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死而生,珍惜健康

2022-05-20刘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生旅途海德格尔倒计时

刘健

目前在我国,“死亡”仍然是一个禁忌话题,大家认为这是一个“私人”问题,应该关起门在家里说。可是,大多数家庭都不会谈论这个话题。因此,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接纳死亡。

在医院,我看到很多生离死别,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抱憾而去,有人镇定从容。事实上,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有句话说:“我们的出生是偶然的,但死亡是必然的。可能是一种缓慢和痛苦的疾病,也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还可能仅仅是身体衰老的自然结果,方式各异,但结局都是相同的。”

虽然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来到,但我们要知道,那就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就像一部电影,有序幕,有高潮,也有尾声,如果电影足够完整,还会有谢幕。所以,生和死都是值得肯定和接受的。其实,对“死”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生”的思考,只有了解死亡,才会了解活着意味着什么。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死”和“亡”是两种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邊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走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亡过程的结束。面对死亡,要用正面态度对待“死”这个过程,不要留有遗憾。拥有健康时要倍加珍惜,患病时要积极治疗、积极康复,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建设,在真正面对死亡时,从容接受并做好安排。这就是,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当生命进入倒计时,要珍惜每分每秒,提高生命的质量和长度,焕发积极进取的意识和内在活力。

向死而生,会让我们不因一时的得失而愤懑,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烦恼,不因面前的问题而纠结,会让我们以更大的格局、更宽广的视野面对生命。了解死亡,你就会明白,既然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到,不如好好把握此刻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摘自《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人生旅途海德格尔倒计时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寻爱之旅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她一定年轻过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我们浪漫吧
从疲惫中被锤醒
相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