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基地活动课程20年迭代发展研究

2022-05-30王骄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摘要]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为回应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论断,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践育人为理念,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的教学实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推动课程的迭代更新,赋能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课堂变革;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7-0000-03

【作者简介】王骄,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江苏宜兴,214233)副校长,高级教师。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课程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回顾20年的发展,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以下简称“无锡基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践育人为路径,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的教学实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推动课程的迭代更新,赋能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课程的启蒙阶段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精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的规定,无锡基地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课程开发。

1.人与自然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现实世界视野对生活的探究与体验,自然世界本身成为课程。”“在自然中”“关于自然”“为了自然”的自然探究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内容。宜兴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美称,无锡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开发“陶”“洞”“茶”“竹”四大主题课程:一是以“陶”为主题,开发“陶文化鉴赏、陶艺精品赏析、陶都博物馆考察、紫砂产业发展调查、陶艺制作”等课程内容;二是以“洞”为主题,开发“洞文化鉴赏、善卷洞历史、喀斯特地形地貌考察、奇石文化鉴赏、宜兴矿石的属性和特质,标本采集制作”等课程内容;三是以“茶”为主题,开发“茶文化鉴赏、采茶劳动、制茶劳动、茶农调查、茶类辨析、茶道讲座、茶艺表演”等课程内容;四是以“竹”为主题,开发“竹文化鉴赏、竹子的功用、竹海生态考察、竹艺编织、竹器制作”等课程内容。

2.人与社会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旨在让学生参与并反思社会生活的社会探究与体验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社会维度开发的重要内容。宜兴素有“才子之邦”“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的美称,且位居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工业百强县前十位,产业经济发达。无锡基地依托悠长深远的历史文脉和欣欣向荣的产业经济开发“文化游学”“社会考察”两大主题课程:一是以“文化游学”为主题,开发“潘汉年故居、徐悲鸿纪念馆、周培源故居、东坡书院、国山碑、宜兴名人馆”等游学课程内容;二是以“社会考察”为主题,开发“宜兴环保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巷头村工业市场调查、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张渚镇乡镇经济调查、新农村调查”等课程内容。后来,无锡基地还与政府职能机构合作相继开“消防教育”“人防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四大主题课程內容。三是以“消防教育”为主题,开发“消防理论、消防服穿戴、水带连接及灭火、油锅油盘灭火、云梯逃生、火场逃生、高空逃生”等课程内容;四是以“人防教育”为主题,开发“100mm滑膛炮直瞄射击仿真训练、82mm无坐力炮模拟训练、单兵防空导弹模拟训练、虚拟打靶、空袭疏散、三防教育、火场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创伤现场急救”等课程内容;五是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开发“生命起源、人生迷宫、法律知识一点通、禁毒教育、迷途的羔羊、法律动漫、法律知识大擂台”等课程内容;六是以“国防教育”为主题,开发“国防知识教育、国际形势教育、队列训练、军体拳、高射炮模拟训练、枪械基本操作、实弹射击”等课程内容。

3.人与自我课程

“自我维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发点和价值旨归,表现为儿童个性化的张扬和自主性的提升,具体体现为儿童独立思考并付诸实践、有所选择并敢于负责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无锡基地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开发“素质拓展”“心理体验”两大主题课程:一是以“素质拓展”为主题,开发“野外生存训练、野营拉练、户外拓展训练、定向体育运动”等课程内容;二是以“心理体验”为主题,开发“多米诺团体挑战赛、各类竞技、趣味游戏、团体协作活动”等课程内容。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结合无锡市教育局的课程管理要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主题化设置,无锡基地课程分“洞”“竹”“茶”“陶”等十二大主题,每类主题中设置若干课程;二是标准化课时,各课程项目基本课时数为2课时,并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层次要求高可增加2课时或4课时,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菜单式课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预先协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表;四是学分式考核,要求学生完成必修、选修一定量的学习实践任务,达到考核要求,可得到其对应的学分。

二、课程的发展阶段

以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点实验项目“实践基地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策略”立项为标志,无锡基地走向了以教育科研为驱动的内涵发展之路。这一阶段,我们主要运用“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课程结构四要素,即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对原有零散的活动进行课程化的设计。课程目标从偏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转变到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课程内容从偏重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内在需求与个性化选择,课程实施从偏活动组织与指导到注重学生身心体验与情感分享。此外还运用了美国结构主义课程观布鲁纳的思想,用结构化的框架,对基地的活动进行了系统架构,从而建构起无锡基地独特的“行者”课程体系。

1.行者模型

为回应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论断,我们系统梳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实践基地的育人路径以及地域文化的历史传承,提出了以“行者”为内核的校园文化理念。行,音xíng,《说文解字》释为“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引喻为实践,是实践基地育人的途径与方法;者,音zhě,代词,指人,是实践基地育人的结果。

同时,依据习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培养新时代青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和2017年12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四大关键能力,无锡基地建构了行者素养模型,见图1。

2.行者课程

无锡基地以培养“思考者、协作者、探索者、劳动者、自信者、爱国者、德行者、奋斗者”为课程目标,从“行者”的生活场域将课程分为“生活行”“文化行”“科技行”“自然行”“社会行”“劳动行”等六大板块。“生活行”包含了生命、生存、拓展主题,“文化行”包括了地方的紫砂、茶、才艺模块,“自然行”领域包括善卷洞、竹海、龙池山、太湖石窟主题,“社会行”领域包括红色研学、名人文化、经济发展调查、文化遗存调查主题,“科技行”领域包括3D打印、人工智能、无线电、搭建探究、创客主题,“劳动行”领域包括快乐农夫、创意工匠、勇敢卫士、幸福当家等主题,课程体系见表1。

3.行者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驱动学习者综合运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具身认知策略,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从而改变肢解式分析的教学方式,这与项目化学习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无锡基地融合情境教学和项目化学习理论,打造了“行者课堂”三阶六步教学法。

第一阶段是入境·践行,第一步要抓住核心知识设计好驱动性问题。教师通过驱动性问题“将学生暴露于自然的问题情景中”,“搭建学生所处日常生活实践与学校课程(领域)学习之间的桥梁,赋予学生学习活动的意义”,使得学生能快速地发现问题并代入活动,立刻做、马上做。

第二阶段是沉境·能行,旨在建立真实世界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并综合运用知识尝试性解决问题,能进行团队的自我激励性对话,相信自己、相信同伴,能与同伴进行分享,不害怕挑战,做到我们能行、大家都行。这个阶段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即引导学生建立与以往所学知识或已有经验的联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二是探索与形成成果,即在小组协作中探索问题解决的路径和初步成果,体会成功的快乐;三是评论与修订,接受教师、同伴或外部专家的建议与评价,修订、完善成果。

第三阶段是出境·知行,旨在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理解意义和跨情境迁移,在做中学、学中觉、觉中悟、悟中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这个阶段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公开成果,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二是反思与迁移,实现意义理解和跨情境迁移,具体表现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

三、课程的进阶阶段

(一)基于现场学习力的单元课程新架构

以2020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一类培育项目“现场学习力培养:实践基地课程的迭代与创生”立项为标志,我们将课程开发视角从学习场域聚焦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学生现场学习力概念,即让学习者回到知识发生的现场,通过体验学习、沉浸学习、探究学习、专家型学习、挑战性学习等具身认知策略提升学习者的综合学习力。同时,依据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现场学习力的三大维度,重点打造指向学生情感体验的“峰值体验”课程单元、指向学生认知提升的“认知学徒”课程单元和指向学生逆商培养的“挑战逆商”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由若干课程组成课程群,从而建构起基于现场学习力的课程体系新建构,见表2。

1.峰值体验。

该课程单元主要利用希思兄弟的峰值体验理论,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峰值体验,让他们感觉到“心流”,感觉到兴奋和成就感、荣耀感,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2.认知学徒。

该课程单元尝试要打破实践基地课程中原有的走马观花式的场馆学习、参观考察学习,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学习,像工程师一样制造,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调查、研究甚至创造,在实践中获取潜隐知识,旨在让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往、共同攻关、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整体的提升。

3.挑战逆商。

该课程单元以史托兹博士提出的“逆商理论”为指导,以逆商四维测评模型和LEAD工具箱为抓手,旨在提升学习者的意志、毅力、耐挫、正确归因能力。

(二)基于现场学习力的单元教学新范式

由于素养只能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来落实并检测,而任务设计需要关注谁(学习主体)、做什么(学习内容)、为什么做(学习意义)、怎么做(学习方式)以及做得怎么样(学习标准)等要素,且这些要素都整合在一个任务里。因此,以知识点、能力点线性安排的内容单元已很难满足素养教学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立足核心素养,以任务来整合并统领的单元教学新范式。

1.单元设计

约翰·杜威在《艺术与经验》一书中提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因此,传统的以知识点、能力点线性安排的内容单元很难让学生获得关于素养的“一个经验”,迫切需要建立以素养为纲,以任务为引领,整合情境、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的新的教学单元。

从教育情境来看,这里的情境不是导入新课的情境,而是整个单元的情境。通过“将学生暴露于自然的问题情景中”,“搭建学生所处的日常生活实践与学校课程学习之间的桥梁,赋予学生学习活动的意义,使得学生实践反思与社会互动变得必要和成为可能”,进而达到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之间的协调。

从目标和内容来看,单元不仅有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核心知识,更有学生的学习过程,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学、学了以后怎么去运用等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结构化的目标。

从学习方式来看,单元是以任务为引领,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且都有机整合在一个整体里,集中表现为内容重组和流程再造。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元以核心素养为纲,以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为主线,以生活为基础,以任务为引领,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多种学习方法的新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2.单元实施

单元教学要用任务驱动学习者综合运用探究、合作、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这与项目化学习的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对比综合实践活动与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特点(见表3),我们发现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非常适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课程实施仍然采用“三阶六步教学法”。

3.单元评价

由于素养只能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来落实,那么素养目标的达成与否也只能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来推论。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表现性评价的特点(见表4),我们认为无论从评价的内容还是操作特点来看,表現性评价都是非常“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评价方式”。

综上,无锡基地运用表现性评价理论开发设计单元评价工具,嵌入学习全过程,实现全程导航。师生使用时具体做好以下三步:一是呈现·理解。教师的任务是呈现评价工具,学生的职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评价贡酒,即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只有事先明确“目的地”,才能更好地使用并发挥评价工具的导航功能。二是学习·取证。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评价工具展开学习,教师则使用评价工具来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各种信息,即教与学的证据,取证过程也是教师改变以往教学行为的表现,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做好“让学”。三是反馈·调整。教师将搜集的证据及时向学生反馈、交流与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调整学习策略,以期待一下次更好地理解与学习。

回首20年课改史,我们在回望中打捞课改智慧,也试图对20年课改做出一种解释。展望未来的实践教育课程改革,只要我们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张华,安桂清.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自然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18-24.

[2]赵艳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5):54-54.

[3]张华,李树培.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自我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60-66.

[4]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L·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拓展版)[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2.

[5]杨向东.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案例[N].中国教育报,2018-5-30(5).

[6]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赵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

[7] 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11-15.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文本分析的学校课程管理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以京、川、浙三地58所学校为例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