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

2022-05-30杨寒

摄影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博格隐喻时尚

转化 杨寒 摄

《隐喻》是通过对在科技与艺术领域工作的女性艺术家、学者、从业者的深入访谈、性别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研究,在时尚文化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来探索女性、科技与时尚的关系。通过时尚与插画的结合,时尚摄影与动画、3D 扫描科技等不同媒介的结合,進行的数字化实践。《隐喻》不仅是女性对自身权利和存在的思考,也是通过女性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在当前女性主义的困境中探索科技对女性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隐喻》这个拍摄项目针对两个问题的领域展开研究、分析和文献回顾:(1)女性、科技和时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科技是如何影响女性的?在传统社会中,女性气质的特征往往被认为温柔、具有同理心、谦逊和敏感(Kite,2001)。尽管与女性气质相关的特征因社会和个人而异,但这些特征也受到社会建构和文化因素的影响(Burke 和Stets,2009)。

正如唐娜·哈拉维(Donna J. Haraway 美国哲学家—编者注) 在《猿, 半人马, 女性》(Apes, Centaurs andWomen )中指出的:“追溯女性在集成电路中‘位置的构想,主要从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来看,仅触及少数理想化的社交场所:家庭、市场、有偿工作场所、州、学校、诊所医院和教堂。每个理想化的空间在逻辑上和实践上都隐含于每一个相对应的轨迹中,也许类似于全息照片。然而,在这些网络中没有女性的‘位置,只有对女性赛博格身份至关重要的差异和矛盾的几何形状。”这说明女性在网络环境中是隐形的。女性在网络科技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编码自身? 她们不得不学习新的结合和新的联盟。

在项目的第一部分,时尚摄影与插画结合的实践中,我运用了一些夸张的超现实手法来体现我的概念。因为这与我之前的另一个项目《蓝心》的拍摄风格和形式是相链接的,但相比《蓝心》,《隐喻》在整个制作中更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创新性。在研究如何通过二维的平面将时尚摄影与科技结合,我做了一些调研。比如俄罗斯艺术家、摄影师奥列格·杜(Oleg Dou)的作品,他擅长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拍摄的肖像进行修饰和编辑,以产生风格化的特征和类似喷枪扫刷过的光洁皮肤。他擅长制作既诱人又令人不安的图像,同时他将现代摄影技术和电脑修饰相结合,展示了传统与未来技术共存的表现手法。这个特点与我想探索的技术和女性主义极具相关性。同时,荷兰女性艺术家米里亚姆·阿佩霍夫(MirjamAppelhof)的影像也通过超现实的拍摄手法,将微观中自然世界放大,人物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品表现出的温柔优雅而细腻,展现了她的内心感受,这触发了我的内心。另外,当代罗马尼亚画家萨宾·巴拉萨(Sabin Balasa)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和宇宙浪漫主义,这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些艺术家都通过自己不同的风格,使用不同的媒介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在不同程度上,给了我一些启发来创作《隐喻》这个项目。

在《隐喻》这个项目的二维图片中,每个主题里的每一个细小元素,都是通过我作为一名女性的生活经验结合科幻的场景来构成的,其中展示了科技和女性气质的关系。图像中结合了插图和摄影的手法,体现了优雅、梦幻和超现实的风格,使用神话和网络元素来表达女性的情感。

作品解析

时间

以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ABrief History of Time )为灵感,探讨了宇宙、时间和空间的起源与命运,我们对过去与未来的认知,以及人类超越自我的想象与探索。这些古老的命题隐藏着人类操纵和控制自然的欲望。

这张作品,放大看,图片里面的书籍,我用了“time”作为书名。画面中,每一页纸张的内容,都来自《时间简史》里对宇宙的探索。而书本作为教育的另一层含义,也被赋予其中,女性只有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们才能有了解这个世界,探索宇宙中奥秘的机会。

数据

很明显,这里显示的电路集成的元素,与唐娜·哈拉维所述的关于女性在网络中的位置有关。在现实中,女性被作为一种在各个场所都能被看见的自然劳动资源(画面中的手,通过神话的比喻,看似优雅和自由)。

转化

这张作品里面的花与鸟,代表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物。鸽子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不断地在输送着代表“自然”的花朵和植物。自然将人物包裹,象征着人类与自然是共同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 编码的传递、整合、传导和结合,人脑的秘密逐渐被打开。

重生

在阶级出现之前的性别化社会秩序中,性别决定了分工。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分工变成了等级制度。无论技术的出现对女性产生了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重生。

赛博格女性

作为女性,我们如何在网络中自我“编码”取决于我们使用和识别技术的能力。唐娜·哈拉维在《赛博格宣言》(The Cyborg Manifesto )中提出:“赛博格是控制论的有机体,是机器与生物体的混合,即是虚构的生物也是社会现实的生物。”

作品中一方面展现了人与机械结合的赛博格形式的女性,另一方面机械的齿轮也体现了人类在科技的影响下高速不停地运转。而女性要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困惑

我们所有人都存在于一个真实和虚拟的世界中,这可能会导致我们问什么是真实的和自然的?什么是机械的和网络的?粉红色云层,像是一团迷雾,遮住人的大脑。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我们对世界的本质感到困惑。

月亮

太空探索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面镜子,也为我们带来了新技术、新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对现实乐观自信的态度。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东西,充分印證了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的名言:“我焦虑地看着未来,但仍然充满希望。”

时间 杨寒 摄

重生 杨寒 摄

困惑 杨寒 摄

数据 杨寒 摄

赛博格女性 杨寒 摄

面具 杨寒 摄

面具

从生物克隆技术的角度,科技的发展会给女性带来什么?在这个作品里,我探讨的是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女性关于“生育”这个属性带来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关系转变的思考。

猜你喜欢

博格隐喻时尚
创造“不可能”的博格斯
《活的隐喻》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博格华纳向集成化转型
阿博格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继续前行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