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建构与强化路径

2022-05-18肖文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理论课中医药

肖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847)

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是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力军。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中医药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落实中医药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掌舵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为中医药院校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是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力量。故而,明确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和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必要性

1.明确和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水平是高校发展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职业认同感的增强能够促使教师秉持正确的育人观念,端正自身教学态度,规范自身教学行为,增强自身育人本领,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促进中医药院校总体师资水平的提升。

2.明确和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3],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主动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科研前沿,提高对学科发展的关注度,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促使教师努力成为既能教书育人又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性学术人才,从而推动整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明确和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能力自信的产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职业认同感能够产生职业激励,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由此可见,探析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强化路径成为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议程,也是新时代赋予中医药院校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要素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八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认同即社会大众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作用、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社会期望的认知和理解。社会作用认同即社会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塑造中医药人才品德、促进中医药知识与思政知识的传播等方面作用的认同。社会地位认同,即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社会中享受的职业声望、职业尊严及一系列职业待遇。社会价值认同即社会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职业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所带来的正值效应的认可与评价。社会期望认同即社会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师德师风师貌的期待和评价。

2.自我认同即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对职业知识、职业行为、职业归属、职业价值的认同。职业知识认同即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所学所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论性与实用性的认同。职业行为认同即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职业所要求履行的师德师风行为的践行意愿。职业归属认同即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专业团队和学校所产生的情感上的信任感和依恋感。职业价值认同即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身职业在行业和社会中引发的正值效应的认可。

图1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作为对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对于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深远的现实影响。影响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社会舆论等方面。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方面,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育中医药人才的时代重任。另一方面,社会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认可、地位的尊重、工作的支持都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工作成效产生重要影响。

(二)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有着极大影响。具体包括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家庭环境、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这些因素影响教师个人的情绪状态,而“消极的情绪体验是造成身份认同缺失的内因”[4],进而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否得到学生、学校、社会的接受与认可。因此,个人因素对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强化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路径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是具有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的光荣职业。强化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需要社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进而催促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心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之中,践行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一)社会维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教师的荣誉感

1.重视教师社会宣传。通过宣传让社会了解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教学工作的艰巨性,让社会了解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现状,给予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充分发掘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典型代表,大力弘扬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正能量”,让社会正视和肯定他们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褒扬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价值。

2.建立教师荣誉机制。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制度的设计应通过对教师的褒奖激励其教书育人的最大动力。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新思考和规划契合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荣誉机制,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关注他们的“需要层次”,进而营造全社会尊重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氛围,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他们的社会荣誉感。

3.缓解教师社会压力。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压力来自社会期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不断改革促使任课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和科研任务,肩上承担的担子更重了。社会给予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更高的期望,教师于无形之中面对着更大的社会压力。因此,社会要秉持“以师为本”的思想,尊重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理性地给予他们期待与评价。

(二)学校维度: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1.转变考评理念,完善评价与管理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中医药院校中具有特殊的职业地位,承担着立德树人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双重使命。中医药院校要扮演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应当在充分维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水平、办学特点及地域特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评聘制定“以绩效考核、教师自评、学生互评、评估团队总评的方式进行的综合评价体系”[5]。

2.设定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中医药院校应该为每一位具备不同学习实践经历和教学科研经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合理的培养定位,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契合教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要密切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学风格,赋予他们在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更多的自主权利,激发他们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推动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3.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学校的文化环境是影响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能够促使教师更加认可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强化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一方面,中医药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自身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铸魂育人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在校园内营造“尊师爱师”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中医药院校要做到“软硬兼施”,加大对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办公环境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素材、教学课件、文献资料等教学软件的资金投入,全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三)个体维度: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强化教师的使命感

1.夯实专业知识,强化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要素。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思政课的政治属性[6],一方面不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前沿的学术成果,悟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基本原理,还要主动了解和掌握时事政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和实践机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乏味,进而增进学生对课程及自身的认可,在学生的认可中提升自身的使命感。

2.坚持专业自信,强化责任使命。专业自信要求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专业在中医药院校中所承担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的不可替代性。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服务对象中寻找与思政课程相关的‘触点’和‘融点’”[7],真正做到思政知识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履行对学生传播知识与真理,塑造生命与灵魂的时代责任。

3.培育职业情感,强化职业认同。职业情感是促进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内驱动力。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善于发现自己在职业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从而正视自己的努力,肯定自己的价值。其次,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生活体验和享受职业带给自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最后,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团队的依恋,获取精神上的愉悦,培育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感。

五、结束语

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药院校必须给予重视的重要议题。想要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势必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感。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为全面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提供了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于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理论课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