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玉琴:牢记勉励,托起大国重器

2022-05-30拾柒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8期
关键词:重型机械徐工臂架

拾柒

付玉琴

付玉琴身材娇小,说话温声细语,让人很难将她与重型机械联系在一起。然而,付玉琴在重机研发方面勇担大任,不断攻克技术难题。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看望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职工代表,让她备受鼓舞。此后,她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让中国重型机械领跑在世界前列。

攻坚克难,打破技术壁垒

付玉琴老家在黑龙江,她从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只身来到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徐州,成为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一名设计师。当时,我国的重型机械品牌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进厂的那一刻起,付玉琴就明确了心中的目标:一定要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为重型制造增添一份力。

为此,付玉琴每天从研究所到车间两点一线,参与方案设计、产品制造的每个环节,与各种数据、图纸、起重机部件打交道,在一起进厂的人当中,她进步最快。

2011年,付玉琴被提拔为计算主管。当时,徐工集团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研发刚刚起步,关键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基建发展要求安装高度更高、构件重量更大,亟须技术和产品创新。

“外国人能掌握的技术,我们也能!”面对长臂架性能提升受限的国际公认技术难题,付玉琴挺身而出。她带领团队分析了上万种工况、跟踪了几千台车的试验,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最终选出三十个典型工况进行极限载荷试验。

在一次次试验中,付玉琴不断研究臂架结构承载特性,打破原有臂架结构,改变载荷分布机理,发明了长臂架高性能的高空大吊载臂架新型结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机世界最高风机安装纪录。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艰辛的付出。付玉琴经常加班到深夜,超负荷的运转让她的身体出现了状况。2015年临近春节,她突然发低烧,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依然坚持上班。谁知两天后,她头疼得受不了,才让丈夫送她去医院。她被确诊得了脑膜炎,昏迷了三天。醒来后,她第一时间叫来徒弟交代工作事宜,陪在她身边的丈夫看得既心疼又心酸。

牢记勉励,激发自身潜能

正是因为有许多像付玉琴这样努力工作的员工,徐工集团才得以快速发展。“你们的一些情况、在业界的表现,我都是了解的,徐工这些年发展得很不简单,在很多方面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有很多排名榜都是靠前的。”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集团考察时说。

当看到总书记饶有兴致地登上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XCA220型全地面轮式起重机驾驶室时,付玉琴深感自豪,这其中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得知该产品完全是由徐工自主研发、拥有三十多项专利时,总书记高兴地说:“要多进行原创性设计,把产品做好!”随后,总书记问:“这个产品的市场表现怎样?”技术人员朱长建介绍说:“它的行驶性能、起重性能都是国际领先,已经打入多个发达国家市场!”总书记表示肯定:“你们做得很好啊!还要不断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付玉琴深刻领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总书记的勉励当成动力,努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激发自身潜能。

当时,100米、98吨已是起重机的设计极限,国内其他厂家也尝试过突破,结果都失败了。“超大吨位起重机设计的核心是吊载能力提升,开臂架非线性效应显著,变性大,性能衰减快。如果不攻克这个难题,产品做不出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就没有话语权。”徐工集团专门组建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付玉琴和团队成员全力以赴。在研发过程中,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凭借一股干劲,经过几千次的实验和几十万次的模拟仿真,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付玉琴恐高,可为了工作,她逼自己克服恐惧。一次,徐工集团首台XCA1200全地面起重机正进行紧张的调试,过程中遇到了超起装置信号检测失灵的问题。付玉琴第一时间赶到调试现场,当发现实际问题点发生在高达8米的点位时,她没有丝毫犹豫便跳上了登高平台。尽管双腿一直在发抖,付玉琴依然坚持从摇晃的升降台跨过栏杆爬上车顶,查看检测板装配情况,分析问题原因,并指导完成了超起检测板固定位置的调整,使车辆能够顺利进行后续调试试验工作,保证了交付时间。

巾帼工匠,领跑世界前列

有一次,客户准备提车时突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将原来的载重90吨提升到110吨。外行根本不清楚增加这20吨意味着什么,可对于负责臂架研发的人员来说难度极大。是放弃还是突破?“突破瓶颈,自主创新!我们不能忘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能辜负他的殷切希望!”她和团队成员顶着巨大压力,日夜兼程,最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快速攻关。

付玉琴的主要工作就是研发重型起重装备的臂架,基本臂、二节、末节臂……有机组装,一个巨型“抓手”应运而生。目前,最新的起重机达到了2000吨級,而对应的臂架长达175米,相当于60多层楼的高度。这样的重型装备主要运用于风力发电机风叶的吊装,在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徐工集团的全地面起重机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走在了世界前列。现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已完全掌握了千吨级起重机的核心技术,打造出了中国起重机产业的靓丽名片。

“大国重器”崛起的背后,正是一群像付玉琴这样的大国工匠的默默耕耘。从方案设计、计算到数据分析、方案制订、详细设计,与各种数据、图纸打交道,十四年来,付玉琴的工作每天如此。

付玉琴不断学习和钻研,先后完成起重机高性能柔性组合臂架安全设计技术、起重臂运动平顺性技术等十余项关键技术攻关,攻克臂架屈曲、伸缩抖动等多项行业技术难题,不断突破行业吊载性能边界。

2022年3月,付玉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授予“最美巾帼人物”称号。新的荣誉新的使命,付玉琴说:“我一直都坚信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中国的风电就要用中国的设备吊起来!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攻坚克难,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猜你喜欢

重型机械徐工臂架
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
重型机械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混凝土泵车臂架运动速度提升研究及应用
昊龙集团·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昊龙集团·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昊龙集团·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折叠型式和机构分析
折臂式举高消防车臂架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徐工XW1300C大型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