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2022-05-30庞超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探究能力小学科学

庞超

摘   要: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践,而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则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布置学生完成科学实践性作业,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现主人翁的意识,科学素养在作业中得以体现和发展。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性作业;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5-0032-03

科学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重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要从多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果在平时教学中能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课外还能对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继续进行研究,那么就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面就谈谈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一、探究类实践性作业设计

学习科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探究、实验、分析、推理等活动的过程,其中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最主要方式,因而探究作业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作业。探究型作业的设计应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科学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去探究科学现象。

【案例】在学习《认识光》后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作业内容:大约两千五百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那么小孔成像有什么规律呢?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所成的像的大小与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制作实验数据记录表;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通过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得出规律。

本次探究性作业以史料记载为背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实践现象进行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由于实验所需的材料比较简单,只需要蜡烛、小孔屏、毛玻璃屏,学生很容易准备,实验的步骤也不复杂,因此学生都愿意动手实验。最后,学生通过探究,都得出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的规律。

二、制作类实践性作业设计

学习科学知识不但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动手能力,通过亲自制作,学生经历了生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科学现象就有了更为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每一次作业都能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生长点。

【案例】在学习《潜望镜的秘密》后制作潜望镜

作业内容:布置学生制作一个潜望镜,要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做到环保节能,而且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将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印刷成作业单发给学生。一、准备材料: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一块硬纸板。二、制作过程:1.在纸板上划出三条平行线,每条线之间的距离都是7厘米;2.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剪去,用刀子沿着虚线划出一道痕迹,注意不要把纸板划透;3.用桌边将纸板对折,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纸沿着缺口把盒子粘好;4.用白胶布把小镜子粘好,要使小镜子和长纸盒之间的交角等于45°,将两面小镜子平行放置并粘贴。

这项作业是利用生活中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动手制作,让学生按步骤制作,既使学生应用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潜望镜带到学校以后,教师要对每个作业成果进行点评,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很完美,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查阅类实践性作业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还可以把学习的视角投向更为广阔的网络。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没有统一答案的动态作业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案例】在学习《彩虹的秘密》后查阅彩虹的相关资料。

作业内容: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验,欣赏图片,解释现象等活动,学生了解了彩虹的成因,还通过实践活动亲手制作出了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还有哪些秘密呢?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彩虹的资料,并对这些信息加以解析,写一份彩虹的秘密调查;或者用剪贴、摘记、手抄报等形式介绍关于彩虹的科学知识。

这项作业由于难度小,每位学生都能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资料。通过搜索,学生了解了很多书本上没有出示的彩虹秘密,比如“为什么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冬季为什么没有彩虹”,很多学生把查找到的资料打印下来或者制成手抄报带到学校进行交流展览,不但丰富了科学知识,而且还学会上网查找资料的技能。

四、观察类实践性作业设计

科学观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布置学生完成观察类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形成持之以恒的钻研习惯。

【案例】在学习《看星空》后观察星空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将观星箱固定在家里便于观察星空的位置,整个观察活动中,观星箱不能移动;从观星箱的小孔观测选定的区域,在记录纸相应的格子里画出看到的星。观察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同一晚上,不同时刻,观察同一颗星;方法二,每个晚上同一时刻观察。要求学生每天都要通过观星箱观察夜空中的星,并记录观察结果,观察时间为一个月。

由于此项观察作业所需的时间需要一个月,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观星箱的制作需要家长的支持;观星的时间节点比较多,建议学生设置一个闹钟,每隔一小时提醒自己去观察一次;观察的周期比较长,需要家长进行督促,以保证观察作业不会遗漏。在完成此项观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定期地对学生的观察进度进行检查,以敦促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好习惯。当整个作业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观察过程和调查报告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和指导性的建议,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

科学实践性作业是结合学生课堂所学内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补充、延伸。因此,科学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是贴合学生实际需要的,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过完成科学实践性作业,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课本讲授的知识,而且主动学到了很多感兴趣的其它科学知识,享受到了探索科學奥秘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柯丹丹.浅谈小学科学实践性作业的实施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5(21):100.

[2]刘君梅.实践性作业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98.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探究能力小学科学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