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章太炎为何数次拒聘清华大学

2022-05-30史飞翔

华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龟甲吴宓章太炎

史飞翔

1924年初,清华学校报请当局,欲正式“改办大学”。同年10月,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国学研究院。起初,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欲聘请在新文化运动中爆得大名的胡适主持国学研究院院务。

胡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当即推辞,明确表示自己只做顾问不做院长。曹云祥不甘心,又提出请胡适出任研究院导师。胡适再次表示自己不够格:“非第一流的学者,不配做研究院的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梁启超)、王静安(王国维)、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

后来,清华聘请了留学哈佛大学的一代名士吴宓主持国学研究院筹备事宜。吴宓上任后按照当初胡适的建议,拟聘请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三人出任研究院导师。在吴宓的礼贤下士与诚恳邀请下,王国维、梁启超两位大师先后应聘。但是让吴宓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上门聘请章太炎时却遭到了拒绝。

章太炎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以能文善论著称士林,国学造诣极高。章太炎虽然学问博大精深,但为人偏激、心胸狭窄。他与王国维同为浙江人,一余杭,一海宁,且相距不远,按说关系应该不错,但实际上他与王国维素不交往。王国维以研究甲骨文并从中发现殷商先公先王名号而一举成为甲骨学的鼻祖和“新史学的开山”。而章太炎公开反对世间有甲骨文之说,他认为,龟甲刻文不见于经史,而龟甲乃“速朽之物”,不能长久,焉能埋于地下三千多年不腐烂;龟甲文易作伪,是最不可信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无论是社会上流传的还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都是奸商们鼓捣的假冒伪劣产品,是以罗振玉为首的一群江湖骗子伪造的假古董,信它就是替骗子张目的妄人。

章太炎对梁启超也是多有不睦。当年他二人同为开一代风气之人物,后来因“革新改良”还是“革命共和”等问题产生思想分歧并打过笔墨官司。因此,章太炎对梁启超始终是心怀不满。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章太炎不愿与王国维、梁启超共事。加之他向来又自视甚高、目空天下,说什么也不肯居王国维、梁启超之后,所以他数次拒绝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不仅拒聘不就,还当场将聘书摔到地上并踩上几脚,以表示其决绝之态度。

1926年,36岁的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清华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摘编自《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龟甲吴宓章太炎
章太炎
吴宓对借钱的不同态度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典范 章太炎
吴宓与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