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调查井桂融页1井钻井关键技术

2022-05-16陈小元

复杂油气藏 2022年1期
关键词:测线钻井液溶洞

陈小元

(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工程公司江苏钻井公司,江苏扬州 225261)

桂融页1 井位于滇黔桂盆地东北部南盘江-桂中坳陷雪峰山隆起南翼柳州斜坡带沙坪复向斜,是一口直井参数井。该井位于广西喀斯特地貌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古老可钻性差、邻井资料少,导致施工难度大,存在井漏风险高、防斜打直难度大、地层不稳定易垮塌、钻头选型困难、机械钻速低等难点[1-3]。针对难点,为减少故障与复杂时效、提高机械钻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取了井身结构优化、应用物探法确定井口位置、防斜打直、钻头优选、中长筒取心、优选钻井液体系等技术,圆满完成施工任务,钻机台月比设计缩短10 d,并在石炭系鹿寨组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

1 工程概况

该井于2019年10月16日开钻,2020年2月1日完井。钻遇石炭系的罗城组、寺门组、黄金组、鹿寨组、尧云岭组;泥盆系的五指山组、榴江组(缺失)、东岗岭组、信都组;寒武系的清溪组;震旦系的老堡组。目的层位:石炭系鹿寨组、寒武系清溪组。地层岩性除鹿寨组上部、信都组以石英砂岩、硅质条带泥灰岩为主外,其余地层为泥岩、页岩、砂岩,灰岩等。井身结构见图1。一开以Ø406.4 mm 钻头钻穿石炭系罗城组、进入寺门组10 m 完钻,井深360 m,下入Ø339.7 mm 表层套管,封隔罗城组砂泥岩、深灰色灰岩地层;二开以Ø311.2 mm 钻头钻穿石炭系鹿寨组、进入尧云岭组10 m 完钻,井深1 650 m,下入Ø244.5 mm 技术套管,封隔寺门组泥灰岩夹页岩地层、黄金组砂泥岩、鹿寨组页岩及砂泥岩地层;三开以Ø215.9 mm 钻头钻至完钻井深,钻穿寒武系清溪组、进入震旦系老堡组30 m 完钻。该井设计井深3 300 m,实际井深3 305 m,钻井周期99.56 d,钻机台月3.62 月,机械钻速3.68 m/h,复杂故障时效为0,取心进尺163.75 m,收获率96.92%。鹿寨组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清溪组无油气显示,在技术套管井口及套管鞋位置打水泥塞封井完井。

图1 桂融页1井实际井身结构

2 钻井施工难点

(1)井漏风险高。广西喀斯特地区浅层溶洞较发育,下部钻遇地层为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主要岩性为(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中深层裂缝较为发育,发生井漏的风险较高[4]。

(2)防斜打直难度大。本井为直井,所钻的几口邻井显示本区地层岩性复杂,存在溶洞、裂缝、断层、夹层较多,石炭系地层存在造斜现象,防斜打直难度大。邻井柳1 井直井井斜达41°,桂参1 井直井井斜达到17.5°。桂中1 井地层研磨性强,倾角大,钻井过程中钻具蹩跳钻、磨损严重,Power-V 垂直钻井系统效果一般。

(3)石炭系泥页岩地层稳定性差,易垮塌。本井石炭系鹿寨组、罗城组深灰、灰黑色(炭质)泥页岩厚度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差,钻井过程中泥页岩段易发生井眼垮塌或缩径。

(4)地层可钻性差、研磨性强,钻头选型困难。本井地层软硬变化频繁,夹杂大小不等孔蚀;寒武系、震旦系等古老地层,地层可钻性更差[5-7];石英砂岩及硅质条带泥岩及灰岩等地层研磨性极强,钻头选型困难,导致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低,起下钻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3 钻井关键技术

3.1 应用物探方法探测溶洞或破碎带,确定井口,避开溶洞或破碎带。

桂融页1 井地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岩溶漏斗及溶洞分布,因此出现地下岩溶管道及溶洞或破碎带的可能性极大。目前对溶洞性漏失或破碎带,堵漏时间长或垮塌严重、耗费多,成功率低,最好的方法是避免钻遇溶洞或破碎带。为此,在确定井口位置前,在拟定井口的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放射性测氡三种物探方法施工[8-11],以探测地表深1 000 m以上是否存在溶洞或破碎带,避免井口布置在溶洞或破碎带上方(见图2)。

图2 桂融页1井井场溶洞探测测线

高密度电法(对称四极电测深):探测100 m 以浅主要地质结构、构造及岩溶地质特征;布置在第1和第3测线,点距为5 m。

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探测1 000 m以浅主要地质结构、构造及岩溶地质特征;布置在第1、2和第4测线,点距为10 m。

放射性测氡:构造异常识别;布置在第1 测线,点距为10 m。

经分析相关物探资料,拟定2 个井口位置。综合考虑井场修整、井场道路的建造等钻前工作量的大小,确定位置2 作为本井井口。该井物探资料见图2—图7。

图7 第4测线EH4反演视电阻率断面

图5 第2测线EH4反演视电阻率断面

图6 第3测线对称四极电测深反演视电阻率断面

3.2 一开空气钻技术

虽然经过物探测井,桂融页1 井井口位置避免了大的溶洞或破碎带,但上部井段可能裂缝仍较为发育,易出现钻井液恶性漏失等复杂情况,故一开采用空气钻穿漏。钻具组合:Ø426 mm 空气锤+Ø203 mm 无磁钻铤+Ø203 mm 螺旋钻铤5 根+Ø178 mm 螺旋钻铤3 根+Ø165 mm 螺旋钻铤3 根+Ø127 mm 加重钻杆。钻压:20~40 kN;转速:50~60 r/min;气量:100~120 m3/min。一开空气锤钻进平均机械钻速4.86 m/h,与邻井桂中1 井相比提高65.87%。平均井径扩大率5.31%。采用井口喷淋法灌满井筒后进行电测,从灌满钻井液体积看,略大于计算体积,考虑到未使用规格为Ø444.5 mm 而采用Ø426 mm 的空气锤,井径扩大率较小,Ø339.7 mm表套刚性大,难以下入的问题,由于井场缺“Ø426 mm钻头+254 mm 钻铤+420 mm 稳定器”,采用“Ø406 mm+228 mm 钻铤+402 mm 稳定器”的大钟摆组合,利用顶驱每柱主动扩划到底的方法进行通井。但由于钻头及稳定器外径小,扩划效果不好。在下表套到80 m 时,下套管遇阻,采取下压旋转等方式,还是难以下入,起钻采用“Ø406 mm 钻头+Ø203 mm 的1°单弯螺杆+228 mm 钻铤+402 mm 稳定器”的大钟摆组合进行通井主动扩划眼后,在下表套到80 m时,采取下压旋转等方式下入,在120 m 后顺畅下至井底。

3.3 防斜打直技术

从第1 测线对称四极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图4)中可看出:该井地层倾角基本在45°左右,倾角大,地层倾向70°左右,极易造斜。为控制好井身轨迹,采取了以下措施:

图4 第1测线对称四极反演电阻率断面

(1)设定轨迹控制圆柱。从第1 测线测氡曲线和EH4 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图3)看,1 000 m 井深内,闭合位移若超过20 m,在东西向有可能钻遇破碎带或溶洞,故1 000 m以内闭合位移不许超过20 m。

图3 第1测线测氡曲线和EH4反演电阻率断面

(2)优选防斜组合,井斜接近超标时,及时纠斜。一开Ø426 mm 井眼,由于空气锤钻进主要是利用空气锤的冲击破岩,上部钻铤不提供钻压,基本不弯曲,故有利于防斜打直。实际一开井深390 m,最大井斜0.67°。井斜、位移在标准范围内时,主要采用“大尺寸钻铤+直螺杆”钟摆钻具组合,高转速低钻压有利于防斜提速。一旦井斜或位移将超标时,采用“MWD+单弯双稳”钻具组合进行及时纠斜,纠斜完成后进行复合稳斜钻进。在Ø311 mm 井眼:为了增加钟摆力,螺杆尺寸由常规的Ø203 mm 优化为Ø244.5 mm,钻铤由常规的Ø203 mm 优化为Ø228 mm;为保证工具面稳定,单弯双稳组合使用Ø203 mm 或Ø216 mm 的螺杆。该井共纠斜4 次,实钻轨迹表明:在尧云岭组地层前,轨迹易朝东飘移;穿过尧云岭组后,轨迹易朝南飘移。

(3)优选钻井参数。增加钻铤尺寸,以便强化钻压,钻压以螺杆压降升高1~1.5MPa为宜,顶驱转速控制在50 r/min左右。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各井段井斜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井身质量优。在井深1 000 m 以内,位移控制在16.18 m 内。全井最大井斜控制在标准7°内,最大为5.92°,最大闭合位移控制在标准120 m 内,为76.30 m。

3.4 钻头优选技术

该井除钻遇石英砂岩、硅质条带时机械钻速较低外,其余井段通过优选钻头,均取得较高的机械钻速。

(1)二开Ø311 mm 井眼,在井段360~1 091.95 m,优选进口16 mm 复合片的2 只5 刀翼FL1653JH及1只7刀翼的S1675FGA 的PDC 钻头,使用效果较好,平均机械钻速达到3.66 m/h。但在钻遇鹿寨组上部石英砂岩、硅质条带时,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低,寿命短、进尺少。在井段1 091.95~1 216.67 m 的209.64 m 进尺,共使用KPM1633DST 混合钻头1只、7刀翼13 mm 齿FL1373JH 钻头1只、HJT637GL牙轮钻头2 只,平均机械钻速仅1.49 m/h,最低进尺仅为23.51 m,最低机械钻速仅为1.03 m/h。在钻穿石英砂岩及硅质条带地层后,机械钻速明显提高,使用7 刀翼13 mm 齿M137J1DR 钻头1 只、FLG1655取心钻头1 只,钻至二开井深1 605 m, 平均机械钻速达5.79 m/h。

(2)三开Ø216 mm 井眼,钻遇泥盆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比上部地层可钻性差,机械钻速相对较低。1只HJT637GH牙轮钻头在2 755.09~2 861.08 m 钻遇信都组地层的石英砂岩、1 只旧的FL1653JH的PDC 钻头在3 023.95~3 060.26 m 钻遇清溪组的硅质条带,二井段机械钻速平均仅为1.18 m/h。在1 650~2 755.09 m、2 861.08~3 023.95 m、3 060.26~3 305 m 的井段共使用FLG1655 取心钻头2 只,FL1665JH 的PDC 钻 头1 只,M137J1DR 钻 头1 只,KPM1642ART 混合钻头1 只,平均机械钻速为1.68 m/h。通过钻头优选,在井段1 670~2 662.04 m,使用1 只FL1653JH 的PDC 钻头,平均机械钻速达到10.07 m/h。

3.5 取心技术措施

桂融页1井取心进尺多、地层破碎及可钻性差,取心存在机械钻速低、易堵心、收获率难以保证等问题,为提高取心速度及收获率,采取了以下措施:

(1)优化取心钻头。优化8刀翼PDC取心钻头,把常规圆形齿改为尖圆混合齿,增加钻头对硬地层的吃入能力。

(2)采用苏Ⅲ多功能通用底轴承双扶取心筒,减少底部取心工具的摆动。在较为稳定的地层,采用中长筒取心技术,有效缩短了取心周期。

在Ø311 mm 井眼取心时,在取心筒上方串接Ø310 mm稳定器,减少钻具的振动,提高收获率。

(3)使用苏Ⅲ型取心工具,先将球放置悬挂内筒里,上方加装内防喷工具,满足页岩气井井控要求。桂融页1井属海相地层,以灰岩和页岩为主,地层较硬,下钻过程中内筒不会进虚泥饼,到底不必循环冲洗内筒。

(4)及时判断是否堵心。密切注意钻时变化情况,每0.5 m 记录一次钻时。在钻进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若发现钻时突然猛增,转盘负荷变轻,指重表只降不回升等现象,很可能是“堵心”的反映。若经判断是堵心,应果断割心起钻。是否堵心的经验判断法:如果钻时发生较大的偏差,根据邻井钻时及地质捞砂判断不了是否堵心,则可以上提钻具来判断,上提到“原悬重+摩阻”(下到底循环时上提下放,记下各摩阻值),如原悬重100 t,摩阻20 t,则上提120 t 刹住,如果指重表停在120t,则说明心在内筒,可下放至钻压2~3 t 启动转盘继续取心钻进。如果上提时指重表始终未超过120t,且和平时活动钻具一样,结合超长的钻时可判断堵心,下探如无遇阻现象,可判断为堵心直接起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取得较好的取心效果。该井取心进尺为163.57 m,收获率96.92%,共11 趟取心,10 趟为双筒取心,平均每筒岩心长度达到14.43 m,机械钻速为2.84 m/h。在1 598.62~1 616.82 m井段取心,进尺18.2 m,收获率100%,机械钻速达到11.38 m/h。

3.6 钻井液技术

桂融页1 井为1 字号探井,邻井地质资料参考少,地层3 个压力不详,钻井过程中存在井壁失稳、井漏、溢流的风险。一开采用空气钻钻进,二开、三开采用钾胺聚合醇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本井设计的钻井液密度为1.08~1.15 g/cm3。钻井液处理维护要点:

(1)二开:①水泥塞钻完后,用淡水及胶液补充钻井液,膨润土含量控制在60 g/L 以下。聚合物配合0.3%~0.5%聚胺,再加入降失水剂和防塌剂等相关处理剂,提升钻井液的抑制性,调整钻井液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二开;②钻至渗透性好、孔隙压力低的井段前加入一定浓度的单封及超细钙,进行随钻封堵;③进入鹿寨组前50 m,将钻井液转换成钾胺基聚合物体系。聚胺加量0.3%~0.5%,使用LV-PAV 降低钻井液的失水,复配使用各种防塌剂,保证井下安全;④进入目的层前调整钻井液性能,补充聚合醇储层保护剂,质量分数2%。

(2)三开:①钻完水泥塞及钙离子被彻底清除后,继续用胶液补充钻井液,保持聚胺加量,进行高低压大排量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达到最优;②聚胺加量0.3%~0.5%,使用LV-PAV 降低钻井液的失水,复配使用各种防塌剂,保证其含量,发挥最大防塌作用,在3 000 m 以后,使用抗高温降滤失剂,提升钻井液的抗高温性能,保证井下安全;③控制钻井液API 滤失量小于4 mL,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2 mL。

通过良好维护,钻井液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全井无垮塌等现象。实际最高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14 g/cm3内,满足施工要求。

4 认识与体会

(1)在喀斯特地貌区,在确定井口前,进行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溶洞或破碎带,避免井口位置定在溶洞或破碎带上方;一开使用空气钻技术,有效减少上部地层的漏失风险。

(2)采用设定轨迹控制圆柱、主动控斜的方法,保证了防斜打直。从本井的井身轨迹控制看,单弯双稳组合比直螺杆大钟摆组合防斜效果好,建议在高陡构造井中应用单弯双稳组合。

(3)本井在钻遇石英砂岩、硅质条带时,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低。建议在钻高研磨性地层时,加强同钻头厂家的结合,进行钻头个性化设计,提高寿命,同时应用恒扭矩等提速工具,提高机械钻速。

(4)采用中长筒取心技术及13 mm 复合片、8 刀翼进口复合片尖圆齿取心PDC 钻头,取得较高的机械钻速,有效提高了施工速度。

(5)钾胺聚合醇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满足了设计要求,全井未发生垮塌等问题,满足了油气勘探的需求。

猜你喜欢

测线钻井液溶洞
纳米材料在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堤防工程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分析钻井液设计对钻井工程和地质录井的影响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出发吧,去溶洞
地下溶洞大营救
有机盐钻井液在阳108H1-1井的研究与应用
八一煤矿采空区测线断面成果图分析评价
新型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研究
地下的世界 秘境溶洞