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模式 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2022-05-30郭丽娜李文涛闻春霞薛婉双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郭丽娜 李文涛 闻春霞 薛婉双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基层政权、保障村级组织有效运转、发挥集体“统”的功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强村富民渠道,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但是,由于地域差别,尤其是偏僻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很薄弱,村集体没有收入或“空壳化”,有的村集体虽有收入,但收入很少且来源不稳定等,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村级各项事业发展,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一是思想不解放。部分村干部观念守旧落后,思想不够开放,对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主动想点子、找路子,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后。二是能力有欠缺。有的村干部素质较低,领导能力不强,不会利用现有的资产、土地等资源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导致集体经济发展滞后。三是担当不足。有的村干部担当不够,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的想法,怕担风险担责任,不愿主动发展集体经济。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

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收入渠道窄,没有达到连锁、集聚效应。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客观原因致使一部分村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村集体主营收入少,“造血”功能不足。

(三)村集体收入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发展后劲不足

有些村尽管发展产业,但由于客观原因及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经济效益。如:发展烟叶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烟草品质差,导致经济效益不好;发展猕猴桃产业,近几年受疫情和市场的影响,收入很不稳定;搞土地复垦所得收入,是国家按政策一次性的补贴,没有持续性等。

(四)區位优势不同和自然秉赋迥异

由于区位优势不同和自然秉赋迥异,导致集体经济收入差距拉大。基础较好的村,发展势头足、潜力大。基础差的村,发展后劲乏力、缺少经济增长点。例如,深山村和平原村相比,尤其是与城乡接合部村相比,集体收入相差3~10倍,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五) 资源闲置

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由于村里许多有技术、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人才和强壮劳动力,都外出创业、打工,只有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留守在村里,农村集体“四荒”(荒山、荒丘、荒沟、荒滩)未能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造成资源闲置,影响集体经济发展。

二、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鉴于上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应上下统筹,部门联动,创新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渠道。一方面利用上级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扶持资金,每年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产业特色明晰的示范村,进一步彰显发展优势,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当地龙头企业的支持,科学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建立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每年扶持发展一批基础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薄弱村,逐步增强其“造血”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应立足各村地域优势、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资金人才等实际,突出党建引领、充分挖掘潜力,村党组织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一村一策”或“一村多策”,因村制宜、选取适当的发展模式。

(一)党建引领型

“领头雁”首先要选好。在选举村党支部委员和村民委员时,将思想解放,具有开拓精神作为重要选拔条件,通过考核择优选取,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一个称职的“领头雁”。其次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本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致富能手、外出经商人员中挑选思想正、作风实、有技能的人担任村“两委”干部,确保有一批素质较高的“掌舵人”。在此基础上,要以党支部统领为核心,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为抓手,村党组织以集体资产资源引领带动村民把土地、房屋、资金等作价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实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推动“三变改革”,实现互利共赢。

(二)资产盘活型

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清理核查村级资产、资源和所有者权益。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固定资产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租赁、发包、参股、联营、合资或转型改造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对村级债务可根据相关政策通过清欠、调息、拍卖、协商、归责、免除等办法进行化解,从而使村级组织甩下包袱,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

(三)资源开发型

资源开发,一是集中规范低价发包、无偿占用的村集体耕地、水面、林场等集体资源的承包合同,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对于未确权到户的集体“四荒”和路边、水边、田边、村边、果园、坑塘等闲置资源,通过出租、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集体存量资产增值。三是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健康养老产业,增加村集体和当地群众收入。四是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村集体将通过宅基地管理改革、土地整治等清理出的新增土地进行流转或自营,增加集体收入。

(四)经营带动型

村集体通过兴办种植、养殖、加工等经济实体,发展特色产业;可依托优势企业,兴办加工、服务等配套企业,增加集体收入;亦可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电商网点、打造交易平合、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收益。

(五) 服务创收型

村集体可根据市场需求,兴办运输队、装卸队、农机服务公司、各类专业协会、劳务中介、农资销售点和产业服务公司等实体,为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提供物资供应、农产品购销、技术指导、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劳务中介、商标使用等有偿服务;村集体创办综合服务社、物业公司等,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社会化有偿服务和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代理业务,通过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六) 抱团发展型

对于“无区位优势、无资源禀赋、无项目产业、无原始积累”等集体经济先天发展能力不足的村,运用“全域党建”理念,探索产业联营、利益联结、跨村联建、资金融合的“三联一融”发展模式,把薄弱村集体资源、资金和资产投入到条件成熟的项目中,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拓宽发展路径。打破区域界限,发展“飞地经济”,通过不同村集体之间“强强联合”“弱弱抱团”或“强弱互补”,变单村运作为产业集聚,实现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七) 依托帮扶型

依托帮扶,一是利用现有驻村帮扶单位的资源,人才和平台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持。二是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鼓励社会团体,各界人士通过志愿服务、人才支持、扶贫募捐等形式,帮助村筹措资金,出思路、上项目,强产业。三是支持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村集体领办创办的经营实体,由其优先承接美丽乡村、农田水利、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项目工程,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四是充分发挥本地“能人”和在外乡贤的情感纽带作用,用好人脉资源,引导其发展资金和优势资源向本村流动。

(八) 物业租赁型

对有区位优势和基础较好的城中村、近郊村、园区村,在有资金支持和可用建设用地的情况下,通过建标准厂房沿街店铺、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进行物业租赁经营,使村集体获取长期而稳定的租金收入。

(九)资本运营型

农村集体经济在做好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基础上,有条件的村按照“以钱生钱”的思路,利用集体富余资金、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探索设立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采取多种灵活运作方式,通过入股本地龙头企业或与本地优质企业合作经营,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支撑,是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尽管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选准方向、拓宽思路、找准模式,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的资产资源优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精准施策,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农村集体经济一定会持续稳步强大。

(责任编辑   程丽红)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