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张瑾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课堂教学

摘 要:高中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阶段,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是其必须具备的社会实践能力,而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项目教学法最主要的要求。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必然会一改往日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因此,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师要明晰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全身心参与项目的过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收获理想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3-0070-03

引  言

隨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学段课程体系所占据的地位不断提高。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实践能力,已然成为各所学校的重要责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对项目教学法的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推动学生人才的养成,为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师为引导,由学生积极参与,独立完成某一项目的有效教学方法[1]。当教师为学生安排独立处理的项目任务时,学生要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展开评价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完成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紧跟学生的项目完成过程,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使学生逐渐向人才的方向迈进。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例如,课堂教学中PPT的教学作用,人口普查中Excel表格的数据作用,照相馆中Photoshop的作用等,都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来操作完成。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学生日后的工作也难以离开信息技术。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项目教学法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理念高度相符,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当然,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必须以项目为主线[2]。因此,在了解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策略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以有效策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对学生的恰当点拨之下助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熠熠生辉。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经验,对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一)分配合作项目,促进学生参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定然由于生本理念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项目教学法是与生本理念相契合的一种方式。所以面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彻底拒绝“灌输式”的教学思想是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可以高效完成项目的学习小组,使学生有情感地参与课堂,积极、主动地将项目合作完成,助力学生创造力和团结力的发展,促进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的形成[3]。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笔者确定项目任务是学生根据问题需求合理地选用信息系统,从而在对典型信息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以及信息系统对信息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初始学习环节,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对学生说道:“假设咱们现在要去旅行,需要做的准备都有哪些?”从而使学生了解车票预定、查阅路线、查询天气、预订房间、查阅旅游攻略等项目,为学生体验如何应用相关的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然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同时,笔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详细引导,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组成的基本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热情高涨的前提下认识了人、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了整个合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民主的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切实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了精彩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引入关键问题,调动学生思维

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特性之一[4]。同时,项目教学法需要在各个环节中探索问题,从而形成连贯性,高效完成学习项目。因此,提出问题就成为项目完成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懂得对项目内容进行研究,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引入关键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在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下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高效掌握项目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参与项目活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助力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关于电信诈骗的视频,对学生提问:“什么是电信诈骗?网络刷单行为是诈骗吗?”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防诈骗意识。然后,笔者提出了两个项目活动任务,分别是“认识电信诈骗及其危害”和“认识无线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在第一个活动中,笔者提问:“当骗子打来电话时,我们能不能根据骗子的电话报警?”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骗子的诈骗规律,向学生强调金融网站的安全特征、安全警示的有效性,以及退款提醒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在第二个活动中,笔者结合现实事例,分别引导学生认识了WiFi热点下的钓鱼陷阱、无线网络中的信息系统漏洞,以及无线网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学习任务结束时,笔者引导学生归纳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来源,让学生合作交流了以思考状态完成项目任务的感受。这样就通过引入关键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师生共同研究,集中学生精力

上文提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师生相辅相成才可以完成。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之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也愈来愈被强调。因此,面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考虑到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可控性,从而采用师生合作的教学策略,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集中学生的练习精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项目过程,并全程指导学生的活动,以引导性的语言助力学生将项目内容事半功倍地完成,达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目标[5]。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库的构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了解,笔者确定这节课需要围绕“创建图书馆里数据库”这一项目任务展开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回忆了有关信息数据的内容,对学生说道:“这节课咱们需要完成‘设计图书表‘在数据表中插入图书的封面图片两个活动。”笔者要求学生畅谈完成这两个活动的想法,从而和学生展开互动,为学生创建数据表提供了方法,给予了学生完成项目的时间。然后,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笔者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区分出不同字段的属性,提高了学生将字段属性进行合理设置的基本操作能力。在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了将数据表可视化创建的方法,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这堂课的学习心得。这样,在项目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学生集中精力参与,最终将项目任务高效完成,顺利实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理论结合实践,肯定学习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联之紧密逐渐被广大教师了解。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理论与实践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渗透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肯定学科的学习价值,从而使学生拿出充足的动力参与项目的学习过程,助力学生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技能,从而收获理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前对教材的了解,笔者确定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阶段,物联网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并且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了解物联网的原理,确定传感器在物联网系统中的作用就成为主要的项目学习任务。于是在教学导入阶段,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物联网与生活的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画面下感受到物联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从而要求学生探究生活中的传感器有哪些,并通过教材和学案及生活经验分析电饭锅、测温仪、光电鼠标、火灾报警器等传感器的功能。这能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价值,从而加深对信息技术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的理解,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然后,笔者结合各种传感设备,引导学生更加精确地认识信息系统的作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更加肯定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价值。这样,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策略,让学生充满动力地参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为学生拥有解释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现象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助力,实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五)注重项目测评,提高学生自信心

项目测评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是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完善,也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6]。同时,项目测评还能够更好地给予学生学习反馈,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愈来愈有自信心,愈来愈有主动性。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有完善教学任务的思想,注重项目测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反思习惯,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这节课结束后,也意味着“信息系统的安全”这一整单元的教学任务初步完成,于是便开始了单元整体的项目测评。首先,笔者从技术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了前面两节的内容,从管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了第三节的内容。然后,笔者从“人”的因素出发,引导学生分别思考单元整体的项目,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单元形成了系统的了解与客观的认识,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笔者强调了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知识的复习,希望学生养成“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这样,

通过项目测评,加深了学生对管理体系中“人”的作用及本单元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极大程度上实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布置项目作业,巩固基础知识

作业是课堂活动的必要补充,是学生“温故而知新”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而项目作业的布置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有效方法。当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懂得合理布置项目作业,让学生有完成作业的动力,从而在完成项目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趣味,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愈来愈有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指导,必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吸收,助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结  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以及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对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有所帮助。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采取分配合作项目、引入关键问题、师生共同研究、理论结合实践、注重项目测评、布置项目作业等有效的策略,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养成,助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愈来愈强,最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简云.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以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作品项目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0):36-38,44.

[2]魏培李.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互动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5):183,185.

[3]王申,田敏.项目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02):89-93.

[4]常明立.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10):55.

[5]李祖全.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93.

[6]孟浩.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践行[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206.

作者简介:张瑾(1985.8-),女,江苏淮安人,任教于苏州市桃坞高级中学校,中小学一级教师,碩士研究生学历。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课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