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译汉籍中的“句式转换”译法

2022-05-24阎成红

西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肯定句汉文贞观

□阎成红

句式转换是语言互译过程中常见的翻译策略,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互译时往往要进行句式转换。常见的句式转换如:主动句变被动句、肯定句变否定句、陈述句变反问句等。

夏译汉籍是西夏人依据汉文典籍编译而成的著作。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及语言差异,西夏人对汉文典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更充分地表达汉文典籍的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一些翻译策略,句式转换即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过去对于夏译汉籍的研究多专注于对西夏文本的译释、字词的考证及语法现象的讨论等,鲜少关注夏译汉籍的翻译策略问题。本文就西夏文《贞观政要》[1]133-141、《孙子兵法三注》[1]157-179、《孟子》[1]60-74及《大宝积经》[2]154-157中所存在的几种句式转换的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肯定句与反问句的互译

(一)以反问句译肯定句的现象

1.《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是时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每犯颜进谏。[3]142

西夏文译作:

2.《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第十七》:

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于倾败。[3]182

西夏文译作:

夫小人者,虽非无少许智慧,但无治国之艺,不能思虑远事,则何敢勤勉而行?亦不能守护国家,必定败亡。

3.《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臣以愚弊,窃位两宫,在臣有江海之润,于国无秋毫之益,是用必竭愚诚,思尽臣节者也。[3]144

西夏文译作:

臣虽愚蠢,依公承如雨水恩赏,臣者于官无毫发之益,因此何敢说谏言?

4.《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从善如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必是招损。[3]144

西夏文译作:

何敢依善行,亦恐谓错误;不听谏言则必定与灾祸遇。

5.《十一家注孙子》第九《行军》:

命之汲水,未及而先取者,渴也。睹一人,三军可知也。[4]110

西夏文译作:

遣汲者,睹先自饮,则其外全军岂有不渴?

6.《十一家注孙子》第十《地形》:

夫兵之主,在于仁义节制而已。若得地形,可以为兵之助,所以取胜也。[4]122

西夏文译作:

用兵之本者,岂徒守仁义戒令,又得地形利,为兵之辅助者,不胜处岂有?

在上述以西夏文反问句式译汉文肯定句的示例中,西夏语的反问词语主要涉及“(何敢)”与“(岂有)”,后者在西夏语中表示反问毫无疑问,但前者虽从字面上看是表示反问意义的词汇,但在实际运用中(至少在翻译汉文典籍的运用中)似乎是用于加强句子语气的,或许其所在的句子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句式。但即使确定“(何敢)”所引领的句式为肯定句式,示例6的存在也说明了在夏译汉籍中反问句译肯定句的存在。

(二)以肯定句译反问句的现象

《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第十七》:

实兴丧之所在,可不慎哉?[3]181

西夏文译作:

国家兴衰,皆因此起,当善善察。

二、否定句与反问句的互译

(一)以反问句译否定句的现象

1.《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第十七》:

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3]182

西夏文译作:

若君无信,则云何使臣?臣无信,则云何侍君?

2.《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诸葛亮以为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4]75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诸葛亮曰:“如强弩之末,岂能穿薄缟?”

3.《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无粮食者,虽有金城,不重于食也。[4]77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无粮食者,虽多有金银,何益于饥?

4.《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4]78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不知敌情,岂可与人交兵?[4]78

5.《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其势不测如阴,不能睹万象。[4]80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兵势不见,如天里布云,何见星宿?

6.《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抄掠必分兵为数道,惧不虞也。[4]80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若抄掠时,军力分,数道便往,何虑之有?

7.《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不当王,非敌也。[4]88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不与王迎,则战中岂有?

8.《十一家注孙子》第七《军争》:

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4]91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译作:

若人急而赌命战,则我岂有不败?

9.《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5]89

西夏文译作:

以粟易诸器者,岂为厉陶冶?[6]157

10.《孟子》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5]99

西夏文译作:

枉己者,何能使人直?[6]167

(二)以否定句译反问句的现象

1.《贞观政要》卷五《仁义第十三》:

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3]149

西夏文译作:

朕慕德智人,梦中亦不忘。

2.《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骄奢之极,孰云过此?[3]144

西夏文译作:

不过二月,七万种物已用,不当耗费无过于此。

3.《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第十七》:

无为之治,何远之有?[3]183

西夏文译作:

与其不远,国家安泰。

4.《十一家注孙子》第十一《九地》:

其所不通,岂敌人之使乎?[4]147

西夏文译作:

谓断渡梁路者,并非一律敌人之使。

三、否定句与疑问句的互译

1.《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5]85

西夏文译作:

无君子,孰治野人?无野人,孰养君子?[6]153

2.《大宝积经》卷二十五:

云何当可得?诸法无示现,无生亦无相。[7]138

西夏文译作:

不言当可得,诸法无示现,无生亦无相。

四、否定句与肯定句的互译

1.《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令旨反有猜嫌,谓臣妄相推引。[3]144

西夏文译作:

太子猜疑,谓臣不应相擢。

2.《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伏惟皇储之寄,荷载殊重。[3]144

西夏文译作:

为太子者,非为小事。

3.《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宫臣正士,未尝在侧,群邪淫巧,昵近深宫。[3]144

西夏文译作:

德智大臣在远,诈伪奸人在近。

五、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译

(一)以双重否定句译肯定句的现象

《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夫为臣子,不得不慎![3]130

西夏文译作:

此后臣子当心轻为之

西夏文此句的翻译在句意上与原文意思是不一致的,这或许是夏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当所导致的偏差,但只从句式上看,夏译者明显没有对原文句式进行复制,而是将原文“不得不慎”的双重否定句转换为西夏文的肯定句式。

(二)以肯定句译双重否定句的现象

1.《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勿以小恶而不去,小善而不为。[3]142

西夏文译作:

勿不弃小恶,小善必定当学。

西夏文将汉文原本一个整句拆分为两个小分句进行翻译,汉文“勿以……小善而不为”可视作双重否定句式,但西夏文却以肯定句“(小善必定当学)”进行翻译。

2.《贞观政要》卷四《规谏太子第十二》:

蒙国厚恩,死无所恨。[3]144

西夏文译作:

多蒙君之恩赐,杀亦不能不谏。[8]

从句意上看,西夏文对汉文本原文进行了意译,从句式上则是以双重否定句翻译肯定句。

翻译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种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句式转换”是语言互译过程中的常见译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在对原句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转换,是一种归化策略。其运用能有效地避免从外来文本生成目标文本时的句型单一,有利于翻译语言的更精确、更生动。句式转换现象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夏译汉籍中,其大量存在,反映出西夏人翻译汉文典籍时,并非亦步亦趋,而是在充分理解了汉文原文之后,以纯熟的西夏语言将之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夏译汉籍的产生可以说是西夏人对汉文原典的二次创作。

猜你喜欢

肯定句汉文贞观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黑水城汉文文献补考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沈阳故宫门额考
浅谈如何提高南疆维吾尔族学生汉文写作能力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虚拟语气“本……”的表达方式和高考
《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
重点词语辨析与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