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2-05-27张国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张国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5-0064-03

众所周知,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提高阅读效果,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习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练习写作,小学生应从小培养阅读习惯,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为了学好阅读,学好语文,必须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使语文和阅读学习更加有趣、轻松。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践行的基本原则分析

1.提升教学效率

落实不同的原则和不同的教学手段,其目的是增强课堂教学的总体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也应以提升教学效率为基本原则。教师要考虑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能力,让学生做到扎实学、扎实听、扎实阅读、扎实写作,以不同角度的融合完善,帮助学生走出以往语文学习的困境,放飞在语文阅读课堂学习中的思维。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会成为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的基本动力。学生能够对教师介绍、讲解的知识好奇、感兴趣,会为其主动探索阅读学习方法做好铺垫。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不同的方法;通过阅读课堂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尝试,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学习。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强化学生阅读素养的全新路径,如此便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学习技巧。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适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书本知识讲授、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程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充实授课资源的同时,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教学实效。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当顺势而为,紧随时代前进的脚步,积极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1]。小学六个年级之间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来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将小学六个年级再次细分等级,一、二年级为一级,三、四年级为二级,五、六年级为三级,进而为各个年级的学生指派相应的教师,以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困难

第一,考慮到现如今有一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工作的实施价值,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以教材内容为主,这样一来,就会因为教学资源有限,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受限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桎梏,致使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很少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这样一来,则很难培育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不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2.教学概念不清晰

开展阅读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增加阅读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智慧性和创新性。教师、学生和教学文本间的关联关系是生成性教学需要严格关注的。但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和生成性教学模式融合还存在一定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和相关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的个体思维和外部课堂的各种突发情况是影响生成性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把教学活动的侧重点放在课堂形式的组织和教学互动上,从而使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2]。

3.阅读内容单调

通过调查、观察和采访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课仅仅以课本为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教学素材,学生接触到的就是课本上几篇单一的文章,阅读视野不够开阔。这样的阅读教学,既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学生阅读量指标,学生也缺乏更多阅读的机会和平台,整体的阅读水平需要继续提高。因此,如何丰富阅读的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是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4.素材解读过于表面

阅读素材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基本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基于阅读素材。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素材的解读过于浅薄,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需求。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阅读素材的作用,教师需要对阅读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课堂教学任务对素材内容进行拆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到阅读素材的学习中,以助于学生构建出完整的阅读学习体系,促使学生可以捋顺文章创作思路,从而体悟作者的创作内涵,如此便会与作者的写作情感产生共鸣。

5.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对于还未形成完备认知体系与丰富认知积淀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彰显,以致学生只能在被动状态下学习语文课程知识,比如反复的字词识记、大量的强化训练、单调的课文背诵占据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大量时间。久而久之,很多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致就会逐渐消失,阅读教学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性势必无法保证。此外,部分学生受到不良书写、阅读、写作等习惯的影响,导致其对语文学习的排斥心理比较严重,其学习自信的建立,认知需要的满足等目标也无法实现 [3]。

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应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环境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敏捷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将学生带入到不同阅读素材的情境中,为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提供最为优质的环境。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与阅读素材相关的视频、音频,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画面和音乐去理解、分析文章,同时利用多媒体工具使课堂更加新奇、有趣,如此便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用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互联网和多媒体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已经在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多媒体的结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不断更新,其中情境教学法就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与课堂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动态的生活场景,观察生活现象,为小学阅读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观看以后自觉进入情境当中。

3.丰富学生认知思想与情感

“互联网+”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具体,并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冲击学生的各项器官、情感意识,这样便可简化课程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学懂更多的语文课程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开放学生的语文思维,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这对于丰富学生认知思想与情感方面也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以此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涵,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保驾护航。

4.应用电子教具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子教具对阅读课程的辅助作用,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全体学生进行可视化阅读,并合理评价他们的阅读状态,并据此开展后续教学。比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时,教师提前设置好问题,让学生探讨总结答案,如圆明园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它有哪些珍贵的文物价值,八国联军是怎样对待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和建筑的?教师根据学生可视性阅读情况,有效地利用电子教材开展探究分析,在分析总结中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5.突破阅读重点

由于受到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在把握文章情感内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针对一些表达情感、描绘情景故事的内容,基于小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家庭背景,导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很难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更无法与文本内容形成内在共鸣。鉴于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文本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核心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以及内涵,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突破阅读教学的重点。

6.声音、视频、图画多元阅读

当前,很多重要的诗词歌赋会被世人传颂,其不仅仅是阅读和记忆背诵,而是被吟唱出来,如小学五年级课本中由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所书写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后世也有很多进行谱曲歌唱传颂的。对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来讲,老师放一首多旋律的乐曲,随着音乐一起歌唱,比单纯的记忆背诵更加有趣生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大大地提升,并且能够使得学生音乐方面也有发展。凭借歌唱诗词,学生对诗词的记忆会更加深刻、长久。小学阅读中要记忆和阅读的内容非常多,平时的课堂上有一些传颂歌唱的诗词,会风趣幽默很多。信息技术手段给予了学生声音、视频、图画多元素、多角度的学习模式,对于新时代的小学阅读来说能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多元学习,多角度思考。

7.構建微课教学课堂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伴随信息技术的大范围运用,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应时而生。在此背景下,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倘若想要切实提升课堂授课质量,则应借助微课所具备的优势作用,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唯有如此,才能够逐步协助学生拥有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渐提高。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方案设计工作时,可以将一些国内外知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制作成微课视频,然后传到班级的微信群组之中,并且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观看微课视频,试着跟随朗读,长此以往,就能够不断扩增学生的阅读量,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8.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智慧学习环境中,网络共享资源相当丰富,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便捷地查询到需要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应用智慧平台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网络素材丰富和拓展语文教材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和见闻,拓展他们的思维领域,并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展示新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模式,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教师通过建立的智慧学习平台,清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情况,便于在后期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促进班级整体阅读水平的逐步提高。

9.实施线上远程教学

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线上远程教育形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并且经实践论证,线上远程教育的实施成效十分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只需拥有稳定的网络信号以及终端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因而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为此,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课程活动期间,也可以试着开展远程教学活动,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充实学生的阅读学习资源,如此便可让学生慢慢地体悟到语文阅读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上的运用价值全面体现出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发挥的作用有很多,首先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其次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和作者的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静.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解读[J].中国新通信,2021,23(10):208-209.

[2]胡佃秀.浅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11):198-199.

[3]薛丽婷.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天津教育,2021(24):42-43.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