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

2022-05-30秦琳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篇教学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深远。为高效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教师需要巧用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总结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策略,在语篇教学期间帮助学生得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浸润、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秦琳(1978.12-),女,河南省焦作市人民中学,中小学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循环教学。

语篇形成于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创作语篇期间,作者致力于通过艺术化的文字创造性地描述外部世界、个人经历或情感价值观念等。然而,部分初中生参与语篇学习活动期间,存在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很多初中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提升语篇解读收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分享几点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助力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的重要性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探究知识、批判性地理解知识、构建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保障语言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重点环节。学生在解读语篇时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短语、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等,也会在梳理文本内容时逐步体会到中西方人们思维习惯的差异。可见,语篇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对语篇进行分析,探究文章结构和细节,进而有效保障教师可以通过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扩充语言和文化知识储备,锻炼语言技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优化学生英语学习习惯

很多初中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浅层学习的学习习惯,即习惯于机械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会导致学习活动停留于表面,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则与浅层学习不同,在参与深度学习活动期间,学生会有意识地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层次探究,实现用心探究、动脑思考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深度,还可以有效扩大其知识探究容量。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鉴于深度学习理念对初中英语语篇教学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为帮助学生提升语篇学习有效性,下文将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多篇语篇,分享几点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语篇教学策略。

(一)能力培养——鼓励自主探究,培养语篇解读技能

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利用课内外时间参与语篇深度解读活动,提升其语篇解读效率,教师需要鼓励其参与自主探究活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累解读经验,掌握语篇解读技巧,强化语篇解读技能。鉴于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弱、知识储备不足,在鼓励其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为其提供帮助。

以七年级下册Unit 10“I'd like some noodles.”Section B 2b语篇教学为例,课文主要围绕“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教师可以适当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参与语篇自主探究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语篇解读习惯,强化其语篇解读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自主阅读任务:

任务1:结合课文标题“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预测课文内容。

【设计说明】课文标题简单易懂,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可以意识到课文内容与不同国家的人庆祝生日的饮食习惯相关。在此基础上,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如部分學生推测课文可能会指出“Chinese people will have noodles or eggs for birthday and in western countries, cake will be the most popular birthday food.”。预测课文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深度解读语篇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其在预测语篇内容期间, 强化语篇构思的能力。

任务2: 浏览课文,找出其中陌生的词汇、短语和表达方式,通过查阅词典或借助互联网等方式,尝试探究其含义及用法。

【设计说明】传统的语篇教学中,为帮助全体学生理解语篇内容,并保障教学效率,教师会细致讲解课文中生词的用法及含义,这会占据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并导致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被迫”聆听已经掌握的知识,且很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无法得到激发。而通过多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可以使其为课堂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并激发其自主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

任务3: 简要记录语篇分析的感受。

【设计说明】学而不思则罔。深度学习理念对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初中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语篇内容期间,会忽视读后总结反思的环节,导致其自主学习的深度受限。通过引导其记录语篇分析的感受,可以使其不自觉地多次浏览语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信息等进行判断,并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会思考中西方Birthday food 的差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习俗等也会进行深度探究。

教师通过上述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语篇,可以使其逐步掌握解读语篇的过程和要求。长此以往,即便没有教师布置的解读任务,学生在分析精彩语篇的过程中,也会自然地从标题、语言知识、读后感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有效培养其语篇分析能力。

(二)情感浸润——丰富教学手段,合理创设语篇情境

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文章的文化、道德、情感教育内涵,以此突出语篇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为实现使学生情感得到浸润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结合语篇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语篇描述的社会环境中。讲述故事、播放音频、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都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语篇情境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结合语篇内容和教学环节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

以八年级上册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 2b教学为例,组织课堂语篇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学生沉浸在具体情境中,使其与三篇短文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

1. 播放视频。视频展现了班级部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闲谈、共同学习等情境。

【设计说明】在三篇短文中,Jeff Green、Huang Lei、Mary Smith 分别分享了自己最好的朋友。Jeff Green的朋友与其相似,性格内向;Huang Lei的朋友与其有着不同之处,两人互相帮助;Mary Smith不在乎朋友是否与自己相似,认为朋友之间应该展开心灵层面的交谈,既要与朋友共享自己的故事,又要做到倾听朋友的心声。三人对待“友谊”的观点和方法与很多初中生相似,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班级内不同学生与朋友相处的视频,可以使其回忆起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思考自己对“友谊”的认识,进而在深度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Jeff Green、Huang Lei、Mary Smith三人的想法。

2. 分享经历。语篇解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交往的经历。

【设计说明】在深度解读课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部分句子的影响,回忆起自己与朋友之间相处的经历。如在解读“I don't really care if my friends are the same as me or different.”这句话时,可能会与其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其使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朋友,分析自己与不同性格朋友之间发生的温暖或有趣的小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创设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使更多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在语篇解读前和语篇解读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分享经历等方式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语境中,深度思考“友谊”的内涵,讨论“Should friends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这一问题,进而受到心灵层面的影响,使其能够理性看待友谊。通过长期在语篇教学期间创设语篇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分析作者情感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

(三)思维发展——巧用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深度学习活动离不开深度思考。在思考、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提升思维的创新性、敏捷性、系统性、批判性等。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教师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在语篇教学期间合理设计问题链,使其在思考和讨论期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进行语篇探究。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多个小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

以八年级下册Unit 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A 3a 教学为例,设计问题链期间,教师结合语篇找出本课的教学重点“To help the studen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volunteer. ”。教师需要结合语篇,围绕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如针对Mario 和Mary的志愿服务经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链:

问题1:Why do Mario and Mary volunteer to help others?

问题2:What do Mario and Mary say about volunteering?

問题3:How do you like Mario's and Mary's volunteer exp-erience?

问题4:What will you do in the Volunteer Month?

问题5:Why do you want to be a volunteer?

【设计说明】问题链中的各个问题关联紧密,层层递进。前两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只需简单转述语篇中的部分文字。回答此类基础问题,可以使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得到锻炼。第三个问题难度有所提升,需要学生在了解Mario 和Mary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经历和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点评,这一问题不仅可以使其深度解读课文,还可以使其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相对开放,且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快速进行思考,组织语言,提升思维的创新性和敏捷性,且在回答过程中加深对志愿服务类活动的理解,并在分析自己想要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原因时,思考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探究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合理设计问题链,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度思考,在参与深度学习活动期间有效发展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精准培养——全面分析学情,分层布置课后任务

践行深度学习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深度学习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分析学情,探究不同基础学生所需的帮助,分层布置课后任务,并结合任务的难度、学生的喜好分享不同的补充资源,以此在语篇教学中精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九年级全一册Unit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3a语篇教学为例,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课后任务:

1. 基础任务。

(1)熟练朗读课文。

(2)整理并记忆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

【设计说明】在朗读课文期间,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听说水平、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借助教材中的笔记、语篇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等回顾语篇解读经验,提升语篇学习能力。在复习语言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可以得到充实。基础任务为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完成的课后学习任务。

2. 选做任务。

(1)模仿课文,以“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为题创作一篇文章。

(2)阅读教师分享的补充文章,结合“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微课总结英语学习的方法。

【設计说明】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完成选做任务,以此避免给语篇学习效果不佳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第一个选做任务适合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其可以进一步复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中心思想。第二个选做任务适合英语水平较高且本课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补充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巩固语篇解读技巧,并加深对英语学习技巧的理解。同时,微课作为补充资源,可以使学生提升对补充文章的解读深度,灵活选择观看次数和时间,降低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压力。最后,学习方法的总结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所读文本和所学微课的过程,有助于其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教师通过合理布置课后任务,可以使学生根据学习效果、学习需求等要素,自主选择课后学习内容,有效完成课后深度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促使其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结语

深度学习理念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语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可以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英语语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语篇解读的自主性,加大其语篇解读深度,使其语篇解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顺利完成语言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秋萍,郑飞飞,聂灵艳,裴艳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语篇阅读设计:以Fishing with Birds语篇阅读教学为例[J].海外英语,2021(7):70-72.

[2]白瑞.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10):79-81.

[3]党永升. 初中英语故事类语篇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1(28):67-70.

猜你喜欢

语篇教学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