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犹在镜中

2022-05-30葡萄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8期
关键词:尘封希尔小说

葡萄

这是一本让人悲伤的书,不仅因为主角之死,更因为迫使她离开鲜活生命的东西,至今仍未离开她的后辈。这本未命名的小说,后人取名《形影不离》。但真正“形影不离”的,究竟是如封面上画着的一双好友,还是本不属于她们却限制了彼此的东西?

在故事中,安德雷是希尔维的同学,一个从火灾中活下来的女孩,身上有火留下的疤痕。她是转校生,独自一人上下学,在校园里率真大胆、特立独行,而当她和小伙伴叮叮咣咣地在家玩闹,母亲也觉得孩子就该如此,从不去责怪她。这一切都吸引着乖顺的好学生希尔维,在被周全照顾和严厉管教的少女时代,安德雷所享有的自由空气是希尔维从未呼吸过的。而她对一切都若即若离的态度,更显得成熟自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形势发生了讽刺性的逆转。安德雷的散漫到了尽头,基于她的性别、身份和阶层,曾经丰富的生活不断收窄。母亲终于开始履行职责,忙于安排相亲、购物等家庭琐事。为了和希维尔见上一面,安德雷只能在繁复的事务间隙抽出短暂的十几分钟。她终于丢失了自己的时间。相反,希尔维却因为家道中落,必须在外工作养活自己。一份教职,给了她不一样的命运,让她发出了曾在少年安德雷身上看到的那束光。

最终,安德雷死于疾病,也死于时代与自我之间的巨大裂痕,没有等来自由,也没有落入枷锁。而这不过是一切的开端。在《巴黎评论》的采访中波伏瓦曾说道:“人生让我发现世界如其所是”“年轻时我以为探索世界是去发现美好的东西……我先是一点一点,然后是越来越多地发现世界上的不幸”。在重重围捕之中,牺牲者成了一面镜子,时刻让活下来的人对照自己。

结局的故事发生在百年前的法国,两个女孩的友谊从9岁走到了天人两隔,不得不通过文学手法复活、延续,开始另一种生命。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安德雷的原型正是波伏瓦少女时代的挚友扎扎。她曾经与波伏瓦形影不离,却在22岁生日前的一个月骤然离世。尽管波伏瓦在致辭中写道:“您不是安德雷,我也不是这位以‘我名义说话的希尔维。”但这个被二人经历启发的故事,除了悼念一段最刻骨铭心的友谊,无疑将启发更多的安德雷和希尔维思考她们的人生选择,并诚恳地摊开了一切选择(或逃避)必然付出的代价。

小说写于1954年,这是波伏瓦的成名作《第二性》面世后的第五年。但它却成了波伏瓦生前未公开的遗作。创作完成之时,让·保罗·萨特评价这个故事“没有出版的必要性,读者也不会感兴趣”。直到1986年,她的养女希尔维·勒邦·德·波伏瓦才第一次读到这本小说的手稿,而这些手稿真正与世人见面已经是2020年的夏天。在这漫长的时间线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有些东西依旧“形影不离”。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在今天,我们如此迫切地想要打开这个尘封了六十多年的故事。同时,这个尘封了六十多年的故事也终于等来了它出版的必要性和读者的兴趣。

《成为波伏瓦》一书的作者、传记作家凯特·柯克帕特里克曾提出关于“真相”的问题。在我们讲给他人的故事、他人所讲述的关于我们的故事以及我们讲给自己的故事之间,当然是有区别的。所以,无论是这部映照着现实生活的小说,还是他人笔下的波伏瓦其人,追究细节的真相都远不如追求精神的真相更为重要。而当这些故事的观众,从文字讲述和未讲述的缝隙,瞥见、记录、反思甚至改写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故事,它的使命便完成了一点点。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尘封希尔小说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尘封往事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棵活了200 岁的树(二)
一颗活了200岁的树(一)
尘封
阁楼上的光
罗兰·希尔与邮票
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