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蒜栽培技术

2022-05-30徐其领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蒜瓣蒜薹蒜苗

徐其领

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和蔬菜,人们平时所说的“大蒜”,一般是指蒜头。大蒜的品种按照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与白皮蒜两种。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产量高,多分布在华北、西北与东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种,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两种,辛辣味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于秋季播种,成熟期略早。

一、大蒜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大蒜可以春播,也可以秋播,在河南地区以秋播为主,适宜的播种期是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如果播种过早,幼苗生长过于旺盛,越冬前消耗养分,越冬能力会降低,春化可能再次发生,导致二次发育,翌年形成双瓣大蒜,降低大蒜品质。晚播可导致幼苗小、组织嫩、根系弱、养分积累少、抗寒性低、越冬死亡多。因此,大蒜必须严格控制播期。大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越冬前植株长到5~6片叶。

(二)品种选择

农户要根据栽培目的选择合适的品种,现在的大蒜品种丰富,有以采蒜薹为主的品种,有以收蒜头为主的品种,也有以青蒜苗为主的品种,也有兼用的品种。

(三)整地

大蒜应该种植在疏松、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沙壤土最佳。种植大蒜的田块应在前一季收获后立即进行翻耕和晒地,大蒜播种前应进行整地作畦。翻耕前应施足底肥,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过磷酸钙50 kg、5%毒死蜱颗粒剂2 kg,深耕30 cm,耙平,筑低畦,畦宽1.5~2 m。

(四)播种

播种要选择个头较大的蒜瓣作为种子,播前要剥除茎盘和外皮,并放在阳光下晾晒1 d。大蒜有两种播种方法:一是插种,即把蒜瓣插入土壤,播种后覆盖土壤,压实。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或小犁开一条浅沟,点播到沟内,并用开下一条沟时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种后,覆盖土壤约2 cm,用脚轻轻踩压,浇透水。大蒜播种的适宜深度一般为3~4 cm,如果种植太深,幼苗将会延迟发芽,假茎将会太长,根系将会吸收更多的水分和肥料,生长将会太旺盛,形成的幼蒜将会被土壤挤压而难以扩展。如果种植过浅,幼苗在出苗时容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不良,越冬时容易受冻死亡。播种密度: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短,叶片较少,生育期较短,密度较高,每667 m2最好种植50 000株左右,行距14~17 cm,株距7~8 cm,每667 m2用蒜种150~200 kg;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叶片多,密度小,应控制在每667 m2种植40 000株以内,行距为16~18 cm,株距约10 cm,每667 m2用蒜种150 kg。播种完成后覆盖白色地膜,用土压实。

(五)田间管理

1.追肥。一是促苗肥。蒜苗出齐苗后,轻施尿素提苗,每667 m2用量5 kg,不要施用碳酸氢铵,防止烧苗。二是盛长肥。大蒜播种后60~80 d,母体营养即将耗尽,需再施1次化肥,每667 m2施用尿素5 kg配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 kg。早熟品种应早追,中晚熟品種应晚追,以促进幼苗旺盛生长,茎叶粗壮,叶片浓绿。三是孕薹肥。春季气温升高后,花芽和鳞芽逐渐分化,在此期间,老根正在老化,新根大量出现,茎、叶和蒜薹迅速伸长,蒜薹也在缓慢膨大。因此,需要更多的营养。在当季结束前15天左右每667 m2施用速效高氮高钾复合肥10~15 kg,以促进大蒜鳞茎的快速旺盛生长。四是蒜头膨大肥。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因为大蒜膨大时气温不高,大蒜的膨大期相应较长。为了促进大蒜的肥大,在收获蒜薹前必须施用速效氮钾肥,每667 m2施用5~10 kg氮钾复合肥。如果尿素单独使用,只能用5 kg,不能过量使用。否则,蒜瓣幼芽返青,会消耗蒜瓣的营养。蒜薹收获前应进行追肥。如果蒜薹收获后再进行追肥,则容易导致贪青减产。如果大田的土壤相对较肥,大蒜叶饱满且颜色较暗,则不可施用膨大肥料。由于晚抽薹和温度相对较高,中晚熟品种一般在抽薹后20~25 d收获大蒜,不需要再追肥。

2.浇水。一是齐苗期。一般情况下,大蒜在播种后7 天内出苗。如果土壤干燥,浇1次水以促进幼苗生长。二是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蒜出苗后进入幼苗生长早期,需要再灌溉1次。三是幼苗中后期。这个时期以越冬前至抽薹末期为标志时间较长,是大蒜营养生长的重要时期。越冬前如果降雨量较少,土壤干燥,应浇水1次。越冬后,温度逐渐升高,幼苗又开始旺盛生长,应及时浇水,以促进大蒜叶的生长和假茎的增厚。四是抽薹期。蒜苗分化的叶得到充分伸展,叶面积达到最大,根系也最大限度扩张,蒜薹生长速度加快。这个时期是肥料和水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应于追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在蒜薹“甩尾”后应持续浇水,以促进幼苗生长。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大蒜在收薹前2~3 d不能浇水。五是大蒜膨大期。蒜薹收获后立即浇水,以促进大蒜的快速膨大和增加质量。在收获大蒜之前5 d停止浇水,以控制生长,加速同化物质从叶片转移到大蒜。

3.中耕除草。大蒜田可以喷除草剂控制杂草,常用的药剂有以下几种:一是扑草净。它可以有效防治马唐、灰灰菜、蓼草、狗尾草等,每667 m2用药100~150 g。二是恶草灵。每667 m2用量120~150 mL。三是果尔。每667 m2用量45~60 mL。在大蒜播种后出苗前,每667 m2大田用上述任意一种除草剂兑水40~60 kg,在傍晚对土壤进行喷雾。大蒜幼苗生长期间,杂草一发芽就要中耕,清除杂草,以避免与大蒜幼苗争夺肥料。

(六)收获

1.收获蒜薹。当蒜薹从叶鞘中长出并开始弯曲时,是收集蒜薹的最佳时机。蒜薹的采收期对蒜薹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过早抽薹会导致产量低,易破损;晚抽薹可以提高产量,但消耗太多养分,影响大蒜的生长发育,此外,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是蒜薹的基部组织老化,不能食用。在阳光充足的天气,中午和下午收获蒜薹比较好,此时,植株较软,叶鞘和蒜薹容易分离,叶片坚韧不易折断,从而减少叶片损伤。如果蒜薹是在雨天或雨后收获,蒜薹和蒜叶较脆,蒜薹容易扯断。采薹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收获蒜薹为主的,早期大蒜的叶鞘很紧,为了获得高产,抽蒜薹时切开假茎,这样采收的蒜薹产量高,品质优良。但蒜头产量低,易散瓣。如果以收获蒜头为主,采薹时应尽量保持假茎完好,促进蒜头生长。虽然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轻微,植株仍保持直立状态,有利于后期蒜头的膨大和生长。

2.收蒜。大蒜可以在收获蒜薹后的15~20 d收获。大蒜可以收获的标志是:上部叶片褪色为灰绿色,叶尖干燥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大蒜基本成熟。如果大蒜收得太早,大蒜会变得又嫩又湿,组织不饱满,储存后容易脱水。如果大蒜收集得太晚,蒜头很容易散开,拔蒜时蒜瓣也很容易散开,商品价值降低。大蒜收获后,选在田间进行晾晒2~3 d,有利于储存。晾晒大蒜时后排的蒜叶放在前排的头上,只晒干苗,不晒干头,防止大蒜烧焦或变绿。

二、蒜苗栽培技术

蒜苗栽培是大蒜播种出苗后在抽薹之前整体采挖上市的栽培方式,它栽培时间短,见效快,效益较好。

(一)栽培时间

在河南地区,蒜苗一般7月下旬播种,11月上旬以后逐渐采收上市,如果扣棚可以延长至春节期间上市。

(二)品种选择

选用耐高温、耐寒、生长快、产量高的品种,四川硬叶蒜品种“二水早”、“软叶子”栽培面积最大。

(三)整地

土壤肥沃疏松、地势平坦、排水方便、三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是最佳选择。每667 m2撒入腐熟有机肥4000 kg,过磷酸钙50 kg,3%辛硫磷颗粒剂3 kg,深耕30 cm,耙平,筑低畦,畦宽1~1.5 m,长度不限。

(四)播种

要选择整齐、无病斑、完好无损的蒜瓣。将要播种的蒜瓣放入清水中浸泡12 h,捞出控干水后进行播种。播种按10~12 cm行距开沟,按株距3~5 cm进行播种,深度3 cm,大小瓣分开播。播完一行再开下一行沟。每667 m2需用蒜种200~250 kg。播种完成后浇透水。有条件的可以在畦面上覆盖稻草、麦秆、遮阳网,能降温保湿,促進大蒜早发芽。

(五)田间管理

出苗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干燥时及时浇水。一般播种后15~20 d大蒜就能发芽。发芽后及时去掉覆盖物。大蒜齐苗后追施1次肥料,每667 m2用尿素5 kg,追肥后浇水,以后减少浇水量,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当蒜苗长至30 cm高时,追施1次肥,每667 m2用高氮高钾型复合肥15 kg。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六)采收

11月下旬之后根据市场情况,及时采收上市。如果要延迟至冬至以后收获,要覆盖薄膜。

(责任编辑   张珍)

猜你喜欢

蒜瓣蒜薹蒜苗
拔蒜薹
小蒜苗成长记
抽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幸福的蒜苗
种蒜苗
蒜苗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