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思考

2022-05-27康锦雯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新冠肺炎疫情班级管理

康锦雯

【摘要】2020年初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战役,还要有对抗疫情的信心和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如何将抗疫这本“活教材”运用在对居家隔离的学生进行线上管理,成为班主任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疫情期间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和管理的角度切入,探究与思考在特殊时期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5-0016-03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大的考验。学校既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又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关乎到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校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对于切实地进行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的号召,同时认真学习并传达了国家相关规定和组织战略部署,并制订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方案,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用疫情先进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确保每位学生情绪稳定,强化学生的价值引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采用何种工作策略是班主任不断探究与思考的方向。

一、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团队协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医院的治疗与社区的防控同等重要,都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战役,要有对抗疫情的信心和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咬紧牙关坚持不懈,扛得住、守得住,才不至于前功尽弃。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下设“一办六组”,按照工作职责,负责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我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线上服务团队,主要由各班班主任(主要负责统计上报相关数据)、线上教学团队(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疏导和线上咨询服务)等教师组成,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心理健康需求,为班主任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提供便捷,能及早发现并尽早干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应对疫情,并重新认识疫情,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这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家庭教育,要密切保持与家长沟通,做好家校合作,把抗疫这本“活教材”融入到德育中,化疫情之“危”为德育之“机”,为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提供有效指导,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进步。

二、精准掌握健康状况,坚持日报告零错漏

目前,研究证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极强,变异速度快,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旦发现感染会造成疾病更大范围的流行。因此,在居家隔离阶段,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是日常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每日进行早晚两次体温监测和健康码查验,并咨询学生有无低热、干咳、咽痛、全身乏力、胸闷、腹痛、腹泻、眼结膜不适等症状,并做好各项记录,实时报送相关数据。此外,叮嘱居家期间做好室内通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乐观心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有焦虑、烦躁、抑郁等状况,及时跟心理咨询教师沟通,根据病情适时给予对症处置、心理疏导、中医非药物理疗等方法妥善解决问题。

三、注重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度过特殊时期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众多家庭的心。考虑到学生长期居家,缺乏运动,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大多数学生作息被不同程度地打乱,甚至跟家长频频发生矛盾,致使学生焦虑、烦躁情绪突显。为此,班主任建立了班级微信群,用于师生互动、线上心理疏导、线上教学等,制定了作息时间规划表,在固定时间陪伴孩子们上网课、做眼保健操、做健身操打卡,固定时段安排趣味小游戏,如成语接龙、“开门大吉”、“猜人物”等,推送《致居家隔离学生的一封信》《今天,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等励志文章,推送正能量微视频等。自班主任与学生对接后,每天定时开展线上的教学和娱乐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学生情绪有了明显改善,懒散的习惯也有了很大改观。

四、依托团支部力量,丰富居家隔离生活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组织管理,发挥团组织在防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高青年学子对抗击疫情的勇气和意志,切实打赢疫情防控攻击战。我校团委决定以班级为单位,依托团支部的力量,组织开展“隔离生活,凝聚信仰”系列活动:

1.主题团活动一——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团支部委员会成员组织青年团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剧,如《长津湖》《最美逆行者》《战狼》等,组织青年团员线上积极发言,将学生的优秀发言整理截图,使青年团员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中培养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增强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教育,提升生命意识,形成学生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2.主题团活动二——致敬留守在一线的你:“征集令”发出后,学生纷纷用语言表达着对奋斗在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感恩与感谢。“看到你们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剪掉了心爱的长发,看到脱下口罩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看到你们奋不顾身地冲向一线,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感谢你最及时的奔赴,感谢你最贴心的礼物,感谢你最亲切的叮嘱,感谢你最有爱的安抚,感谢你最执着的坚守;是你的坚韧不拔,积极向上打动着我,是你的满腔热血、拼搏精神感染着我,是你的疲惫不堪、孤独无助触动着我;感谢你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一线的守护者致敬!”文字朴实无华,但句句流露出真情实感,发自肺腑。

3.主题团活动三——我是“抗疫小能手”:组织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拍摄以“如何正确洗手”和“如何佩戴口罩”为主题的微视频。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学习了佩戴口罩的方法和正确的洗手步骤,并制作成快手、抖音微视频分享在微信群里,供其他人參考学习。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班级团支部举办“我是抗疫小能手”为主题的微视频大赛并设奖项,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彰显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该主题活动,不仅让居家隔离的学生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和佩戴口罩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还收获了快乐,挖掘个人潜能,展示自我魅力,增强了自信,用视频的形式宣传了新冠肺炎的关键防控措施,时刻提醒自己及亲朋好友要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非必要不外出”等良好生活习惯。

4.主题团活动四——用行动诠释爱:缺乏锻炼是居家隔离期间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甚至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如何利用居家隔离时期养成居家健身的好习惯,班级团支部开始行动并号召青年团员进行每日运动,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团支部成员指导其他同学选择适合自己,不影响他人休息的运动方式,如瑜伽、仰卧起坐、俯卧撑、体操等,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并上传打卡视频。此外,利用居家的好时机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感恩心,使家庭气氛更加和谐。通过此次活动,全方位补给“假期”成长维生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修养。

5.主题团活动五——个人才艺大比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学生充分发挥特长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通过创作手工、剪纸、书画、手抄报、音乐、舞蹈等花样的抗“疫”作品记录了下来,为抗击疫情传递温暖和力量。

五、积极推动线上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着力提高我校在这特殊时期的教学活动、管理工作质效,贯彻落实教育部倡导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精神,我校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制定了《天水市卫生学校疫情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等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积极倡导教师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微信群、QQ群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学团队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职业责任感,做到坚决执行教学安排,严格落实教学任务,组织管理好线上教学。在课程设计上,团队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学进行改革,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转变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相关课件、视频、拓展资料包等,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并上传预习情况,同时记录学生在课前遇到的问题。

医学类学科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设计创新型线上课堂,例如“情境式课堂”,主要以“情境表演(课前)—理论学习(课中)—教师示范(课中)—自评互评(讨论)—教师总结—自主练习(课后)”为主线,让学生有参与感、成就感及责任感,让沉闷的课堂活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高效的教学案例需要不断地思考及优化,课后通过习题反馈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进度、完善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模式,甚至采用网红式线上教学手段(直播)进行疑难解答,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六、班级管理多元化,思考提升常态化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部门上下联动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居家隔离期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思考:

1.情绪波动明显:在新冠疫情期间因长期居家,缺乏正常社交,限制了学生日常社交圈的发展,朋友之间无法面对面沟通、交流、倾诉,负面情绪难以宣泄。隔离期间学生不规律的作息、不科学的学习习惯,易于引发家庭矛盾,被家长埋怨、批评,个别学生甚至沉迷于游戏、短视频不能自拔,造成烦躁、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长此以往,心理的歪曲和压抑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2.师生隔阂显现:学校大部分日常工作班主任包办,还总是以“人生导师”的角色,在教学生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以长辈的口吻和陈旧的理念教育学生,殊不知慢慢地和学生有了距离感,学生有任何心理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跟班主任倾诉,致使班主任不能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也是班主任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

3.积极性被削弱:由于疫情的发生,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疫情对于个人的消极影响,思想消极、行为怠慢、学习动力不足,有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开展的線上活动。

(二)应对的措施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转变思路,制定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1.积极配合心理咨询老师的工作,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存在焦虑或者抑郁倾向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辅导,班主任和家长要定期定时与心理较敏感的学生视频聊天,采用多方面多渠道去了解特殊人群居家期间的心理状况。同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尽快帮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

2.班主任应转变理念,变化角色,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出主意、提建议,主动去关心、关注他们,有意识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愿意或主动找班主任吐露心声,并给予满意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察觉能力,这样就不容易受到冲动和情绪的控制。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规律作息。3月初,我校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学生在网课期间要认真做好笔记,实施不定时奖励机制,让班主任监督网课学习具备可行性。指导学生合理地规划并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七、结束语

新冠疫情的暴发,打破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节奏,对公共卫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班级又是学校政策落实和防疫实施的最小管理单元,因此,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传达各项防疫政策,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要求下,班主任需要不断探究思考工作策略,改进教育理念,我们坚信以科学的方法为引导,加强人文关怀,使学生正确应对疫情,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人师表,与学生一道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参考文献:

[1]殷万红,吴兴胜,范加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实践[J].人人健康,2020(9):129-130.

[2]高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0):60-61.

[3]那诚诚.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2):49-50.

[4]万永亮,陈东梅.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开展人文关怀工作的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44.

[5]王亚东,黄顺,张昕,杨滢,于燕波,安林静,王婉雪,沙花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一线医务人员集中隔离居住的管理[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0,41(3):229-231+236.

[6]徐可.新华网评:守好抗击疫情两个阵地[EB/OL].[2022-01-14].http://opinion.people.com.cn.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新冠肺炎疫情班级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