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大学新生牙周保健知识及行为调查

2022-05-24张俊辉贺晓萍苏雨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牙菌斑男女生

侯 兰,张俊辉,贺晓萍,苏雨童,王 瑶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保健科(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泸州 646000);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泸州 646000)

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疾病,早已成为中国的公共卫生问题[1]。2017 年国务院在《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2]中提出将口腔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加大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干预力度。2019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实施《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 年)》[3],强调牙周健康是青年人口腔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段牙周健康率均处于较低水平[4]。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普遍偏低,保健行为不规范,态度不积极[5-6]。为了解泸州市大学新生牙周保健知识及行为现状,针对性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2019 年9 月对泸州市两所高校大学新生进行口腔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9年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泸州市两所高校(西南医科大学及四川警察学院)大学新生入学体检集中点,抽取455名2019级新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441 份。纳入标准:自愿参加调查;无影响口腔健康的全身疾病。排除标准:不愿参加调查;存在影响口腔健康的全身疾病。其中城市学生263人,农村学生178 人,男性237 人,女性204 人,年龄17~23 岁,平均年龄为18.5岁。

1.2 方法

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7],结合文献查询,咨询专家意见,设计结构式问卷。

1.3 调查内容

包括性别、年龄、出生地等一般情况;口腔保健行为;口腔健康状况的自我认知及评价;口腔保健基础知识等。

1.4 质量控制

问卷经3 名预防保健科专家及2 名流行病学专家审查两遍后形成。6名调查人员均是西南医科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研究生,经过统一培训合格后参与问卷调查,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及标准进行调查。问卷均为当场发放、填写、回收。本调查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学术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5 统计分析

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并形成数据库,用例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应用SPSS 17.0软件,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牙周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

新生中仅31.5%知道牙菌斑,在男女生及城乡新生中无差异(P>0.05);知道全口超声洁治的有22.4%,城市新生(29.8%)知晓率高于农村新生(17.5%)P <0.05;知道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现象的有64.2%,但只有39.2%的人知道牙龈出血需要治疗,知道牙龈出血治疗方案的仅9.8%,在男女生及城乡新生中无差异P>0.05。83.4%的新生知道牙周病是可以预防的,但仍有25.6%的人认为牙周病主要依靠药物预防。就诊过牙医的新生对牙结石、牙菌斑和全口超声洁治的知晓率分别为29.2%、37.1%、27.0%,牙周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未就诊过牙医的新生(无牙医就诊史的新生的牙结石、牙菌斑和全口超声洁治的知晓率分别为12.1%、23.0%、15.5%(P<0.05),各调查项目详见表1。

表1 大学新生牙周保健知识调查结果(n=441)Table 1 Results of the survey of periodont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of college freshmen(n=441)

2.2 牙周保健行为

新生中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的有79.1%,女生的刷牙行为优于男生(P<0.05);每次刷牙时间在3 min及以上的仅占7.7%;15.0%的新生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男女生刷牙方法之间有差异(P<0.05)。只有2.0%的人每天使用牙线,15.4%的新生有餐后漱口习惯,在男女生及城乡新生中无差异(P>0.05)。新生中,有吸烟习惯的有4.5%,男生吸烟率(7.6%)高于女生(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欢咀嚼槟榔的有0.7%,均为男性,见表2。

表2 大学新生牙周保健行为调查结果(n=441)Table 2 Results of the survey on oral health behavior of college freshmen(n=441)

2.3 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

认为口腔健康状况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及很差的学生分别占4.3%、22.2%、53.7%、16.3%、3.4%,男女生及城乡新生间自我口腔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看过牙医及是否定期口腔复诊的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调查结果(n=441)Table 3 Results of self-evaluation of oral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freshmen(n=441)

2.4 口腔科就诊行为

看过口腔医生的新生占60.5%,其中50.9%是在6个月以内进行的检查;12.4%的人上次检查在6~12个月以内;其余在12 个月以上。看过牙医的男女生分别为53.6%和68.6%,女生牙医就诊率高于男生(P=0.001),看过牙医的城乡新生分别为71.9%和52.9%,城市就诊率高于农村(P<0.001)。

在所有看过口腔医生的新生中,专门为了预防口腔疾病就诊的仅为9.0%,大多数为进行口腔治疗。在调查的全部新生人群中,会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仅有1.4%,接受过正畸治疗的新生有17.2%,城市新生接受正畸治疗率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4。

表4 大学新生口腔就诊行为调查结果(n=441)Table 4 Results of dental visit behavior of college freshmen(n=441)

3 讨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 年)》将“健康口腔”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推广,旨在提升群众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以往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普遍偏低,保健行为也不规范[5-6]。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牙周健康水平,对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牙周知识及行为调查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知道牙周病是可以预防的,也知道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现象,但不了解具体的预防措施和相关的治疗方案,表现为对定期全口牙周洁治的知晓率低,认为牙周病主要通过药物预防及牙周病不会引起口腔异味、食物嵌塞等,说明多数新生对牙周病只有浅薄的认识,并没有真正了解其预防及诊治手段,也未意识到牙周病可能为自身健康带来的危害。这可能与调查人群的牙周病程度较轻,尚未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被忽视有关。本次调查还发现农村学生及男生对牙周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于城市学生及女生,与国内的多数调查研究结果相似[8-12],与对龋病的认知现状相似[13-14]。此外,刷牙出血频率越高的新生中认为刷牙出血是正常现象,不需要接受治疗的人越多,说明这种错误的认知可能是导致牙周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原因。因而提高新生对刷牙出血的认知对预防和治疗牙周病也是很关键的。与10年前学生相比,新生对牙菌斑的认知有所提高[15],但对牙菌斑引起牙周疾病的认知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学新生的口腔卫生行为尚可,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的人群占大多数,与5~10 年前的大学生相比,刷牙行为有所改善[15-16]。一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维持在2 min以上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减少牙周病的发生[17]。但是新生中刷牙时长维持在2 min 及以上和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仍占少数,女生及看过牙医的人的刷牙习惯分别较男生及未看过牙医的新生好,这与国内多数研究一致[18-21],说明正确刷牙方法仍是口腔卫生宣教的重点之一。研究表明,在刷牙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牙线,对清理牙菌斑的效果优于只使用牙刷[22]。但是在新生中牙线使用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农村新生,与5~10年前相比并没有改变[15-16]。郭旦斐等[23]调查发现牙线的使用并未在高校中得到明显的推广,所以在新生中推广使用牙线仍然是口腔工作者在未来长时间里的任务之一。大部分新生认为自身口腔状况一般,城市和农村及不同性别学生对自我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价不同,可能是因为对自身口腔健康的要求不同、保健意识差异及牙医就诊情况不同等[24-25]。

本次调查发现60.5%的新生看过牙医,高于四川省居民牙医就诊平均水平[26],说明大学新生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可能更加注重口腔保健,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接受的保健知识更为丰富。城市新生牙医就诊率及正畸矫正率高于农村新生,可能与我国口腔医院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县级以下医院中口腔工作人员少的现状有关[14]。接受正畸矫正的女生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更加注重牙列美观有关,这与苟诗然等[27]的研究结果相似。新生就诊原因最主要是进行口腔治疗,因口腔预防保健就诊的仅占9.0%,不同性别及城乡新生间差别不明显,说明大部分新生存在根深蒂固的“有病才去医院”的观念,自主口腔预防保健意识比较低。本研究中发现有牙医就诊史的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均优于无牙医就诊史的学生,可以看出牙医在提升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促进形成正确口腔卫生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并健全口腔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口腔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技术指导作用显得尤为关键。此外,学校健康教育[28]和对大一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综合干预[29]亦能提升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可以9.20“全国爱牙日”为契机,将口腔健康教育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大力推广科学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等口腔保健常识,引导新生尤其是男生,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养成科学的口腔健康行为。

4 结论

大学新生的牙周保健知识薄弱,保健行为不规范,自主保健意识尚不足。男女生及城乡新生间保健知识和行为存在差异。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牙菌斑男女生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如何预防牙菌斑?
普及眼保健知识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
学校费心防早恋
安阳市殷都区计生委关爱更年期妇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