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预防食源性疾病,谨防病从口入

2022-05-30赵志明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公勺凉拌菜公筷

赵志明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食物或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根据进食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或有毒物质不同,食源性疾病会出现不同相关症状,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等。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病情形势较急,在短时间内会导致疾病加重,尤其可能出现食源性聚集病例,其特点是多人发病并与食品有关,患者会存在一些共同点。第一是共同食品暴露史,即食用相同食物;第二是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症状;第三是在进食地点或时间分布上相同或有关联。有部分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季节性、地区性、聚集性特点:如每年6~8月份,云南雨水季节出现的野生菌中毒,为全国食源性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细菌性及病毒性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也是食源性疾病之一,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具有较低病死概率,以胃肠炎症状为主,包含腹痛、呕吐和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脱水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就医,给予止泻和补液治疗。

想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要注意这几点:

食材卫生

挑选新鲜有益健康的食物,在处理原材料阶段需要使用安全的水。在食用水果和蔬菜过程中,一定要将食物洗净。需要生食的食物,清洗尤其要重视。

保持清洁

手是我们接触食品机会最多的部位,首先就要保证手部的清洁。饭前便后洗手是基本,其次是在接触食物前以及准备食物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勤洗手,在接触不同的食物前也要注意洗手。比如刚切了生肉,那么在准备蒜泥黄瓜等凉拌菜前也要洗手,切凉拌菜的刀和菜板最好用开水烫洗一下,做凉拌菜时最好带上手套或用干净的筷子搅拌调味。还要注意做饭环境的清洁,要勤打扫厨房卫生,防止虫、老鼠等动物进入,避免其靠近食物污染食物。

生熟分开

生熟分开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生食品可能带有细菌、虫卵,如果加工储存时不注意生熟分开,就可能污染熟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建议将生的肉类或者海产品等,同蔬菜、熟食、糕点等食物分开;在处理生食品时,需要有专用的用具和设备;建议使用器皿存储食物,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

烧熟煮透

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需要将食物烧熟煮透,尤其是在做蛋类、海产品以及肉类等食物时。做汤、煲时需要将食物煮开,禽类或者肉类的汤汁要澄清,不能为淡红色。再次加热食物时也要保证彻底加热,避免熟食中出现细菌。一些蔬菜也要烧熟煮透,比如四季豆,要将它烹调到失去原有的生绿色,没有豆腥味。

正确储存

在常规室温下,熟食存放不建议超过2小时,如果短时间不吃,应将其及时放到冷藏柜中储存。不过即使是将食物放置在冰箱中,也不能让食物储存的时间过长,建议吃多少做多少。從冰箱拿出来的食物要先确认没有腐败变质,然后经彻底加热后可食用。购买的预加工食品按标签说明的储存条件和温度进行存放,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能食用。

公筷公勺

在外就餐时,要选择有卫生保障的。同时可以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我们要加强对日常饮食的重视,保证饮食清洁,合理储存食物,尽量对食物加热处理并且做熟煮透,避免病从口入。

猜你喜欢

公勺凉拌菜公筷
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大学生群体使用公筷公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用公筷
公勺公筷,健康文明新风尚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
推广公筷公勺 告别饮食陋习
凉拌菜:让人欢喜让人忧
清凉好作“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