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理工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

2022-05-17严嘉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互联网+

严嘉

摘   要:“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在。作为将来实现云南省经济腾飞、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的建设者,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问题。为了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高素质、更具竞争力的少数民族本土人才,广大师生及各类学校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50;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1-0101-03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 2003年,UNESCO将其定义为“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信息素养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先决条件”(黄馨,2007)。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教育界就提出要强化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之后于2000年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评议并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也称ACRL标准)(黄馨,2007),提出评估高等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指标。简而言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确定、获取、鉴别所需信息,第二层次是能将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并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第三个层次则是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必须遵守的道德及法律规范。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所教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信息水平不高,大多在获取、处理及利用信息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甚至并未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在获取信息的速度及能力上低于其他信息能力较强的学生。

二、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籍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对象及内容

由于资金、时间、环境及人数等的限制,本次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参考黄馨2007年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设计。抽取我校2018级全日制本科生云南省籍少数民族新生164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收回问卷157份,其中有效问卷154份,占比94%。被调查者中男生110人、女生44人、来自省级城市16人、地州城市31人、县级城市94人、乡镇农村11人、边远山区2人。受调查者中,彝族68人,回族20人,白族17人,苗族、哈尼族各6人,满族5人,傈僳族8人,蒙古族5人,还有水族、土家族、景颇族和佤族各2人,纳西族4人,瑶族3人,傣族4人。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态度、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调查对象中有50%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66.2%的学生上网主要方式为手机;每天上网时间2—4小时的占45.2%,少于2小时的占43.8%。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信息意识和态度

从表1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信息在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性,网络已成为其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态度。具体表现为,93.5%的学生认识到“信息己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生产要素”,78.6%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查找信息;同时,通过上网,学生不仅能放松和娱乐,还能在网上学习、逛论坛、看新闻,以及获取免费资源;对于网络上的新闻报道,除18.2%的同学外,其余都能主动思考。遗憾的是,他们获取信息和思考信息的能力还不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和认知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功利性”,很多学生“泡”网是出于娱乐和消遣。调查结果显示,“聊天”、“看电影”、“学习”和“看新闻”成为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然后依次是“游戏”、“网购”、“逛论坛”。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自觉性,“也容易被网络的娱乐功能所吸引”(周芳洁,2012)。因此,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针对性措施,使他们由“自在”变为“自为”。

2.信息知识和技能

从表2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办公软件都有基本了解或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的这些“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知识的调查中,对信息组织的主题法和分类法不了解的学生占比12.3%。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缺乏信息检索知识,从未用过高级检索功能的竟高达52.6%,说明他们普遍不会利用现成的学校数据库进行信息获取及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对所需信息普遍只会在百度上搜索及保存,当很多学习资源显示要“付费”下载时就选择放弃。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已萌生了初步的“信息应用”、“信息拓展”和“信息创造”的尝试。但是,在当前阶段能够主动做这种“尝试”的人数仍然是少数,比如,对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非常了解”的学生占比仅有3.9%,仅有16.9%的学生能将新信息纳入个人知识体系并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如实评估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切忌“一叶障目”,产生“以偏代全”和盲目乐观的情况,而应该脚踏实地做好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工作,使他们为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进行自觉的锤炼。

3.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指的是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积极有效地传播真实、客观的信息。

网络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每天我们都要从网络上获取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的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信息或虚假道德的水准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息道德发展方向”(李娅,2015)。从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从网络或图书馆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整体道德水平尚可,73.4%的学生表示对图书馆的图书“从未损坏过”,但仍有26.6%(20.8%+5.8%)的学生不能爱惜公共信息资源。对于利用信息,有70.1%(5.8%+64.3%)的少数民族学生已经具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的意识,知道在引用他人信息时经常或偶尔标注出处。91.6%的学生认可在网上需要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网络道德意识,但仍有8.4%的少数民族学生“偶尔发表过人身攻击言论”,偶尔会在网络上出现失范行为。他们对信息的分辨仍不尽人意,如对于非法网站的信息,仅有3.2%的学生举报过非法网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的利益。”只有让网络空间充满信任、积极健康,才能使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建设网络强国,人人都应该成为贡献者及参与者。只有人人具有网络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健康文明使用网络,我们才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

三、结论

从目前来看,很多孩子在学龄时期就开始接触或使用网络,很多小学及初中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具备基本信息技术能力。但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对其知识结构和科研水平产生促进作用,也是终身学习和适应21世纪社会的必要条件。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和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要加快云南省边远地区脱贫致富,推动经济发展并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需要未来的建设者们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作为民族地区的未来建设者,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进程。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及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昆明理工大学作为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一所理工类高校,更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掌握新兴产业技术,能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陈霖,2014)的高素质本土人才之重任。因此,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具竞争力,则需要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系统配合和持久不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黃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   周芳洁.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研究——以云南地区为例[J].学理论,2012,(11):219.

[3]   李娅.云南省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研究——以驻昆高校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8):137.

[3]   陈霖.云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应有举措[J].社会主义论坛,2014,(11):29.

[责任编辑 柯黎]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互联网+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