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营热下的冷思考

2022-05-30傅晓羚

南都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露营地房车营地

傅晓羚

作为今年出游的“明星项目”,露营从清明假期一路火到了端午。据多个旅游平台的最新统计,端午假期,露营订单量较“五一”增长超2.5倍;假期首日,露营产品预订量较“五一”首日增长68%。

“疫情后,露营的客群进一步扩大,变得普适化,而不再是少数人的兴趣爱好。”对于当前的露营热潮,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旅游协会房车露营分会会长王镝日前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不同于传统旅游只有观光,“露营+”业态的包容性强,贴合当前户外新兴的出游特征和趋势,将会是旅游业未来重点的发展业态之一。

作为旅游业的新风口,在市场需求的助推下,露营业态处于规模化扩张阶段,不少短板也随之暴露。多位业内人士坦言,当前,露营营地在建设、运营上还面临选址用地审批标准不一、安全卫生缺乏保障、行业标准欠缺、淡季难以持续获客、回报周期长、容易产生噪声扰民、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

王镝表示,在当前越来越多企业转型切入露营生意时,不排除有企业将投资营地视为一种投机行为。从行业层面来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露营营地建设、运营等相关环节监管尚缺乏具体的法规条文参照,使得各地审批执行标准不一。这些都亟待从行业、政策层面加以规范、推进解决。

露营包含户外新兴的出游特征和趋势

以下是南都记者与广东省旅游协会房车露营分会会长王镝的对话Q&A实录:

南都湾财社:露营在我国并不是近几年才兴起,但在疫情后却得到巨大的关注。您如何看待?这对于旅游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镝:疫情前,大众对旅游的关注点主要是玩乐品质、是否有兴趣,疫情后更关注释放和回归。露营的客群也由此前的露营爱好者进一步扩大,变得普适化,不再是少数人的兴趣爱好——所有人都希望走出户外,满足回归自然、获得解脱的愿望。

疫情打乱了很多家庭的出行计划,露营行业的整体规划(包括投资、兴建营地等活动)也被打乱。营地及旅游业缺少游客进入,大家都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且持续性很长,商家损失很大。但同时,相对整个旅游业,疫情对露营的打击没那么彻底,比如城市周边的一些小型、具有一定条件的露营地,还有游客光顾。这些都是行业的机会所在。

旅游这几年发生两个根本上的变化:一是平台的变化:由原来的观光旅游变成深度旅游、体验旅游和自助游。二是出行方式发生变化:原来游客多是由旅行社组织包火车、飞机到目的地,现在旅游者都爱自由行,如自驾、徒步等,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而露营恰恰包含了所有户外新兴的出游特征和趋势,营地可以容纳很多户外运动,把康养、垂钓休闲、体育竞技等都包含进去。这是露营与其他文旅商业形态的不同之处。

这些变化,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传统景区都是门票经济,很多人不愿意去,大众更愿意根据个人喜好去露营地旅游、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走近自然、感受生活。

国内露营地受土地、资金等标准约束

南都湾财社:中国的露营发展对比国外有哪些差异?

王镝:第一是文化上的根本差异:消费意识、旅游逻辑。国外的露营活动已经趋向常态化,而我国的露营更偏向兴趣化。

第二,国外的露营发展,政府给予很大支持,多数营地属于公益性营地。而我国的营地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国内营地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到土地、资金、时间等标准约束。因为修建一个营地,必须要有土地资源的支撑,而我国的土地管理是垂直的、用地有明确的对应属性归类,不是说所有的土地都可以用于做营地。

当然,露营是新生事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观察,才能获得更多来自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得到更好发展。

不排除个别企业有投机行为

南都湾财社:在消费市场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资本、流量正涌入露营赛道。您是否看好越来越多企业介入露营生意?

王镝:大的方向是好的,只有全民都在露营,这个行业才能蓬勃发展。但当前不排除有的企业将投资营地视为一种投机行为。

無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要对营地有所了解,要对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来建设,参照行业的营地建设和目的地营建标准(如《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执行。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很好的地段、环境中选址做营地,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南都湾财社:您认为切入露营生意的门槛高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什么样的企业更能快速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

王镝:露营地的选址,一定要考虑三大要素作为支撑:区位(城市群、人口群)、交通、旅游资源,比如营地周边需要有一定的人文、自然景观,否则露营地只是露营而已,就失去了露营本身的意义。露营地一定要给游客提供完整、成体系的服务流程与体验,才能使人们能够从中真正感受到回归大自然。

多数营地目前不具备住宿经营许可

南都湾财社:您认为,当前各企业品牌在营地选址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或误区?哪些环节需要争取政策支持?

王镝:主要问题在土地选址和获取上面。根据现行相关规定,一般露营地的土地获取方式分为三种:租赁、以租赁代出让、完全出让。从营地建设上说,租赁土地是成本最低的方式,而出让土地成本显然太高,不符合营地建设投资逻辑,资产沉淀大,回报周期太长。

同时,《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项目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耕地”等等,但这些很多建设者并不了解、容易弄错。

除了土地问题、资金问题,营地建设过程中还应按要求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符合公安部门对于消防、住宿治安登记等要求,这些都是对露营经营的一些约束。但现在国家对营地的上述要求没有明确的法规条文可以参照。例如,严格来说,营地住宿要和宾馆、酒店一样,必须要有住宿经营许可,但目前国内多数营地都不具备这样的资质。因缺乏规定,各地审核标准不一,现在各地公安部门也只能特事特办,尽可能加強监管。此外,国家缺乏对营地收入科目的税率核定标准,这也需要政策给予支撑。

随着露营市场需求的扩大,这些问题必须要提前解决。事实上,营地所涉及的问题,各部门也在逐步推进解决。比如,今年国家完善了拖挂式房车上路准驾的规定,新增了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C6)。相关部门对房车出行、特别是拖挂房车出行有了明确规定,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驾驶房车露营的需求。

文旅部门对这一业态的监管也要跟上

南都湾财社:如何看待当前的露营行业现状?您认为露营热会持续多久?未来会为文旅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王镝:现在国内有很多的露营场景严格说是属于露营点,要达到80亩以上才能称之为露营地。现在很多露营点是自发集结在一起,多数在安全设施等方面没有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其实是属于灰色地带。

露营的热度会持续很多年。从消费侧看,未来,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后,对于玩乐品质的要求也会相应提升,单一的传统景区、主题公园玩法会过时,而露营是旅游业未来重点的发展业态之一。

纵观全球,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均收入有1/3用于户外旅行。我国现在虽然达不到这么高的标准,但市场潜力很大。同时露营也会在结合全域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等内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改变传统旅游的内涵。

从商家侧看,眼下旅行社、景区、酒店等旅游商家都在往露营方向转型,同时各路资本、大量非旅游企业纷纷跨界涉足房车露营相关业务。这是未来中国一个巨大的“蛋糕”。而对于文旅部门来讲,对于这一业态相应的监管一定要跟上。

粤港澳大湾区露营市场具备三大优势

南都湾财社:如何看待广深等粤港澳大湾区的露营市场与发展潜力?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王镝:总的来说,优势有三方面:全天候的自然环境、巨大消费能力、有能够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年365天几乎都适宜露营的理想地区,露营可以贯穿全天、全季,甚至全年,相比而言,国内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这些优势。

大湾区的自然文化资源丰富,比如,广东省内有山有水有平原、有峡谷、有海岸线,还有独特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并且可以借助华侨的影响力辐射全球。

同时,大湾区还具备广深两大中国一线城市,人口基数、消费潜力大,这些对于露营行业的发展和壮大都是最基本的保证。

猜你喜欢

露营地房车营地
回归营地活动
神奇的房车
第四届中国最美露营地评选获奖露营地名单出炉
上汽大通RG10
用有“温度”的产品 实现房车智慧出行愿景
三峡房车营地
神秘的“渔翁”
前往露营地
板龙很呆板吗?
休闲露营地标准创造更休闲的露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