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王阁的回响

2022-05-30张恒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楼阁赣江滕王阁

张恒

青雾从赣江水面漫过来,从抚河故道漫过来,萦绕在滕王阁的廊檐、斗拱,敷贴于阁内匾额、壁画上,弥合时间的缝隙。

总感觉有一种声音随着青雾的弥漫,回响在匾额与壁画之间,流淌在廊檐和斗拱之上,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凝望楼阁,我似乎听到了李元婴的声音,听到了王勃的声音,听到了朱元璋的声音,听到了历朝历代那些慕名登阁的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声音。这经久不息的声音,是一种永恒,充盈在滕王阁,充盈在历史的天空,裹挟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一座瑰丽伟岸的千古名楼注入不朽的基因。

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李元婴就是乘舟由苏州刺史转任洪州都督的。那也是个青雾缥缈的日子,李元婴的心境似是被雾气打湿,一路风尘来到洪州。尽管有着思想准备,但入了洪州地界,他还是始料未及。这里偏僻落后,一片荒凉,不仅与繁华的长安不能相比,就是与刚刚辞别的苏州也是相差甚远,这让他瞬间有了被贬的感觉。过惯了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生活的李元婴,心境顿如涌入江水,寒彻入骨,他恨不得调转船头返回苏州。但谕旨在身,即使自己是龙子龙孙,亦不敢违抗朝廷,于是只得认命。

一个人如果情绪低落,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然不强。据说,李元婴来到洪州后,几乎不理政事,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骄纵失度,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每天不是找美人寻欢作乐,就是领一帮闲人到郊外游玩。然而,时间一久,这些都玩腻了,于是又生异想。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他来到赣江东岸的一座小山冈上,登高遠望,只见长空如碧,云蒸霞蔚;赣水滔滔,白帆点点;西山披翠,鸟鸣于绿林,蝶舞于花丛,生气涌动。他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顿生贪念:要把这绝美景致久留眼帘,而且不必远足,无须登山之累。于是,他决定在这山丘附近择址修建一座楼阁,既可揽山川之秀,又可“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才子佳人登临放歌。

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洪州都督的李元婴,在自己的管辖地修建这样一座楼阁自然不是难事。李元婴大手一挥,一座瑰丽的高阁便耸立在赣江之滨。因为李元婴曾被封为滕王,故这座楼阁便以他曾经的封号命名,叫作“滕王阁”。

如此看来,滕王阁这座具有浓郁高雅文化气韵的江南名楼,最初却是一位皇子沉湎歌舞、追求享乐的产物,能名垂千古实在有些歪打正着的意味。其实这很正常,历史上多有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的凡尔赛宫、俄罗斯的夏宫、印度的红堡,以及中国的颐和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种历史现象,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没有了这样的文化基因,这些名胜古迹就不会有历史的厚重,也不会如此受人追捧。

不过,我在想,滕王阁的建造或许还有着另外的历史原因和社会价值。我们知道,城市和河流都是一种力量的象征,而这两种力量是不同的。河流宽广、纵深、涌动,是一种横向的力量;城市立体向上,平静、沉重,有着规则的网格,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因此,往往在河流与城市的重要交口需要有另外一种力量,在人与自然界的力量之间建立一种平衡。鉴于当时的洪州城与赣江以及抚河故道的特殊位置,谁能说,滕王阁的选址,不是因为这样的缘由?

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工书画,妙音律”,还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对地理学和建筑学也应该有所涉猎。作为洪州城的管理者,他不可能完全忘却自己的使命,即使是为了自己娱乐而建滕王阁,他也得有个正当理由。从滕王阁的选址来看,完全有可能是李元婴的用心所致。假如果真如此,滕王阁的历史价值便具有更深厚的人文内涵,对它的建造者李元婴,我们也应该有一个颠覆性的评价。

然而,沧海桑田,几乎没有人在时代的更迭中去为一个历史定性的人修正史料。即使滕王阁屡遭毁坏又屡次重建,人们想到的多为王勃而非李元婴。

纵观中国文化史,滕王阁的变迁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一座楼阁竟然重建了29次,历经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究其原因,除了滕王阁本身的历史价值外,恐怕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不无关系。序以阁名,阁以序传,多少年来,络绎不绝的人登楼寻文,构筑了一座楼阁与一篇骈文的文化苦旅。可以说,历代文人墨客,包括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等文化大家,追寻滕王阁的诗词文章,在赣江岸边又堆积成另一座文化楼阁,它与砖木结构的滕王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虽然清代诗人尚镕说“倘非子安序,此阁成荒陬”有些绝对,但滕王阁能与黄鹤楼、岳阳楼一并成为江南三大名楼,文学的力量确实是决定性因素。

王勃与滕王阁的结缘也可谓一种历史的注定。公元675年九九重阳前一天,失意的王勃从家乡往南去探望被迁谪的父亲。当船行至洪州附近时,江雾弥漫,行走缓慢。喜好山水的王勃借机下船游览,巧遇一位白髯皓眉、貌若仙人、气宇轩昂的老者,两人相谈甚欢。老者告诉王勃,明日重阳节,四面八方的名儒学士在滕王阁聚会,吟诗作赋,甚是热闹。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生性豪放,遇到这样一个能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岂能错过?于是欣然前往。

这是一场文化盛宴。时任洪州都督阎伯玙盛情相邀,恳请各位名儒雅士尽展才情,为刚刚重修竣工的滕王阁作序,并刻写碑石,以传后世。知晓内情的那些本土文人们一个个推辞谦让,不愿提笔挥毫,唯有年轻气盛的王勃毫无顾忌,应声而起。只见他面对水天相接的赣江,文思泉涌,一腔激情凝于笔端,随即力透纸背,洋洋洒洒,一篇七百余字的骈文跃然纸上。

当阎伯玙属官抑扬顿挫念完这篇《滕王阁序》时,全场轰动,就连阎伯玙也被深深折服,不禁连声称赞:“天才!天才!这篇文章可以传世了。”

原来,事先阎伯玙是藏有私心的。他为了让自己女婿的文字能名扬天下,流传千古,就嘱咐女婿早早构思好一篇序文,到时拿出来,在得到大家公认的基础上,刻字立碑。所以,当他假意请求与会的文人题写阁序时,大家都是推辞。没想到年轻才高的王勃毫不客气地接过纸笔,这让他始料未及,但又无可奈何。不过,这位洪州都督还算公正廉明,当他看到王勃一气呵成写下的序文,无论是音律、对仗、排比,还是典故、辞藻、意境,已然把汉字的美感发挥到极致;而且有景有事,寓情于理,揽汉唐人文成一序,绝江山美景于片言,于是由衷地从内心发出赞叹,完全忘记了女婿的存在和事先的想法,当即决定录用王勃的序文。

从这个意义上说,阎伯玙做了一件不让历史留遗憾的事情。他让《滕王阁序》流传千古,让王勃名留青史,让滕王阁永垂不朽,让当今的南昌有了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

或许,能全文背诵《滕王阁序》的人并不多,但能知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就足以让历史定格在千年前那个重阳午后。

(插图:方 亮)

猜你喜欢

楼阁赣江滕王阁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治理赣江
滕王阁,我心中的歌
赣江潮 大型原创交响组歌音乐会在昌举行(下)
赣江潮 大型原创交响组歌音乐会在昌举行(上)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雨落赣江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