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色调在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应用研究

2022-05-24蔡东隽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花鸟工笔工笔画

蔡东隽

(广西师范大学)

在当代中国画坛,众多工笔花鸟画家不断深入探索实践,以期探求出全新工笔花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在绘画中,色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现语言,是工笔画家必学内容之一。在新时代,工笔花鸟绘画作品的色彩面貌层见叠出,在色彩尤为丰富之时,出现了一部分以灰色调为主要色彩的工笔画家,其创作出的工笔花鸟绘画作品具有较强灰色调倾向。该类绘画作品,极少会大量使用具有较高色彩敏感度的颜色,而是经常使用不具备较高明暗纯度、画面色调统一以及中间色的色彩,在现今热闹非凡的色彩环境中,灰色调的工笔花鸟绘画作品多着淡色,层次细腻,画面朦胧迷离、带给人一种肃穆的宁静。

一、灰色调及其概述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灰”字常做尘埃之意,也经常被用来形容大自然草木燃尽后留下的灰烬。“愿同尘与灰”、“一寸相思一寸灰”等古诗词是古代诗人将“灰”字表述为灰尘与灰烬之意。在我国古代,“灰色”极少会直接被用作色彩词,通常以“晦色”使用,在东汉末年《释名·释天》这部著作中曾明确记载:“晦,灰也,火死为灰。”该句实际含义是指当火焰燃尽以后,灰烬呈现出灰蒙蒙颜色,也就是“晦色”。另外,“灰”字偶尔也会被形容各种动物皮毛颜色。但是灰色定义并不会一成不变,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日渐提升,使得价值观逐渐出现明显变化,色彩观以及审美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以新时期绘画色彩角度作为切入点,从狭义上来看,灰色是介于白色与黑色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颜色,但是从广义上来看,灰色却并不是将白色与黑色进行简单调和而得出的颜色,而是指带有较低色彩饱和度以及具有一定色彩倾向的颜色类别。基于此,灰色也存在明度与冷暖变化。在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当中,使用色彩时,通常不加调和,而是进行直接敷彩,在传统中国画中,调配灰色方式共有两种,使用两个对比色进行调和,直接使用墨色、将石青、石绿或者白粉加入到某种颜色中,以此来大幅降低色彩原先的饱和度,从而让其看起来不再过于鲜亮,进而使画面整体色调越来越沉稳;第二,单纯黑白相加,或者水墨相调。时代的不断变迁,使画家自身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工笔花鸟绘画中,可以充分体现出这些新时代下的艺术观念,实际上就是绘画作品画面整体面貌,其中包括色调新变。在画面色彩中,色调是主要基调。在现代中国工笔绘画当中,整幅绘画作品的画面主基调带有灰色倾向的时候,可以将其称之为灰色调。若画面色调相统一,则能够让绘画作品具有更强的整体感,而且具有一定统一性的灰色调可以十分容易地营造出一种画面氛围感[1]。

二、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法则

(一)主次法则

主,实际上是指画面当中的唯一主体,而次,主要是指画面中的陪衬客体。在实际勾画过程中,主次法则提出明确要求,要强调有主有次,有机结合二者,才可以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由于受到道家阴阳结合思想的深远影响,所以进行主次构图可谓是最好体现。在实际绘画创作过程当中,重点描绘部门占据主导的位置。在整个绘画作品当中,必须要有主有次,这种创作技巧最为高明,若是主少于次,会显得绘画作品画面既突兀又单调,从而导致无法构成一个极为完美的整体。而若是次少于主,则会导致画面过于杂乱和分散,扰乱平衡,使得人们在欣赏绘画作品的时候,无法一眼看透画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创作技巧十分不够高明。

(二)虚实法则

在工笔花鸟绘画作品的构图中,虚实是又一重要关键,而且虚实明暗变化既可以将画家画工和画技直接展示出来,又可以体现出画家真实作画水平。在构图中的虚实,是画家意趣和心境的表现,而笔墨浓淡则是画家状态和环境的表现。清代著名工笔画大家邓如石曾提出“计白当黑”,而这可以充分体现出虚实法则。其提出画家既要具备灵活运用线条充分展现画面的高超绘画技巧,又要具备辩证空间把握能力,从而真正达到知白守黑和虚实相生境界。在此处可以将中国古代存在的传统“矛盾思想”充分展现出来,并在“矛盾”之间,对虚实进行辩证体会,正所谓书画同源,因此从书法中,工笔画也可以汲取到大量营养。因此,在对工笔花鸟绘画作品进行构图时,需要有机结合虚实,只有这样,绘画创作才可以充满无限生机和具有较强趣味性。

(三)疏密法则

在构图创作时,中国工笔花鸟画除了要遵守主次法则和虚实法则外,还必须遵守疏密法则。同时在疏密关系当中,存在“疏可跑马与密不透风”理论,在这其中,所谓疏可跑马,实际上就是疏的地方绝对不可以出现大片空白,需要点缀一些小景色;而所谓密不透风,则是指在实际构图过程中,绘画作品即使再细密,也必须要有一个立锥之地。创作者在绘画构图时,在对构图虚实进行考虑的同时,又要对构图疏密进行充分考虑。在具体创作中,应当对二者关系进行合理处理,竭尽所能地让绘画作品始终保持疏密有致,只有这样整幅花鸟画作品才会越来越生动和灵活。此外,在实际构图时,既不可以一一排序,又要注重高低错落之分,而且实际设计过程中,其中想要充分体现出来的美感与中国画有所不同,存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设计语言以及表现手法,由于没有中国画调和,横平竖直过多,从而导致传统中国画失去本真趣味。但是也不可以将疏密单纯的作为一种定式,更多会出现一种和谐状态,因此,可以从视觉上为欣赏者带来艺术体验,同时也会带给人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2]。

三、在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中灰色调的应用

(一)灰色调在工笔画创作中的运用呈现

1.色彩呈现

在色彩中,灰色这种颜色不仅具备特殊属性还十分灵活,其介于光明与黑暗两种颜色之间,可以将原始寂静充分体现出来。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其在艺术品中充分运用灰色调,可以将其逐渐发生转变的表现方式和社会心理充分反映出来。灰色变化十分丰富,例如,灰色可以掌控阴暗、枯萎、寂静和陈旧等表达。在整个颜色色系当中,灰色属于一种被动色彩,其获得生命的方式是依赖临近自己周围的色彩,一旦灰色介入其他色彩中,必然会使色彩变得越发微妙,有助于丰富色彩、空间关系和形体三者与其共同构建成一个和谐整体。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曾经说过:“五色乱目,使目不明。”对于文人士大夫来说,其审美准则是尚简尚雅,因此,数千年来,一些文人士大夫的追求目标逐渐变成单纯美。例如,《天蜀宫妓图轴》这幅传世佳作是明代绘画大师唐寅所绘,在暖色调黄灰色当中加入一小块带有青紫颜色的衣服,从而让整个画面变得既鲜明活泼又单纯古雅。而且单色并不意味单纯,还是需要对比画面色彩,只是在单纯中追求变化。灰色调不仅可以将细腻审美感受充分体现出来,还可以将斑斓感情色彩充分表现出来,在创作工笔画实际过程中,创作者可以从灰色调入手,这样传统中国工笔画的用色不仅会更加具有表现张力,还会变得越来越丰富[3]。

2.光影呈现

在光影中,中国工笔画在拿捏灰色调过程中形成了匠心独特,别具一格的色彩语言。简单从色彩创作经验方面来看,在表现光影时,充分运用色墨和灰调表现方式,不仅独具韵味还十分关键。围绕在灰色周围的其他色调,在灰色的衬托之下,显得更加、饱满以及醇厚,而灰色的介入,让过于生硬的纯色逐渐趋向于调和。搭配和混合不同补色,能够调配出一种具有不同色彩倾向、独一无二的特殊灰色,既千变万化又拥有无穷趣味。例如,若想将自然阴影妥善处理和充分表达,应选择紫灰色这一最佳色彩,其可以让暗部越来越透气和具有一定空间气息,而处理阴天风景静雨时,发绿的灰色调明显更加适用,既可以将所处空间环境合理表达出来,又可以让草木蔬果变得更加富有层次感。新时期的中国工笔画可以将传统工笔画数千年的文化意蕴以及高格调全面继承,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中事物,并以此为题材,将现代意识加入其中,更加注重强调画面趣味性、形式以及效果。传统工笔画运用的绘画材料,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充,其所产生的美,除了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明丽和谐,从视觉上来看,愉悦简单以外,还可以给心灵带来想象美和激动,给审美带来愉悦和挑战、既生动又含蓄。从色彩运用来看,中国传统绘画并非如实描写事物颜色,反而会主观地将光影下所产生明显色彩变化的事物剔除掉,并客观地分门别类梳理事物,而且这种色彩感受会受到“天人感应”这一传统哲学理念十分深远的影响[4]。

四、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中灰色调运用的典型解读

江宏伟的灰色调工笔画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人对大自然的关心和照顾,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在后现代气息中充分彰显出古典气质,其中不仅蕴含着画家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还可以慰藉人们躁动的心。游刃有余使用灰色调的画家张见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佼佼者,其以传统基础为切入点,将西方艺术理念融入到其创作的工笔画中,以当代样式来表达个性化。其以独特面貌将工笔画呈现在欣赏者眼前,在新貌中,大面积使用灰色调是重要内容,画面整体以灰色调子为主,使传达出来的真情实感盖上一层朦胧薄纱,为欣赏者留有充足想象空间,从而让画面生命获得无限延伸与拓展。张见的灰色,代表的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化,传统哲学意味十分浓厚,其对梦幻般的灰色进行充分运用,以此来为人们解读和批判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浮象。

江宏伟创作的工笔花鸟绘画作品众多,从作品的整体画面来看,其创作的这些作品全部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灰色的独特意义。例如,《藕塘聚禽》,在这幅工笔花鸟画中,以淡黄灰色调子为基调,在整个画面中,不仅可以看到几棵水草,还可以看到几只禽鸟,从整体上看是淡黄灰色,但却又略偏青色,两种颜色交相辉映,形成一组格外和谐而又相得益彰的色彩对比,虽然画面形体十分突出,但是却保持稳定平衡。在整幅画面中,充斥着淡淡灰色,饱满细腻的刻画出所有形象,从而带给欣赏者一种宁静致远、安逸闲适的美妙感觉。在整体画面中,几只禽鸟明显属于重度灰色系列,灰色度十分饱和,与线条进行巧妙结合,可以柔和清楚的交代作品的结构转折,同时画面中其他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则属于中度灰色系列,其中荷叶运用的灰色,带有诸多不同色彩倾向,可以细致而又丰富地表达出细节部分,即荷叶叶茎部分的结构转折。以淡黄灰色作为主色调表现大面积水塘,从整体上看,虽然会呈现出一种平面化特征,但是却相对轻松流畅,从而营造出一种安逸、闲适的气质。除此之外,还有他的《鸡冠花》,画面构成运用了大量灰色,整体呈现出融合黄紫灰与绿灰的色彩关系。在整幅画的中下部都是鸡冠花,在该部分,画家对绿灰色调子进行了合理运用,在几朵红紫灰色的鸡冠花中间,可以看见绿灰色的枝叶,从而形成了补色间色彩对比与冷暖色彩对比,旁边点缀的几朵小白花可以起到提神作用,偏明亮黄色的花蕊部分,与紫红色的鸡冠花形成了十分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在上半部分的画面中,是以黄灰色为主的背景,余下部分区域倾向于紫灰色或者绿灰色。整幅画面下半部分鸡冠花的紫灰色与面积格外大的暖黄灰色形成了对比冲突,从而凸显出主物体的地位。画有紫灰色鸡冠花的画面主体与小面积的紫灰色、绿灰色交相呼应,从而使画面色彩的趣味性得到增强。在整幅工笔花鸟绘画作品画面的中上部分,画家洗出一小块颜色偏亮的黄灰色,画面变得十分通透的同时,又与紫灰色的下半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从视觉上可以让欣赏者感受到色彩平衡[5]。

张见的《桃色》系列,整幅画面当中一片叶子,一朵儿花和一方太湖石等都是这幅花鸟画的组成要素之一。从精神层面讲,这里面有多种元素,而且这些元素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象征意义,太湖石是中国文人经常拿在手里把玩的一个日常物品;桃花,古代文人墨客咏颂桃花的经典古诗十分之多,不仅具有较强趣味性还十分优美,这些都是当时那个年代文人雅士暗中格外迷恋的一些东西,有机结合这几个元素合,乍一看上去,该幅绘画作品像一张十分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但是如果仔细看过以后,将这几个元素一层层剥离可以发现,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讨[6]。

五、结语

在现代工笔花鸟绘画作品的色彩表现中,灰色调已经成为重要标志。灰色,不仅与现代部分人群自身审美情结相符合,还可以将其精神面貌表现出来,同时传达出其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中合理运用灰色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并且在工笔花鸟创作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画家不断涌现,其对各种灰色加以运用,在传达心声的同时,也在诠释美好世界,积极引领工笔花鸟绘画作品色彩中灰色调的发展,并建立起全新形式。

猜你喜欢

花鸟工笔工笔画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武建亭中国画作品
宋延生中国画作品
于诺工笔画作品选
花鸟卷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多情花鸟,不肯放人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