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与栽培密度对“淮麦22”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2022-05-24张晓坤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播期

张晓坤

摘 要 为进一步分析“淮麦22”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种植中的播期、栽培密度与生育期、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20—2021年设置了5个播期、5个栽培密度共25个处理,比较了不同播期与栽培密度对“淮麦22”的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生育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栽培密度对生育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播期不变的基础上,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栽植密度不变的基础上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10月26日播种、密度34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

关键词 淮麦22;播期;栽培密度;產量;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09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培育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并探索配套的小麦栽培技术体系成为增加小麦总产量的主要途径[1]。播期、栽培密度等对小麦总产量的影响较大,通过合理控制播期和栽培密度,可以有效协调小麦的产量结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最终实现小麦高产[2]。

“淮麦22”属于中筋小麦品种,适宜在安徽省等区域种植[3]。该品种具有抗寒能力及抗倒春寒能力强、成穗率高、产量高且稳定、品质佳等优点,综合表现优良,现已成为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主推小麦品种之一。为了探究淮麦22品种在阜南县种植中的最佳播期和栽培密度,于2020—2021年开展了此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当地淮麦22栽培技术体系、获得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在阜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进行。试验地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温度15 ℃左右。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试验地0~20 cm土层内养分含量如下:有机质11.48 g·kg-1、全氮0.78 g·kg-1、速效氮96.72 mg·kg-1、速效磷64.21 mg·kg-1、速效钾196.80 mg·kg-1。栽植地前茬种植玉米,平均产量

7.5 t·hm-2。

1.2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淮麦22,半冬性品种,从当地种子公司购入;施加的氮、磷、钾肥同当地常规小麦种植,均来源于当地农资市场。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了播期、栽培密度2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置5个水平,播期的5个水平分别为10月12日、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2日和11月9日,密度的5个水平分别为300万株·hm-2、320万株·hm-2、340万株·hm-2、360万株·hm-2和380万株·hm-2。共计25个处理,每个处理2次重复,小区数量共计50个,小区的面积均设为20 m2(4 m×5 m)。

1.4 试验方法

除试验设计的播期、栽培密度存在差异外,其余田间管理均一致[4]。纯N、P2O5、K2O的施入总量依次为240 kg·hm-2、120 kg·hm-2、150 kg·hm-2[2,5]。底肥时施入全部的磷肥及钾肥,氮肥施入总量50%左右;越冬时期施入氮肥总量的10%,进入拔节孕穗期后施入剩余的40%氮肥[6]。

1.5 调查项目

小麦生长期间,对不同处理下淮麦22小麦品种的出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生育进程进行调查、记录[2];成熟期时在每个小区随机选择60个单茎进行穗粒数、千粒质量等经济性状的统计分析,并随机选择1 m2进行各处理有效穗数的统计[4,6]。各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各处理重复小区的数据取平均值,用Excel 2010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在播期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淮麦22的出苗期、齐穗期、成熟期几乎没有变化,差异在0~1 d,全生育期的差异在0~1 d。

由此可知,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栽培密度不会对淮麦22的生育进程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相同、播期不同的情况下,淮麦22的生育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播期的延迟,各生育期之间的间隔越短,成熟期差异不大,6月2日至6月6日均有,最大差异为4 d;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10月12日播种的全生育期最长,为232~233 d,11月9日播种的全生育期最短,为208~209 d。

2.2 经济性状及产量

由表2可知,在播期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淮麦22栽培密度的增加,其产量结构、产量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逐渐降低、千粒质量先增加后降低、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栽培密度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播期的延迟,淮麦22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播期为10月12日时,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逐渐增加,以380万株·hm-2密度时的有效穗数最大,比300万株·hm-2的处理增加77.4万穗·hm-2;穗粒数逐渐降低,以300万株·hm-2密度时的穗粒数最大,比最少的380万株·hm-2的处理增加4.0粒;千粒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在340万株·hm-2时最重,比最轻的380万株·hm-2的处理增加5.2 g;实际产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340万株·hm-2的处理下产量最高,比380万株·hm-2的处理增产868.1 kg·hm-2。

播期为10月19日时,有效穗数最大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小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大66.2万穗·hm-2;穗粒数最多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少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2.5粒;千粒质量最重的为320万株·hm-2、340万株·hm-2密度的

2个处理,比最轻的380株·hm-2密度重4.4 g;产量以340万株·hm-2的处理为最高。

播期为10月26日时,有效穗数最大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小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56.9万穗·hm-2;穗粒数最多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少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3.2粒;千粒质量最重的为320万株·hm-2处理,比最轻的

380株·hm-2密度处理重4.1 g;产量最高的密度处理为340万株·hm-2,其次为360万株·hm-2的处理,排在第3位的处理为320万株·hm-2。

播期为11月2日时,有效穗数最大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小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72.4万穗·hm-2;穗粒数最多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少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4.0粒;千粒质量最重的为320万株·hm-2处理,比最轻的

380株·hm-2密度处理重4.5 g;产量最高的密度处理为320万株·hm-2,其次为340万株·hm-2,排在第3位的密度处理为360万株·hm-2。

播期为11月9日时,有效穗数最大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小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119.4万穗·hm-2;穗粒数最多的300万株·hm-2密度处理比最少的38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加4.5粒;千粒质量最重的为320万株·hm-2处理,比最轻的380株·hm-2密度处理重3.9 g;以密度为340万株·hm-2的处理最高,其次为360万株·hm-2的处理,排在第3位的为320万株·hm-2。

综合以上分析,2020—2021年阜南县试验条件下,在不同的播期、栽培密度处理下,淮麦22的产量超过7 500 kg·hm-2的处理有10月19日播种与密度为340万株·hm-2、10月26日播种与密度为340万株·hm-2、10月26日播种与密度为360万株·hm-2,其中产量最高的处理为10月26日播种、密度340万株·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播种时间不同时,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温度、光照条件也有所不同,进而对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运输等产生影响,最终造成小麦产量的差异[7]。栽培密度可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产量上的差异[8]。一般在播期适宜、栽培密度合理的条件下,小麦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间的矛盾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构建更加合理的产量构成结构,增加产量,本试验的结果与这一结论相一致。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小麦的穗粒数逐渐减少,与文献结果一致[8];已有文献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千粒质量逐渐降低,而本试验为千粒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的小麦品种自身特点不同及所处的生态区位有所差异[9]。

3.2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淮麦22的生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栽培密度对其生育进程影响不大;在本试验的条件下,播期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淮麦22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栽培密度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播期的延迟,淮麦22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由此可知,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均可影响小麦的群体结构,如果因外界的气候等因素必须提早或延迟播种时,可通过适当地增大栽培密度来达到增产的效果。结合播期、栽培密度2个因素,2020—2021年阜南县的试验中,淮麦22的最佳播期为10月26日、最佳栽培密度为340万株·hm-2。因此,在阜南县生态区域内种植淮麦22品种时候可参照该播期和栽培密度进行播种。

参考文献:

[1] 史晓芳,逯腊虎,张婷,等.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临远8号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2):10-17.

[2] 宋健民,李豪圣,戴双,等.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产量形成分析[J].核农學报,2010,24(6):1280-1285.

[3] 王丽芳.不同播期和栽培密度对淮麦22生育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85-6586.

[4] 王潭刚,孙婷,王冀川,等.播期和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与抗倒特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21,33(2):193-202.

[5] 杨永乐,金彦刚,任仰涛,等.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瑞华麦5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1,41(3):348-354.

[6] 林坤,郭凤芝,郭凌云,等.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菏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1,53(5):157-161.

[7] 孙朋,徐士清,黄军仁,等.小麦新品种淮麦33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12):110-111.

[8] 李晓航,盛坤,杨丽娟.播期播量对新麦23生育期、株高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5):37-39.

[9] 李辉尚,胡晨沛,曲春红.中国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91-99.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播期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播期和肥料运筹对水稻地方品种苏御糯产量和抗性的影响
机播机收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宽柄芥3个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玉米郑单958产量的影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