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艺术品美学及其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2022-05-17黄山

江汉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设计

摘要:楚文化源于华夏文明,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艺术品蕴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通过深入研究楚艺术品的特征,挖掘和解读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学思想,探索楚文化中的艺术美学对当时人们的造物思想、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为当今时代的艺术品的设计与创作提供重要的启示。通过阐述楚艺术品审美特征,对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进行解读,最后侧重论述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当下艺术品设计带来的启发,以期可以更好地实现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互促互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楚艺术品;美学思想;设计

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传统文化在虚拟空间里的传承路径研究”(2722021BZ049)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2)05-0110-06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文化差异等形成了不同形态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大的趋势来看,是“楚、齐、秦”等异姓方伯取代鲁、曾等姬周同姓方伯”①。对比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特征与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楚文化。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把先秦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②。在春秋时期,与楚文化相对应的是晋文化。春秋之前,晋文化较多地保留周文化特色,而进入春秋时期以后,晋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重视农业生产、工商经济等方面,其礼乐文化成分相对减弱。在战国时期,与楚文化相对应的为秦文化。秦文化对六国文化综合吸收,坚持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的原则。秦文化是我国法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典范。秦文化注重实效、功利,质朴而率直,不虚浮,具备极强的主动性。楚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是在楚国政权建立之后,以中原地区的礼乐文化和青铜文化为基础,受巫神文化和蛮夷文化影响,在理性光辉下逐步发展和呈现出的非理性的浪漫色彩和神秘主义的文化③。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古老的艺术活动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楚文化美学精神的延续与传播,依然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从楚艺术品美学特征出发,结合楚艺术品中蕴含的美术思想及其影响,寻求楚艺术品对当今艺术设计的启示,对实现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互促互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无裨益。

一、楚艺术品的美学特征

楚艺术品的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楚人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高超的审美意识。楚艺术是楚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无论是格调还是呈现方式,都表现出楚国人民独特的审美理念与丰富的想象力④。楚艺术品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楚艺术品的曲线美与生命运动之美

从前期出土的楚国文物看,不管是铜器与丝绸,还是帛画与祭品,都有着别致的造型、清新的色彩,折射出楚国人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与此同时,楚人也把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渗透到了音乐、雕刻、诗歌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⑤。其中,曲线美是楚文化艺术作品十分突出的一个特点,不管是花纹的绘制,还是动物形象的刻画,线条的运用都十分流畅自然,善于用毫无痕迹感的线条体现自然的形态。中原文化崇尚的是直线美,然而楚文化中曲线美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代表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将画面的静转变为动;其追求的是动态均衡,这不但让形象具有立体感,还让画面极富韵律感。为了让生命活力之美得以全面地展现,楚人不单单注重线条的勾勒,还注重造型的新奇与图画结构的变化。比如漆器上既包括几何纹,也包括动物纹,画面结构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部分图案的复杂程度甚至比当今时代更甚,很多形象从近处观察刻画的是鸟兽,而从远处观赏,则如同自由飘动的彩云。在画面绘制与镂空雕饰过程中,楚人把多种类型的动态画面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用静止的画面体现动态之美。

楚墓出土文物《迎宾出行图》以鸟飞翔的姿态、处于摆动状态下的树枝、飘飞的衣裙来体现前行的节奏;位于凤架鼓上面的凤鸟头部稍稍向上扬起,喙处于小幅度张开的状态,体现出飞行之美。楚漆器与丝绸制品广泛运用暖色调,体现出楚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楚文化艺术作品展现的充满活力的生命意象,与道家所倡导的“道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思想十分契合。豹子追逐小兔的图案,利用平面把豹子睁大的眼睛与侧面张开的大嘴相统一,形象体现出動作在时间维度的连贯性,让人不禁联想到在两千年之后才形成的以立体风格为追求的毕加索画派,尽管两者出现的历史环境有较大差别,然而所体现的立体感并无实质差异。

(二)楚艺术品追求色彩的艳丽与明亮

与中原文化的朴素相区别,楚文化追求的是艳丽的浓厚美感,不管是在色彩运用方面还是在花纹形态方面,均力争繁复、绚烂。比如器物会将黑红作为主色调,然后再综合使用其他颜色,不受主色调的局限,色彩丰富,对照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⑥。楚国青铜器物还会嵌入多种色彩的宝石,用金银装饰器物,让其更显雍容之美。楚丝绸制品、玉器、青铜器等的每个部位都会被多种式样的纹路充斥,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并不是无序堆积,大量花纹在整体结构的统领下有序陈列,营造出繁复的层次。楚文化艺术作品在画面绘制时,大多将赤色作为基础色调,然后经过黑、白、黄的多种搭配构成艳丽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这一点在漆器上体现得最为显著。比如楚艺术品漆盾,除了边角部位之外,正面基本采用丰富的几何图案修饰,几何图案内以蓝、黄、红三种颜色进行填充,这种视觉冲击比国外的“冷抽象”艺术有过之而无不及。楚人在使用色彩时比较关注不同颜色所占的比例,画面通常有明确的主色调,花纹的主要色彩和辅色互相衬托,让画面具有立体感,营造一种绚烂多彩的装饰氛围。比如楚墓出土的彩绘鸳鸯漆盒,主色调为黑色,只在鸳鸯的羽毛、嘴部等少数部位使用金色与红色进行点缀。楚人对近似色调的恰当应用,让器物在色彩方面取得和谐之效,比如天蓝与浅蓝、朱砂和紫红等。在红色和黑色的鲜明对照下,相似色的使用不但让画面更为立体,还让各种色彩的衔接更为自然。比如龙凤虎纹绣,绣底的颜色为灰白色,然后在绣龙凤和花草时使用土黄、黄绿、红棕、棕等相似色,用来打造色彩过渡自然的效果,只在绣虎纹时运用红色与黑色相间的方式,让画面的亮度大幅提升,然而又毫无突兀之感。

(三)楚艺术品写实和写意的融合之美

立足于画面结构营造的维度,楚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夸张、变形等技巧,突破了具象描绘的制约,并非消极再现真实生活,而是客观体现真实生活。这种情况下,楚人所创作的作品便超然于原型之外,成为想象中的事物,不但契合原型的尺度,还契合人物心理的尺度,巧妙地把写实和写意融合起来⑦。另外,楚文化之美通常依托画面整体的造型展现出来,比如彩绘座屏共有五十多个动物,这属于写实层面,然而这些动物按照绘画目的进行了恰当安排,从而营造出与现实世界有较大区别的神话仙境。

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是战国中后期保存比较完整的人物主题绘画作品。通过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楚艺术品十分追求写实和写意的巧妙融合。这两幅画运用的是线描的方式,同时是我国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没有任何媒介的、单独呈现的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两幅作品均采用写实的方式进行刻画,表明这个时代人物绘画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两幅作品对龙凤的勾勒显然是以传统纹样为基础的。两幅作品在借鉴夸张、幻想等传统构图方法的前提下,引入写实方式,将人物与想象的意境合二为一,营造出和谐自然的画面。而这种绘画方式也得到了后世绘画者的认可,如魏晋时的绘画作品依旧具有该绘画特点。

(四)楚艺术品的空间之美与自由想象

在楚文化艺术作品中,轩昂的宇宙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尤其是在丝织品与漆器上,动物不受约束地舞动,而背景是朦胧的,不清晰的,有时似流动的云朵,有时又似浩瀚的森林,有时还似太空幻影,让人无法产生明确的界限感,就如同身处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同时,在现象与情感表达层面,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也有十分显著的差别,比如器物方面,中原地区的器物追求的是朴素、深重,较少让人生发联想。然而楚国的器物则给人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虎座飞鸟,鸟落在老虎的背上,而同时鸟后背还有呈现为放射状态的鹿角,将生活中的多种要素组合在一起,让人产生自由想象,空间无限延展。

二、楚艺术品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楚艺术品要形成浪漫的风格,就要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楚人的神奇想象力、创造力⑧。对楚艺术品的造型、纹样、色彩等要素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具备明显的特征,在不同的器物之中即使运用了同一种纹样,也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色彩与图案的运用不仅体现出楚文化艺术的形式美,也体现出楚人较高的审美标准、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楚艺术品中,楚人神奇的想象力、对美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和独特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一)楚艺术品造型手法美学思想

楚人对艺术的追求是执着的,一直没有停滞过,每一种装饰造型都能体现出强烈的符号意识与抽象意识,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把抽象与具象、现实与联想、写实与夸张整合到了一起⑨。在出土的楚文物之中,“镇墓兽”造型奇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楚人自然地把人面、鸟身、龙纹整合到一起,集中体现出“九头鸟”与“火凤凰”这两种图形的价值,这两种图形是楚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都是对实物进行了夸张、抽象处理,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艺术价值完全可以与“人首飞牛”“司芬克斯”等相匹敌。楚文化艺术造型手法在现代造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重组、分解等造型手法及其创意理念,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楚艺术品造型元素美学思想

历经了漫长的演进,楚人创作的文化艺术品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造型特色⑩,从这些造型特色中可知楚人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较高的审美标准,也能让人感受到楚人对自然、和谐、美好的憧憬。仅对出土的楚国漆画、漆器等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运用率较高的有重环纹、火纹、绳纹、弦纹等,既有独立的纹样,也有连续纹样,但不管哪一种纹样都有流畅的线条、鲜明的节律感,为各种器物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飘逸。

楚青铜器在纹饰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体现出楚人的浪漫情怀。从整体上看,这些纹饰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满”“活”“繁”“贵”几个方面。一是“满”,大部分楚青铜器都是满身纹饰,这些纹饰有着丰富的主题、神奇的想象{11};二是“活”,楚青铜器中最常见的是龙的纹饰,这些龙或是腾云驾雾,或是盘缠纠结,具有较强的动感,可谓栩栩如生;三是“繁”,许多楚文物中都绘制了大量小龙蛟足,它们纠缠在一起,密密麻麻,足以体现出设计者与制造者极尽细密繁缛之能事;四是“贵”,楚青铜器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复杂的工艺流程,为了使作品更加华丽,还会镶嵌上各种珠宝,或是用金丝与银丝加以装扮。

大量楚国文物中的装饰纹样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给当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宝贵的创作素材,可以将其运用于印染、装饰、纺织等领域。如今,一些由楚人创造的凤鸟纹、火纹等历经漫长的演变,具有吉祥、祈福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例如荆州古城以“火凤鸟”为城标,这一图案取材于楚火纹与凤鸟两种纹饰,同时体现出抽象与写实两种手法的艺术价值,能表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楚艺术品艺术图式美学思想

楚艺术品在色彩、造型、构成等方面都形成了稳定的图式,这些图式都是由古老的楚文化所孕育的,同时也从南亚与西亚艺术中汲取了可资借鉴的内容,更是融合了中原艺术的精髓。在艺术表达方面,离奇的想象、浪漫的情懷是最基本的特征。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崇巫、尊凤、敬鬼神的原始气息。无论是《九歌》中关于各种神灵的祭祀仪式,还是楚遗物上多龙、凤、夔、蟠螭等奇特神兽,既展现了一种原始气息之美,也是楚人通过想象征服自然的表现。楚艺术品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图式,青铜器、墓地室陈设中均有体现。这些艺术图式中,既有主器也有配件。出土的虎座凤架鼓、鸳鸯形漆盒等文物均可证明。这些器物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也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在造型方面抽象而简练,奇特而别致,一般都是从禽兽与神灵中选材,包罗万象、诡异多姿。楚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讲究韵律与节奏,并淋漓尽致地把这样的创作手法运用于器物设计之中,这种创作精神值得当代人学习。

(四)楚艺术品兼容并蓄的美学思想

兼容并蓄是楚文化、楚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楚人于山林之间立国,长期居住于贫瘠、偏僻的山野,比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诸国更加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在这种精神影响下,楚文化、楚艺术呈现出包容性的特征。楚国并非周氏宗亲,受周文化的影响和限制相对较少,在艺术精神层面更具包容性,积极汲取其他民族的新颖奇特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且具备极强创造力的美学思想。这充分地展现了楚国人的开放思想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了楚文化的民族性和融合性特征。例如,早期楚国有具备自身特征的青铜器形制和纹饰,而后随着国家壮大,融入了符合南方气候特征的一些纹理,形成龙纹、云雷纹等。同时,在东进吴越、西攻巴蜀的过程中,楚艺术品也积极吸收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例如蛇纹、斑点纹以及虎纹等。在不断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楚艺术。正是这种既坚持自身特征,又兼容并蓄地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使得楚文化、楚艺术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楚艺术品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我们不难发现,在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下,审美总是交织着理性、感性与神性;美学思想也总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楚文化的特征体现在楚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原始宗教的神巫性、瑰丽奇谲的浪漫性以及不拘礼法、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等方面。而在当今时代下,中国的审美文化逐渐实现了大众文化转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审美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刘玉堂等曾言:早期楚文化是江汉土著民族与周代南土诸国共同创造的;楚艺术品植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巫神文化和蛮夷文化{12}。

从美学原点理论出发,对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中对当代审美具有积极影响的元素,将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原始宗教的神巫性、瑰丽奇谲的浪漫性以及不拘礼法、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等更好地融入当代的艺术品设计当中,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楚文化特色,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正是楚艺术品的当代美学价值之所在。为此,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楚艺术品的美学特征,并尝试在楚文化艺术美学思想的启发下,更好地推出更多有创意、更利于文化传承、更能够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优质的艺术品。在对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我们侧重对楚艺术品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当下设计带来的启发展开具体的研究。

(一)巧借楚艺术品的纹饰审美内涵,增加现代艺术品设计的生机与活力

楚艺术品的纹饰所展现的动势和韵律感,呈现出的是一种动态的美,似乎始终处于动态的状态。郭俊、吴丹等学者认为楚绣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纹样是直接用绘画的先天性的方式作出的一种表述{13}。楚艺术品用于纹饰的各种动物形象、花纹图案等,都给人一种轻灵升腾之感,一种伸缩韵律之感。在现代艺术品设计中,可以尝试将这种富于动势和韵律感的纹饰融入其中,带给观者以视觉层面的动态美感享受,呈现出富有延续性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通过对楚艺术品的深入挖掘,把握其中独特的审美特质,借助基础性的纹饰模仿寻找灵感,融入设计活动之中。例如,楚艺术品中的各种菱形纹、回纹、云纹、蟠虺纹、旋纹、龙凤纹等都是传统纹样,其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现代艺术品设计中,设计者可以从楚艺术品的纹饰中寻得灵感,通过有效的记录、归纳和分析,将其以正确的表达形式体现在现代艺术品设计之中,可以为现代艺术品设计增加一定的生机和活力,更能为现代艺术品设计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第二,通过对楚艺术品中纹饰的合理组合排列,实现对楚艺术品的审美元素的现代化演绎。这些元素既可以是楚人使用过的,也可以是当下流行的,但要把握住设计的灵魂,用楚人的审美方式进行创作,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现代的方式来展现,却与楚文化之间具有深厚的关联{14}。例如,通过对楚艺术品中纹饰的合理组合排列,运用现代图形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借助现代的艺术品设计手法,能更好地贴合大众审美需求,使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形成具有新时代全新时尚的艺术品。楚文化艺术品中强调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动美感,这对当代艺术品的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设计者要对楚人的审美倾向、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进行深入解析,更好地寻求灵感,以合适而新颖的方式在现代艺术品中充分地予以展现。

第三,通过对楚艺术品中运动审美意识的深度提炼,实现楚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统一。从楚文化艺术中提取传统元素,将其与现代元素相整合。楚人在设计中使用的纹饰、色彩等都能体现出民族特色,也可以成为时尚的引领{15}。楚人善于就地取材,在确保发挥出各种素材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由此获得新的造型、图案。由建国到消亡,楚国各种器物在纹饰、造型等方面发生了明显改变,匠人们借助不同的色彩、纹饰等凸显道德内涵并体现出物品的寓意。例如,最早出现的凤纹只是在对具体的形象加以描述,后来进行了抽象与简化处理,用简明的线条进行概括。几千年来,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现代设计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运用楚文化,而要对传统进行创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让传统艺术元素散发出时代气息。为此,可以对楚纹饰进行分解,也可以对楚图案进行变形处理,或是把不同的楚图案色彩组合到一起,形成能产生强烈视觉冲击的新艺术形象,让设计达到弘扬楚文化与楚艺术的目的。

(二)巧借楚藝术品的用色规律与特征,增加现代艺术品设计的色彩表现效果

在楚艺术品中,楚人的用色规律与特征是更愿意运用暖色调,强调色彩对比的重要性,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色彩斑斓的艺术品{16}。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楚人积累了宝贵经验,虽然同一件作品中的色彩比较多,却能产生和谐感。

第一,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不管是运用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抑或是把两种色调整合到一起,均强调了每一种色彩所占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讲,透过色彩的运用能让人感受到创作者形成了怎样的视觉心理,在艺术作品设计中,只有搭配得当的色彩,才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如果画面中有一种色彩所占的比例发生了改变,就会形成新的对比效果。

第二,注重不同色彩色感的合理运用。楚人准确地把握住了每一种颜色的色感。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艺术设计之中要想使作品更好地体现出某一主题与内涵,必须要对每种颜色的色感产生足够的了解。

第三,注重把握色彩之间的和谐美感。楚人在用色方面,不管是色彩之间的对比,还是把不同的色彩混合在一起,抑或是间色的使用,都要保证整个画面的和谐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强大的包容感,楚人会运用黑色对其他颜色表示接纳,不仅能保证画面的协调感,也能让画面变得立体、丰富。在设计过程中,要在准确把握住色感的基础上,寻找到一些包容性比较强的颜色,把这些颜色运用于设计之中。为了实现色彩之间的和谐,在现代艺术品设计中,设计者应当注重色彩的协调性。这不仅需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在长期设计实践中进行揣摩与分析。

(三)巧借楚艺术品的造型艺术,促进现代艺术品设计思维创新

楚文化艺术图饰在设计之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手法,这意味着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着手创建了审美体系。对自然物象进行观察,就是为了把握住其形态,深刻地体会其形式美,找到其不同于其他物象的美感,从这些美感之中找到能体现出特色的点,以此为前提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思想让创作活动成为一件有强大生命力的事情。楚文化艺术图饰在创造图形方面给当代设计者带来了启迪,即要把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事物整合到一起,把握彼此之间的联系,借助神奇的想象创造新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让所有的素材产生新的内涵与价值,增强其感染力。

当代设计师应该与本民族的艺术特色、社会文化保持一致,在这样的基点上进行创新设计,既要有神奇而合理的想象,也要不断超越思维障碍,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得到新思路、新观念。

楚人造型艺术的一大特色是对物象进行模拟之后进行再创作。楚国匠人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从远古文化中提取了一定的内容,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加工与处理,他们为后人留下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瑰宝,是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对这些文物进行鉴赏,也能感受到楚人的积极乐观、自由浪漫精神,每一种文物都有着独特的形态、缤纷的色彩、繁复的花纹,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这些都应该是“中国设计”的本土之源。要想获得更为强大的创造力,不只是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也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从遥远的历史中寻找到创造的源泉。

(四)巧借楚艺术品的设计理念,实现物质功能性与外在审美性的和谐统一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所有生产创造活动的开展,都要与地域发展情况、习俗习惯、多数人的喜好等保持一致。从物质层面看,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具有物品的基本属性,即产品的功能性。可以从物质与精神两个视角出发对产品的功能性进行分析,前者是指产品应该是安全、实用的,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后者则是指通过产品的外部形态、物质功能等产生良好的审美效果与象征意义。

楚人的艺术元素能历经岁月的考验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工匠们在设计时没有把物品当成装饰品,而是在增强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注意到其使用功能。这样的设计理念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在楚地出土的文物中,几乎每一种日常生活用品都兼顾了功能性与审美性,成功地把两大属性整合到一起。当然,也有些器物的设计与制造极尽奢华,从中能看出贵族的奢靡生活方式,但也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器物的使用功能。

楚艺术品都十分注重设计制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完美融合和呈现,器物既精美又实用。这一设计理念对当今的设计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一些艺术品的设计往往会在物质功能性和外在审美性之间顾此失彼。设计者通过从楚文化艺术的设计理念中汲取养分,在保持物品功能性和审美象征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性的变异与创新,这是一条可行的艺术设计之路。

在新时代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整个世界处于快速变化之中,人们的审美标准、创作思想等都有了明显改变。设计师应把楚文化艺术视觉元素运用于現代设计之中,在保留物品功能与象征意义的同时,让其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拥有新意义,赋予各种物品以精神象征意义,让楚人的审美与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熠熠生辉。艺术品设计,要同时兼顾审美与功能两个方面,更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地拓展到现代思想之中。“古为今用”不只是体现在“形”上,更应该体现在内涵中。设计师要主动了解民俗与历史,把握住楚文化的精髓,摒弃等级观念等传统文化糟粕,强化楚人的自然与浪漫情怀。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楚文化艺术美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楚文化蕴含丰富的审美特征,有对自然之美、生命运动之美的关注,追求色彩的艳丽与明亮,追求写实和写意融合,有更多自由想象,呈现更多的空间之美。楚艺术品“既有传统的烙印,也有时代的创新”{17},通过对楚艺术品在造型手法、美学思想、艺术图式美学思想、造型元素美学思想以及楚艺术兼容并蓄的美学思想等方面的深入解读,我们挖掘出其对当今时代艺术品设计的三点启发:一是可以巧借楚艺术品的纹饰审美内涵,增加现代艺术品设计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可以巧借楚艺术品的造型艺术,促进现代艺术品设计思维的创新;三是可以巧借楚艺术品的设计理念,实现物质功能性与外在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实现设计手法创新性的运用,让楚文化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注释:

① 黄锦前:《晋楚曾霸,齐鲁燕灭——周代方伯的发展与演变》,《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② 任继愈:《郭店竹简与楚文化》,《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③ 万斌:《试论秦楚文化差异及其历史影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④ 王宏:《早期楚文化探索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14年第3期。

⑤ 陈韵、陈书良:《从楚文化看先秦文化思想中的对立与互补》,《求索》2014年第8期。

⑥ 陈绍辉:《楚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反思》,《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⑦ 延娟芹:《秦文化与楚文化之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

⑧ 笪浩波、李想生:《生境的选择与楚文化的兴起》,《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1期。

⑨ 尹弘兵:《早期楚文化初析》,《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

⑩ 江凌:《试论荆楚文化的流变、分期与近代转型》,《史学集刊》2011年第5期。

{11} 阚燕:《在楚文化中探究少司命的人神之恋》,《名作欣赏》2011年第6期。

{12} 刘玉堂、曾浪:《巫咸源流新证——兼及与楚文化的关系》,《江汉论坛》2018年第8期。

{13} 郭俊、吴丹:《楚文化中丝织品纹样形式语言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14} 邵学海:《楚文化研究的历史学考察——以楚文化现代价值研究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15} 马世之、刘和惠:《中原楚文化研究·楚文化的东渐》,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7页。

{16} 张正明:《楚文化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

{17} 陈洪娟:《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及其发展策略》,《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作者简介:黄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74。

(责任编辑  刘保昌)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陈国兴设计作品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