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奢侈品鉴定师:辨真假易,识人心难

2022-05-30青瞳

华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假货奢侈品

青瞳

真与假中间没有模糊地带,最终指向的只有一个结果,而人心却复杂得多。

“100万”,这个数字不是年薪,而是奢侈品鉴定师田哥从业10年以来拍下的素材照片的数量。

奢侈品鉴定师是国内的一个新兴行业。近几年,随着奢侈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和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奢侈品鉴定渐渐成了人们的特定需求。当然,只有少数奢侈品鉴定师可以拿到百万年薪,大部分月薪在1.5万至5万元之间。

皮包不会说谎,但是人会

每年情人节和七夕节前后,不少奢侈品品牌会推出一些限量款产品。那段时间,奢侈品鉴定师也会更忙一些。田哥表示,有一年情人节后,一位女性客人拿来了好多款奢侈品皮包让自己鉴定,其中有真也有假。

在不少客人眼中,自己的另一半给自己送一个“赝品”,那他/她对自己的感情也会“打折”。

有一位男性消费者给女朋友买了假货后,甚至伪造了田哥出具“鉴定为真”的记录给女友看,最后女友去别家鉴定机构认定为假货后找上门来,这让田哥哭笑不得。

“我只能告诉对方,我们这边一定要有支付记录后才会给客人出具鉴定报告,如果您男友没有和我们的支付记录,那就说明他一定没有来我这里鉴定过,这份记录也是他伪造的。”田哥说。

此外,“朋友”之间的买卖行为,也容易催生赝品的流通。

“有顾客遇到朋友没钱还账,拿包抵债,结果对方拿来鉴定发现包是假的,再去找朋友发现对方没了踪影。”

田哥回忆,曾经一位富太太从朋友那买了四年包,最贵的一款是爱马仕喜马拉雅包,价格要100多万元,拿来鉴定时,有几只还是新包,结果全是假包。“后来,她把朋友告上了法庭,对方被带去了警察局。”田哥说。

和田哥一样,闫闯也是一名从业超过10年的奢侈品鉴定师,他对记者表示,在关于真假的“谎言”中,也有温情的一面。

闫闯记得,一位女生拿着时价1.4万元左右的奢侈品皮包来鉴定,自己鉴定后告诉对方是真货,对方颇感诧异,询问后才得知,女生的男友怕她嫌贵把包退掉,才骗她是假货。“还有一个老板,他为了给员工发工资,把表、包都拿出来鉴定后卖给了二手店。”

在田哥看来,真与假中间没有模糊地带,最终指向的只有一个结果,而人心却复杂得多。

闫闯则认为,奢侈品鉴定师的这份职业不仅可以见证很多人情冷暖,更多的是给一个未知的商品赋予价值的过程。

真与假中间没有模糊地带

田哥曾经遇到过假冒客人的造假商。“对方拿着一只假包来鉴定,比起鉴定结果和是否被骗,对方更在意是从哪几处看出来是假货。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要非常谨慎地做出解释。”田哥说。

2012年,田哥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创业。早年间,由于家人在杭州开了一家奢侈品养护店,田哥就接触了奢侈品养护、买卖业务,而鉴定业务是店里早期针对会员老客户的免费服务,后来范围扩大到面向所有顾客,收费100元。

随着客户鉴定真假的需求变大,田哥开始去国内外交流、学习相关知识,整理出一套系统的鉴定点,即奢侈品特有的防伪工艺点。

拍摄大量的实物照片、发现鉴定点、归类整理、反复验证,是建立数据库的日常工作。其中,验证鉴定点是最重要的一环,需要人工完成。

“一款包,不僅要查看在售的样子,还要分别查看最近的年份的包的样子、不同国家生产出的工艺是否存在差异等等。如果能确认一处工艺存在统一的标准,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个鉴定点。”田哥说。

闫闯是和田哥同年入行的,此前他的职业是一名铁路乘务员。最初,闫闯在一家奢侈品电商平台做鉴定助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核对产品信息。鉴定助理坐在外面,鉴定师坐在里面,中间隔着一层玻璃。花了一年时间,闫闯从鉴定助理成为了鉴定员,又过了两年,他从鉴定员成为了鉴定师。

询问、拍摄照片、记录整理,再学习研究,是那些年闫闯的工作常态。

那时,闫闯每天工作时长是8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鉴定500多件产品,通常每件商品只需要3到5秒的鉴定时间,这意味着要想在规定时间内看完商品,每一件不能停留超过2分钟。

闫闯的老师叫张琛,他是当时一家奢侈品电商平台的首席鉴定师,也是一个资深从业者。在接触奢侈品鉴定初期,他自学了相关知识,后来干脆花高价报名去日本奢侈品协会的培训课程。

在田哥和张琛看来,奢侈品鉴定的工作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日常工作便是持续学习的机会,因为造假商也在不断“进步”。一款市售12万元人民币的皮包,造假商使用的成本甚至会高达5万元。

五金颜色、使用材料、缝制工艺、特殊标记都是鉴定真伪的点,只有所有的选项都对,才能指向“真品”那个结果。

魔高一尺,能否道高一丈

闫闯告诉记者,他遇到有消费者被代购骗了近400万元的情况。“一位顾客从天津开车来北京,拿来的四只爱马仕包都是假的,得知结果后,她便去代购那里退货。”

在闫闯看来,一次性可以购买4个爱马仕鳄鱼皮新包很难,首先它的数量少,有购买条件,加上配货可能要花300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到这只包,4个包就需要1200万元人民币。

“代购以400万元的价格卖出4个包,肯定是有猫腻的。”闫闯说。

除了代购玩猫腻以外,造假商还会伪装成客户把假货卖到二手奢侈品店,很多假货也就通过二手商品交易这条渠道流入市场。

鉴定二手奢侈品包程序需要更严谨。为了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田哥会设置一检、二检和三检的流程,遇到有争议且难以验证的商品,就建议顾客退货,以防日后出售时遇到麻烦。甚至有造假商曾找到闫闯,开出高价企图聘请他担任顾问,以批量生产“以假乱真”的高仿产品。

与此同时,由于线上鉴定平台的兴起,有的店家甚至推出了线上9.9元鉴定奢侈品的价格。线上鉴定需要买家按照需求提供产品图片,鉴定师在看不见实物的情况下给出结论。

在闫闯看来,线上鉴定受图片清晰度和鉴定水平的影响,比线下更易出现误判的可能,最终导致消费者花了钱却得不到满意服务。

消费者在奢侈品鉴定的售后服务上得不到保障,偶尔也会出现不同的鉴定机构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

今年3月,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奢侈品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张琛当选为奢侈品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在张琛看来,从无序阶段跨入到有序阶段,奢侈品鉴定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所谓,辨真假易,识人心难。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9月12日

猜你喜欢

假货奢侈品
这个超市只卖“假货”
与奢侈品说不——绘创动物中的“肌理”美
最雅『鼠标垫』,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搁欣赏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圆满落幕
奢侈品模特为何“冰山脸”
2019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纪晓岚的“假货经”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遏制假货泛滥,电商需与政府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