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室内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

2022-05-30严映君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烤箱木偶玩法

严映君

受天气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经常受限,影响了幼儿的体能锻炼和发展。因此,幼儿园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更有必要了。在对慈溪市10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在组织室内体育活动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惑。为提升区域内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质量,我们组织区域内部分骨干教师对优化室内体育游戏进行实践研究。

调查访谈

我们选取本区域内10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幼儿园中分别有省一级、二级、三级幼儿园,参与研究的骨干教师分成访谈组和观察组对上述幼儿园开展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现状的调研。访谈组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对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访谈:幼儿园经常开展的室内体育游戏有哪些?效果怎么样?怎样的体育游戏适合在室内开展?在组织室内体育游戏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问题和困惑?对提高室内体育游戏的质量和效果您有什么建议?观察组主要观察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的开展情况和组织管理情况,了解幼儿对现有室内体育游戏的兴趣和参与度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存在一些问题,如室内体育游戏种类和数量比较少,内容基本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展的传统体育游戏。另外,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教师对室内体育游戏都不够重视,在无法开展室外体育游戏时,教师基本没有组织室内体育游戏,即使组织了也是敷衍了事。可想而知,其效果是有限的。

寻找突破口

如何改变现状?我们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刊,观摩了邻近县(市、区)教师组织的室内体育游戏,还走访了区域内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专家。通过多次研讨,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目前室内体育游戏数量少、不够优质的问题。于是,我们决定组织教师开发一定数量的室内体育游戏,并形成相应的游戏方案,逐步优化区域内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

优化室内体育游戏要注意什么

优化室内体育游戏应注意什么?经过反复研讨,我们认为优化室内体育游戏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宜性。一是要与室内空间相适应。室内体育游戏是在室内开展的,所以游戏的玩法、規则等要与幼儿园室内空间相匹配。幼儿园大多存在室内运动空间有限的问题,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各个空间,如班级的活动室、寝室、阳台、走廊等。我们全面分析各个空间的特征,认为室内体育游戏移动性不宜太大,游戏参与人数不宜太多,游戏材料尽量简便等。二是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如运动量不能过大,运动强度不能过高,运动时间不能过长,要注意急缓结合、动静交替等。

趣味性。室内体育游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例如,可以将合适的故事情节融入游戏中。

源于生活。因为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游戏的内容必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源于幼儿的生活,这样才容易被幼儿接受,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也便于游戏材料的选取。另外,从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特点来看,游戏形式灵活、游戏环节简单很重要。

如何优化室内体育游戏

经过反复研讨,我们认为每一个游戏方案都应包括游戏名称、适合的年龄段、游戏目标、游戏规则、游戏玩法、指导策略、场地准备以及观察记录等内容。设置“观察记录”是为了促进教师观察、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游戏。我们讨论确定了开发室内体育游戏的路径:从现有的体育游戏中直接选用,对现有的游戏进行改编,根据相关材料进行创编。

直接选用。我们从已有的幼儿园体育游戏中选择趣味性强、不需要太大空间的体育游戏,如“粘泡泡糖”等徒手类体育游戏。这类游戏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械,玩法简单,参与人数可多可少,游戏的空间也不需要太大,比较适合在室内开展。还有一些传统的体育游戏也可以直接在室内开展,如“踢毽子”“跳绳”“丢手绢”等,其中“丢手绢”是非常经典的追跑类体育游戏,游戏参与人数可视情况而定,参与人数不多的话,空间就不需要太大,同时游戏材料也可以随手获取,即使没有手绢,也很容易找到替代物。

改编游戏。有的根据其他领域的游戏进行改编,如“许多小鱼游来了”是小班幼儿喜欢玩的音乐游戏,玩法为:2名幼儿相互合作用手搭成拱门,其余幼儿边唱歌边自由表现小鱼游来游去的情形,并依次穿过“拱门”,在唱到“快快捉牢”时关上“拱门”,捉住正在穿过“拱门”的“小鱼”。我们根据游戏中“钻”的动作和“捉住”的情节,改编成可在室内开展的体育游戏“烤土豆”,游戏的主要角色有“土豆”“清洗机”“烤箱”。玩法为:4名幼儿合作扮演清洗机,若干名幼儿扮演土豆,当“土豆”钻进来时,“清洗机”发出“哗哗哗”的声音并用手在“土豆”的背上做挠、搓、刷等动作,表示清洗。2名幼儿合作,双手搭成小山洞状当烤箱,当“土豆”快速通过“烤箱”时,“烤箱”要想办法把“土豆”套住,表示“土豆”被烤熟了。“土豆”被烤熟后,扮演土豆的幼儿就要排到扮演烤箱的幼儿身后,双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做小烤箱。其他“土豆”要钻过一个个“小烤箱”再进入最前面的“烤箱”,只有最前面的“烤箱”可以把“土豆”烤熟。等“土豆”全被烤熟后,第一轮游戏结束,幼儿可以交换角色继续游戏。“烤土豆”游戏情节更丰富,更适合幼儿同伴间合作游戏,关键是此游戏动作幅度不大,适合在室内开展。还有的根据其他体育游戏改编,如“剥橘子”是一个徒手类体育游戏,侧重于锻炼手臂力量,游戏玩法为:若干名幼儿手握手围成一个圈,1名幼儿“剥橘子”。“剥橘子”的幼儿用力把同伴紧握在一起的手掰开算“剥橘子”成功。这个游戏难度不大,于是我们把它改编成“破茧而出”的游戏,玩法为:若干名幼儿(人数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扮演蚕丝,手拉手从里到外围成几个圈(根据人数定圈数),1名幼儿扮演蚕宝宝站在里圈中心。大家边念儿歌边学蚕宝宝吐丝的动作并绕圈走,当儿歌念到“变成一个茧姑娘”时,“蚕宝宝”要用力解开里圈小朋友紧拉的手,手被解开了就表示蚕破茧了,被解开手的幼儿随即扮演蚕宝宝参与破茧,全部“蚕丝”都被“破茧”时游戏结束。

创编游戏。创编游戏的素材来自幼儿的生活,我们把幼儿在生活、学习中熟悉的事物创编成室内体育游戏。例如,“挤挤乐”就是利用方言儿歌创编的室内体育游戏,玩法为:幼儿3人一组、5人一组或7人一组站在同一个方框内,听口令用方言念儿歌:“嘎唔咗,嘎唔咗,嘎了唔咗做糖球。”(意思为:挤一挤,挤一挤,挤成一个小糖球。)幼儿互相用臀部或肩部把同伴挤出方框,被挤出方框的幼儿出局,方框内剩下的最后1人为胜利者。游戏中借用的方言儿歌是幼儿熟悉的,游戏场地只需室内有方框状的地面即可。又如,“板刷粘粘乐”是借助日常生活用品创编室内体育游戏,其玩法为:幼儿平均分成若干组,一个组指定一个区域,区域内撒上绒球等容易被板刷粘住的材料,幼儿进入所属小组区域,在里面蹲着行进,用手中的板刷将地上的材料粘起来,运送至区域中心的筐中,最先将地上所有材料粘完的小组获胜。“板刷粘粘乐”游戏模拟劳动场景,幼儿可以单人游戏也可以多人游戏,可以开展合作游戏也可以开展竞赛性游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另外,我们还根据故事或绘本中的典型形象或情节进行创编。例如,借助绘本《小木偶奇遇记》里小木偶的形象,创编室内体育游戏“小木偶”,游戏玩法为:幼儿分散站在场地上,1名幼儿扮演匹诺曹,其余幼儿扮演小木偶。“匹诺曹”两腿弯曲、两脚脚尖分别朝左右两边成一条横线行走,“小木偶”两腿直立、两臂自然下垂行走。“匹诺曹”追“小木偶”,“小木偶”被“匹诺曹”点到身体时,立刻在原地单脚站立,双手举在胸前,手掌张开呈木偶状,表示被冻住了。这时,其他“小木偶”可以看准时机用手去点被冻住的“小木偶”,使其复活,复活了的“小木偶”可继续走动参与游戏。此游戏简单好玩,幼儿都很喜欢玩。

在实践中调整室内体育游戏

我们把设计的室内体育游戏方案提供给部分幼儿园进行尝试,让教师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我们继续调整、完善,更多时候是教师和幼儿边实践边调整、完善。其实,我们在设计室内体育游戏方案时,预留了空白,希望教师和幼儿根据实际情形不断完善、创新游戏内容和玩法,使之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下面是几个教师和幼儿在实践中调整、优化游戏的案例。

案例1:游戏“王老先生耕地”的玩法为:2名幼儿合作,1名幼儿扮演耕地者,1名幼儿扮演耕地车。幼儿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参与游戏的人数也比较多。在一次游戏中,昊昊说:“我们来玩耕地比赛吧,比一比哪组先耕完地。”彤彤说:“我们可以3个小朋友一起玩,2个小朋友扮演耕地者,1个小朋友扮演耕地车,这样可以多几个小朋友玩。”孩子们便把游戏玩法改成3人一起耕地。后来,他们又玩起了耕地比赛等游戏,使游戏的趣味性更强,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游戏结束后,幼儿还会自主地把游戏过程记录下来。

案例2:游戏“水瓢大战”的玩法为:1名幼儿抛纸球,1名幼儿用水瓢接住纸球。但由于现有的塑料水瓢质地较硬、瓢口较小,幼儿在玩抛接游戏时纸球很容易弹出去,教师就想到用草帽替代水瓢。草帽的质地较软,纸球不容易弹出去,并且入口比较大,容易接住纸球,接球成功率大大提高,幼儿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后来,教师还在抛接游戏中增加了闯关环节,即在地面贴上2米、3米、4米距离的标记,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抛接距离,也可以玩闯关游戏。幼儿可以先选2米距离玩抛接游戏,闯关成功了选3米、4米距离继续闯关。每关都需完成5次抛接,5次都成功才算过关。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适当限制闯关时间或拉长抛接距离。增加了闯关环节后,幼儿觉得游戏玩起来更刺激、更有乐趣了。

案例3:游戏“蟹抓鱼”主要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及灵敏度,其玩法为:1名幼儿扮演小鱼,若干名幼儿分别扮演海浪和螃蟹。“螃蟹”在听到“涨潮啦”指令时,横向爬行穿过“海浪”去抓“小鱼”;在听到“退潮啦”指令时,穿过“海浪”回到自己的領地。这一游戏受到小、中班幼儿的喜爱,他们享受着听指令控制身体动作的快乐。有一天,小班幼儿提出:“老师,螃蟹不可以吃小鱼的,它们是好朋友。”“老师,当小鱼太难了,好多好多螃蟹来抓我,我跑不动了!”幼儿的话提醒了教师,教师觉得3种角色的数量设定及分配确实不太合理。另外,在小班幼儿看来,螃蟹和小鱼是好朋友,所以螃蟹不能抓小鱼,而让那么多螃蟹抓一条小鱼也不合理。于是,教师用“渔网”替代螃蟹这一角色,同时在人数分配及游戏玩法上都做了一些调整,以更大程度地契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运动量。调整后的游戏玩法为:4名幼儿扮演海浪,手拉手站成一排,3名幼儿扮演小鱼,2名或4名幼儿扮演渔网,扮演渔网的幼儿两两组合手拉手搭成一张网。“海浪”边喊“涨潮啦,涨潮啦”,边做举手、踮脚的动作表示涨潮,此时“小鱼”可穿过“海浪”自由游动。“海浪”边喊“退潮啦,退潮啦”,边放下手、蹲下身体表示退潮,这时“渔网”便要跑到海滩网“小鱼”,“小鱼”要及时退回海洋中。如果“小鱼”被“渔网”网住了,那么“小鱼”“海浪”“渔网”就要互换角色。参加游戏的人数及每种角色的人数可视幼儿的游戏水平、室内空间等情况而定。改编后的游戏使幼儿间合作的机会更多了,角色的轮换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体验。

几年来,我们共开发了80多个室内体育游戏案例,丰富了室内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改变了以往单调、随意的室内体育活动状况,让教师和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烤箱木偶玩法
木偶和木偶戏
零跑的新玩法
太阳能烤箱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创意玩法
选好烤箱做好美味
选好烤箱做好美味
TPP的新玩法
木偶的眼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