目标不断迈进的时候,被进度条和时间节点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包裹在其中的,不只是被监督者,同样还有监督师。别人对于进步与突破的追求,让时宜自己产生出了一些新的困惑:“看大家都好努力在学,有时候会觉得,天呐,我是不是差了什么?”拉着别人向前走的同时,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也在推着时宜自己。“但你其实很难去评价这种影响是好还是坏,不是吗?”,面对由监督而产生的焦虑感,时宜显得非常坦然。

渴望在飞速变化着的都市里把握清楚某一处坐标,这是人的本能,也是让监督师和被监督者得以相遇的契机。自律监督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二人签订协议,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相互陪伴,共同为计划的推进添砖加瓦。倘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奔走相告;如果不能实现心中所愿,至少在那一段迷茫的日子里细细品味过的,有關奋斗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不至于雁过无痕,总也算是有人见证。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监督者自律店铺
老店铺杂事
监督过失犯“归因-归责”路径之厘定
能自律者为俊杰
苏轼的店铺
让监督者接受监督——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双评”工作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以他律促自律
谁来监督监督者——德国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刍议
2015五道口店铺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