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种力”赋能暖新闻传播

2022-05-30闫友明宋美玲

新闻潮 2022年10期
关键词:联动直播新闻传播

闫友明 宋美玲

【摘 要】如何让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暖新闻,产生传播大流量,进而提升影响力,弘扬社会正能量,是媒体的不懈追求。文章以沪桂联动为赴沪治病的柳州“患癌爸爸”开启千里回家路为例,从捕捉力、整合力、联动力、挖掘力、可视力的角度,探析做好暖新闻传播的路径。

【关键词】暖新闻;新闻传播;联动;直播

作者简介    闫友明,柳州日报社编委、全媒体采写中心主任,主任记者;宋美玲,柳州日报社全媒体采写中心记者

暖新闻,即通过暖心的人和事演绎出来的新闻。暖新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充满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做好暖新闻传播,产生大流量,使好声音变为最强音,弘扬社会正能量,是媒体践行职责使命的必答题。

2022年5月13日,“柳州‘患癌爸爸赴沪治病返回难”的求助新闻在网上发布后迅速发酵,后经《新民晚报》《柳州日报》《柳州晚报》等媒体报道后,更是形成了新闻“波峰”。柳州日报社旗下的全媒体平台立足本地化思维,紧跟热点,通过“报、网、端、微”的载体,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一、依托敏锐快捷的捕捉力,善用“动态思维”推动暖新闻呈现“暖色”

暖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和一颗充满好奇的心,能用灵敏的嗅觉闻到暖新闻。在对柳州“患癌爸爸”赴沪治病返回难、沪桂联动开启千里回家路的暖新闻报道中,柳州日报社记者捕捉到了这则与柳州有关的暖新闻,并自始至终围绕“患癌爸爸”返柳这个点,推动新闻呈现“暖色”。

2022年5月13日19时15分,《新民晚报》在官方抖音号发布短视频《“我只能再活几个月,想回家陪儿子中考”——帮帮爸爸,上海全城救助》的短视频,引起网友广泛关注。视频中,向《新民帮侬忙》栏目发来求助的,是因患胰腺癌从柳州赴上海求医的黄先生。受疫情影响,黄先生和妻子被困在上海。想尽快买到返柳的车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儿子参加6月份的中考,成了黄先生唯一的心愿。

一时间,“在沪爸爸病危想回家陪儿子中考”的话题,迅速冲上抖音抗疫热搜榜。

柳州日报社新媒体编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暖新闻热点,并将暖新闻线索迅速转至全媒体采写中心。看到这一线索后,柳州日报社组织采写力量研究和跟踪关注,在《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和抖音平台和读者热线留言,尝试与上海媒体、医院等方面取得联系。记者按照“马上行动、马上采访、马上出稿”的原则,迅速整合相关信息,向新媒体平台供稿。

《柳州日报》旗下的“柳州1号”APP以《求助!柳州患癌爸爸赴沪治病返回难,最后时刻想尽快归家陪儿子》为题,迅速让柳州市民聚焦正在上海发生的暖新闻事件。随后,《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在头条推送《“我只能活几个月了……”在沪患癌爸爸最后时刻想回柳州陪儿子中考,谁能帮他?》,为暖新闻“增温”。该条微信点击量迅速破万,网友纷纷关注留言、出谋划策。在两地媒体你来我往的隔空互动下,“在沪爸爸病危想回家陪儿子中考”已从一个热点的暖新闻,转变为情牵沪柳两地暖新闻中的热点。

在整个暖新闻热点的打造中,柳州日报社采编团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和思路:记者要始终带着“动态思维”推进,形成“内策划”与“外磁场”共振,让暖新闻动起来,产生新闻黏性;要始终带着“快思维”传播,既注重暖新闻“大片”的传播,又注重暖新闻“碎片”传播,第一时间把短、平、快的新闻热点信息供新媒体平台传播,形成“网传天下”之势。

二、依托牵线搭桥的整合力,善用“共享思维”推动暖新闻增添“暖气”

打造暖新闻的热点,不仅需要敏锐的捕捉力,还需要推动资源共享,产生新闻的“滚雪球效应”。

柳州日报社记者始终关注《新民晚报》全媒体平台的新信息,当看到《新民晚报》为“患癌爸爸”找到两位爱心司机护送回柳,并在抖音开启1700公里返柳路的同步直播后,便立即想与《新民晚报》联动进行同步直播。记者一边与《新民晚报》联系,一边在“柳州1号”APP开展图文直播,不让热点的暖新闻变“冷”。最后,经中国报业协会牵线搭桥,中国报业协会建立了“新民晚报→柳州日报”微信工作群,开通资源共享直通车,把《新民晚报》的记者、抖音直播运营者、《柳州日报》和《柳州晚报》的记者拉入群,及时交流新信息。

柳州日报社官方抖音号获取《新民晚報》抖音直播流后,迅速开启直播,让柳州本地关心关注“患癌爸爸”的读者及时掌握新闻的最新进展。在近20小时的直播中,直播间巅峰观看人次接近18万,粉丝互动评论数量近800条。

在柳州日报社官方抖音号直播中,柳州日报社记者与负责跟进该新闻的《新民晚报》记者进行点对点交流。得到了上海公益企业两名护送人和“患癌爸爸”黄先生妻子的联系电话后,便立即电话连线他们,了解他们返柳路上的新进展。

《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以《最新消息!他们回来了!》为题,迅速跟进暖新闻事件。《柳州日报》在三版头条位置推出了《沪桂多方联动开启千里回家路——柳州患癌爸爸赴沪治病返回难引发社会关注的故事》报道,“纸+屏+网”的联动报道,把共享的新闻资源,转化为大流量,引发了大量网友或感动或祝福的暖心评论刷屏。

上述可见,在把共享的新闻资源转化为大流量的过程中,柳州日报社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记者要善于从“闻”中寻“新”,以“共享思维”通过整合的各方资源去“闻”得更多信息,然后在这些纷繁的信息中去寻更多“新”,推动新闻形成“N次方效应”;善于从“静”中寻“动”,从更多的静态信息中去寻找到更多能引起互动的信息,推动暖新闻增添暖气 。

三、依托跨区越界的联动力,善用“全域思维”推动暖新闻吹起“暖风”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柳州日报社与《新民晚报》在“患癌爸爸”返柳新闻报道中,以跨区越界的联动力,把这则本是发生在上海的区域新闻,变为“上海→柳州”跨区域新闻,引发连接沪桂两地的暖新闻“链式效应”。

当得知“患癌爸爸”抵达柳州高岩收费站的实时位置和入柳路线后,柳州日报社记者与柳州市疾控部门多次联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前谋划这场“爱心接力”的现场采访。

媒体融合千万条,“人”是第一条。柳州日报社召集文字、视频摄影记者和新媒体编辑召开专题全媒体采访会,商议“患癌爸爸”抵柳现场采访细节,做出执行方案:用“十八般武器”展示“十八般武艺”——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视频摄影记者使用长焦镜头和无人机进行远距离拍摄;文字记者采取现场连线的方式电话采访,同时进行现场推流直播;新媒体编辑提前剪辑好相关新闻视频素材,在后方保证柳州日报社官方抖音号直播“患癌爸爸”抵柳现场画面,做出“1+N”新闻;“柳州1号”APP采取图文滚动直播的方式一路跟进“患癌爸爸”返柳的最新进展,不断扩大新闻事件在本地的影响力、传播力。

至此,“在沪爸爸病危想回家陪儿子中考”已经从最初“上海全城救助”的区域新闻,演变为沪柳两地双向奔赴、跨越山海爱心接力的跨区域新闻。

在把区域新闻演绎为跨区域新闻的过程中,柳州日报社形成了这样的路径:记者既要善于“瞻前”,又要善于“顾后”,以一域看全域的“全域思维”, 把前与后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顺延,写出引起共鸣的“惯性新闻”;既要善于“破旧”,又要善于“立新”,形成报道的“连锁反应”。

四、依托扎实深入的挖掘力,善用“故事思维”推动暖新闻形成“暖流”

面对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记者既要运用好“望远镜”观察远方、做好全域新闻,又要运用好“显微镜”观察细节、做好故事新闻。

当好暖新闻“庖丁”,还要学会“解牛”。在采访中,柳州日报社记者从解决问题着手:“患癌爸爸”返柳为何能感动万千网友?与 “患癌爸爸”素不相识的上海爱心司机为什么伸出爱的暖手?跨越1700公里、历时20多个小时的车上“一家人”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记者在整个“沪”送返柳过程中,通过视频直播、电话连线等方式,剥洋葱般地深挖动人的故事细节,写出了“两位爱心司机轮流休息,吃饭都是草草解决,只为尽量减少‘患癌爸爸路途劳顿的时间”“妻子杨女士小心翼翼给‘患癌爸爸喂止疼片”等细节故事,用庖丁解牛的细腻感动了你我他。

在柳州高岩收费站现场,直播记者抓住两位爱心司机完成护送任务后与“患癌爸爸”夫妇依依惜别的画面、柳州人民为两位上海爱心司机送上柳州螺蛳粉的细节,播出了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在头条以《今天,他们顺利抵柳!最后这一幕很多人没忍住……》为题推出故事新闻后,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点击量很快破万。

这则暖心的故事新闻被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以《20多小时1700多公里,这场沪柳接力让人泪目》为题进行转载。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新闻阅读量在短时间内接近2万人次。让热点新闻转化为暖心大能量。

与此同时,记者采取差异化供稿模式,《柳州日报》图文并茂刊发《〈沪桂多方联动开启千里回家路〉续闻——风雨兼程 1700多公里闭环转运爱心接力 “患癌爸爸”回到柳州啦》的追踪报道;《柳州晚报》用头版大图和《爱心档案》专栏的整版图文报道,以倒叙的方式回顾事件始末,让相同的故事新闻给读者留下不同的感动。《柳州晚报》的整版图文报道被 《桂林晚报》“八桂热点”栏目全文转载。

在把情感细节转化为感人故事的过程中,柳州日报社形成了这样的路径:记者既要通过惊奇的眼力抓住泪点,善用“故事思维”,写出故事新闻感动读者的“惊奇”,又要注入情感,通过非凡的笔力、动感的文字,把感动的细节写出故事新闻以情感人的“非凡”; 既要“身入”,更要“心至”,身体力行钻进去深挖新闻故事,一门心思掘出新闻故事的泪点和感动点。

五、依托直观生动的可视力,善用“可视思维”推动暖新闻释放“暖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传播力就是第一生产力。在“无视频不传播”的时代,必须推进新闻视频化和视频新闻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柳州日报社在“患癌爸爸”返柳报道中,突出了“视频优化”的理念,用“视思维”点“燃”新闻热点,让“视频+文字”联动呈现,彰显新闻的可视性和纵深感。

在柳州高岩收費站,柳州日报社记者现场直播,“柳州1号”官方视频号在5月15日18时43分推出《20小时,1700公里!在沪患癌父亲顺利抵柳州》的视频新闻,用8个长焦与航拍相结合的镜头、28秒的时长,报道“患癌爸爸”顺利抵柳、柳州市疾控人员“接棒”对车辆进行消杀、爱心司机获赠柳州螺蛳粉、“患癌爸爸”换乘柳州转运车辆、爱心司机目送“患癌爸爸”离开、爱心司机驾车返沪等新闻事实。

以新闻视频传播视频新闻,以直观生动的可视力创造新闻最大的传播力。据初步统计,“患癌爸爸”返柳州这一新闻在柳州日报社全平台视频传播量接近300万次 。

在新闻视频化和视频新闻化的过程中,柳州日报社形成了这样的路径:记者既要抓住“点”,善用“可视思维”,让感人的新闻点成为视频的主角,又要延伸感人的面,让感人的新闻面成为视频的核心画面,点面结合使视频新闻全网传播;既要抓住“心”,对准“核心现场+核心画面+核心人物”进行视频拍摄,又要抓住“说”,对准新闻画面出镜,让视频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则好的暖新闻报道,能带来大流量。如何做好类似暖新闻的热传播,是值得新闻媒体探索的主题之一。

柳州日报社善于依托捕捉力、整合力、联动力、挖掘力、可视力“五力”,紧抓热点,把握好时度效,通过“报、网、端、微”全媒体平台联动,跨区域联动,多渠道传播,推动暖新闻产生大流量的“爆款”效应,其经验和路径值得借鉴。

(编辑:黄佳君)

猜你喜欢

联动直播新闻传播
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多展联动:“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