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积测量中值得重视的“知一求二”

2022-05-30郜舒竹吕港丽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线性正方形线性

郜舒竹 吕港丽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新增加了“面积测量”的内容。在面积测量中,“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构造出面积为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一个历史难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蕴含着二次函数、无理数、代数运算以及数形结合的内容;从学生概念转变的角度看,是学生从线性思维转变为非线性思维、从有理数进化为实数的认识、从算术运算拓展为代数运算的过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在面积测量过程中学生有机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也经历了“为什么不”这样证伪的思维过程。《美诺篇》中苏格拉底与小童奴的对话,表明让学生经历这样面积测量的过程是可行的,因此在教科书编修以及教学中,应当关注面积测量与长度测量的差异,对面积测量中“知一求二”探究活动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平方;无理数;正方形;线性;非线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新增加了“面积测量”的内容,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过程”。什么是“测量过程”?按照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的说法:“测量(Measurement)是与单位(Unit)的比较。”[1]如果确定了单位,也就是确定了“一”,那么测量过程就是“知一求几”的过程。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学生先接触长度测量,进入第二学段,长度测量“知一求二”的经验能否直接应用于面积测量?面积测量中的“知一求二”具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

一、长度测量与面积测量的差异

“知一求几”实质是用数表达量的过程,数是抽象的,是与单位的比,任何数的意义都是由相应单位的意义决定的[2]。若要知道“2”的意义,首先要确定什么是“1”,如果“1”表示1厘米的长度,那么“2”就是这个长度的2倍,也就是2厘米的长度(如图1)。

从直观上看,2厘米长度是1厘米长度“重复”2次得到的,这样的重复具有“重合(Superposition)”的意义,是以形状和长短都相同为前提的。任何1厘米长度的线段,形状和长短都是完全相同的,是可以通过运动实现空间意义的重合的,也就是说所有长度相等的直线段都是“全等”的[3]。因此长度测量的过程与“数(shǔ)数(shù)”过程类似,确定了“一”作為单位,重复几次“一”就可以得到“几”,长度测量中“知一求几”的过程就是对“一”重复“几”次的过程。

将这样的经验用于面积测量,如果确定“1平方厘米”为单位,那么“2平方厘米”自然应当是将“1平方厘米”重复2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对面积单位定义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按照这一定义,“2平方厘米”就应当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重复2次(如图2)。

这样“知一求二”的过程与长度测量的过程基本一致,沿着正方形一条边长的方向重复,得到面积为2平方厘米的图形是长方形,并非是正方形,与我国古时“迈步定亩”的面积测量过程是类似的[4],沿用了一维线段长度的测量过程。

二维平面图形面积测量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边的长度与面积的关系,对于正方形直觉上可以感知边长与面积“此起彼增”的协变关系[5],即“如果边长增加或减少,那么面积随之增加或减少”;反过来同样有“如果面积增加或减少,那么边长随之增加或减少”。人们对这样“此起彼增”的协变关系,最为熟悉的应当是日常经验中经常出现的“线性”关系或“正比例”关系[6],比如从“1瓶水售价1元”,自然推理出“2瓶水售价2元”,“瓶”与“元”之间自然地建立了数值的对等关系。如果将此类经验应用于正方形边长与面积的关系,会出现如下的误解。

误解1:因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所以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平方厘米。

在北京一所小学,对已经学过“面积”的四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近一半的学生存在这样的误解。测试题目仿照教科书中1平方厘米的定义,如图3。

全班32名学生中,有15名学生画出了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如图3),显示出学生对于面积测量经验的不足,同时反映出教科书中有关面积测量活动的缺失。

更进一步,日常经验中还经常会出现“同倍增减”的线性关系,比如“如果1瓶牛奶4元,那么2瓶牛奶8元”“1双筷子2根,2双筷子4根”。两个量的协变关系符合“同倍增减”的规律。基于这样的经验,还会出现如下两个误解。

误解2:如果正方形边长扩大2倍,那么面积也扩大2倍。

误解3:如果正方形面积扩大2倍,那么边长也扩大2倍。

因此可以说,面积测量与长度测量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长度测量过程中的“知一求二”是简单的重复,而面积测量相对复杂。仅从正方形来看,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同倍增减”的线性关系,因此长度测量的经验不能够直接应用于面积测量。关于此内容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所著的《美诺篇》(Meno)中就有记载。

二、《美诺篇》中的对话

《美诺篇》记载的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70—前399)与美诺及其小童奴的对话,主要探讨“美德(Virtue)”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知识是与生俱来的,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之中的,学习的过程实质是“唤回(Recollection)”的过程,因此教的过程不是告知和解释,而是询问,通过问题唤起回忆的发生[7],这样的回忆未必是正确的,也包括错误以及对错误的更正过程。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苏格拉底与美诺的小童奴进行了关于正方形边长与面积关系的对话。小童奴并没有学习数学的经历,整个对话过程的核心问题是面积测量过程中的“知一求二”[8]。

l如果已知一个正方形面积,如何画出一个新的正方形,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2倍?

苏格拉底最初出示的是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厘米与2厘米的乘积等于4平方厘米。当问及如果将4平方厘米加倍,得到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时,小童奴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对边长2厘米加倍等于4厘米。這时苏格拉底并不给予否定,而是画出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小童奴立刻发现边长加倍后得到的面积不是8平方厘米,而是16平方厘米(如图4)。

此时小童奴进入更正错误的思考,想到需要将边长适当减少,从4厘米调整为3厘米,苏格拉底随即画出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小童奴观察后发现,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仍然不是8平方厘米,而是9平方厘米(如图5),此时就处于束手无策的窘态,无奈地说:“我真的不知道了。”

以上对话实际是通过询问,唤起小童奴自身的经验,同时让他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如果要将面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扩大2倍,变为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将边长扩大2倍变为4厘米,就会使面积远远超过了预期的8平方厘米;适当减少边长,从4厘米减少为3厘米,仍然不能得到预期的8平方厘米。此时苏格拉底仍然坚持不告知答案,继续进行一系列的询问,小童奴运用自身的经验最终解决了问题。接下来的询问,是启发小童奴将眼光从正方形边长转向对角线。

画出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AC,将正方形ABCD等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ABC和ADC(图6左)。而后以这条对角线为边长画出一个新的正方形(虚线),发现这个虚线正方形包含4个同样的三角形(图6右),因此小童奴立刻得到结论:

l以一个正方形对角线为边长的新正方形,面积为原正方形的2倍。

如果原正方形ABCD面积为1平方厘米,新正方形(虚线)面积就是2平方厘米。前面对话中原正方形面积为4平方厘米,这个以对角线为边长的新正方形的面积就是8平方厘米。

这里已经蕴含了勾股定理的知识:一个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其面积是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这样的结论实际就是初中数学课程中部分勾股定理内容(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度相等的特例,如图7)。

以上是从1倍到2倍“知一求二”的构造过程,也可以从大到小地构造两个正方形的2倍关系,即从2倍得到1倍的构造过程。首先画出一个正方形(实线),将每边上的“中点”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小正方形(虚线),同样可以通过比较看出实线正方形面积是虚线正方形面积的2倍。如果实线正方形面积是2平方厘米,那么虚线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如图8)。

苏格拉底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正方形面积与边长关系的问题,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两个正方形面积是2倍关系,但边长并不是2倍关系,违背同倍增减的直觉认识。用现在的语言说,面积为2倍关系的两个正方形,其边长之比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无理数([2]),约等于1.414。

综上所述,面积测量与长度测量不同,长度测量的经验并不能直接迁移到面积测量的过程中。面积不同于长度,作为长度的“1厘米”与“2厘米”之间的关系具有确定性,从直观上容易感知。但作为面积的1平方厘米与2平方厘米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仅依赖直观难以感知,具有“反直觉”的特征[9],正是这样的复杂性和反直觉特征,使得这一内容具有了使学生思维发生“概念转变(Conceptual Change)”的课程价值。

三、概念转变

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是非线性的协变关系,对这种非线性关系的认识是对长度测量经验的改变、拓展与提升,对学生来说可以实现思维中的“概念转变”[1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ane Piaget,1896—1980)在对儿童面积概念认知规律研究中发现,当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时,儿童会对面积变为4倍感到惊讶,但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原因是他们还停留在“线性测量(Linear Measurement)”的认知水平[11]。

学生的认知应当始于经验,但不能停留在已有经验的水平,对已有经验的改变、拓展与提升应当成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概念转变是以课程内容进化为基础的,面积测量至少在数的意义、运算的意义以及数形结合三个方面体现出数学课程内容的进化。

从数的意义看,探究1平方厘米与2平方厘米的关系,牵涉到正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长度的关系(比),这样的探究可以成为从有理数衍生出无理数([2])的过程,正如从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究,衍生出了无理数([π])。因此,可以说1平方厘米与2平方厘米的关系,是从有理数的认识拓展出无理数,使数的系统进化为实数的认知起点,同时也为勾股定理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学、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衔接点。在面积测量过程中,学生是从熟悉的同倍增减线性关系的认知,发展为非线性关系的认知,是认知能力的提升过程。用函数符号的语言说,线性关系可以用形如“y=ɑx”的一次函数表达,而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则要用形如“[y=x2]”的二次函数表达。这些都体现出学生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的改变、拓展与提升。

从运算的意义看,面积测量蕴含着代数运算的思维过程。用代数的眼光看,把面积单位分别记为:1平方米=1m2、1平方分米=1dm2、1平方厘米=1cm2。这时的“平方”具有代数运算的意义,可以用于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比如“1m2”与“100dm2”可以通过运算进行相互转化:

1m2=1×(10dm)2

=1×102×dm2

=100dm2

类似于此的运算,也可以在面积计算中使用。如果长方形的长以厘米为单位,宽以毫米为单位(如图9),这时并不需要算术运算中的统一单位,可以直接应用“长[×]宽”进行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长为3厘米,宽为8毫米,二者长度单位不同。算术运算的做法是先统一长度单位,比如将3cm变为30mm,而后计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240mm2。运用代数的眼光可以直接计算长方形面积,将3cm与8mm分别看作3×1cm与8×1mm,同时应用乘法运算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3cm×8mm

=(3×1cm)×(8×1mm)

=(3×8)×(1cm×1mm)

=24×(10mm×1mm)

=24×10×(1mm×1mm)

=240mm2

有關代数运算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范围,无须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呈现,但“平方”概念的多义特征应当给予适当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平方”一词所具有的多重意义[12],为今后学习代数奠定基础。

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看,算术或代数中算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直观地显现出来。比如两个乘法算式“[5×3]”和“[4×4]”,前者可看作两条边长分别为“4+1”和“4-1”长方形的面积,后者可看作边长为4的正方形面积,二者相差1的关系“[42-1=5×3]”可以从图10明显看出。

这样的关系具有一般性,如果把其中的“4”改为具有一般意义的字母“ɑ”,这样的关系就成为代数中的恒等式:ɑ2-1=(ɑ +1)×(ɑ -1)。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重视算理和算法,追求结果的准确和计算的熟练,但对于算式之间关系的认知相对忽视。用数形结合的视角看,算式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图形之间的关系。将图形认识与测量应用于探索算式之间的关系,对于沟通“数与代数”与“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之间多角度的联系十分有益,是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具体体现。

面积测量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增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蕴含着二次函数、无理数、代数运算以及数形结合的内容;从学生概念转变的角度看,是学生从线性思维转变为非线性思维、从有理数进化为实数、从算术运算拓展为代数运算的过程。

面积测量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又经历“为什么不”这样证伪的思维过程。《美诺篇》中苏格拉底与小童奴的对话,表明让学生经历这样面积测量的过程是可行的。因此在教科书编修以及教学中,应当关注面积测量与长度测量的差异,对面积测量中“知一求二”探究活动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RESCHER N. Leibniz conception of quantity, number, and infinity[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5, 64(1): 108-114.

[2]郜舒竹,于桓.数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及其隐喻思维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98-103.

[3]郜舒竹,冯林.例说“数学的眼光”[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1/2):4-9.

[4]刘锡萍,艾学璞.试论我国古代土地私有与土地面积计量[J].中国计量,2016(4):63-64,80.

[5]郜舒竹.学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协变思维[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9):4-7.

[6]郜舒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变教为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6):7-10.

[7]吕祥.柏拉图的《美诺篇》与他的“回忆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1):57-63.

[8]WATSON A. Finding Meno[J]. Mathematics in School, 2016,45(5): 3-6.

[9]郜舒竹.数学课程内容中反直觉现象举隅[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8):72-77.

[10]?ZDEMIR G, CLARK D B. An overview of conceptual change theories[J]. 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07,3(4): 351-361.

[11]PIAGET J, INHELDER B, SZEMINSKA A.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geometry[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0: 406.

[12]郜舒竹,李硕楠.“平方厘米”语义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7/8):4-7.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猜你喜欢

非线性正方形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剪正方形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控制策略
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O型圈锥面密封非线性分析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