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亚洲到欧洲再回到亚洲:巴塞尔摄影展上的亚洲面孔

2022-05-30塔蒂亚娜·罗森斯坦

摄影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北野巴塞尔摄影展

塔蒂亚娜·罗森斯坦

摄影是一个强有力的媒介,它让不同的想法跨越边界进行交流。一些摄影师喜欢记录日常生活,而另一些则通过各种充满智慧的实验创造作品,这两种偏好都受到摄影师本人所在国家的文化影响。在其本国文化影响下,摄影师们形成了自己的品位和观点,因此,当亚洲摄影师来到西方,或西方摄影师去到亚洲时,他们都需要克服眼前所见现实和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之间产生的分裂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艺术博览会是一座连接不同传统文化的桥梁,并为艺术品交易提供了一个活跃的机会。在巴塞尔摄影展览会中,我们可以亲身经历这种交易是如何发生的。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日本人意识到他们文化的独特性在西方人眼中充满了异域风情,于是便设法将其在西方销售盈利,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本土的亚洲艺术和摄影收藏家大多都对日本艺术家关注颇多。此外,他们还都非常了解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IBASHO画廊(画廊名称在日语中意思为“一个你可以做自己的地方”)。该画廊由浮世绘收藏家夫妇安妮玛丽·泽索夫(AnnemarieZethof)和马丁·范·彼得森(MartijnVanPeterson)于2015年创立,专注于日本摄影收藏。IBASHO画廊从不与艺术家签订长期合同,而是基于项目与不同的摄影师群体合作,通过这种方式,IBASHO画廊大概聚集起了约50位日本摄影师。

IBASHO画廊在本次巴塞尔摄影展中带来了森山大道(DaidoMoriyama)的作品,森山大道是整个20世纪下半叶日本摄影最突出、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从威廉·克莱因(WilliamKlein)拍摄的纽约照片和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的报纸印刷作品中获取灵感,以描绘城市生活的严酷现实和日常生活的无秩混乱而出名。他发挥相机的潜力,进行无意识的记录,通过反复实践发展出了一种“粗糙、模糊和离焦的”拍摄风格。他的作品被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和法国无数知名的私人和公共机构收藏。

《无题4》(2016),苏迪 摄。图片由IBASHO 画廊和Sudi 提供

北野谦(KenKitano)的系列作品《收集光》(GatheringLight)是IBASHO画廊最近的一个项目。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北野谦开始思考自然和宇宙。该项目中,他在冬至到夏至期间,于屋顶上装置了一台胶片相机创造长时间曝光摄影作品。6个月以后,他取下相机、拿出胶卷、冲洗照片,并用Photoshop进行了后期处理。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光线痕迹被放大到可见,对摄影师本人而言,这便是摄影的精华所在。

IBASHO畫廊非常关注性别平等问题,所以日本的女性艺术家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其中就包括苏迪(Sudi)和梶冈美穗(MihoKajioka)。苏迪想要用视觉影像呈现她写的诗歌,因此投身摄影。她喜欢用高对比度的光线来拍摄那些在别人眼中十分普通的场景,某种程度上,她拍摄了自己眼中的现实。梶冈美穗目前居住在巴黎,她是从新闻行业转入摄影领域的。她作品的主题大多是花朵和晒太阳的男孩,通常情况下这些场景都来自日常生活和她自身琐碎的经历。梶冈美穗的艺术创作大多基于抓拍,她随时随地都带着相机并凭借直觉拍下她觉得有意思的东西。这些收集起来的图像就是她在暗室中创作的基础材料,她通过复杂的洗印方法创造出了独特图像作品,这些照片充满诗意且引发着人们的想象。梶冈美穗在使用摄影这一媒介时所专注的、创造性的、十分敬畏的方式似乎与传统日本艺术的侘寂之美不谋而合。梶冈美穗说,摄影捕捉瞬间并定格它们,她冲洗出这些瞬间时就像在与时间做游戏,迷失在时间的长轴之中。

与日本艺术家不同,韩国摄影师很少出现在国际摄影展中,除非他们生活在西方国家,比如目前定居法国的韩国摄影师李大成(LeeDae-sung)。他的作品由来自巴黎的“回声119”画廊(theGallery“Echo119”)代理。李大成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关于自然和生态的,他此次在巴塞尔摄影展展出的作品《消失中的岛》(VanishingIsland),曾获得2015年LensCulture肖像奖第一名。

《收集光》,清里站,日本山梨县北杜市,北野谦 摄。图片由IBASHO画廊和北野谦提供

今年新出现在巴塞尔摄影展的是位于柏林和北京的画廊与艺术基金会“候鸟空间”(MigrantBirdSpace),其创始人是中国艺术史学家卢玫,她致力于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并展示来自中国和欧洲的艺术家及艺术机构。卢玫主要关注当代中国摄影,致力于推广知名艺术家和新人,提供展览空间和艺术村项目。画廊中的艺术家之一冯立,既是一名公务员又是独立摄影师,他喜欢的摄影类别是街头摄影。冯立镜头下的场景看起来源于现实生活,其创作过程却纯粹是主观的,所以这些照片看起来都很超现实。冯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不同的人和事物并置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惊人的对比和新的关系,他的作品以并置、闪光灯和鲜明的色彩为特征,揭示了世界的荒谬。在巴塞尔摄影展上,候鸟空间画廊展示了冯立从2005年起,于家乡成都街头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用索尼数码相机配合闪光灯拍摄的照片。

《收集光》,小豆岛,日本香川县土庄町,No.2,北野谦 摄。图片由IBASHO 画廊和北野谦提供。

还有几位曾在亚洲学习、工作及简单旅行过的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作品也出现在了此次的巴塞尔摄影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分享了他们对亚洲大陆的印象。其中之一便是法国摄影师斯蒂芬·格拉迪厄(StephanGladieu),他的作品由德国的阿尔科艺术画廊(TheGalleryArtcoArt)代理。格拉迪厄自1989年起从事摄影方面的工作,既是一名战争摄影师也是一名纪实摄影师,他在亚洲中部和中东的疆界游蕩,从阿富汗到伊朗、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从印度到越南再到中国。格拉迪厄目前仍然在为报社工作,但是他将镜头逐渐从世界上的冲突转向人文主义的一面,所以他开始拍摄肖像。在2017年到2020年之间,他曾先后5次去到朝鲜,每次都会在那里待上两周。格拉迪厄拍摄了朝鲜的工厂、街道、动物园和医务室。在他的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大多数时间都是成群结队出现的,极少会有一个人的时候。照片中的男人们穿着制服或工作服笔直地站立着;女人们也身着制服,但通常脸上会带有一丝微笑;孩子们则像大人一样严肃。格拉迪厄一直在试图更加接近这里的人们,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所思所想,他的照片聚焦在人的身上,试图触碰他们“戴着面具的脸上”一闪而过的亲密关系和个人情感。格拉迪厄在朝鲜创作的一系列迷人的照片,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朝鲜社会的肖像。

《站在一个消失中的岛屿海岸(2014)》,李大成 摄。图片由回声119画廊和李大成提供。

《站在一个消失中的岛屿海岸(2014)》,李大成 摄。图片由回声119 画廊和李大成提供。

《章鱼》(2021),冯立 摄。图片由候鸟空间画廊和冯立提供。

克里斯·萨尔马尼斯(KrissSalmanis)是当今最活跃的拉脱维亚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极简主义语言和深刻的幽默感而出名。来自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ISSP画廊在本届巴塞尔摄影展中带来了萨尔马尼斯的作品,策展人伊尔维塔·加巴利纳(IlvetaGabalina)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萨尔马尼斯的作品。2019年,萨尔马尼斯从他的家乡里加来到成都后,立刻被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所吸引。在由卢克斯莱克·A4美术馆(Luxelakes·A4Museum)发起的A4艺术家驻地项目中,萨尔马尼斯近距离接触了川剧。他认为川剧是一个由叙事、符号和各种意义组成的复杂系统,作为一个人为艺术,它不仅仅只停留在智力层面,还强烈地刺激着人类的感官。此次巴塞尔摄影展展出了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成都在卢克斯莱克·A4美术馆创作的系列作品《构造》(Construction)。该系列包含2个视频和12张照片,其中一条视频叫作“万物闪耀”(AllThingsShining),里面既有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还配以川剧中的《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照片则展示了萨尔马尼斯在中国日常生活的场景。对他而言,摄影与其说是关于二维的,不如说是关于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他认为,摄影作为媒介有很多限制,比如时间、结构、二维的性质,但这些限制同时也是摄影所拥有的可能性。

尽管亚洲摄影师在欧洲艺术和摄影市场还是少数群体,但是他们的存在已经逐渐不可忽视,正如欧洲人对亚洲摄影的兴趣一样。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参与到与亚洲摄影师合作的项目,去亚洲大陆旅游或学习。

猜你喜欢

北野巴塞尔摄影展
2023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
张超摄影展
竹马式微醺
高怀柱
最初的面孔 肖全摄影展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作家书画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公益摄影展《走进走近》福州开展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