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研究与探索

2022-05-27卢建兵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现状策略

卢建兵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  抑郁焦虑情绪  现状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5-0190-03

随着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学校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在这样的环境中,仅仅依靠传统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对照基本需求思考,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引导路径,才更利于明确教学的理念,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情绪问题比较突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此,对照基础情况分析,寻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已成为必然。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引导才更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以下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现状分析

在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远离家庭和熟悉的生活环境,投身到压力比较大的学习环境中,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乐观。尤其是在日常引导中发现,现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存在自控能力偏差、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较强、焦虑心理频发、抑郁心理较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完善、优化教学的措施,势必会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教师有必要对照基础情况分析,寻找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探索,从而优化教学的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

在农村教学中,初中学校中部分学生出现抑郁问题,如果不及时引导,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对照具体的原因寻找开展教学引导的方法,从而契合原因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情感贫乏欠缺心灵寄托

对于初中生而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情感的抚慰剂,一旦隔断父母对孩子心灵引导的寄托,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开展教学中,教师要对照学生的情感分析,减少学生由于情感缺乏而导致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出现。但是,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步入初中寄宿制学校之后,多会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知识。虽然学生会有课余时间与家长以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但是达到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会成为欠缺同情心、以自己为中心的“孤儿”。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

(二)远离家庭行为习惯偏差

在寄宿制教学中,学生会远离传统的成长环境,并以学校成长的环境和要求为基础参与到学习中。但是,在长期的教学指导中发现,学生在远离家庭之后,在不同群体中成长,会出现一些自制力差、说脏话、乱花钱、偷窃等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完善同辈群体的要求,学生可能会在同辈学生的影响下,积累更多的不良习惯,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在后期家长欠缺正确的指导,会让一些不好的行为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继而让学生在心理上也呈现出一些偏差。在学生朴素的价值观和日常其他初中生的行为出现不同的时候,其心理状态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学的效率也会因此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三)适应性差,负面情绪爆棚

在初中寄宿制学校中,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受寄宿制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心理状态,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表现。在与人交往的初始阶段,学生很容易出现焦躁不安、抑郁、喜怒无常等多种负面情绪。当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由于基础素材不理想从而导致他们的发展受限。还有部分学生沉默寡言、不合群、积极性不足等,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会由于学习困难、学校的饮食情况等而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此,学生很难正视在竞争中出现的情绪变化,继而产生自卑、自负等不良情感。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带领学生解决不良情绪,会导致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继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四)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较大

虽然说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学生对压力的掌控程度并不是非常理想。部分学生会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影響而出现心理负担过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寄宿制教学指导中,学生会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考试和竞争的过程中。这样无疑会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过大。尤其是部分学生的心理敏感脆弱,求胜心理比较强,如果遇到挫折和不理想的学习成绩,很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的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继而限制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学生在初中阶段面临的心理问题,对照基础情况分析指导,需要教师关注基础情况分析,寻找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中获得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对照基础情况分析,针对学生抑郁焦虑情绪出现的现状和具体的原因思考,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引导途径,从而让教师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及时缓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带领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获得成长。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缓解策略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虽然比较理想,但是在缓解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积极寻找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素材,并对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指导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并在对照基础情况分析和思考中打造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引导。

(一)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明确寄托

在初中寄宿制学校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调研工作中的状态,建立配套的心理咨询机构,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的资源,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让学生可以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心理寄托。此外,在心理咨询机构的影响下,教师还可以对照基础情况分析,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未雨绸缪,帮助学生定位学习的目标,从而结合心理咨询分析,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找到合适的成长方向,及时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指导,科学开展教学指导:第一,明确门诊咨询。在日常管理中,可以规定每周四下午作为心理辅导时间。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更加合理的方式思考探究。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找到更加合适的梳理不良情绪的方式。第二,确定书信引导。书信咨询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好学生的隐私安全。当学生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以书信的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时候,心理教师再对照学生的发展需求,找准更多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指导模式,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的问题和困惑。第三,线上线下指导。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师生交流的方式也从传统的课堂、书信和面对面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进行交流。尤其是针对一些胆小、怯懦的人群,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以指导,并在教师及时回复指导中,探索出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高质量心理辅导指导策略。

(二)注重家校联合共育,沟通引导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都是待在学校,且人际关系多在学生的成长中形成。因此,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主要由师生和生生构成。这样的环境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并收获更多理想的状态,但是达到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如果在指导中可以结合乡村环境的特殊性,与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家长交流分析,实现家校的有序沟通,并借助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将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到更加理想的方式引导学生。例如,在日常指导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分析,多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从而让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亲情对学生的影响,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沟通传授给家长一些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方式,然后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组织学生与家长展开及时有效的教学探究。在教师对照学生的情况展开针对性指导的过程中,更利于学生和家长一同面对学生不良的情绪,继而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改变消极的情绪。

(三)结合学科教学引导,缓解情绪

在初中教学中,当学生有不良的情绪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科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指导。因此,当学生出现抑郁或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分析,找到更为理想的方式落实教学指导,从而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找到学习的目的、燃起学习的自信。此外,要在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中,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中收获知识。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改变不良情绪后,原本沉闷的教学氛围也会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中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以“应对焦虑之法”为主题的写作。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应对焦虑的方法以写作的方式分享出来,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找到更加合理化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再如,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运动方式指导学生,让学生在适当运动中找到更加理想化的方式,从而为寄宿生提供更多心理修养的指导方案。通过结合不同学科的优势,打造符合学生成长的方式引导,缓解学生抑郁焦虑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此外,教师在备课阶段,还可以结合不同教师处理学生情绪问题的方法,探寻更加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并结合日常教学渗透效果优化反思,继而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科学引导中更好地落实心理指导方案,从而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指导,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四)组织师生关爱活动,减轻压力

爱是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缓解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中,要组织师生关爱活动引导学生,从而带领学生感知指导,减轻学生的压力。在农村寄宿学校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不良情绪,要及时给予学生充足的关爱,以优质的服务引导学生。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教师还有必要从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爱的浸润下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温暖。当学生感受到师爱带给自己的力量之后,将有助于学生舒缓不良的情绪,继而促进学生具有更加理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寄宿生的学习入手,与学生聊天,明确学生出现的困难。然后,要尽量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及时给予学生更多关爱:当学生生病了,带学生去看医生;当学生因为学习的费用而发愁的时候,采取公益捐款、心理疏导的方式,缓解学生的困难;在不同节日到来之后,给予学生更多奖励引导;在学生生日的时候,采取“一句话生日祝福”“当月生日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也能够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爱。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舒缓,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情绪的漩涡,在爱的浸润下获得成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学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精准定位农村学校发展的需求,并对照现状分析原因,从而更加精准定位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科学的引导,以帮助学生调整思想,摆正心态,继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和会娟.农村寄宿制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关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

[2]李江.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及意义[J].下一代,2020(4):1.

[3]李志杰.初中寄宿學生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读与写:中旬,2021(5):2.

[4]吴迪雅.农村寄宿制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4):2.

[5]李福.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分析[J].学周刊,2020(5):1.

猜你喜欢

现状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