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及应用

2022-05-30刘儒 郑虹

理财·市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范式大众

刘儒 郑虹

以协同治理思维为基础,开展生态管理是破解传统生态管理力量单一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从生态环境问题复杂性特征出发的科学方案。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充分整合了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力量,将生产生活与生态维护相融合,为人与生态协同并存提供了合理方案。研究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聚焦从管理到治理的发展趋势,对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的生成逻辑及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复合生态管理范式,是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资源综合开发、系统利用为核心,以大众日常生活方式及习惯为主导,以生产、生活与生态融合共生为愿景的管理范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引下,要以系统整合为基础,充分依托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积极打破传统生态管理的行业边界,构建包含生产、生活与生态有机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循环再生、社会发展和谐共生及经济体系持续自生等多元目标。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的生成逻辑

复合生态管理范式以生态整合为核心,系统考虑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多元需求,强调资源开发、生态管理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视挖掘、利用物质资源的多元价值,针对生态问题的具体成因,制订生态保护、修复及重建方案,在及时、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维持和恢复绿色生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一、回归生态管理问题本质的应然诉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从管理到治理,是充分强调生态治理系统性、协同性的重要体现。传统生态管理多局限于政府管理,其中管理范围有限、管理手段及方法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应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多类型问题。以复合生态管理思维为基础,充分关注自然生态与生产、生活等多元诉求,实现了生态管理的多元超越。第一,通过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政府、企业及大众多方深度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共同体”,形成多元决策、协同治理的全新生态管理范式,实现从单一政府部门管理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的生动转型。第二,受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影响,开展生态管理需要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管理。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在解决生态管理问题时,既需要从整体、系统视角考虑,也需要综合问题成因的特殊性。通过采取跨区域协同模式,改善大众生态意识,凝聚生态治理合力,能够有效探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范式。

二、化解生态管理复杂问题的实然要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从管理到治理,是突出强调生态治理过程性、规范化的价值体现。以复合生态管理范式为指引开展生态治理,将从经济开发与生态维护的协同点出发,通过精准探寻、发掘破坏生态环境的具体因素,构建生态系统反馈及调控机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人工调控策略,确保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一方面,通过围绕生态管理的规则要求、规范属性,强化生态问责机制、引入智慧治理手段,有效避免了生态治理的“空洞化”现象。通过以提升生态治理精准化为目标,引入智慧软件、数据库技术,重点改善传统生态管理的板块化、松散型问题,探索新的智慧治理模式,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将处理、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性、直接性作为构建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的首要前提,对生态管理问题进行细化分类,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生态环境治理平台,减少了生态管理盲区,剔除了生态管理的冗余环节,全面提升生态管理效能。

三、回应生态管理发展趋势的必然追求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从管理到治理,是积极适应生态治理新趋势、新变化的客观体现。复合生态管理范式是以生态环境的共同性与整体性为基础的管理范式,为有效解决生态问题,需要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基础,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重点,通过采用经济、制度及教育等多元手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成效。其一,复合生态管理范式重视凸显公民的主体优势,积极响应公民的环境权主张。当前以法治为导向、以大众参与为重点的治理模式,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趋势,公民及非政府组织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优势、重要性更加突出,通过充分关注大众的环境权主张,吸引大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构建全民参与的全新治理模式,将有效解决生态治理危机,提升生态治理效能。其二,复合生态管理范式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注重激发和增強大众的生态意愿,创设了全民共建的生态文化环境。生态公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基石,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因素。以生态公民为指引,引导大众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凝聚优势生态治理资源,建构真正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场景。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的应用策略

生态治理是关系民生、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公民生存,需要公民自觉、共同参与的重要实践。面对新的生态治理需求,需要以善治为目标,以广泛参与、多元协同为框架,塑造智能化、专业化的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新的生态环境治理范式,通过将制度约束与体系设计有机融合,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机构,强化协同治理基础

建设权威专业的生态治理机构,统一协调、整合生态治理资源,是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诉求。综合生态管理的复杂性要求,通过设置权威专业的生态管理机构,统筹区域内相关机构、组织的协作机制,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真正解决生态问题。第一,要建设坚强有力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主体。在确保生态治理机构独立性、权威性的基础上,通过理顺生态治理的权责关系与工作流程,赋予该机构必要的决策权与执法权,确保生态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第二,要注重提升主体机构的专业技能及监督履责水平。注重增强生态治理机构的监督能力、执法技能与决策水平,充分引导、协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治理。通过配备专业、完善的生态治理人员,对不同领域的生态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充分研判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权威的生态治理建议。第三,积极探索跨域协作、跨行业协作机制。通过制定统一协作目标、细化问责机制,加强协同信任和开展平等协商,组建跨域生态治理平台,强化多方联动治理机制,夯实协同治理基础,真正提升生态治理效能。

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优化协同治理平台

要以多方主体平等参与为基础,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为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提供完善路径,构建主动治理、协同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生态治理成效。其一,要充分利用智慧网络技术,搭建生态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生态环境治理、环境督查信息,充分维护大众在生态治理进程中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有效引导大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其二,要注重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明确生态问责的具体事项及责任人,通过及时公开生态环境治理信息,方便大众参与监督,并为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供有力支持。其三,要加快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立法进程,通过以法律、制度的方式保障大众参与生态治理的具体权利,创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生态纠纷诉讼、生态决策参与等领域提供必要的法理支持与法律服务。

三、推动产业生态耦合发展,细化协同治理方案

产业结构、技术应用与生态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在全面提升生态治理效能进程中,要通过测算产业的生态化指标,完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确保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处于最佳合理状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管理的“复合目标”。首先,要坚持以产业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力度,通过构建完整、系统化的生态产业链,探寻废弃物及伴生资源的利用机制,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实现生态资源利用与维护并重的理想目标。其次,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管理范式为框架,将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与生态维护有机融合,通过积极探寻生态管理与生产生活的平衡点,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真正实现和谐发展。最后,要充分认识到产业升级、生态技术应用与生态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充分利用政策引导、税收财政等手段,推动、引导相关主体积极引入新技术,降低生态污染。

四、推动修复与保护协同发展,深化协同治理氛围

面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客观需求,需要聚焦生态环境恢复需求,以智慧监测为重点,完善生态保护、修复重建策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以提升生态管理及维护水平为目标,通过引入智慧监测技术,构建包含环境数据监测信息自动录入、信息查询、环境测评和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环境管理系统,通过对气体、水质和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全面监督,并制定完善的紧急应对机制与生态治理方案,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实时监测、问题超前预警等多元功能,全面提升生态管理决策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生态修复及重建机制,充分保障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针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开展生态恢复性研究,通过采取生态补偿的配套机制,改善土壤、空气、水质等生态质量,保障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针对部分生态破坏相对严重的问题,通过以人工重新设计生态环境系统的方式,逐渐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功能与具体结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公民生態意识不断成熟,为构建、应用复合生态管理范式提供现实指引。在新的复合生态管理格局中,政府不再是单一主体,通过构建多元互动、有机融合的生态治理共同体,引入政策激励、经济刺激和科技创新等多元手段,充分弥合传统生态管理的空白区域,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研究”,项目编号:18JZD010。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范式大众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学科融合创新实践范式
中国山水摄影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归附和偏离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