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路径思考

2022-05-24杨斯佳

科技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养成中职学生思考

摘要: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一种顽强的力量,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这是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以中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探究的方法对中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以及改正这些不良习惯的途径提出相应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5

中职学生是青少年阶段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入中职学校之前,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养成了较多不良习惯。作为施教者,面对这一群体,在教育培养方式上就应该先教会他们做人做事,再培养他们成才。因此中职班主任应根据这一规律从分析原因着手,对学生因材施教,坚持对症下药,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竞争能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中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学校学生的生活载体是以班级形式体现,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的重要引路人,也是管理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典范,直接影响学生的习惯形成。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由此可见,教育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中职班主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过程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工作的目标,学生成人成才的突破点就是行为习惯,也是关键所在。

二、中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

通过笔者教学工作和四年在我院中职部学生工作的经历,对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历届入学的100多名15至18岁中职学生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刚进入我院的新生一年级学生,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大部分学生无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如下:

敬老尊师的行为意识缺失,在课堂上顶撞、谩骂老师,毫无尊师重道之心。談吐不文明,粗痞话不离口,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不爱护公物,损坏公共设施。

(二)不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懂,原来学校的教学标准有关。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讲小话,不认真听讲,有的甚至是“三无学生,即无书、无纸、无笔”,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厌学、逃课,把无知当做骄傲,比如在2020年的下学期,有个1年级的学生旷课节数竞达到了170节。

(三)不良的生活习惯

我院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自益阳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无人照料成为留守儿童,之前没有养成行为约束。父母陪伴很少,到学校后,有的家长干预学校对自己孩子的正常管理,要求老师特殊照顾,生活自理能力低,有的连衣服都不会洗,周末带回家,生活费用无计划,今朝有酒今朝醉。

(四)没有自信

中职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或是中考失利,认为读职高就是低人一等的表现,信心不足,自暴自弃,导致学生产生放弃学习、放纵自我的念头,也有学生处于青春期,过度展现自己企图引起关注,有的形成自闭心理,不愿意与人打交道。同学之间在一起都无话可说,面对面都是个人拿着手机在玩,好象对方不存在,更有甚者,生活在虚拟的世界,同根本不认识的人打游戏聊得哈哈大笑,一旦回到现实中就哭丧着脸,缄口不开,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五)无良好的安全意识

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接触到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经常出现骑车载人,横穿马路,走路低头玩手机等不安全行为,网络安全意识不佳,会出现刷单,兼职等诈骗案例。

(六)吃苦耐劳精神缺乏

很大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劳动养成教育,怕苦,怕累,每周星期二下午安排的大扫除也不愿意参加,经常敷衍了事。顶岗实习中,他们更是好高骛远、好吃懒做,不按企业的作息时间上班,也不听带队老师的指导和安排。刚刚参加工作就出现经常请假,自我管束不强,经常在宿舍睡懒觉或是约同学外出游玩,熬夜玩手机等行为。

三、中职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对中职学生来讲,父母是孩子的监管人,同时也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要严格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听之任之。孩子的成长不能脱离父母,家庭教育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学校更为重要。

在笔者调查中发现,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往往是受家长的溺爱、袒护或是放任管理,甚至有些家长会用暴力解决,这些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生活以及心理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物质充足,精神匮乏的情况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容易失去目标追求,再加上当前各类视频媒体,游戏厂商,影视行业都喜欢打造一种“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让他们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轻而易举的得到成就感与喜悦感,打造一种趣味低级且短暂的“享乐文化”,轻易让人不可自拔,沉溺其中。这些短视频和游戏轻松就赚取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这些没有自制力的学生不敢面对现实,意志力薄弱,这也是当代学生抑郁症频繁多出的原因。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大部分人认为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是升学教育。好的技能培养,离不开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果不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就无法真正提高中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也谈不上向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同等重要,只有在中职学生心中树立不断向上提升目标才能使得他们不断进取,为了达到目标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四、习惯养成教育实施路径

(一)重视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共青团员。要大力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传统美德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过程发展、和谐发展和可塑性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在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前提下,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升内驱力,以团支部为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基层团组织,如班级团支部,年级团支部等形式起思政教育和引导作用。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管理中,可以通过以支部为基础,通过狠抓晚自习的主题班会,分班训话学习,评比文明班级,使团组织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发挥凝聚力。

2.以队伍为基础,夯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新焦点、新技术,新话题让优秀团员做学习交流会,通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焦点纵横,班集体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对中职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有归属感,发挥他们在青年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3.开展主题活动,建设习惯养成教育载体。

通过开展相关行为习惯主题活动,显示组织的凝聚力,突破工作瓶颈。活动不仅可以起到“杠杆”和“纽带”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路径中的 “载体”,增强集体意识,从而使团的教育、服务功能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1)把自我认知和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开展“习语晨读”,讲解“红色潇湘故事”,观看“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诵读视频”,参加学院举行的“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努力形成团内自己的教育特色,加速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通过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中职部2020年和2021年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普遍测试》,合格率分别达到99.67%和95.53%在全省的排名分别是第16位和第6位。我们既要教学生“做事的道理”,同时也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一步促进比学赶帮良好“学风”的形成。

(3)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抓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暑假组织了“万名师生下基层——中职部师生走村入户宣传防溺水知识”,通过社会考察、科技服务、生产劳动等,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民情,长见识、受教育,促使中职学生与社会“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

(4)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如“中职文明风采大赛”使团员青年在文化活动和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科技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走出惆怅、浮躁的青春多变情绪,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集体活动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发挥桥梁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式教育

以学校为主导,进行整体规划,明确教育工作目标,制定详细计划。中职部制定亮点、重点特色工作,班主任加以实行,学校与家长实行家校通的信息化联络方式,按时、按点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报告,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邀请家长进行相关配合,做到家校不脱节,共同解决学生教育难题。

(三)严格行为规范,加强日常行为习惯训练

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要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益阳职业学院学生手册》标准严格要求。训练过程要“由认识到行为”的过渡,要让学生做到“知错、认错、改错”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再加以长期训练,持之以恒。而班主任主要做到对学生时刻提醒,严格监督,本着立德树人的宗旨,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他们都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班主任要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学生,学会因材施教,尤其对于心思敏感细腻的中职生,更加需要以“平等”的目光,“正常”的做法,去对待他们,以能让他們接受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学生接受了老师,才能正确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建构大德育体系,针对行为习惯教育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是开展德育教育十分的关键。在这其中,教师需要基于“一体两翼”大德育体系背景来对学生的校内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以秩序化的实施过程而解决学生在思想品格方面的问题。在这其中,教师需要全面落实“一体两翼”大德育体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进行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个管理层面来进行问题的细化,主要包括班级管理、学生管理部门、社团等等。其中,班级管理是最为主要的一方面,学生管理部门以及社团等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能够将这些管理层级的力量凝聚起来,并且,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课内和课外的相互衔接,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格局。以社团为例,在构建德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人员聚集、联系广泛等优势,使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予以充分的了解,并以此参考,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并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在这其中,还要根据所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立最为合理的教育主题和目标,重点强调习惯养成教育这一内容,使德育工作的展开更具针对性。从班主任管理这方面来讲,班主任需要根据如今学校所处的阶段,来进行管理内容和管理标准的设计,根据学校具体的工作安排,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中心开展多样化、趣味化的主题班会活动等,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而逐渐使自己成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使学生从中逐渐形成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德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同时,各科任课教师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的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助力,在这其中,各科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还要从中挖掘习惯养成教育素材,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使学生通过多层次的管理过程,以及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而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结语

总之,益阳职院的中职学生,通过以上各种途径,各种习惯变好了,思想觉悟提高了,也认识到了只有培养好个人良好的自信习惯、心态习惯,勤奋习惯、学习习惯、交际能力习惯、对问题具有思考能力的习惯,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正义、有礼节、有知识、有诚信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国龙. 行为养成教育之我见[J]. 学周刊,2020(9):2.

[2]何琳, 夏刚.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职业技术,2010:44

[3]沛霖,泓露.受益一生的习惯[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

[4]郝日花. 浅谈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养成教育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05).

[5]苏轶伟. 发挥团建工作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 2012, 000(036):109.

[6]胥慧珍.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0(12):36.

[7]许红菊.新时代青年学生使命教育的新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4-6.

项目基金:湖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作者简介:杨斯佳(1995—  ),女,益阳人,本科,初级职称,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学生干事,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养成中职学生思考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