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词的实质、类型及特征

2022-05-26傅惠钧

现代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通感

摘  要:通感词是通感修辞在词汇层面的固化现象。研究发现:1.通感词具有原型范畴特征,宜从不同维度作出界定;2.通感词包括“通感生义”和“结构异配”两种通感模式,其中,单音节通感词只有通感生义式,复音节通感词则两式兼具;3.通感词感觉挪移有单向和复向之分,总体上呈现出以视觉、听觉为主场的立体交叉式网状结构。

关键词:通感;通感词;通感生义;结构异配;修辞现象词汇化

我国古代经师与文论家早已关注到“通感”这一现象,现代早期也有一些零星论述。而最早作出系统研究的,则是钱锺书的《通感》一文[1]、[2]①。总的来看,通感的研究关涉到生理、心理、语言等多个层面。本文主要探讨通感修辞经由词汇化而形成的独特词汇现象,我们称作“通感词”。

一、通感词研究的简要回顾

自从钱锺书的《通感》发表以来,关于“通感”的研究有很多,而从词汇角度进行论述的却不多见。在《通感》一文中,钱锺书对于“通感”的讨论是兼及语言中的词语的。如他在论及各觉“彼此打通或交通”时,曾列举词汇中的“响亮、热闹、冷静”等现象予以解释说明。

袁晖在提出通感辞格时,曾分析了“通感”对于词汇的影响:

开始,“通感”这种修辞手法,总是产生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表达特定的交际内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际的广泛,使用频率的不断增高,某些特定的表达方式就逐渐推广开来和稳定下来。“特定性”逐渐转化为“稳定性”;“偶发性”逐渐转为“经常性”。于是这种修辞手法所表现的语言结构方式,逐渐凝结为固定的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这就逐渐形成了某些词和成语,这些词语就流入到全民共同的词汇海洋中来了。[3]

作者还指出,运用“通感”而形成的词语,主要有联合式和偏正式两种结构方式。

任学良提出“修辞学造词法”之后[4],曾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亦有人涉足与通感有关的词汇研究。於宁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语言学教授约瑟夫·威廉斯(Joseph Williams)关于英语感觉词语跨感觉范畴迁移的理论,并从汉语角度来检验其普遍性[5]、[6]。

进入新世纪后,李国南的《辞格与词汇》一书基于“言语的事实”转化为“语言的事实”,重点讨论了包括通感在内的六种辞格的词汇化现象。就通感而言,他按照不同感官感觉的互通,对英、法、德、俄、日、汉等不同语言词汇里的通感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并与汉语的通感词进行比较[7](P127-15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联想机制”“词汇形态”等角度,阐述了通感词的民族文化差异[8]。李国南对于通感词的研究,视野开阔,开掘深入。但他的研究着力点放在多语比较上,对于汉语通感词的共时层面的系统描写、历时层面的观察,都显得不够,特别是后者。

在於宁研究的基础上,赵艳芳[9]、徐莲[10]、侯博[11]、[12]等都对西方学者(主要是威廉斯、乌尔曼等)的迁移模式以统计方式进行过验证性研究,并进一步作出商榷和修正。刘志芳则主要运用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来分析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13]。以上研究表明,学界对通感词的探讨正在逐步推进,同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二、通感词的实质及判定

所谓“通感词”,是指以通感的方式形成的词,它属于言语通感用法在语言层面的固化现象。对于通感词实质的认识,关涉到诸多方面。因此,对通感词开展多维探究,是很必要的。以下,我们从六个方面来讨论通感词的实质及其判定。

(一)通感修辞与通感词

总的来看,通感修辞属于言语层面的现象,通感词则属于语言层面的现象。通感修辞进入词汇层,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经由通感用法而形成一个创新的结构形式,通过词汇化,产生一个全新的通感词;一类是一个既有的词,经由通感用法而形成临时的词义内容,通过词汇化,产生一个新的通感义。前者为通感造词,后者为通感生义。

一个言语中的词语进入语言所经历的词汇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连续统,界限并非十分清晰。那么,应如何认定一个形式已经是词汇现象而不是一个言语现象呢?传统的修辞学或语义学,通常采取一种较为模糊的定性予以判断。李国南曾引用国外学者的说法,认为一种修辞现象“由于一再反复出现在话语中”,“再也没有创造性、措辞巧妙及令人意外的性质”,“丧失了它的感召力”,从而“凝固在词汇里”,如通常所说的“死喻”或“化石隐喻”[7](P1)。这种描述,当然有其确定性的因素,但更具有较大的弹性,在具体判定时,无论对于反复出现、失去创造性,抑或凝固性的判断,都会有不确定因素。一般而言,进入词典,应该就可以认定其词汇的身份。但细究起来,也并不尽然,这里有一个辞书编撰者的认定标准问题。有些词典尺度较宽,会掺入尚处于言语阶段的书证或词条;而有些词典则相对严格一些。本文的通感词,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14]为依据。

(二)通感范围与通感词

通感的对象范围会影响到对通感词的判定。目前,关于通感的对象范围,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在不同学者的认知范畴内,不仅范围大小有所不同,而且分类体系也有一定差异。比如,有的认可“五觉”,也有的认可“六觉”,而同是“五觉”或“六觉”,其内涵也各有区别。這就导致了对通感词质的判定和量的

统计出现了明显不同一的现象,而这种不同一,又往往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我们赞成通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感,除了“五觉”之外,还包括

“心觉”(或称“意觉”“内觉”)。关于这一问题,可参见伍铁平[15]、曹津源[16]、汪伯嗣[17]、[18]、侯博[19]

等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主张从广义视角来认识通感词,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心觉等六种感觉的互通挪移。不过,这个对象范围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观察的难度。心觉词的判定,虽然有其确定性的一面,但模糊性更强,我们重点关注其中较为典型的部分,如“心重”“心寒”“心暖”“烦嚣”

“惨笑”“怒放”等。

(三)通感义位与通感词

通感词是词,但通感通常以义位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时,一个词只有一个义位,并由通感构成。比如,“嘴甜”的意思是“说的话使人听着舒服”,其中,“嘴”借指为“说的话”,表听觉,“甜”是味觉,因此,它是味觉迁移到听觉(亦含视觉)而形成的词,“嘴软”

“嘴硬”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有时,一个词尽管只有一个义位,却包含了数种通感模式。如“浓重”,就构成语素而言,“浓”本指“露多”,之后发展为“液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重”是指“重量、分量”。

《现汉》将“浓重”释为“(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14](P956)。“气味浓重”是味觉与触觉通感而形成的,“烟雾、色彩浓重”则是视觉与触觉通感而形成的。就词义构成而言,将“浓重”的这一词义细分为几个义位来处理也未尝不可,《现汉》却将它概括为一个义位。因此,“浓重”的义位内部就融合了数种通感模式。这种情况,只能视作由数种通感模式构成一个词。有时,则是一个词不止一个义位,其中,就有两个义位是通感用法,并且属于不同的通感模式。如“圆润”,《现汉》义位❶为“饱满而润泽:圆润的歌喉”,义位❷为“(书、画技法)圆熟流利:他的书法圆润有力”[14](P1902)。这里把“圆润”的义位❷记作B。在《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中,“圆润”又被归纳为三个义位,该词典把义位❶分为两个:A.“指物之表面光滑润泽”,例子是“(石子)洁白圆润”;C.“指声音滑利甜润”,例子是“布谷鸟圆润的悦耳的啼声”[20](卷三,P659)。笔者认为,A中的“光滑”似以改为“圆滑”为宜。A用的是字面意义,B和C用的是通感意义。“圆”属视觉,“润”为触觉。在B中迁移到视觉,在C中则迁移到听觉。《现汉》义位❶兼含A、C,其所举之例属于C,但也可用于解释“(石子)洁白圆润”。从语义层次的内在逻辑性来看,处理作三个义位似乎更为妥当。这类情况,“圆润”视为一个通感词自然是可以的。但由于两个通感义位所使用的通感模式有别,为便于观察通感模式的分布规律,我们就将其区分为“圆润1”“圆润2”。

(四)语义特征与通感词

通感词的判定应基于语言内部的语义关系,其动因是联想,实质上则是反映了意义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重组。通感词是各感觉之间的挪移现象,这种挪移主要是基于感觉之间的相似关系。而语义特征不仅可以成为同一语义场中意义之间的区别特征,也可以借此寻找到不同语义场中意义之间的相似特征。通过语义特征的分析和概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通感词感觉挪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感词中“六觉”的区别和联系可通过概括其语义特征来予以呈现:

视觉域:[+眼睛][+感知][+有形][-接触][+物体]

听觉域:[+耳朵][+感知][-有形][-接触][+声音]

触觉域:[+皮肤][+感知][+有形][+接触][+物体]

嗅觉域:[+鼻子][+感知][-有形][-接触][+气味]

味覺域:[+舌头][+感知][+有形][+接触][+物体]

心觉域:[+内心][+感知][-有形][-接触][+情意]

从以上矩阵中,可以看出“六觉”在语义特征上的同和异。这些不同的语义特征,正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通感词。以刘大为的“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来观察[21](P5),以上所列不同范畴的某些语义特征分化到具体的词语上,就是刘文所说的“必有特征”。比如,视觉范畴中的词都必须通过眼睛感知,[+眼睛]就是视觉域的必有特征,也是视觉域区别于其他诸域的区别性特征。体现到具体的词语上,如表示颜色的赤、橙、黄、绿等词,都通过视觉来感知。不过,通感词则打破了这个界限,颜色有了温度,声音有了形貌,使一个本来表示一种感觉的词语而兼有其他感觉特征,这便具有了“不可能特征”,如表示听觉的“话”,可用表视觉的“漂亮”来修饰。“漂亮话”一类通过异配而组成的通感词,就是接受了这种不可能特征而固化为新词。我们可以通过判定某种感觉的必有语义特征的有无,来判定某个词是否属于通感词。

(五)历史层次与通感词

任何一个通感词,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有的形成于现代汉语阶段,有的则在近代或古代汉语阶段就已形成。有的在历史上形成,并在现代汉语中一直沿用,有的则已经不再使用。本文所讨论的汉语通感词,凡是现代已经不用的,均不在考察范围之列,但在确定一个词是不是通感词、是什么通感词时,仍会联系其形成历史。

只有一个义位的通感词,需要观察这个义位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是怎样由“原觉”挪向“移觉”的①;不止一个义位的通感词,则还要考察义位的先后及义位间的关系。《现汉》的释义和义项排列,虽然会尽量注意到词义形成发展的理据,但它毕竟是一部共时性的词典,主要反映现代汉语的使用实际,因此,词义引申的时间逻辑并不十分严格,这会给我们的判定带来一定困难。比如,在《现汉》中,单音节词“淡”的释义是:“❶形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❷形(味道)不浓;不咸。❸形(颜色)浅。❹形冷淡,不热心。”[14](P257)

按照《现汉》的排列顺序,“淡”的义项❶当表示视觉义,义项❷表示的则是味觉义,这似乎是由视觉向味觉的挪移。不过,进一步考察却发现并非

如此。《说文解字·水部》:“淡,薄味也。从水炎

声。”[22](P562)在《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中,“淡”的第一个义项是“味道不浓”[23](P697)。从现有语料看,其最早出处是《老子·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24](P87)可见,“淡”是由味觉义向其他感觉义挪移的。《大词典》的第一个义项是

“味不浓;浓度不高”[20](卷五,P1414),似乎包括了《现

汉》的义项❶,但这个释义分号前后其实不是同一个历史层次的意义。“浓度不高”是由“味不浓”发展出来的(即由酒味不浓引申而来)。词项中所举早期例子均是“味不浓”之意,亦可证明这一点。段玉裁对“淡,薄味也”的注释是:“醲之反也。”《说文解字·酉部》:“醲,厚酒也。”[22](P748)这就意味着,

“淡”的初始义“薄味”当是源自酒味薄。不过,其初始义毕竟还是“薄味”,“液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

少”的意思,或许与原初义有某种关联,但应是稍后于“薄味”才形成的,《庄子·山木》中的“君子之交淡若水”[25](P327),实际上是以“水”之“淡”为喻体的。“颜色浅”的视觉义同样是后起的,《大词典》所举的最早书证是清代洪昇《长生殿·惊变》中的“天淡云闲”。《现汉》义项❹是心觉义,排在最后。据我们考察,“淡”的心觉义实际上比“颜色浅”的视觉义产生要早,南宋刘克庄《黄檗山》中的“早知人世淡,來往退居寮”即是。其实,“淡”的“淡泊”义也是心觉义,它出现得更早,如《庄子·山木》中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已是与心觉的通感用法,如果把该例视作修辞的话,那么《庄子·应帝王》中的“游心于淡”则应该是地道的通感用法。这个义位现在仍然使用,如“他把名利看得很淡”,但《现汉》并未收录。至于《现汉》的义项❶,在《大词典》和《大字典》中均未设置独立义项。由此可见,《现汉》在“淡”的词义处理上更偏重于共时平面的常用性。就此而言,我们在判定通感词时,则不能不考虑相关词语的历史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一个通感词是由哪两种感觉相通时,有时也会关涉到词义的历史层次。如“嘴甜”这个词,将它归入通感词应无异议,但它是由哪两种或几种感觉构成的通感,则需要认真斟酌。就字面而言,“嘴”之为物当用视觉感知,这是否就意味着“嘴甜”的原觉是味觉,移觉是视觉呢?这还要先看“嘴”都具有什么意义,“嘴甜”中的“嘴”用的是什么意义。《现汉》对“嘴”的释义是:“❶口的通称;❸指说的话”[14](P1741)。❸由❶转指而来,从视觉义迁移到了听觉义。“嘴甜”的意思是“说的话使人听着舒服”。“嘴”的义项❸早于“嘴甜”的形成时间,它进入词汇系统也更早。“嘴甜”的“嘴”显然使用的是转指义“说的话”,这是听觉义,但“嘴甜”仍然会唤起对“嘴”的形象的某种联想。这里不妨将它与“言重”进行比较。“言重”中的“言”也表示“说的话”,却没有产生这种联想,其间的差别就在于,“嘴甜”中“说的话”之意是用“嘴”这个形式来表示的。也就是说,其原初的视觉义,仍存在一定影响。我们在分析“嘴甜”的移觉时,根据词义的历史层次,自然要认定味觉迁移的对象主要是听觉①,同时也不能忽略视觉义的影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通感词判定必须重视词语的历史层次。

此外,历时层次还关涉通感词结构的资格判定。通感词的形成与演变存在由非词到词和由词到非词两种状况。由非词到词,亦即由短语到词,它是词汇化的典型形式,完成词化过程后即为成词的标志。由词到非词,主要表现在单音节形式上,如古代或近代是一个单音节通感词形或通感义位,到了现代,则不再独立使用,而成为一个构词语素参与到复合词中来。表“说的话”之义的“嘴”,在现代汉语中便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词。

(六)原型范畴与通感词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Eleanor Rosch针对经典范畴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通常称为“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亦称作“典型范畴理论”。之后,经过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将范畴视为是由一些不相等状态元素所构成的集合,其主要观点有: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范畴成员有典型和边缘之分;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就此而言,通感词也属于一个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存在典型和非典型之别,由此产生通感性的强弱差异。这种强与弱或典型与不典型的差异,主要是由词语引申产生的变化所致。最为典型的通感词应是在实实在在的感觉本义之间所形成的挪移互通,事实上,这种情况的数量并不是很多,由于词义引申的缘故,大部分通感词并非以实在的感觉本义进行构词,同时又与感觉义相关。这可以从原型范畴角度作出说明和解释。

如“暗语”,《现汉》的释义为“彼此约定的秘密话”[14](P12)。这里的“暗”表示“隐藏不露,秘密的”之义,实际上是从其视觉义“光线不足,黑暗”引申而来的。《说文解字·日部》:“暗,日无光也。”那么,“暗语”还是不是通感词?这首先需要结合词义的发展来予以说明。要厘清“暗”的“隐藏不露的,秘密的”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暗语”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这里的“暗”已是“隐藏不露的,秘密的”之义,作者范晔是南朝宋时人。“暗语”则出现于唐代,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乌前再拜泪如雨,乌作哀声妻暗语。”“暗”在句中同样是“隐藏不露的,秘密的”义,这个意义虽从视觉本义引申而来,但视觉义已不十分明显。随着语言的发展,引申义反复使用,以致在频率上超过了本义。在《现汉》中,“暗”头的词有68个,其中,58个词语中的“暗”均是“隐藏不露的,秘密的”义,引申义占据主导地位[14](P10-12)。“暗语”中“暗”的视觉义,已经不很明显,只是其词面可唤起某种“暗”的视觉联想。我们可以认可其通感词的资格,但显然不属于典型的区域,而是处在边缘地带。与“暗语”相类似的还有“黑话”。上文所提到的“嘴甜”,是在“嘴”的引申义层面形成的通感,比构成要素由原初义感觉范畴形成的通感词,其典型性也相对较弱。

按照引申的历时顺序,直接从感觉本义引申出来的词义,距离感觉本义较近,其感觉义一般都比较突出;随着词义的演变,在引申义的基础上再引申,就会距离原初义越来越远,其感觉义会越来越弱,通感性也随之越来越弱,渐渐靠近边缘。一般而言,引申义如果不能明确表示某种感觉范畴或不能唤起对于原初义感觉范畴的某种联想,亦即在某个词中,由于词义发展已完全丢失了作为某类感觉义的“必有特征”,便不宜视为通感词了,如“听见”“闻见”。

三、通感词的类型及特征

通感词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依据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穷尽式调查所得到的材料[26]①,从两个方面来分类描述:一是音节构成类型及其特征,二是感觉挪移类型及其特征。

(一)音节构成类型及其特征

据初步统计,《现汉》中的通感词共有527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通感词形如果存在两个通感义位,并且所使用的通感模式有别,则计为两条。在这些通感词中,大多数是形容词,其次是动词,数量最少的是名词。按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类。其中,单音节通感词有97个,双音节通感词有332个,多音节通感词有98个。可见,双音节通感词所占比重最大。

1.单音节通感词

单音节通感词的显著特点是,均由“通感生义”模式形成,即一个既有的词,经由通感修辞用法进而词汇化为一个通感义位。如“薄、厚、鲜、彩、粗、倒、低、跌、顶、沸、高、流、沙、碎、细、浊、火、冷、

凉、嫩、闹、尖、辣、清、涩、香、甘、味、寒、甜”

等,它们都是通过历时的语义演变而形成的。有的是一次通感成义,有的则可能经过数次。比如“尖”,本义是视觉范畴义。《康熙字典·小部》:“《说文》‘楔也’,本作櫼。”[27](寅集上,P12)可见,它的本义是木签。《大字典》的第一个义项是“物体细削的末端或突出的部分”[23](P236)。基于这一视觉义,形成了一批复音词,如:鼻尖、眉尖、塔尖、山尖、刀尖等。然后,它又由视觉义引申出触觉义。由身体的某个部位去接触“尖”的物体,就会使人感觉到刺痛,由此而引申出“末端细小,尖锐”的触觉义。《玉篇·大部》:“尖,小细

也。”《小部》:“尖,锐也。”[28]由触觉义形成的复音词有“尖锐、尖利”等。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联想到的是“尖”的触觉义,伍铁平在谈论“尖”的感覺挪移时便是从触觉义开始的[15]。由视觉义、触觉义再引申出听觉义。唐五代时,“尖”已引申出“声音高而刺耳”之义,如李商隐《安平公诗》:“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敦煌变文》:“草上落时风触体,尖声号叫不能言。”这时,听觉的形象感减弱,用“尖”能增加可感性,由此构成的复音词有“尖声、尖音、尖叫”等。可以说,“尖”用来表示听觉,是其视觉义和触觉义双重作用而形成的。之后,“尖”又引申出灵敏义,如“眼尖、耳尖”等,用于表示视觉、听觉的灵敏。《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凤姐儿眼尖,先瞧见了。”“尖”的灵敏义仍与视觉义、听觉义有关,甚至与触觉义也不无关系。

2.双音节通感词

在《现汉》中,双音节通感词有“心重、嘴甜、脸软、谈柄、饮恨、亮话、直言、脏话、低温、高寒、清馨、利嘴、热闹、硬话、轻声、热议、干笑、寒光、愁眉、爽目、悦耳、流芳”等。它的生成途径主要有两种,除了“通感生义”之外,还有“结构异配”。在332个双音节通感词中,结构异配类有245个,通感生义类有87个。

1)结构异配类

结构异配在双音节通感词中是主体,它是指通过超常搭配而形成的通感词。这类通感词的形成基于词的内部构成,即两个不同感觉域的语素发生超常组合,并形成新义。它主要有偏正、动宾、主谓、联合、补充等类型,其中,偏正型占比最大,动宾型次之,其他类型较少。

偏正型通感词,是用甲感觉域语素修饰乙感觉域语素,并形成异配。例如:

愁眉:心觉→视觉  软话:触觉→听觉

冷色:触觉→视觉  臭棋:嗅觉→视觉

苦心:味觉→心觉  铺叙:视觉→听觉

偏正型的通感方向具有向心性,是甲感觉修饰乙感觉。其内部存在体词性和谓词性的差异。其中,前五例为体词性的,第六例为谓词性的。由于感觉挪移方向的作用,偏正型通感词在整词的语义上偏于中心语所体现的感觉。如愁眉、冷色、臭棋偏于视觉,软话、铺叙偏于听觉,苦心偏于心觉。

动宾型通感词,是用甲感觉域语素支配乙感觉域语素,并形成异配。例如:

吞声:触觉→听觉  插话:视觉→听觉

饮恨:触觉→心觉  触目:触觉→视觉

闹心:听觉→心觉

动宾型的通感方向基于其构成成分的及物关系,也是前一语素之感觉挪移至后一语素之感觉。由于这种感觉挪移的方向性,在整词的语义上偏于宾语所体现的感觉,如吞声、插话偏于听觉,触目偏于视觉,饮恨、闹心偏于心觉。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动词绝大多数为非及物性的谓词。

主谓型通感词,是用甲感觉域语素陈述乙感觉域语素,并形成异配。例如:

嘴软:听觉(视觉)←触觉

嘴甜:听觉(视觉)←味觉

耳沉:听觉←视觉  心重:心觉←触觉

心窄:心觉←视觉  脸软:视觉←触觉

与偏正型和动宾型不同,主谓型通感词词义方向是前移的,是后一语素挪移至前一语素,整体词义偏向于主语所体现的感觉。如嘴软、嘴甜、耳沉偏于听觉,心重、心窄偏于心觉,脸软偏于视觉。由于后一语素的陈述作用,使得前一语素的感觉义更具形象感和生动性。比如,“言重”整词表达听觉义,但由于用表触觉的“重”来陈述,使得表听觉的“言”似乎具有轻重之别,更具有可触可感的效果。

补充型通感词只有极少数,它是用甲感觉域语素补充说明乙感觉域语素,并借助异配形成感觉互通。补充型通感词的感觉义偏向于前,如说穿、说开、说破等。

2)通感生义类

这类通感词的构成成分通常是感觉域的常规搭配。一般情况下,其通感不发生在结构层面,而是发生在语义层面,往往是一种历时性通感现象。如果说结构异配类通感词主要是通过改变语言内部构造而形成的,那么,词义演变类通感词则是在词语适应外部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上文所举“圆润”,“圆”与

“润”属于两种感觉域,但在并列使用时并非异配,

“圆”与“润”之间亦无通感,最初用的也是“指物之表面圆滑润泽”的寻常意义。因此,二者的通感是发生在词义的引申层面。如“笔法圆润”“歌喉圆润”,其通感意义是将词语用于不同感觉域的语用对象时生成并稳固下来的。有时一个词的原初用法在结构层面并非感觉异配,但在语义层面却是通感,前举“浓重”一词就是如此。“浓”和“重”尽管属于不同感觉范畴,一是视觉,一是触觉,但在并列使用时并非感觉异配。“浓重”在语义层面一开始便是通感,用于“烟雾”“气味”“色彩”等感觉域,经反复使用便稳定下来。

联合式通感词大多是通感生义。例如:

粗壮:视觉→听觉  冷暖:触觉→心觉

干净:视觉→听觉  平直:视觉→听觉

宽阔:视觉→心觉  尖锐:视觉→心觉→听觉

当然,其他结构的通感词也能通感生义,如“嚼舌”就是。

3.多音节通感词

在多音节通感词中,有三音节的,如火辣辣、白开水、软环境、硬广告、冷脸子、软刀子等;有四音节的,如高谈阔论、平铺直叙、污言秽语、油腔滑调、冷眼旁观、冷言冷语、愁云惨雾等。多音节通感词是通过结构异配和词义引申的途径生成的。其中,结构异配类占据主体地位。例如:

侃大山:听觉→视觉  热辣辣:触觉←味觉

漂亮话:视觉→听觉  软饮料:触觉→视觉

在动宾式、重叠式多音节通感词中,整词的感觉义偏向于前,偏正式则偏向于后。

在四音节通感词中,并列对举式较为常见,同时也有其他结构。例如:

冷嘲热讽:触觉→听觉/触觉→听觉

甜言蜜语:味觉→听觉/味觉→听觉

愁眉苦脸:心觉→视觉/心觉→视觉

闪烁其词:视觉→听觉

一语破的:听觉→视覺

在多音节通感词中,词义引申类相对少见。例如:

冷冰冰:触觉→心觉  绕圈子:视觉→听觉

在词义引申类中,有不少原初义为隐性词面义,如“绕弯子、软耳朵、尖嘴薄舌、摇唇鼓舌”等。这类词语在《现汉》释义中只有引申义,没有词面义。

综上,在现代汉语通感词中,从音节构成来看,双音节占据主体地位,单音节和多音节则相对较少。从通感模式来看,单音节通感词只有“通感生义”一种生成模式;复音节通感词除了“通感生义”外,还有“结构异配”,而且后者是主体;多音节通感词情形相对复杂,就其整体来看,则与复音节相类。

(二)感觉挪移类型及其特征

在对通感词进行基础分析时,我们对所收集到的每一条语料均从迁移视角作出认定。《现汉》的义项排列兼顾到历时的顺序[29],但由于词典本身功能的限制,使得这种兼顾并不彻底。这就为我们的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对存有疑惑的词条,我们会借助有关工具书作出甄别,必要时还辅以文献考证,尽可能作出合理判断。数据统计主要是依据《现汉》,历史语言中曾经存在过的通感义位,而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者,则不计在内。

下面,我们依据通感词感觉挪移的方向,将所收集到的词条按照单向挪移和复向挪移分别加以说明。所谓“单向挪移”,是指一个通感词只有一种感觉挪移,形成一个义位;所谓“复向挪移”,是指一个通感词具有两种及以上的感觉挪移,形成两个或多个义位。

1.单向挪移

我们对《现汉》中的单向挪移通感词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左边是原觉,右边是移觉,“→”则表示挪移方向。据我们统计,在《现汉》中,单向感觉挪移通感词共有494个,其中,“视觉→听觉”型一家独大,占比为47.57%。这自然是有其理据的。在“六觉”之中,视觉是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是人体最突出的信息收集者。人们常说,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口。一切可视物都能尽收眼底,包括空间、颜色、动静、明亮度等。也就是说,视觉所感知的对象,都是具体的能以图像作用于人脑的事物。听觉是声波振动鼓膜所产生的感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不过,由于听觉对象虚无缥缈,没有可视的物质载体,缺乏形象感,因此,语言对于听觉的表达,便不如对于视觉的表达直接、便捷、有效。当人们对所感知到的声音进行描述时,语言中极其有限的听觉词往往会感到无力甚至无奈,这便激发出人们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性,借助表现物象的视觉语言来表示对听觉的感知。可以说,这是由于现实需要而激发出的一种语言能力。在汉语中,这样的用例不胜枚举,有的是作为艺术语言而出现在文艺作品中,还有很多由于使用频次较高而进入到日常语言系统之中。钱锺书在对通感进行探讨时,引起其注意的最早用例,便是以视觉描写听觉的语例,尤其是对于音乐的描写。物象将不可视的声音塑造成型,并实现了听觉的可视可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描述声音的基本词,如“大、小、高、低、平、仄、直、曲、清、浊”等,其本义都是视觉范畴义,进而用来描述听觉;在形成听觉范畴义后,又被语言系统所接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们认识事物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人们与外部世界首先形成的是一种空间关系,进而由这种关系去认识其他认知域。这便是“视觉→听觉”类通感词占比极大的心理基础。

在单向感觉挪移通感词中,“触觉→视觉”型排在第二位。触觉是皮肤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有的学者也称其为“肤觉”。相对于其他器官而言,皮肤是人体感受器官中最大的,主要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其中,痛觉不仅是刺激皮肤所形成的感觉,还涉及其他方面的感觉。如上所述,视觉接纳的范围最广,大千世界的有形之物都在其范围之内,而触觉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视觉,它对于事物的作用仅限于人体。不过,触觉亦有视觉所不及之处,它是实实在在的人体接触,感觉更为直接、真切。可以说,皮肤是人们感受外界刺激所经常使用的,由它作为通感的出发点也是正常的。当然,触觉的范围是有限的,实际感知、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频率均不如视觉,因此,“触觉→视觉”类没“视觉→听觉”类这么丰富也是情理之中的。

可以说,听觉的虚无缥缈,限制了它作为原觉来修饰描摹其他感觉范畴的可能性,因此,以听觉作为原域者极其少见。借助鼻子来感知的嗅觉和借助舌头来感知的味觉,在感觉中的地位没有触觉和视觉那么突出,其感受范围也非常有限。由于二者在生理上的紧密联系,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语言表达。比如,“味”之为物,既可表示“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又可表示“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14](P1359-1360)。在构词上也体现出这种关联,如“味道”“气味”等。由于心觉是人的内心感受,是无形的,因此,它极少作为原觉投射而形成通感词;它更多地是作为移觉,借助物化的形式而呈现出来。如“揪心”的意思是“放不下心,担心,挂心”[14](P694),这里用“揪”这样的表触觉的形式来加以呈现,甚至连释义也离不开物化方式。“视觉→心觉”“触觉→心觉”等类型相对多见,也便可以理解了。

为了更加直观地感知单向挪移通感词原觉与移觉的分布,这里不妨把表1转换成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单向通感词原觉的分布是: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心觉>听觉;单向通感词移觉的分布是:听觉>视觉>心觉>味觉>嗅觉>触觉。还可看出,在始源域感觉——原觉中,视觉的占比最高;在目标域感觉——移觉中,听觉的占比最高。同时,触觉、心觉、嗅觉、味觉的数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很难给通感词的感觉挪移归纳出一条清晰的线路,主要是因为感觉挪移并非显著的线性挪移,而是一个以视觉、听觉为主场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

2.复向挪移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从词汇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复向挪移在单音节词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是由于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一些历史上的单音节词,到了现代汉语中,往往变为不成词语素,因此,这些单音节词不在本文的统计范围之内。同时,一些复音词则因为某些义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也未纳入本文的统计范围。从我们所收集到的33个复向感觉挪移的词语来看,共有25种挪移路线,同样显示了以视觉、听觉为主场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状格局,在这些不同的挪移路线中,视觉、听觉(或视或听)从未缺席。如“涩”的本义为“不光滑”,是触觉;引申为“味不甘滑”,是味觉;进而引申为“说话迟钝,语言艰难”,是听觉。“焦”的本义为“物体经火烧变黄发脆”,是视觉;引申为“火烧物体发出的气味”,是味觉;又引申为“烦躁,着急”,是心觉。“美”的本义是“味道可口”,是味觉;引申为“形貌好看”,是视觉;又引申为“优美,艺术性强;好,令人满意的”,是心觉。现将复向挪移通感词的主要类型列举于下:

触→视→听;视→触→听;视→触→味;视→听→心;味→视→触;触→心→听;味→视→心;味→视→嗅;视→听→心;心→触→视;听→视→心;触→听→心;视→味→心;视→心→听;视→触→心→听;味/嗅→心→听;触→味→听→视。

就原觉而言,复向挪移通感词仍以视觉为最多,触觉、味觉次之;就最终移觉而言,仍以听觉为最多,心觉次之。

由此可见,视觉和听觉在通感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通感词所呈现出的感觉迁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状态,而是一个以视觉、听觉为主场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通感词感觉之间的挪移规律作出归纳:

第一,感觉挪移符合隐喻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即从有形的、具体的感觉来认知无形的、抽象的感觉,比如,视觉、触觉域向听觉、心觉域的投射。

第二,通感词感觉迁移是将甲感觉的某些特征映射到乙感觉,使乙感觉具有了甲感觉的部分特征,从而强化了乙感觉的表达,它是以乙感觉为表现主体的一种感觉融合。

第三,在通感的词汇化过程中,以视觉作为始源域(即原觉)最为普遍,其次是触觉;以听觉作为目标域(即移觉)最为普遍,其次是视觉,再次为心觉。其他各觉在使用频率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刘志芳曾运用方差分析法,对114个复合通感词进行分析,该研究发现,视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源域,听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域[13]。这与我们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第四,通感词感觉之间尽管存在着乌尔曼所说的感官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挪移的倾向,但并非简单的单向映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反向现象,它是一种以视觉(主)、听觉(次)为主场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

第五,通感词感觉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共时和历时、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通感生义”和“结构异配”两种类型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后者主要是倚重语言内部结构的作用,前者则更依赖于语言的外部关系。

总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通感既表现在修辞层面,也表现在词汇层面。通感词是通感修辞在词汇层面的固化现象。探讨通感词的实质、类型与特征,有助于从一个侧面观察修辞对词汇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汉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尽管通感词的外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其核心区是清晰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进行界定。不同视角的分类,能够更立体化地显示通感词的构成特征。通感词在感觉挪移的条件、方向、分布等方面,均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至于通感修辞的词汇化问题,我们则将另外撰文进行专门探讨。

参考文献:

[1]钱锺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1).

[2]钱锺书.通感[A].钱锺书.七缀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袁晖.论现代汉语中的通感[J].江淮论坛,1980,(5).

[4]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5]於宁.“通感”與语义演变规律——国外研究成果介绍[J].修辞学习,1989,(6).

[6]於宁.从汉语角度看“通感”中的语义演变普遍原则[J].修辞学习,1992,(4).

[7]李國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8]李国南.论“通感词”的民族文化差异[J].福建外语, 2002,(2).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10]徐莲.通感式词义引申的规律及其扩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11]侯博.汉语感官词的语义语法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侯博.基于统计的汉语通感语义分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4,(2).

[13]刘志芳.基于量化统计的通感式复合词通感模式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5]伍铁平.促织声尖尖似针——漫谈通感[J].教学研究, 1984,(1).

[16]曹津源.中学语文教材通感类说[J].中学语文教学, 1994,(2).

[17]汪伯嗣.评《通感类说》[J].孝感师专学报,1997,(2).

[18]汪伯嗣.通感分类法[J].孝感师专学报,1998,(3).

[19]侯博.关于通感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J].黑龙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0]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21]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24]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5]方勇译注.庄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6]王丽.现代汉语通感词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7][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康熙字典[Z].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0.

[28][南朝梁]顾野王.玉篇[M].四部丛刊影印本.

[29]张博.《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修订的类型及特征[J].辞书研究,2013,(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语言视域中汉语修辞与词汇、语法互动研究”(2020&ZD298)

作者简介:傅惠钧,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该文首先刊于《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在收入《七缀集》时有所改动。

The Essence, Types and Features of Synaesthesia

Fu Huij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Synaesthesia words are the solidification phenomenon of synaesthesia rhetoric at lexical level. First, synaesthesia word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prototype category and should be defined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Second, “synesthesia-generative meaning” and “unusally collocation in structure” are two modes of synesthesia words. Both of them are used in Polyphonic synesthesia words, while only the former is used in monosyllabic synesthesia words. Third, sensory transfer of synesthesia w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one-way and plural-way movement,and generally shows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 network structure with vision and auditory as the main field.

Key words:synesthesia;synesthesia words;synesthesia-generative meaning;unusally collocation in structure;lexicalization of rhetorical phenomena

猜你喜欢

通感
基于像似性理论的俄汉语味觉通感形容词研究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拥有特异功能者是患了“通感症”?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浅谈如何鉴赏艺术作品中的通感
英汉通感隐喻对比浅析
通感、联想和想象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探究
论知觉通感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