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湖湘红色文化视觉设计转译的创意产品研究

2022-05-30李琳尹建国

湖南包装 2022年2期
关键词:湖湘文创符号

李琳 尹建国

LI LinYIN Jian-guo*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0)

“湖湘红色文化”发端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湘籍工农群众,为推动革命和建设而进行一系列活动后留下的文化产物,在时代和地域背景上有着独有的特点。

湖湘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是围绕湖湘地域特有红色资源作为文化主题,筛选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提炼符号,再通过将符号进行创意设计转译使之与产品有机融合,达到传递红色文化精神的目的。其以产品为载体,以艺术为方式,以文化为媒介,介入人们的生活,具有激励、纪念、教育的产品属性[1]。

1 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分析

湖湘红色文化内涵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解。时间上,它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它的产生既有湖湘文化作为其历史和文化渊源,又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而从空间上来看,湖湘红色文化是一种形成于湖南地区的区域性红色文化。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种地域文化造就一方人士的秉性。

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存在方式以及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所承载的形态主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物、事”来体现。“人”——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力的领导人和革命志士;“物”——即与人物相关遗存下来的物品,以及人物曾经的故居、活动遗址等;“事”——即有着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活动、历史事件,携带着人物精神的著名背景故事。总体概括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2]。物质类是以物质为主要存在形式,指具体的有着实物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物形态通过人物形象、事迹记载、革命器物呈现以及故居遗址等展现;非物质类即无形但能被感受到的意识形态,主要指红色文化精神。在湖湘红色文化中,红色人物有着与其他文化资源融会贯通的作用,无论是遗址、文物还是精神、文学作品,都与人物的活动进程有着紧密联系。

2 湖湘红色文化视觉元素与符号

2.1 文化视觉元素

梳理以上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并根据其基本特征以“人、景、物、事、意”5 个方面进行文化题材归纳,分别代表:人物印迹、遗迹旧址、红色器物、事迹典故、象征标识。以下是对5 类红色文化题材经文献查阅后的解读,根据各题材的定义和类型研究其文化元素的显性和隐性提取角度。见表1。

表1 红色文创产品题材分析表

2.2 文化符号提取

湖湘红色文化自身的多样性决定了红色文化符号的多样性,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了文化的内涵,并且湖湘红色文化的基因通过符号的传播进行传承。符号包括符征和所指两个部分。在红色文化符号之中,符征承载着红色文化符号所能感知的一切内容,而所指作为文化符号的内涵,它指向红色文化符号背后所展现的革命精神文化内核[3]。

对于文创产品而言,符号作为文化的代表,有着深刻的内涵意义,是文化与产品之间不可缺失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在湖湘红色文化符号提炼时必须浓缩文化里最主要的精神内涵,并将其通过抽象的提取以标识的形式简洁显著地表达其文化内容[4];作为具有红色文化代表意义的象征,在传递信息时,要保持湖湘红色文化独特的深刻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革命文化的传播过程有着很强的自发性,因此红色符号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在不同时期中刻画的不同红色符号现今也演变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共同奠定了红色文化符号的深刻特质。表2是对红色文化各题材中的代表元素进行符号提取。

表2 湖湘红色文化符号提炼

3 湖湘红色文化属性需求分析

3.1 文化三层次理论属性需求分析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红色文化元素特征的应用不仅要考虑二维空间,还要考虑立体三维形态、材料工艺、使用方式与精神思想层面,这使得设计趋向多样复杂化[5]。文章根据Leong 提出的文化三层次分析法探究湖湘红色文化元素的本质属性特征,即将文化划分为外在有形层、中间行为层,内在无形层[5],再对这3 个文化层次所定义的相应湖湘红色文创产品应用的层级特性进行分类,得出外在有形层包括形态外观、色彩搭配、材质肌理,中间行为层包括工艺技能、功能传达和体验形式,内在无形层面包括语义内涵、情感共鸣和象征的文化意义。

通过该理论,湖湘红色文创产品中文化呈现的具体特性与设计属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探索,使得抽象的文化性质在产品上的运用更加具象化和系统化,解决实际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如图1 所示,湖湘红色文化在产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外在有形层、中间行为层和内在无形层三层次展开分析。

图1 湖湘红色文化的属性特征分析模型

3.2 湖湘红色文化属性的需求转化

选取湖湘红色文化作为对象,在前文各题材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特征的符号分别为:毛泽东人物形态、秋收起义故事、冲锋号、韶山故居、“敢为人先”精神象征符号。从文化的属性特征分析,将外观、色彩、材质,工艺、功能和体验、内涵、情感、象征作为设计载体拓展。选取有经验的设计师、设计专家和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共53 名人员根据设计载体的可拓展度及辨识度为其打分。

分值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由1-5 表示分数从最低到最高。评分标准按文化层次理论将视觉、行为、文化3 个层次中的各属性特征应用于产品中作为设计载体的可拓展程度进行均分统计[6],再加上各元素在湖湘红色文化中的辨识度均分构成综合分数。综合分越高,代表着该符号作为湖湘红色文化代表可能性越高。详细湖湘红色文化特征分析见表3。

表3 湖湘红色文化特征分析表

调研样本数量为53 份。测量样本使用SPSS 信度分析检验问卷结果的可靠性,其定量数据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α 系数值)为0.944,说明数据信度极好。

根据综合分得出湖湘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代表性程度依次为:红色器物、经典象征、红色遗址、红色人物、事迹典故。设计元素可拓展程度依次为红色器物、经典象征、红色遗址、事迹典故、红色人物。变化波动在于红色人物与事迹典故的辨识度分数差异。

在这个物质饱和的时代,设计更需要注重的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湖湘红色文化元素应用于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以当代人们的审美为原则,勿将原始的文化形态直接进行应用。综合以上分数排行选取分数最高的前两位代表符号:冲锋号和精神符号,作为湖湘红色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特征。根据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的表现提取文化因子群,见图2。

图2 文化特征“冲锋号”“精神符号”文化因子群分解图

4 湖湘红色文化元素的设计转译方法

产品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成为人的直觉对象,使人对它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由此发挥出它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7]。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根据自身对文化和设计的认知,选择与设计目标相匹配的设计方法,指导文化元素艺术化表达以及设计元素与产品之间的有机融合,直至形成最终的产品[8]。在对文创产品设计流程的认知中,将湖湘红色文化中的物质元素与非物质元素进行文化摘取,构成代表性文化特征符号的设计转译方法,将设计符号巧妙创意并与产品融合的方法为核心[9]。

通过各大红色文创设计大赛以及网上其他资源搜集关于湖湘红色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案例,经过人为的筛选,以设计转译方法为聚类点,设计元素与产品融合方法为辅佐,选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见表4。

表4 湖湘红色文化设计转译方法与产品的案例分析

根据上表湖湘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典型案列,从形式构成到精神诠释的角度[10]对文化符号转换成设计元素的方法大致分为6 类:具象写实、抽象艺术化、形态提取重构、内涵提取法、叙事手法、教育互动方法等;设计元素与产品融合方法分为:元素复刻、元素载体化、元素嫁接法、元素再现法以及元素综合创新。

4.1 设计元素转译方法

近年来,中国红色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红色文创产品也随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产品品质,然而在众多红色景区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时,促使了设计师对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思:如何基于红色文化进行创意联想,如何设计诠释红色精神意涵或叙述红色故事内涵的产品。目前多地为此展开了有关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大赛,如上海、江西等地。综合考量各大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的评判标准,内涵性、创新性、魅力性等是评判体系构建的重要维度。

在红色文化设计元素转译中,叙事设计将具有强烈辨识度和代表性的视觉元素以及能唤起用户情感共鸣的故事元素综合提取并创新,以产品为媒介叙述故事,通过故事传达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价值。如图3 首届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中最佳设计奖“党史回眸,百年瞬间”,便是将党史中百个瞬间发生的事情以叙事插画的形式分4 个阶段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千秋伟业。

内涵提取法主要应用于无形的精神类非物质文化题材,当进行设计元素转译时需要先剖析其文化内涵,再将精神内涵具象符号化,或是以某个物品为承载,将文化内涵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如图3“船承”,将“红船精神”具象符号化提取,以红船的造型为承载,“船承”喻指“传承”,隐喻党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向着年轻一代传承。

形态提取重构主要用于提取有形文化元素,将文化元素中的色彩、形象与造型进行特征提取再重构。如图3 中“铭记”日历类文创产品设计,提取五大革命圣地代表建筑的轮廓造型特征,将三维建筑形态平面化提取,将其创新重构与日历结合。

图3 首届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奖作品

以上3 类方法的应用以创新的手法弘扬红色文化,使年轻一代对于红色文化有全新角度的认识。为红色文化通过产品传播提供新的途径,并为红色文旅带来新视野和新思路。

4.2 产品融合方法

根据文化元素与商品的呈现关系及创新程度,将设计元素转化到产品中的方法总结为以下5 种:元素复刻、元素载体化、元素嫁接法、元素再现法以及元素综合创新。其创新程度如图4 所示。

图4 设计元素与产品融合方法

元素复刻,将设计元素以二维或三维的方式通过材质工艺创新与产品融合,在湖湘红色文创产品市场中通常是以照片、剪纸或雕像的形式依附在人物题材类的产品中,赋予其装饰作用。除此之外,在器物元素中常以实物造型和材质复原的方式刻画,唤起用户的怀旧记忆,达到忆苦思甜的教育意义。元素嫁接法指设计符号与功能性产品的融合,以符号造型为前提,选取外观与其相似或功能与其相关的实用性产品进行符号移植,通过符号与产品的巧妙嫁接,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元素再现法指将现有的元素符号通过夸张、变形等方式重新组合再创新。元素载体化是将精神元素或故事元素进行实物化提取,使无形的精神内涵通过产品载体传达。如表4 中“长征路线计步器”,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长征路线的符号提取与有着步行记录功能的计步器结合,形象深刻地传递红色文化内涵。元素综合创新指多个文化元素符号通过特定主题的连接综合提取应用,主题多为故事类文化题材和宣传教育类精神象征题材。

5 案例应用

文创产品设计研究通常涉及到各种设计要素的整合与应用,红色文化作为特定文化主题在开发设计文创产品时,首先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文化元素整合,以符号提炼的形式从文化元素中找到其代表性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转译,形成艺术化的设计元素;最后将设计元素与设计者认知范围内的多类型功能产品进行融合形成文创产品,以此构成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流程[9]。

图5中以冲锋号作为湖湘红色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特征,它本身有着指挥冲锋、鼓舞士气的含义,并且是人们心中最佳的精神载体。图中“吹号者”蓝牙音箱将设计对象的大喇叭造型和金属材质作为设计点,运用形态元素提取重构、局部嫁接和内涵提取设计方法综合与功能相应的现代产品蓝牙音箱进行融合,形成现代化的冲锋号文创产品。通过产品载体传播党的历史故事以及红色精神,让用户了解党的革命历程,称颂红色诗歌篇章,传唱悠扬的红色歌曲。

图5 红色代表符号系列化文创产品设计案例

后图以湖湘精神符号为设计对象,湖湘精神与人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文化元素中包括湖湘精神“敢为人先”等口号内涵、伟人文学作品所抒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和现代红色宣传教育意义。由于精神是无形的,提取时要将无形化有形,因此设计转译时既要注意有形符号又要注意无形内涵。案例中其一“时指红心”钟表:将已有的有形象征符号党旗作为设计元素,对红色旗帜、镰刀和锤子运用造型元素、色彩元素提取重构。与产品时钟融合,将锤头化为红心,锤柄为分针,镰刀为时针,时针和分针围绕着红心转动,红旗环绕,象征党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未来一片光明。案例二“咏梅”书签:将毛泽东诗词的内容无形化有形,提取《咏梅》诗词中梅花坚韧不拔的形象。通过内涵提取以物言志,以文创产品为载体[11]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6 结论

通过对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取典型视觉文化符号,分析其显性和隐性因素;运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对研究对象的文化属性特征进行解析,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文化属性特征各维度运用在产品中的程度量化统计,提取最具代表性文化特征符号,结合文化元素转换设计元素的方法以及设计元素与产品有机融合的方法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得出科学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流程。在此流程中,根据湖湘红色文化属性特征分析和需求转化方法,能够让设计人员在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中提取到具有强烈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将其分解为可供设计的文化因子群,再通过对设计方法的选择提供设计决策,提升红色文化内涵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湖湘文创符号
陶溪川文创街区
学符号,比多少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符号的由来
铧芯文创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