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2-05-30袁华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袁华勤

内容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容,既站在一个不同的位置理解文本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加固对于文化传承重要性的理解。

关键词:民俗解读 语文教学 思维提升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换言之指普通群众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区别于官方的民间文化。[1]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蕴含大量民俗文化内容,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属于民俗文化教学的单元,在单元提示部分,明确提出让学生感受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教材编写中也夹带许多民俗文化内容。这些内容表明教材编写者已经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文学与民俗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是对民间生活的反映,而文学则是对生活的写照。作家所处的民俗文化圈、民俗文化心理也会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家作品,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等,这些作家作品都带有明显的民俗文化成分。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是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其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师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内容,而民俗文化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种内在联系,走进文本深处,挖掘新的视角解读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深度的价值。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能够等好的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内涵,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并且从思维、审美以及文化传承这几个方面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以民俗文化解读促进思维提升

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解读分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对于阿长形象的解读。教师比较青睐从相关故事情节、人物语言、行为和情感的变化几个角度入手,这样模式化的分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以民俗文化视角解读人物形象,有利于学生从深层次感受人物形象,也能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维度的要求,以独特视角,打破形象分析的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善良、淳朴的性格形象深入人心,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课文进行更深刻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中有大量关于节日民俗、精神民俗等民俗内容。文中涉及到的节日习俗就是春节,作者提到当地春节习俗“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就可以随便使用。”[2]此外,文中还提到了阿长懂得许多的规矩,这些规矩就是阿长所了解的民间习俗。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节日的习俗,如说吉话。说吉话就是在新年清晨睁眼后第一句话就要说“恭喜恭喜”,这代表了一年的好运,象征一年顺利平安。而文中早晨起来后所描写的“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伸出胳膊,一把将我按住”、“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出阿长对于节日习俗的重视,课文中她在听完吉话后的欣喜也与显出其淳朴的性格。其次,在“我”说完吉话后,阿长“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福橘,也就是福建产的橘子,因其名带有福字,“橘”和“吉”同音,象征着吉利,因此,江浙人在正月初一就有了吃福柑的习俗。阿长对于这些习俗的重视,也表露出她对“我”的关心照顾,她以自己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我的祝福,期盼“我”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这也从侧面烘托出阿长善良的形象。而以“橘”意“吉”的习俗在《背影》中同样出现,《背影》中沉默寡言,但又饱含深情的父亲的形象,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大多是从父亲买橘时的体态、衣着的描写和穿过月台时动作的艰辛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当我们以“橘”这一民俗物象来分析,更能体会父亲对爱子之心,父亲买橘,以祝“我”北京求学之路一切顺利,好运相伴。从这一角度分析,学生更能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对于阿长的形象分析,除去善良和淳朴,以信仰民俗视角还可看见其作为普通农村妇女的谨慎小心。信仰民俗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的部分,又称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禁忌、巫术、礼仪等。文中有一段特别介绍了阿长交给“我”的一些规矩,而这些规矩就属于阿长在平日中懂得的信仰民俗。如“人死了,不应该说死掉了,必须说老掉了。”这属于语言禁忌,“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这属于人生礼仪禁忌,“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吃下去”这属于饮食禁忌。而这些所谓的规矩,并不是写于纸上要求人人遵守的内容,但却是阿长生活的行为准则,也是她生存的精神向导,她以此要求自己,不僅仅是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其骨子里的谨小慎微,她害怕会因为不遵守而发生一些不坏事,宁愿用这些所谓的规矩禁锢自己。而她对“我”的各种教导,更能看出她对于“我”的关心和喜爱。这些信仰民俗,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分析这些民俗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也能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全面的解读人物形象。

《故乡》中对于闰土的描写由“小毡帽”到“破毡帽”,由“手捏一柄钢叉”到“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由“红活圆实”的手到“松树皮”,由紫色的圆脸到增加的皱纹,鲁迅在这里对于前后不同的服饰描写,不是为了表现岁月在闰土身上留下的痕迹,而是想表达,生活的劳累和精神的异化使闰土已不复当年活泼与自由的形象,似乎为我们展示了闰土所代表的旧中国的劳动人民的一生曲折,道出了无尽的辛酸与无奈。还有对杨二嫂前后的不同描摹,也写出了小人物在生活中被磨平了棱角,天壤之别更是突显了作品的思想内蕴,悲剧小人物的命运是如何造成的呢?这值得我们进行深深的思考。

其次,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引导学生能根据文章线索分析文章内容主旨,而如何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线索则是首要目标,除了通过寻找文章的时空线索外,文章出现的重要民俗内容也可能是文章的重要线索。像九年级下册《溜索》一文,“溜索”作为文章的题目外,同时也是行文的一条线索。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线索,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溜索,溜索是一种渡河的交通工具,在古代人们称其为撞,是在云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属于一种交通民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还原溜索过程,体会这一交通民俗的危险恐怖,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领会怒江地区人民的勇敢无畏,揭露文章主旨。

民俗视角解读文本,也就是去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成分,以别样的视角深入文本,打破原有的固化的文本解读角度,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发展。

二.以民俗文化解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教育是现在学校教学的重要教育内容,民国时期的蔡元培在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思想中最早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并一直受国人重视。在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审美教育又叫做美感教育,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美的体验,包括文章所描写的画面美、所展示的人情社会美,从而培养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甚至达到创造美。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其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将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民族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融入其中。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讲解,带领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品味民俗文化之韵、鉴赏民俗文化之魂,不断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中美的欣赏力、鉴赏力。另一个角度而言,学生学习民俗文化,不仅能感知不同时期审美标准的变化,也能够根据民俗文化了解不同时代的美、不同地域的美、不同民族的美等等。

如《蒹葭》和《关雎》以美丽女子比作高尚的情操,看似写君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实则是君子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天净沙·秋思》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秋郊夕照图;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从古人的描绘中,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再通过对这些描绘的深度挖掘,让学生体会民俗文化的美,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审美能力。

安塞腰鼓来自于陕北高原,据记载,在远古时代的陕北一带生活的人类,因为生活的需要,会把树木截断并掏空,套上动物皮,用木棒敲击出声,吓跑一些野兽。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已经作为军事装备用到战争之中。安塞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军事要地,时常会发生战争,而腰鼓则是当地人们用来传递讯息的重要装备。对于战士来讲,腰鼓就像上战场必带的刀枪、弓箭一样,在两军交战之时,击鼓振奋军心,给战士助威,战争胜利时,又能击鼓呐喊。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化,腰鼓已经逐步由军队用途逐步发展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当地百姓的祈神祈愿、祈求丰收、庆祝节庆的一种民俗舞蹈。安塞腰鼓的形成和发展,和其所在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当地的民风民情是分不开的。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环境也赋予了陕北人民独特的性格,陕北高原上的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一个个高大威猛,打起鼓来虎虎生威,充满力量,经历战争后的安塞民众,其腰鼓表演中也还保留有战争中的“狠劲”和“猛劲”,保留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势。[3]

具有民俗气息的小说离不开民俗环境的描绘,作为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是还原小说艺术感觉的切入点,它不仅展现了特有的风俗人情,也有效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分析小说中特有的民俗环境描写镜头,也可以更有效的引导学生感知美、把握文章。

《故乡》一开头就是一段附着着作者主观情感的环境画面:深冬的时节,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村以及悲凉的心情。而在回忆有少年闰土时的环境就大不一样了:金黄色的圆圆的月亮,沙地上有一望无际的碧绿色的西瓜。情绪不同,对故乡的感觉也就一喜一悲,童年的“我”在童话的世界遨游,而长大了的“我”却感受到故乡的“没有一点生气”。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笔调中体会不同的感情,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取向。小时候,无忧无虑的心情下会看到希望的果实,而中年的“我”心里装着太多事,只看的到暗色调的天空和景物,这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后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开心的时候看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母亲温柔慈爱,朋友乐观仗义,阳光是温暖的,雪花是轻柔的,而伤心难过的时候一切就都是灰暗的,身边的人都不了解自己,身边的景物都刺痛自己。艺术与生活本是一脉相承,我们品尝着成长的糖果,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从中体现着中年的“我”对故乡的失望情绪,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写出了一代人的故乡,写出了一代人心中的故乡景色、人物,写出了一代人所生活在其中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三.以民俗文化解读增强文化传播理解

“中国几千年的民间习俗,是华夏人几千年来积累的一种共同的文化生活”,学生们在阅读和感受文本中的民俗文化时,既能了解华夏的文化,又能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民间文化。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分析、拓展民俗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民俗的起源、演变和传播,从而加深对民俗的尊敬和认同,从而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民俗的渊源上来分析,民俗是一种集体行为,任何一种民俗都非少数人所拥有,即便是个人的创造,也必须通过集体的响应认同,这就是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因此,民间习俗普遍地渗透于广大的中下等民众的生活之中,体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凝结着一个国家的生存智慧,并经过一代代“集体”的影响而形成了具有深厚的民族精神。像《故乡》中所提到“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司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所谓“大祭司的值年”是指封建社会的大家族每年都有的祭祀祖先的活动,由各房轮流主持,轮到的就称之为“值年”。[4]这种民俗活动源起于中国传统的宗族生活,经过后人一代代的传承,逐渐确定下来,这种民俗活动不仅仅是对于家族成员事务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家族凝聚力的提升。这种集体性的民俗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

从民俗的地域分布来看,由于中国地府辽阔,民俗的地域差异性也很大。尽管某些民间习俗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人口流动等原因,许多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塞的腰鼓民俗文化、延安的窑洞民俗文化、怒江大峡谷的滑索民俗文化等,充分展示了我国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状态,以及中华民俗文化的豐富多彩。利用民俗文化对文本进行解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还可以发掘、保存各民族的不同地域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

从民俗的传播历程可以看出,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其在一代代人的不断补充、加工和完善中得到了延续。无论在传统还是现代社会,人们的成长都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教化与影响,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样也离不开群体的教育,学校教育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途径,通过学校教育,既可以让学生从书本中领悟先祖的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也能在师生的交流中,将传统文化延续下来。

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篇目大大增加,古诗文选篇132篇,革命传统选文30多篇,其中所涉及民俗文化内容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同时也是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历史这个特定的文化大背景下,民俗文化的教学有助于了解历史的传承,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教材古诗词中涉及了大量的民俗节日,重阳节、中秋节、七夕、白露等等,通过对岁时节令民俗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节日背后的故事,知晓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内容和礼仪形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同时,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解读文本,也能更好地巩固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理解,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自信。

总之,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站在民俗文化的视角上解读文本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地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更深地感悟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吸收。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魏研.基于民俗文化视角解读阿长人物形象[J].青年文学家,2021(15):97-98.

[3]孙晓娟.鼓声隆隆 心声雄雄——《安塞腰鼓》赏析[J].美文(下半月),2022(01):11-13.

[4]杨剑龙.论鲁迅乡土小说的民俗色彩[J].安徽大学学报,1996(03):52-57.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