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让思考可见

2022-05-30孟冉

摄影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风景摄影

孟冉

“让不可见成为可见。”

这原本是一句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话语,却因摄影的诞生与发展,成为视觉可触达的现实。

人类如何进行思考?这一充满魔力的“不可见”命题吸引着人们不断深入探索。而艺术,尤其是摄影艺术,使人类思想表达的可视化拥有了无限可能。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艺术表现思想。”摄影师的思考方式、审美态度等,直接决定了其观察事物的角度,并映射于作品的叙事之中,使观者能够更加敏锐、直观地体察与捕捉影像介质所承载或传递的观念、态度、情绪和思考方式。

禅语有云:“所谓觉者,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意思是说,自行觉悟,而后化導群生,即为修行圆满。这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体悟,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辨。在笔者看来,摄影艺术作为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感深度融合后的多元表达,同样具有“自觉”和“觉他”两个维度的贡献。

摄影的“自觉”,不仅是对内向与主观意识的体察认知,也是个体对外向与客观世界的思考解读。本期“个案研究”栏目聚焦艺术家许培武于2008年至2021年间主持的“中国风景”系列摄影群展。面对中国之博大,风景之广袤,题材之丰富,历届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呈现出高水准与多元化的视觉表达。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从各自对摄影媒介的认知出发,从个人经验、立场与态度出发,表达彼此对“中国风景”的认知与解读,这不仅是个体视觉经验在宏大题材中的多维体现,也是现实世界在创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投射;在《工业摄影艺术再现》中,摄影师王娟将经验感受与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关切融入作品创作之中,记录一线工人的奋斗场面,表现中国工业的建设成就。面对中国工业数十年发展变迁,摄影师内心深处所经历的涤荡与洗礼藉由影像与观者形成共振。

摄影的“觉他”,既有对“他者”群体及文化的感知与思考,亦有引发公众关注、探讨的诉求与自觉。本期“创作旁通”栏目中,摄影师杨寒通过作品《隐喻》对从业于科技与艺术领域的女性群体展开研究,并结合插画、动画、3D 扫描等数字化实践,试图对女性与科技、时尚的关系进行探讨;邓立峰的评论文章《同构的观看》以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Sheriff Curtis)、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马丁·帕尔(Martin Parr)等诸多世界摄影史中知名人物的代表作品及拍摄手法为研究对象,对“他者摄影”与“民族志”的发展路径与社会学价值进行了梳理与探讨。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作者对摄影“觉他”意义的一次系统性整理与研析。

一百多年来,摄影以其可视、可感、可传递、可触达的独特气质,为思想的绽放与通达搭建了一座精神桥梁。在不可见与可见之间,人类思想的深邃卓越与溢彩流光跃然影上,或镜观自我,或关切他人,或体察世间百态,或感知社会温度……这份力量,既柔软,亦刚强,带我们触达思想的彼岸,感知精神世界的无限之光。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风景摄影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