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年、四十张照片、四十个瞬间

2022-05-30王丹

摄影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鹏飞园地月刊

王丹

“读者园地”栏目从1982年《摄影世界》杂志正式公开发行至今,在读者们的陪伴下,走过了绚丽多彩的40年,也是风华正茂的40年。在“读者园地”这片“田野”里,摄影爱好者队伍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翻开《摄影世界》往期杂志,在“读者园地”栏目中常能看到一些今天已非常知名的摄影家的名字。

在1982年《摄影世界》公开发行前,它的前身是《摄影参考资料》,这是一本由新华社摄影部技术研究室创办的刊物,里面刊登了许多翻译摘编自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和地区关于摄影技术研究类的文章。《摄影参考资料》原本是作为内部参考资料提供给新华社内部员工阅读的刊物,旨在提高摄影记者的业务水平。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攝影爱好者对于摄影技术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1982年1月,《摄影参考资料》更名为《摄影世界》,并公开发行。

据摄影世界杂志社前副总编辑施鹏飞回忆,为了提高知名度,《摄影世界》在创刊初期会在电影院、报纸上做广告,邮局每年10月份开始征订时也会进行征订宣传。《摄影世界》杂志第一年的征订结果非常令人兴奋,刚刚公开发行就获得了6万多的订量。为了吸引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时任摄影世界杂志社总编辑陈娟美与大家商议决定开辟“读者园地”专栏,专门刊登摄影爱好者的来稿,增强读者参与感。就这样,“读者园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彩图片。

“‘读者园地栏目推出后,一传十,十传百,每个月都能够收到大约一两千份投稿。”施鹏飞说。《摄影世界》“读者园地”从1982年第1期刊登4张照片开始,到后来每月最多时,会刊登30张照片,“读者园地”的影响力越做越大。从1990年代末起,施鹏飞为每期“读者园地”的照片撰写1500至1800字点评,从技术、构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论。读者们对这些点评好评如潮,很多读者写信给施鹏飞进行交流,说读了点评文章之后知道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感觉自己在拍摄方面有了方向,并建议施鹏飞将这些文章汇编成集。

在1990年代,拍摄《俺爹俺娘》项目的摄影家焦波也是《摄影世界》“读者园地”栏目的忠实读者,他给当时负责“读者园地”栏目的施鹏飞留下了深刻印象。施鹏飞说,很多北京的摄影师都会亲自来杂志社投稿,主要是为了能够与编辑们面对面地交流,焦波也是其中之一,是杂志社的常客。那时候,每当有摄影师的作品在“读者园地”上被采用,摄影师们都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他们会更有信心去进行下一次创作,拍摄水平也逐步提升。不仅如此,作品被选用还会带动摄影师所在地方的摄影爱好者纷纷投稿,并产生连锁反应,促使地方摄影活动积极开展。

“读者园地”的编辑们并不是在办公室坐等收稿,而是积极地走出去开展活动。据施鹏飞回忆,《摄影世界》杂志曾与黑龙江大庆公安系统的摄影协会搞过警察主题的“读者园地”活动,这次活动带动了来自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周边地区的摄影爱好者100多人,他们全部涌到大庆来参加活动。摄影爱好者们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主题进行拍摄,第二天将拍好的胶卷冲洗出来进行照片评选,获胜的优秀作品会被刊登在《摄影世界》“读者园地”栏目上。这种比赛方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后《摄影世界》与佳能公司合作,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的“亚洲风采摄影比赛”也是在“读者园地”摄影活动的基础上组织的照片征集评选活动,并形成了影响力。

“读者园地”就像《摄影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摄影世界》通过它获得了来自摄影人的肯定与支持,同时,“读者园地”鼓舞了一代摄影人的成长。在此,我们扫描了《摄影世界》往期杂志,并有意保留了照片印刷的网文效果,汇集了“读者园地”40年中的40张图片来重温昔日的精彩瞬间。不惑之年的“读者园地”将更加从容和潇洒,并保持着对影友优秀摄影作品的期待与欣赏,它会继续将来自读者的优秀作品,通过杂志、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渠道以全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为读者用户打造更广泛、成熟、快捷的传播平台。

(注:全部照片由中国图片社传统介质数字化中心进行高清数字化翻拍加工。)

1.选自1982年2月刊“读者园地”,电化教学好。(扫描照片)桑祥森 摄

2.选自1983年10月刊“读者园地”,杯水注深情。(扫描照片)唐嘉鸿 摄

3.选自1984年1月刊“读者园地”,在秋收的假日里。(扫描照片)沈遥 摄

4.选自1985年6月刊“读者园地”,导演与摄影师。(扫描照片)陈志河 摄

5.选自1986年11月刊“读者园地”,溢。(扫描照片)钱小平 摄

1.选自1987年12月刊“读者园地”,雄壮的入场式。(扫描照片)解海龙 摄

2.选自1988年6月刊“读者园地”,育苗。(扫描照片)崔雁平 摄

3.选自1989年7月刊“读者园地”,时代的风采。(扫描照片)夏青 摄

4.选自1990年12月刊“读者园地”,村里来的新老师,你好!(扫描照片)周石 摄

5.选自1991年1月刊“读者园地”,我为亚运添光彩。(扫描照片)曾乔发 摄

1.选自1992年8月刊“读者园地”,扣人心弦。(扫描照片)高明鑫摄

2.选自1992年11月刊“读者园地”,玩累了。(扫描照片)王保生 摄

3.选自1993年8月刊“读者园地”,“洋大人”逛京城。(扫描照片)李同春 摄

4.选自1994年8月刊“读者园地”,画得再像点。(扫描照片)李文风 摄

5.选自1996年2月刊“读者园地”,阳光灿烂的日子。(扫描照片)京蜀 摄

1.选自1996年6月刊“读者园地”,童年时光。(扫描照片)邓大泉 摄

2.选自1997年2月刊“读者园地”,墙头小贩。(扫描照片)庄艳平 摄

3.选自1998年10月刊“读者园地”,争客。(扫描照片)李兆民 摄

4.選自1999年3月刊“读者园地”,看不惯。(扫描照片)陈勇 摄

5.选自2001年11月刊“读者园地”,北京的呼唤。(扫描照片)葛忠良 摄

1.选自2002年3月刊“读者园地”,读卖新闻。(扫描照片)张一帆 摄

2.选自2003年7月刊“读者园地”,西直门之夜。(扫描照片)傅忠庆 摄

3.选自2004年12月刊“读者园地”,身轻如燕。(扫描照片)张勤 摄

4.选自2005年5月刊“读者园地”,土窑小学。(扫描照片)鲁大维 摄

1.选自2006年1月刊“读者园地”,拔火罐。(扫描照片)李柱坤 摄

2.选自2007年6月刊“读者园地”,老年之家的新鲜事。(扫描照片)项新平 摄

3.选自2008年3月刊“读者园地”,老药师。(扫描照片)张炳生 摄

4.选自2009年4月刊“读者园地”,未来明星。(扫描照片)张彦锋 摄

5.選自2010年3月刊“读者园地”,苏州自行车婚礼。(扫描照片)张健 摄

1.选自2011年8月刊“读者园地”,小苗。(扫描照片)朱礼平 摄

2.选自2012年3月刊“读者园地”,都市之光。(扫描照片)王子延 摄

3.选自2013年4月刊“读者园地”,吸引。陈长喜 摄

4.选自2014年12月刊“读者园地”,脚步。施振 摄

5.选自2015年8月刊“读者园地”,手。柳清清 摄

6.选自2016年6月刊“读者园地”,角落里的优雅。胡拥军 摄

1.选自2017年12月刊“读者园地”,忙里偷闲。刘文韬 摄

2.选自2018年12月刊“读者园地”,态度。吴学峰 摄

3.选自2019年7月刊“读者园地”,风雪中的外卖小哥。宋义勇 摄

4.选自2020年3月刊“读者园地”,聊天。李奇渊 摄

5.选自2021年1月刊“读者园地”,农家小院新行当。杜芳林 摄

猜你喜欢

鹏飞园地月刊
园地再现
画与理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惩“前”毖“后”
举贤
画与理
书画园地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