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2022-05-30韩峰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表演审美音乐教育

韩峰

摘 要:本文旨在从电脑音乐技术这种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构成的基础条件入手,比较新技术对于音乐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下的教师群体、音乐学习者应当做出哪些转变去适应这一教学模式,展现互联网音乐教育下的审美、创作、表演的艺术成果。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理论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也能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育;新考验;审美、创作、表演

一、引言

电脑音乐技术如今已广泛应用在音乐技术的各个使用层面,无论是在音乐的制作还是音乐的展现方面都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很多层面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音乐的制作方法,这显然得益于电脑音乐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电脑音乐技术的基础为“MIDI”,是英文“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通过直译可以理解为“音乐设备的数字接口”[1]。从本质上讲是某一个公司所生产的乐器有着统一的电脑音乐体系的标准,具体规定了各种乐器之间应当使用哪种电缆来传输电脑音乐的各种信息元素,从而保证了力度、音高、音量、踏板等乐器演奏信息的统一,使得这些因素能够被准确及时地传输和编辑到具体的电脑音乐作品当中。在理论上,此类标准可以有无限种,而且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在当前一个公司并不能够生产出每一种高品质的电脑音乐乐器设备的情况下,只有形成各公司之间统一的乐器数据标准,才能实现电脑音乐乐器的通信问题解决,最终推动此类音乐技术的

发展。

电脑音乐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音源、音序器软件和硬件,其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是先由输入设备将乐器演奏信息的MIDI信号经由音频接口传送给电脑当中的音源,再由音序器软件对这些经过处理的音频信号进行调节,最终通过指令音源进行发音,而后使用耳机或音箱等传输设备发出具体的声音。正是通过较为成熟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才使得此种音乐形式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社会音乐生活的各个方面。

软件是电脑音乐技术赖以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无论是用于音乐的制作、演奏,或是用于音乐教育,都有专门的电脑音乐软件。仅就教学领域的软件而言,近些年来就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不同的教学层面软件也可以被进行细化,例如,用于乐理教学的Sibelius 7.5打谱软件、和声教学的Tonica软件、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Ear master软件、用于钢琴教学的The Pinaist软件等,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水平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软件,电脑音乐教育才得以更好地发展。

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但是从客观上说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壁垒,在效率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和创新对于音乐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也正是在互联网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互聯网技术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和影响,以及具体的教育表现条件和特征进行论述。

二、互联网技术与音乐教育

1.传统互联网中的音乐教育

新技术的接纳和运用极为迅速而灵活,从早期的投影、幻灯片、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计算机网络都被各方面的教育所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互联网技术因发展层次的不同和手段的多样性而展现出教育方面的不同特点和路径。传统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和当前的大数据、AI信息技术之下呈现的互联网音乐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无论从教育的理念还是教育的方式上都体现出明显的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

传统互联网中的音乐教育与无线广播和电视技术应用之下的群体教学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主要是向学生播放固定的教学内容(声音影像)。但是在教学形式方面,特别是在学生的操作形式方面,传统的互联网音乐教育展现了其他技术体系之下传统音乐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2]。首先,学生能够拥有更大的课程自主选择权,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音乐教育内容,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查找自身需要的、特定的内容。其次,对于学习内容他们能够进行反复收看、学习、总结,直至达成自己完全理解。最后,传统互联网中的音乐教育具备师生交流的初步条件,通过留言和电子邮件等方法,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较为便捷的交流。传统互联网中的音乐教育奠定了互联网音乐教学的基础,至今仍然是互联网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后期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对最初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更加完善的优化和补充。

2.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于音乐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就大数据而言,利用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之下教育轨迹的可视化,能够总结和分析出不同群体的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倾向,总结出学生对于哪一部分知识需要经过何种程度的反复学习才能够掌握。而且在大数据体系之下学生的在线作业情况也能够被全面记录,所形成的分数也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直观的分析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教学成果反思,明确在哪一部分应该着重加以提升。

人工智能的运用是互联网音乐教育的一次内部革命,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创作能力。如今计算机通过算法,大卫·考普设计了仿真机器人EMMY,已经能够创作出与人类音乐大师风格相当的作品,对于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3]。学习者通过特定的音乐教育软件学习,这一过程当中软件背后的算法能够逐渐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类型、行为习惯,甚至是注意力水平。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为学员推出更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计划。而且,这一系统还会随着音乐学习者人数的增加而不断进行整体完善,推出更加准确而丰富的音乐学习模型。更为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的音乐教育不存在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因个人情绪和教学状态不同而产生的对音乐知识教育体系的影响,人工智能会遵循固定的算法,以极高的效率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教育方案,能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集中到人工智能结合算法而推出的内容中。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虚拟仿真音乐教师的出现,将对音乐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区块链和元宇宙技术也逐渐从概念转为对实际的影响,并且在金融等领域之外扩展音乐教育等领域。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中心化的特征而影响到了音乐教育产业,音乐家、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共同使用、协作创作音乐作品,并对之进行分享。区块链技术下开发出的电子ID——不可替代通证(NFT)和元宇宙也被认为是帮助广大音乐爱好者更好更多地接触音乐知识,控制自身作品的权益并且实现音乐教学成果广泛推广的未来途径。而其实际能够起到的作用虽然没有完全证明,但是毋庸置疑,互联网音乐教育将不断发展,并且产生出更多更好的音乐教育新途径。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创新

1.关于教师——虚拟与现实带来的新考验

教师作为互联网环境之下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直接接受着互联网模式之下虚拟与现实的直接考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组织者,更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也是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音乐教育的探索者。在传统课堂教学转移到互联网教学,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和知识的流畅传递,尤其是音乐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进行高效教学,成为摆在每一名音乐教师面前的难题[4]。从教师自身层面而言,应当从理念上、能力上以及平台的借助方面,把握好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学发展机遇。

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教师只有采取综合全面的举措来提升自己的互联网教学技能,才能够满足新时期教学实践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首先,自身思想的完善是教师终身注重与修为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与职业道德,从而为更好地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其次,“互联网+”的音乐教学更加考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掌握水平。例如,音乐课程教案的制作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还需具备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这也成为其知识表达水平的重要方面。在不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教学交流的情况下,教师应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互动能力。这一过程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自学掌握相应的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网络课程,并尝试自行讲解,实现授课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在进行自我完善之余也应当注重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不同,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的态度和认知也有所不同,所以学校很有必要组织一些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提升互联网教育理念,为教师在互联网教学中的困难提供解决路径。同时为教师群体搭建互联网教学交流平台,当教师在面对相应的教学困难时,能够进行集体研讨、相互帮助、协作分工来克服困难,最终发挥教研共同体的巨大作用。

新技术条件下所带来的更大考验,是教师这一角色的多重性。一部分音乐教学的内容可能通过虚拟教师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群体可能更多是在情感体验、品格塑造等方面加强教师的人格影响力。这将是对伦理学、教育學、社会学等的革命性挑战。

2.关于学习者——互动、沉浸式

主动性学习是教育对学习者的终极要求,互联网教育的互动、沉浸式体验学习将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目的。当然,这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

互联网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教学沟通的新链接,但教学过程难以监控是互联网背景下各学科教学所共同面临的困境。这种情况对于年龄稍长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相对较好,而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在音乐课程本就不受重视的情况下,如何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艺术水平的提高,是决定互联网环境下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5]。

对于学习者可能沉溺于数码产品以及网络环境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应当共同发挥作用,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家长应当注重发挥电子产品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与孩子一起探索新的互联网学习技术,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与数字产品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一起制作网络学习笔记,使他们能够接受成人的建议,加强自我克制。

家长和教师要培养学生“要事第一”“以终为始”的好习惯。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体系不仅是要传授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技能,更要重视学生使用网络的基础性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要事第一”的时间管理原则、“以终为始”的目标意识,在学习方面形成雷厉风行的习惯。这种习惯不仅有益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学习,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自幼成长于智能化时代,他们与互联网教育有天然的贴合性,能够较好地去接受网络课堂。学生也应当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促进常规活动迁移,实现线上行为的深度开发,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团队的合作学习,增加学习小组的云端互动。例如,可以确立一个基本的学习项目,共同配合实现知识难点的探索。在强调个体网络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发挥集体作用,在线上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3.关于音乐教育内容

(1)关于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音乐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将特定的音乐知识和相应的音乐技能传达给学生,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学也同样秉持着这一目的来开展。相较于传统教学,这些知识的传授线上教学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网络教学能够将以往比较抽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具体化展现出来。例如,在进行互联网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一定的课件予以进行。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够通过课件对乐器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例如,讲解“圆号”乐器的发声原理,可以通过动态图片或者视频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乐器有着立体的认知,使他们对乐器技能技巧的掌握也更加直观。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更加方便地对一些数字音乐元素进行展示[6]。例如,实践音乐课程中一些乐器仅能够在理论上存在的音色可以通过电子合成手段予以准确呈现,这对于丰富学生的音响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互联网音乐教育体系之下有大量关于专门音乐知识和技术提高的课程可以供学生选择,学生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知识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取大量的专业性课程。结合互联网环境下便捷的交流条件,能够及时进行理论和技巧类知识的探讨,这对于学生相关层面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2)关于审美。审美能力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层面,而审美水平的高低一直也很难衡量。但是通过网络教学能够更加具体地去记录和衡量学生的审美方向,例如在互联网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于最近一段时间所听的主要作品进行网络上传,通过专门的软件能够分析出所欣赏音乐的类型和风格特征,这也使得教师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审美喜好,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制定方面有所倾向[7]。而且对于一些优质的音乐作品,教师也更能够及时通过网络途径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自行聆听,获得较好的审美体验。学生自己也可以利用互联网音乐教学资源的丰富内容,去聆听一些音乐大师们对音乐美的阐述,从而获得审美素养方面的理论性提高。

而且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而言,良好的乐理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互联网在线音乐教学在更好地进行乐理知识传播的基础之上,也能够对于一些极富想象力的元素实时地向学生予以呈现。例如,在进行古琴曲《渔歌》的赏析过程中,对每一乐段的演奏过程中都可以配以专门的图片去引导学生的思维,最终使他们更加准确地领会这首作品的审美意境和艺术内涵。

(3)关于音乐创作。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制作能力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传统教学方法之下的教学难点。但是,通过在线音乐教学方法和数字化音乐制作手段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于音乐创作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和更加便捷的掌握。传统教学方法的音乐制作过程中学生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学生需要自行根据创作思维设置具体的谱例,对于相应的配器和伴奏技巧也需要根据经验或者单纯的通过钢琴进行设计,尤其是在最后音响效果展现方面,需要专业的音乐团队与演奏才能够得以实现,这无疑极大限制了音乐创作的思维。而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掌握一些高质量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通过这些软件学生相当于掌握了一支乐队和一个音乐创作的参谋团队,再拥有一定的音乐创作思维之后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尝试[8]。这一过程中软件也会遵循科学的算法做出专门的提示,这无疑对于音乐创作的学习能力有极大的提升。

(4)关于音乐表演。在音乐表演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虽然不能够像传统音乐教育一样组织班级的学生同时进行一首歌曲的演唱,但是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学生可以对于自己的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进行在线展现,并通过相应的音频、视频进行反复的收听或观看,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调整速度或者分阶段进行聆听。在某一个位置也可以随时暂停,并对演唱中的不足和优点、演奏中的瑕疵或亮点进行评价。事后学生也可以反复通过音频或视频去揣摩演唱或演奏表演过程当中的不足或应当提高的方面。而且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表演能够随时向更大范围的教师展示,从而得到不同层面专家的指导,便于学生获得肯定或者得到音乐表演方面的进一步指引[9]。这无疑对于学习音乐表演是大有裨益的。

4.关于教学方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音乐教学赋予了这一学科新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局限性,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和几乎零门槛的特征。这使得更加广泛的群体能够通过互联网接受专业的音乐教学,极大地拓宽了音乐的受教育范围,更是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

创新。

具体的教学方式通常有三种:

(1)直播授课方式。这种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规划,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依托专业的教学软件、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授课学习,是一种实时进行的线上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可以实时对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播放和讲解,进行同步语音授课,也能够在课程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和线上考试,使得教师与学生实现无障碍交流。

(2)录播授课方式。教师通过录音、录像设备,结合自行制作的课件将教学内容提前录制成视频,将这些视频传到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要求的时间内自主选择时间观看,对于自学过程中的难点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与教师进行交流,也是一种非常便捷、重要的教学方式。

(3)MOOC授课方式。这种线上教学模式是教师选择已有的优秀慕课教学资源,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学习。国外就有Udacity、Coursera、edX 为代表的行业巨头开放了大量的在线课程,我国也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超星尔雅等平台进行大量优秀师资录制音乐课程视频资源的分享[10]。学生学习后也可以与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对相关知识进行讨论研究。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诸多新型的音乐教学方式,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审美能力、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方面的学习机会。当前互联网与音乐教学已经形成了初步融合,而随着未来的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的深入,还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反馈,互联网音乐教学会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更深度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型教师的出现,未来的教学形式还将出现作为“人”的教师加上“智能”教师的双师或多师教学方式。对于音乐这一以人为本、以情感体验为主的美育学科,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将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结语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技术出现之前,音乐教学模式长期未能得到变化和改进。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音乐领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迎来了重大的机遇,教师和学生都从固定的空间转移到了更加广阔的网络上,教学内容也从教师的全盘规划转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各种新型的音乐教学和创作软件使用,为学习者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作为一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互联网音乐教学的特征和未来引起了教育界、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总之,互联网音乐教学所带来的是技术突破之下的思维和观念变革,更多地彰显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丰. 电脑音乐软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2]许施婷.在线音乐教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21.

[3]孙倩.基于关联主义的“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

[4]陈彩虹.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教师胜任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迭煜涵.支持自主学习的在线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9.

[6]丁若涵.关于线上音乐教育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艺术教育,2020(5).

[7]陈宇.“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新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7.

[8]梁力元.在线教学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21.

[9]易凌云.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王继新,韦怡彤,宗敏.疫情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现状、问题与反思——基于湖北省“停课不停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0(5).

[基金项目:2022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项目民族声乐演唱多元思维研究(项目编号:2022B075)]

韩 峰,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表演审美音乐教育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